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不同小麦品种(系)抗耐黄矮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4年田间人工鉴定1173份小麦品种(系)材料,对小麦黄矮病的反应有不同程度差异。症状表现高抗的是中4,中5,忻4079,Y90136—4,Y90781—14等;表现抗病的是临汾514,临汾518,忻3185等;表现耐病的是临汾6010,平阳261,临辐51234,临旱77(4)7等。症状表现高度感病,千粒重降低明显,生产中应谨慎使用的品种是烟1604、长治86—3798、临汾87—7093、平阳287等。  相似文献   

2.
经传毒力测试,具有南方麦区代表性的长沙、南京和杭州的介体禾谷缢蚜,对小麦黄矮病(BYDV)的传播能力,同样不但赶上而且超过该病优势介体麦二岔蚜。这就预示随着我国南方麦区优势麦蚜种群禾谷缢蚜传毒力的显著提高,小麦黄矮病存在着由北方麦区往南方麦区扩展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陕西,甘肃小麦病毒病的研究历史和发生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50年代初以来,对陕西、甘肃小麦发生的矮缩、黄化和坏死现象进行了研究,小麦黄矮病为间歇流行的主要病毒病、小麦棱条斑花叶病为关中渭河流域土传病毒病,小麦类菌原体兰矮病为间套作为覆盖高产小麦的主要病害,小麦丛矮病常有发生,小麦黄叶病偶有发生,拟小麦线条花叶病干旱麦共零星发生,小麦条纹花叶病和丛生病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4.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小麦丛矮病的发生与田间灰飞虱的种群数量有关。本文阐述了邢台市小麦丛矮病发生规律,以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宿主植物,控制灰飞虱种群数量为主要防治措施,为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6-1998年对环县露地小麦和地膜小麦条沙叶蝉与红矮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地膜小麦田秋苗虫量低,越冬卵量少,春季虫口密度小,红矮病发病率低,信为地膜覆盖栽培避开了秋苗条沙叶蝉自然高峰期,恶化了产卵场所、降低了春季田间虫量、减少了传毒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小麦蓝矮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从亚组水平上确定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方法】电镜观察自然发病的小麦蓝矮病病叶;用引物fTufu/rTufu对小麦蓝矮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进行PCR扩增;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在韧皮部观察到大量典型植原体。通过PCR扩增得到约850 bp的特异片段。感受态转化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小麦蓝矮病植原体tuf基因片段长842 bp,编码280个氨基酸。分析比较15种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的同源性,结果表明小麦蓝矮病植原体与三叶草绿变(KVF)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为99.9%,氨基酸同源性为100%。【结论】从亚组水平上确定了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研究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的来源及致病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无毒缢管蚜将纯化的小麦黄矮病在不同时期接种于小麦品种7859和8433上,结果表明,拔节期接种BYDV的千粒重损失最大,损失率分别为40.7%和38.1%。秋苗接种麦株虽然开春后发病较重,但多局限在下部叶片,而且康复现象明显,所以千粒重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8.
春季小麦丛矮病的预防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春季,玉田县部分麦田小麦丛矮病有所回升,患病的小麦植株低矮,不抽穗或抽穗不结粒,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3月上中旬是防治小麦丛矮病的最佳时机,希望引起广大小麦种植户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小麦种质资源及品种对小麦黄矮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黄矮病是中国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得到抗小麦黄矮病种质资源及品种,2007-2008年,采用诱发行早播的方法鉴定了383份小麦种质资源,并对252种小麦品种使用堆测法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得到182种抗病种质资源和17种抗病品种.经重复鉴定,从中筛选出抗病种质资源23份,抗病品种15种.小麦感染BYDV后,临203、晋麦47具有一定的恢复现象,并结合受害品种的产量损失来确定其耐病特性.  相似文献   

10.
小麦蓝矮病是中国北方小麦的重要病害。利用植原体特异引物对小麦蓝矮病带病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Nested-PCR)扩增,获得1.2kb的特异性片段,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小麦蓝矮病是一种植原体病害。对具有红矮和蓝矮症状的病株扩增均可扩增出目标片段,说明红矮和蓝矮症状都是由植原体引起。试验为在小麦蓝矮病分子诊断、田间介体带毒检测、寄主范围研究等提供一种快速、灵敏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243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新品系YW243黄矮病毒田间接种鉴定、细胞遗传学分析和分子原位杂交(GISH)的结果表明:YW243高抗黄矮病毒GPV、GAV株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1Ⅱ,为小麦-中间偃麦草T7DS·7DL-7XL易位系,含有一对来自中间偃麦草的抗黄矮病基因;YW243抗性和农艺性状遗传稳定,可作为抗黄矮病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抗黄矮病小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黄矮病是世界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几乎所有生产小麦的国家都有发生,黄矮病的每次流行都会给小麦产量造成很大损失.例如,1978年美国小麦黄矮病的发生致使春小麦减产60~80%(Cil,1980);1988~1989年原西德第一次黄矮病大发生,导致冬小麦...  相似文献   

13.
一、返青至拨节期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瘤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侵染扩展高峰期,也是危害盛期。此期还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杂草的危害盛期,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矮秆小麦亲本材料─—花特矮达龙珠(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花特矮小麦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高抗育种室与花培室合作,从太谷核不育小麦丰抗轮回选择群体中选拔的3代可育株,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花特矮小麦株高50-52cm,穗长9cm,幼...  相似文献   

15.
小麦丛矮病是一种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病毒病,有关此病的发病规律已有报道,其病原是杆状病毒。把提取的小麦丛矮病毒人工注射于健康灰飞虱体内,令其在健康麦苗上取食,则麦苗可发生典型的丛矮病症状。关于小麦丛矮病毒的寄主植物,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都曾做过研究。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广泛的寄主范围测定,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创新诱发材料SY95-71选育和利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春小麦品系SY95 -71 选自6x 小黑麦和小麦的杂交、回交组合Eronga 83/ 繁6∥繁6。SY95-71 比常用作诱发材料的冬小麦品系铭贤169 更易感染条锈病和白粉病,建议将SY95 - 71 作为创新诱发材料在四川小麦育种中加以利用。本文还讨论了6x 小黑麦和小麦的杂种F1 及回交后代BC1F1 异常低的育性及其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黄河中,不游流域历史上最早严重发生的小麦兰矮病,经接种传毒试验,病株和介体条沙叶蝉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类菌原体和病株对四环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证明是由介体条沙叶所传播的病原物类菌原体所引起的。小麦类菌原体(MLO)兰矮病为我国首例小麦类菌原体病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蚜虫、灰飞虱传毒引起的小麦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的发病症状、特点、发生原因及综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经介体蚜虫传毒和植株病毒含量测试,中5,中4和多年生1号对小麦黄矮病(BYDV)表现高度抗病,系首次鉴出的小麦黄矮病抗源材料。对主要病毒株系组成GPY和DAV株系均抵抗,属于成株期抗病性,并且兼抗小麦黄叶病(WYLV)。  相似文献   

20.
新疆杂草黑麦抗病性鉴定和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新疆各地的92份杂草黑麦进行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抗性鉴定,结果有44份材料兼对三种锈病和白粉病免疫,占鉴定材料的47.8%;全部材料对黄矮病均表现感病,但轻重不一。可见,新疆杂草黑麦是小麦抗病育种的潜在基因来源。对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的研究表明,新疆杂草黑麦与普通黑麦基本相似,但其染色体存在易位、倒位等畸变,B染色体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