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分析天津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天津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防护林体系中,由于木麻黄在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小气候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因此在防护林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前期我国防护林建设的水平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整体效益。基于此在分析木麻黄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得  田红 《山东农业》1999,(12):15-15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奋斗,山东省文登市通过封山育林等一系列措施,基本建成了山区、丘陵、平原三大不同特色的绿化系统;建成了以防护林为主的山地生态林体系、以沿海基干林带及林网为主的海岸农田防护林体系、以干杂果和桑园为主的经济林体系、以城镇村和道路为主的绿化美化体系的“四大林业体系”;初步建成了昆嵛山、天福  相似文献   

4.
农田防护林在改善平原农区生态环境、防范和减少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漯河市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持续推进,农田防护林体系得到完善提升,构筑了良好的绿色生态屏障。根据漯河市平原林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漯河市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沿海防护林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部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分析了苍南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姜堰市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江苏省姜堰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分析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姜堰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韦龙宾  颜永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89-4490
介绍了广西钦州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现状,分析了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钦州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瑞安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瑞安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是驻马店平原地区林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对驻马店市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农田防护林在粮食增产增收和农业抗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东台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其特点,提出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随着我国林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的增加.林业建设的重点也进行了调整。改变了过左采伐和造林并重的方针.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第一目标。近年来。主要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平原绿化工程、林业生态环境监测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地区防沙治沙等林业生态工程。经国家林业局系统整合后。归并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大物博,但与人口联系起来,人均占有自然资源数量并不多,仍未脱离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然而引起举世瞩目的世界八大生态工程中国竟得占其五,即:“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捂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建设工程等。  相似文献   

13.
从防护林构成和建设过程等方面,分析了上海临港新城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总结了临港新城沿海防护林存在的问题,针对各类防护林建设面积、树种选择、林分结构优化和低效林改造技术,探讨了临港新城沿海防护林建设对策,为长三角地区海岸带防护林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建国以来浙江沿海防护林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自发建设、有计划建设和强化建设阶段。综述浙江现有沿海防护林在防风减灾、固堤护坡和降盐改土中发挥的作用。对比国内沿海防护林建设标准,对浙江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出以高标准、稳定复合结构为目标,在科技支撑和科技引领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博硕士毕业论文、会议论文、标准、成果和专利6类文献(共计1273篇)为统计对象,对中国"沿海防护林"科学研究文献从数量、层次、高频引用论文分布3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沿海防护林研究文献数量明显增加,但核心期刊论文(22%)和标准专利类文献(14%)比例偏低。进一步通过关键词共词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对沿海防护林研究概况和阶段变迁、热点和重点领域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木麻黄、沙质海岸、树种选择、生态效益和防护林建设是热点研究主题,土壤微生物、遥感、立地条件、泥质海岸是新兴主题,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有差异,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沿海防护林监测与评价、体系和结构优化以及对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杭州湾南岸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多种林业害虫不断侵入,不仅种类增加,而且危害程度不断加剧。针对危害杭州湾南岸沿海防护林的几种主要林业害虫,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危害方式及生活特性,提出了有效控制的沿海防护林虫害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莆田涵江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背山面海,海岸线长23.0 km,全区有10乡镇,2个办事处,人口41.7万人,土地总面积8.04万hm2,林业用地5.33万hm2,有林地面积5.00万hm2。森林覆盖率63.1%,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合作、技术交流贸易往来等日益频繁,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巩固并完善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增强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近年来,涵江区十分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认真实施体系建设工作,抓重点、攻难点、促规模,上档次,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可喜的成绩,多年被评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县区。  相似文献   

18.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也是福建省沿海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区域,就惠安县而言,其立地条件较为复杂,在防护林的建造上难度也显得较大,在加上各种风沙、旱涝、盐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惠安县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进而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近年来,惠安县在防护林体系的建造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惠安县防护林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惠安县沿海防护林保护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田防护林在农业生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于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结构配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同时也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国平原地区已基本建成农田防护林体系,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2015年我国农田林网面积已达2065936.17 hm~2,农田林网化率达到78.1%。全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全省平原地区过去"十里不见树,百里不见林",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到2015年全省标准化农田防护林网面积达到241039.54 hm~2,农田林网化率达到88.46%,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河南省农田防护林在树种选择、结构配置、经营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就这些问题提出讨论,为农田防护林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USLE土壤侵蚀模型,实现了对福建省漳浦县沿海防护林水土保持的动态监测,并根据土壤侵蚀所流失有机质的经济损失实现了对沿海防护林防护效益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沿海防护林能明显地提高水土保持效益,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