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借庆祝福建省茶叶学会成立40周年之机,认真回顾40多年福建茶叶科技在老茶园、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新茶园垦辟技术,短穗扦插育苗技术,茶树种质资源与新品种选育,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名优特茶加工技术,高新技术的应用等11个方面取得的成就。纵观科技发展历程,茶叶科技已由单项技术向综合技术方面发展,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简单向复杂、经验性向科学性方向发展,由单学科向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方向发展,由纯技术向经济技术方向发展。总结茶叶科技发展的主要经验有:1.坚持党的领导和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茶叶的百花丛中 , 福建茶叶一枝独秀 . 福建晋朝就有茶 , 唐朝已产贡茶 . 福建的茶 树品种、良种普及率、茶叶品类、特种茶、天福茶博院等位列五个 " 世界之冠 " . 福建茶叶 总产、总值、品种、品类、良种分布、茶博院等名居六个 " 全国第一 " . 茶叶出口占全国第 二、茶园采摘面积为全国第三 . 福建名茶层出不穷 , 茶叶人才遍布全省 , 茶叶文化源远流长 , 福建茶叶可谓誉满古今中外 .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福建茶叶不断发展 . 这一切都意 味着福建是一个茶叶大省 .  相似文献   

3.
前言近四十年来,福建茶叶科技工作,围绕占全省土地总面积87%的山地这一中心,在茶树栽培技术上,从单项研究向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开展了山地茶树气候生态特征、宜茶气候带的划分、高海拔山地的茶叶气候特点和茶叶的生态效应、建设“立体式”良性生态结构茶园等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迈向21世纪,再创我省茶业科学的新辉煌。一、回顾历史,茶叶科研硕果累累(一)山地茶园规划、设计与开垦技术研究1954年,省茶科所就进行了《山地茶园规划与开垦技术研究》;1965年,张天福总结全省新茶园开垦经验,提出“表土回沟条垦法;19…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在考察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所提出的统筹“三茶”论述为指引,在简要回顾分析了2022年福建和我国茶业战线上所取得的主要业绩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茶文化要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提升茶叶品牌价值;茶产业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茶叶产值;茶科技要创新科技手段,提升茶产业竞争力;‘三茶’融合,要标准化先行”的促进茶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振兴福建乡村产业。  相似文献   

5.
《茶叶科学技术》2006,(1):F0003-F0003
御茶园茶业高品质茶叶来源于一流的茶叶加工基地。位于闽东北部寿宁的福建御茶园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们御茶园茶业的茶叶生产基地,厂房占地40余亩。  相似文献   

6.
谈茶园微生物肥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等无公害茶叶的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之一——肥料问题倍受人们关注。在减少茶园化肥用量,克服有机肥肥效慢,易引发病害等不足的同时,微生物肥料成为当今茶叶生产的亮点。然而哪些微生物肥料适宜在茶园施用,怎样  相似文献   

7.
茶产业发展天然融合了典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和路径。各地在完善茶产业链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茶产业政策调动各主体积极性,规范各主体生产经营行为,推动区域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将茶生态产品如茶园碳汇、茶事体验、茶园景观、茶叶产品及周边文创等,通过生态权益流转、生态产业开发、生态载体溢价等路径,促进茶叶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但规划统筹与茶产品特色挖掘还有待加强、数字技术等科技赋能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茶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尚未畅通,需要进一步整合茶产业特色资源统筹发展,推动涉茶关键技术的全景应用,拓展绿色生态茶产品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8.
茶产业是武夷山市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该市注重提升茶品质、茶品味、茶品牌,全力打造茶文旅融合项目,开展绿色生态茶园推广和“三茶”统筹创新推进工作,巩固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内动力,注重产业发展形势,强化产业管理营销,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完善茶叶溯源体系建设,品牌影响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规范有序,文化宣传力度加大,生态茶园与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支撑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着力打造“三茶统筹”先行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6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兼宁德综合试验站长尤志明研究员、杨如兴副研究员、王庆森副研究员等一行4人参加省农业厅召开茶叶工作座谈会,就“我省生态茶园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开展生态茶园建设,有利于确保我省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根据我省区域特点,为茶农、茶企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态茶园建设技术,会议决定由我所起草福建省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山地观光茶园以茶叶为主题,以茶文化为特色,集聚茶文化、茶科技、茶休闲于一体,在对茶业资源进行整合的前提下,对茶叶生产经营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延伸以茶为主的价值产业链。本文深入挖掘以巴楚文化为内涵的茶文化,对山地观光茶园进行规划和设计,从而全面提升山地茶园的生态环境,推动山地观光茶园的持续、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福建茶叶》杂志是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福建省茶叶学会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一本正式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2291、国内统一刊号CN35—1111/S)。《福建茶叶》杂志秉承"弘扬福建名茶文化、助推福建茶业发展"之宗旨,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茶叶科学研究成就、现代技术应用成果、生产管理先进经验、茶叶市场经济、茶文化等,深受广大茶农、茶商、茶企、茶叶科技工作者和爱茶人士的喜爱,获得政府各相关部门及专家们的好评与肯定。  相似文献   

12.
一、建国后茶叶成就与问题(一)茶叶面积,产量大发展建国后福建茶叶经历了恢复、受挫、发展的阶段,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到1995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98万亩,次于云南、浙江居全国第三位,产量达94532吨次于浙江居第二位,单产58.8公斤/亩,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国内销售占20%份额,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10%,其中特种茶(除红、绿茶外)出口占全国50%以上。茶园的整体素质有新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有长足的进步。附:福建省1949─1996茶…  相似文献   

13.
结合研究课题,笔者从1984年底开始,对福建省主要茶区的茶叶生产情况和茶园土壤现状开展了一些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造成福建省茶叶单产普遍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茶园土壤生态的失调现象。归纳表现为三个方面:系统结构的不平衡、系统养分收支的不平衡、水土的严重流失。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几条维护福建茶园土壤生态平衡的初步意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建立良性土壤生态系统,在良性循环的茶园生态系统和大农业生态系统的保证下,维护茶园土壤生态的平衡。福建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丰富,茶叶品类繁多,是我国的重点产茶省份之一。建国以来,福建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全省现有茶园面积183.39万亩(1985年),年产茶4万多吨,茶叶经济在福建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福建的茶叶单产水平一直徘徊在25—30公斤的水平,茶叶广种薄收,人力地力大量浪费。如何尽快提高茶叶单产水平,已经成为发展茶叶生产的主要战略方针。结合良性生态茶园研究课题,从1984年底开始,笔者先后对福建主要茶区的茶叶生产及茶园土壤现状开展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造成福建茶叶单产普遍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茶园土壤生态的严重失调——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渐趋贫瘠。因此,以维护茶园土壤生态平衡为中心,改善茶园生态现状,对发展福建茶叶生产,实现茶叶的高产、优质、低消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所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就维护茶园土壤生态平衡问题,试述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茶叶标准化工作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叶品质优良,茶类齐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福建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生产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水平日益提高。2008年,全省茶叶总产量24.52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9.8%,居全国第1位;其中乌龙茶产量12.6万t,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5.7%;茶园面积2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0.5%,居全国第2位;毛茶产值70亿元,居全国第2位;茶叶单产99kg/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居全国第1位;茶叶出口创汇6773万美元,居全国第3位。此外,福建在茶树良种选育与推广、对台茶叶交流与合作、茶叶品牌创建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茶叶生产已成为福建省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多元载体。  相似文献   

15.
2021年初春,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在武夷山星村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指出:"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做好"的指示,给我省和全国茶人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茶叶是福建的一张名片,要解放思想,敢于主动出击,进一步抢占国内外市场,走出一条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茶黑毒蛾又名茶茸蛾。在浙江、安徽、贵州、福建、云南、广西、台湾等省均有发生。特别在管理粗放的茶园中发生较严重。茶黑毒蛾幼虫具有趋嫩为害的特点,对茶叶生产影响十分严重。福建邵武综合农场茅岗茶厂200hm2茶园,由于当地小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1983年以来,茶黑毒蛾危害严重,造成茶叶减产。自1999年开始,茶厂采用综合防治特别是生物防治措施,经过几年的有效防治,茶黑毒蛾才得到基本控制。现将茶树黑毒蛾生长习性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生长习性黑毒蛾属鳞翅目食叶类害虫,黑毒蛾成虫体黑褐色,毒毛黑色,其幼虫不仅咀食叶片,而且体表…  相似文献   

17.
茶园间作是茶园立体开发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茶园仿生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质量,多产名优茶,提高单位面积的总体生物量与经济效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间作方式。一、茶果间作茶果间作指的是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资源,在茶园间作果树。其主要作用就是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调节茶园温湿度,保水抗旱,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有效地降低农药用量,保证茶叶稳产优质,增加水果收入,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一)茶果间作有利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具有喜温、喜湿、喜漫射光…  相似文献   

18.
《茶叶科学技术》2009,(3):33-33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试验研究、茶业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9.
福建红茶产业优势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茶叶种植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厚。红茶产业已发展成为福建茶产业的中流砥柱。继"金骏眉"创制后,福建红茶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掀起国内红茶热潮,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福建红茶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健全生产模式、加快现代化茶园建设、筛选优化地方茶种的推广种植及工艺优化、发展福建茶叶产品信息化网络贸易平台的发展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省科委组织下,有省农业厅、省供销社、省外贸局、省茶科所、省科技情报所和福建农学院派员参加的茶叶技术考察组,前往茶叶主产区,进行了解放后首次综合考察。通过考察,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培管水平有所提高,产量逐年上升。但是,全省平均单产还很低。因此,积极改造低产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