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猪丹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丹毒(swine?erysipelas,SE)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传染病[1-2]。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3种类型[3]。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以炎热、高温高湿的雨季多发。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该病的散发或者区域流行[4-5]。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猪丹毒杆菌,但主要以3~6月龄的架子猪及肥猪为主,母猪亦可感染,死亡率严重时高达50%以上[6]。最近几年,在我  相似文献   

2.
在猪饲养行业中,猪丹毒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危害性极大,主要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猪,通常架子猪比较容易感染上猪丹毒,特别是那些月龄在3~6的猪比较多见,一旦猪染上这种病或者带上猪丹毒杆菌,很容易在猪群中蔓延开来.从临床上看,该病有一个1-7天的潜伏期,通常有急性性、疹块型以及慢性型三种类型,诊断起来并不存在太大难度,通常在猪饲养中,通过对猪进行猪丹毒疫苗接种来达到预防猪丹毒的目的,一旦猪真的感染上猪丹毒,可采用青霉素和抗猪瘟血清对病猪进行治疗.考虑到猪丹毒是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因此在检疫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如果经检疫发现存在病猪、死猪和不合格肉品,应妥善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正猪丹毒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猪以高热,出现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为特征。猪丹毒一般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该病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一般多见于3~12月龄猪,其病程为2~4 d。1流行病学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有时也呈暴发性流行,一般常发生于炎热多雨季节,而冬春较少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是由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红斑丹毒丝菌,习惯上又称之为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纤细小杆菌[1]。猪丹毒病程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关节炎及心内膜炎型。本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不同年龄的猪都能感染,但以架子猪的发病率最高,3月龄以下猪很少发生,6月龄以上猪发病率不高,是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2]。在近年来猪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发现,猪丹毒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并常常与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喘气病、猪肺疫等并发,发病初期极易误诊,成为当前生产猪群突发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清水喉或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常与猪瘟、猪丹毒一起混合感染。由于该病常呈地方性散发,防疫工作易被一些基层工作者忽视,但实际上猪肺疫还时有发生。1发病情况2014年3月,我镇某养殖户从外地购入50~60日龄仔猪118头,卖方承诺已注射猪口蹄疫、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进猪5d后,陆续有11头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呈流行性或散发性存在,易感性而言3个月至1岁者最易感,出生后1个月内的乳猪和及3岁以上的老龄猪只极少感染,该病普遍发生在母猪分娩前后,季节性而言多见于夏、秋炎热季节。一旦猪吃食了被猪丹毒杆菌污染的饲料、饮水,该病菌即可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到猪体内,除此之外也可通过皮肤创伤发生感染。临床上说,它不仅可使猪感染,绵羊与火鸡也较为易感,也可见呈暴发性流行。除动物外,人也可经皮肤创伤而感染发病,通常在患者皮肤上可见局部红肿,故称之为类丹毒,该病潜伏期约3~5天。  相似文献   

7.
吴学林 《广东饲料》2013,22(4):43-44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故俗称"打火印"),之后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容易感染育肥猪,偶尔也可致使人、禽类等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1流行特点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3月龄的仔猪,通过消化道传染。本病在夏、秋季节发病较多,易呈地方性流行。2临床症状急性型。病猪的一般症状与猪瘟相似,多在流行初期突然死亡。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常不体现任何症状,在短时间内死亡。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发病2~3天以后,在猪的胸、腹、背、腰、颈及大腿等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其形状多为方形或菱形,  相似文献   

9.
1流行特点区别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1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当易感猪群受到感染时,即引起急性暴发,最先发病的猪呈最急性经过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传播较慢。虽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炎热、多雨季节发病较多,主要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本病主要侵害2 ̄4月龄仔猪。冬、春季节多见,阴雨潮湿季节多发。如饲养…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病有多种,这里只能讨论几种危害性较大,而同时在诊断方面较难的传染病。 猪瘟 猪瘟是养猪业的主要敌人。在全国范围内,猪瘟流行仍然严重。虽然有人曾指出,长江流域猪丹毒为主,而猪瘟次之:可是在华东方面(江苏、浙江)未有实验的证明,当丹毒流行之时,是不是伴有猪瘟流行(意即猪瘟与丹毒混合传染)。我们比较容易分离出猪丹毒杆菌,但证实猪瘟病毒的存在,则显然是繁难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急性型猪丹毒呈败血症状。亚急性型猪丹毒出现皮肤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猪丹毒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可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育肥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积极预防该病对猪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猪丹毒属于急性传染病,其病原是猪丹毒杆菌。若该病暴发时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给养猪户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猪丹毒杆菌,属于极纤细的小杆菌,通常呈直形或稍弯状,无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属于革兰氏阳性菌。自然环境条件下丹毒杆菌可以感染猪只,其中3~12月龄的猪群发病较多,此外3~4周龄的哺乳仔猪也会感染发病。该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和病愈猪以及健康的带菌猪。饲养场即使无猪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至今仍是养猪业的大敌。就目前来看 ,猪瘟疫情在我国已基本被控制 ,但在部分地区仍时有发生 ,而且出现一些新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 ,某些猪场引进猪时不经检疫而引进病猪或带毒猪或集市贸易等途径亦可引起传播。 ( 1 )疫苗效价低 ,某些厂家生产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因未经浓缩 ,实际所含猪瘟疫苗的效价低。 ( 2 )疫苗失真空。 ( 3)疫苗保存不当 ,造成免疫失败。 ( 4 )接种疫苗时操作不当。( 5 )免疫程序不合理。 ( 6)母猪发生漏免。 ( 7)胎盘感染猪瘟病毒引起母猪产死胎或仔猪发病。 ( 8)…  相似文献   

14.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杆菌(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架子猪,母猪及哺乳仔猪也可发生。该病广泛分布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及欧洲等世界各地,以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盛,常呈暴发流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猪丹毒与猪瘟、猪肺疫为我国养猪业的三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猪瘟-猪丹毒二联苗等疫苗研制成功,我国防控该病取得重大成绩,进入21世纪该病几乎在规模猪场消失。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以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12月龄的猪。1流行特点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菌体  相似文献   

16.
猪三联苗是指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疫)三种免疫原联合的疫苗.猪三联苗的组合基本上是合理的,它主要针对我国常发生的传染病,同时免疫可减少注射次数,尤其方便于中小养殖场和散养户.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侵入猪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在夏秋湿热季节多发,常呈地方性流行,在秋冬季节呈散发性发生,各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但3~12月龄的猪最易感染。现介绍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中草药疗法。 1.雪见草、白花蛇舌草、一支黄花各50g,水煎浓汁3次混合,一日分3次喂服,连服2~3天。 2.荔枝草、牡蒿、马鞭草、灯笼草各50g,水煎浓汁3次混合,一日分3次喂服,连服2~3天。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由于规模化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的增加及环境的变化,各类猪疾病高发,一些地方流行性猪疾病在同一区域多次发生,不仅给养殖户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地方当地农业经济造成重创。猪丹毒就是其中的一种。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显著的散发性和地方性流行特征。猪丹毒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以猪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3月龄至1岁的猪易感,夏、秋两季发病较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吸血昆虫也能传播本病。主要侵害20~65 kg的架子猪,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笔者在28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  相似文献   

20.
一、国内外猪病流行特点 1.我所在实验室工作总结—猪病分析.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共接诊5 203家规模化猪场送检27022份临床病料、病猪和33215份血样,对其中2 307家送检病猪猪场进行临床疫病分类.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猪蓝耳病、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感染依然严重,链球菌、心肌包水综合征为主要细菌性疫病,传染性胸膜性肺炎和巴氏杆菌感染为散发,个别猪场发生猪丹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