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曹堂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05-13006,13017
采用模拟工地污水进行研究,通过改变反应器的工艺参数,包括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0)等,考察各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经济性原则,寻求最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在190~ 220 mg/L范围内有利于反硝化作用和TN的去除.HRT的延长有助于系统内硝化菌群的代谢,当HRT为6h时,NH4+-N、TN去除率可维持较高水平.DO宜保持在2.5~3.5 mg/L之间,可保证出水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DO值,以使反应器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体化SBR反应器处理废水,研究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NH3-N浓度在45 mg/L左右,COD在450~500 mg/L,pH值为7.2~8.5,MLSS在4 500 mg/L左右的情况下,DO控制在0.5~1.5 mg/L时TN去除率最大值达到69.62%,DO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顺利进行.其他操作条件相同,DO在1 mg/L左右,HRT控制在7 h时TN的去除率最高达到71.53%.  相似文献   

3.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与短程硝化和TN去除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O小试装置处理低C/N实际生活污水,将水力停留时间(HRT)降低至7.00和3.50 h,考察该方法对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结果]在低HRT高负荷工况下,DO需要高达3.00 mg/L才能将NH_4~+-N完全去除。低HRT对于亚硝化率有一定影响,但进水NH_4~+-N浓度仍是影响亚硝化率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较低的NH_4~+-N去除率对TN去除没有影响。COD的去除不受低HRT影响。在高COD负荷下,提高DO浓度可以预防污泥膨胀,但会降低TN的去除率。[结论]低HRT对亚硝化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亚硝化率最主要的因素是NH_4~+-N浓度。  相似文献   

4.
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条件下半亚硝化影响因素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毅  金腊华    波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95-10097,10100
[目的]研究半亚硝化的快速实现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反应器对高氨氮模拟废水进行半亚硝化反应的研究,主要研究了进水NH4+-N和DO浓度以及pH的变化对半亚硝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控制试验条件在进水NH4+-N浓度为200 mg/L,pH为7.5 ~8.5,HRT=1.25 d,DO为1.5 mg/L,室温(25~ 27℃)的条件下,连续运行40d,NH4+-N转化为NO2-N的比率接近57%,NO2--N积累率(即NO2-N/NOx--N)在95%以上,NO2-N与NH4+-N比值基本稳定在1.06~l.21.[结论]CANON反应器实现了半亚硝化反应,为后续Anammox菌的富集和CANON反应器的启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张小燕  张铁坚  刘俊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58+20465-20458,20465
[目的]探讨溶解氧(DO)对复合式MBR处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各环境要素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不同的DO浓度来观察生活污水中的化学COD、TN、TP的去除效果,以此来确定最佳的DO浓度。[结果]COD的去除效率由DO为0.5 mg/L时的68.3%上升至DO为1.5 mg/L时的97.05%,而当DO〉1.5 mg/L时,COD的去除效果则随着DO的升高变化不大;TN的去除效率由DO为0.5 mg/L时的34.6%上升至DO为1.5 mg/L时的66.58%,而当DO〉1.5 mg/L时,TN的去除效率反而下降;TP的去除效果在DO为0.5 mg/L时是64.63%,随着DO的升高,TP的去除效果略有下降,但当DO〉1.5 mg/L时,TP的去除效果明显下降。[结论]综合DO对于各项指标的去除影响可以断定,当DO为1.5 mg/L时,MBR工艺对于COD、TN、TP的综合去除效果可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两级软硬双床AF结合好氧工艺对白酒废水进行处理的最佳运行参数.[方法]采用两级软硬双床AF反应器结合好氧折流沟对白酒废水进行处理,实现白酒厂废水的达标排放及沼气能源的充分回收.[结果]试验表明,在常温条件下,采用连续进料方式,一级软硬双床AF最佳HRT为4d,OLRCoD为2.50 kg/(m^3·d),COD降解率可达到68.99%,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可稳定在3 500mg/L左右;二级软硬双床AF最佳HRT为2d,OLRCOD为3.75 kg/(m^3·d),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可稳定在600 mg/L左右;进一步采用双填料好氧折流沟处理,可以实现达标排放.[结论]研究可为白酒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试验中各因素的影响效应。[方法]以自主开发的聚偏氟乙烯制成的高性能中空纤维膜为材料,采用A/O-MBR工艺,对中试污水进行处理。[结果]DO对出水氨氮、COD浓度具有重要影响,好氧池中DO介于3.6~3.9 mg/L时,出水氨氮浓度较低,高于4.0 mg/L时出水氨氮浓度有增加趋势;当好氧池中DO低于3.5 mg/L时,出水COD浓度显著增加。出水COD受温度影响较大,水温在25℃以下时,出水COD稳定于较低浓度,在15~20 mg/L之间波动;当温度高于25℃时,出水COD明显增加。污泥浓度对出水COD浓度影响较大。好氧池中MLSS维持在5~6 g/L以上时,出水COD浓度变化不大,当低于5 g/L,出水COD增加迅速。[结论]控制好氧池DO在3.5~4.0 mg/L,水温在20~25℃,MLSS在6~10 g/L左右为MBR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常规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加入生物填料组成生物填料-MBR(BSMBR),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性能,并对其影响因素DO(溶解氧)、HRT(水力停留时间)和SRT(污泥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SMBR具有较好的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能力,其最佳工艺运行条件为DO1~2mg/L,HRT 18h,SRT 35d,在该条件下出水COD(化学需氧量)、NH+4—N(铵态氮)、TN(总氮)均能够达到一级标准;延长SRT对COD、NH+4—N的去除率几乎没有影响,因而合理控制DO和HRT是提高系统处理低C/N生活污水总氮去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迟金娟  李志健  胡慧  缪爱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252-2253,2267
[目的]为果汁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处理苹果汁废水,研究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及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启动第1 d容器内有少量沼气产生,第4 d COD去除率达77.72%;增加进水COD浓度至3 500 mg/L时,容器的容积负荷提高到7 kg COD/(m3.d)。在逐渐提高容积负荷的情况下,随着反应器的运行,污泥床区逐渐充满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其中反应器底部颗粒污泥的粒径多为2~3 mm,且污泥床区下部颗粒污泥的粒径大于上部颗粒污泥;当进水COD浓度为7 000 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保持12 h不变,容积负荷为14.15 kg COD/(m3.d)时,COD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出水挥发酸(VFA)稳定在4 mmol/L以下。[结论]IC厌氧反应器对果汁废水具有高效稳定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BR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最佳控制参数。[方法]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宿舍楼生活污水,研究了DO、pH、HRT对COD、NH3-N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DO=2.5 mg/L、pH=6.5~8.0、HRT=8 h时,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6%和88%以上,出水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水质标准。[结论]该研究为校园生活污水的中水回用项目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吡虫啉有机废水的厌氧技术可行性。[方法]在20~25℃条件下利用5L自制的UASB反应器处理吡虫啉高盐有机废水,当吡虫啉有机废水COD浓度为4000—5000mg/L、容积负荷为4~5kgCOD/(m^3·d)时逐步提高吡虫啉废水中NaCl浓度,研究盐分对UASB处理吡虫啉有机废水的影响。[结果]当Cl^-浓度从2000mg/L增加到6000mg/L时,COD去除率从大于90%降到50%左右;当Cl^-浓度进一步提高到6500mg/L时,COD去除率急剧下降到20%以下。[结论]厌氧茵对吡虫啉有机废水盐分的耐受性具有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冬季低温条件下,A2O-MBR工艺的启动及运行稳定后脱氮除磷的效果。[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A2O-MBR组合工艺反应装置,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对该系统启动及运行稳定后脱氮除磷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在水温为5~13℃,HRT为13 h,回流比为1.5∶1.0~2.0∶1.0,好氧区DO为1.59~3.71 mg/L的条件下,系统运行至第41天,MLSS和MLVSS分别可达6.34和5.08 g/L。试验期间,出水平均COD为13.71 mg/L。出水氨氮、TN平均浓度分别在系统运行第9天、第24天达到2.87和10.99mg/L,以上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排放标准的一级A类标准。但系统对TP去除效果不佳,出水TP浓度稳定在0.83 mg/L左右,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类标准,尚需后续化学辅助除磷。[结论]该研究为A2O-MBR水处理工艺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和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彭乾  张鉴达  梁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31-21232,21296
[目的]研究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模拟废水的反应特性。[方法]将SBR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应用于模拟废水的处理,研究反应器中溶解氧随曝气强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一个反应周期内COD、TN、TP去除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曝气强度下,SRB反应器开始曝气时(第11 min)溶解氧值均最低,之后呈上升趋势,均在第13 min出现第一个"平台",且曝气强度越大,该"平台"越高;50min后溶解氧值波动较小。反应周期结束时,不同气速下COD、TN、TP去除率分别达98%、75%、80%以上,且不同气速对污染物的去除有一定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废水处理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设2组CASS反应器,试验组投加玉米芯填料与生物强化菌剂,对照组不投加玉米芯和生物强化菌剂。试验运行阶段对进出水进行氨氮(NH_4~+-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进行持续监测。试验后期,取挂膜填料与2反应器中的污泥进行电镜分析。[结果]从池塘底泥中筛选出3株具有高效反硝化作用的好氧反硝化菌,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均在85%以上。电镜分析表明,固体碳源表面结构粗糙,孔隙内及表面附着大量的杆菌、球菌及丝状菌等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提高。试验组出水COD浓度维持在40.00 mg/L左右,NH_4~+-N的平均出水浓度由11.35 mg/L降至4.58 mg/L;平均出水TN浓度由24.74 mg/L降至12.11 mg/L。反应器运行20 d后,试验组污泥结构相对于对照组更加紧密。[结论]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可行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医药化工废水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在工程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序批式反应器,研究医药化工废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生物脱氮工艺,并对SND工程应用进行尝试。[结果]实现SND最佳脱碳、脱氮效果的溶解氧(DO)浓度应控制在1.0~2.0mg/L,最佳进水pH值为7.0~7.5,在该条件下,COD去除率达8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80%~82%,总氮去除率达74%~78%。在SND工程应用中,控制DO浓度为1.0~2.0 mg/L、进水pH值为7.0~7.5、水温为28~32℃时,COD、氨氮、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8.8%、78.4%和74.5%。水温过高将影响SND脱氮、脱碳的效果,且污泥微生物有一定适应调节能力,总体上COD、氨氮、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1%、66.2%和57.5%。[结论]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啤酒废水作为外加碳源下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方法]采用A2/O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以啤酒废水作为外加碳源,分析了投加啤酒废水对反应系统内总氮和PO43--P的去除率以及对COD、pH的影响。[结果]不同啤酒废水投加量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差异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啤酒废水投加量的增大,总氮去除率增高,当啤酒废水投加量过大时,总氮去除率下降,而PO43--P的去除率随着啤酒废水投量的增大呈下降趋势。[结论]适当投加啤酒废水可以提高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且较佳投量为7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