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佩  卫晓轶 《中国种业》2018,(11):63-65
为提高玉米育种效率,发挥黄淮海地区玉米种质资源的生产潜力,以3个自选系为母本,5个外引美系为父本作为基础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 3×5)设计组配15份杂交组合,分析其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并对各性状特殊配合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产量性状中,百粒重组合间变异系数最大,达12.15%,产量组合间差异其次。各性状的遗传率为16.95%~86.20%;其中,出籽率最高为86.20%,行粒数最低为16.95%。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的特殊配合力相关性依次为:穗粗﹥百粒重﹥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及出籽率与产量的特殊配合力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穗粗是筛选高产杂交种的关键。母本的3个自选系中S102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最高,在穗粗、百粒重和出籽率性状上,S102的一般配合力均表现突出;父本M4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最大,且M4的穗粗、穗行数一般配合力最高,说明S102和M4应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从产量特殊配合力来看,S102×M5最高,杂交组合S103×M3和S101×M1也表现较为突出,均可作为今后育种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曹Yang  严建民 《作物学报》1997,23(1):102-106
用^14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6个小麦品种叶片的RuBP羧化酶活性对孕穗期湿害逆境的响应能力及其产量性状表现;用完全双列杂交法测定了9个小麦亲本耐湿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在孕穗期湿害逆境下,不同品种间的RuBP羧化酶活性下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主茎绿色叶片数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相一致,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组合间特殊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小麦品种的耐湿性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54个芝麻杂交组合,10个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效应关系研究表明:芝麻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而且超显性优势较强,其优势顺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蒴数>果轴长>株高,其它性状优势较小.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其特殊配合力效应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杂种优势主要由其特殊配合力效应提供.但某些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很小,甚至为负值,其杂种优势表现也很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中包括很大部分杂种优势效应.因此,在选配强优组合时,除了考虑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外,亲本的优势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以4个优质陆地棉PD种质系和一个丰产的推广品种为母本与4个无蜜腺品系为父本,配制20个F1,分析了24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其与F1的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全部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都显著,表明这些性状受加性基因控制。另外第一果枝处茎粗、总果枝数、每铃种子数、每铃不孕子数、子害率等7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也显著,表明这些性状除受加性基因控制外.还有不可忽视的非加性基因的作用。PD3249和光无BR一S一10为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鄂荆1号、斯字棉825为产量配合力高的亲本。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与F1的表型相关均极显著,特殊配合力效应与F1的相关则只有部分性状显著。本文讨论了由一般配合力效应评价组合优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毅 《中国种业》2016,(6):37-39
用11个自交系按6×5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子率和单株产量等9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不一定高,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可能比较高。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高低不能正确反映实际表现,总配合力效应值比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更能反映组合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6.
分析比较了4个籼粳遗传分化程度不同的品系与8个常规籼稻品种配组杂交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效应及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亲本的籼粳遗传分化程度没有明显的关系,4个不同遗传分化品系在9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表现各异,总体上以偏籼品系G2417-1及偏粳品系G3005-4-1表现较好。122/G2417-1、4480/G2615、IR70/G3005-4-1、双桂35/G2615和明恢63/G2123等组合具有较高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从2种配合力对杂种性状的影响程度看,在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上,杂种主要受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在抽穗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上,杂种主要受一般配合力的作用,但特殊配合力的作用亦不容忽视。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超亲优势与两种配合力显著正相关,而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表型效应值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麦耐热性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6完全双列杂交材料,通过测定膜热稳定性大小(RI%)对冬小麦的耐热性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耐热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CA)、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反交效应(R)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该性状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占优势,但非加性基因效应和反交效应也起比较重要的作用,狭义遗传力估计大小为42.2%。  相似文献   

8.
结球甘蓝全株重和叶球重是其产量性状的重要构成因素。研究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对甘蓝杂交育种和创制高产结球甘蓝杂交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6×7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结球甘蓝产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和F1代杂种优势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基于SSR标记对13个亲本进行了聚类分析和遗传距离计算。结果表明,亲本880014、739和12119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好,可作为优良的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的组合为15109×01-20、12119×01-20、1602×13127和15109×739;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好的组合是1344×99011、1344×739、15109×739和12119×01-20。综上,15109×739和12119×01-20是具有增产潜力的优良组合。在中等遗传距离条件下,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好,杂种优势强。  相似文献   

9.
特用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 PST等 7个特用玉米自交系为亲本 ,按 griffing( )配成 2 1个杂交组合 ,分析单株粒重等 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行粒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 ,其余大部分性状的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同时存在。在一般配合力效应上 ,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效应值不同 ,各性状值的效应最高出现于不同亲本。在单株产量上 ,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为 PHT>PYT>PHBT;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的组合有 :PYT× PHT>PYT× PHBT>PHT× PHBT等 ,这些具有较高 SCA和 TCA的组合一般都符合本地种质与热带种质、本地种质与温带种质和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的杂交组配模式。相关分析表明 ,行粒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为株高、穗长。对于这些性状而言 ,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容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但也不排除一般配合力都不高的双亲获得较高的特殊配合力的可能性 ,根据配合力互补原理 ,可望从 7个亲本间选配出高产优质的组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交,分析了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各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种间存在较强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双亲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及F1性状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双亲都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或产量构成因素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互有高低,而且能互补,产生强优势组合的概率较高.杂种优势并非完全由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所决定,有些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小,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及反交效应,为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杂交种的组配提供依据。以11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按Griffing Ⅲ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10个组合,观测杂交种的单株产量、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开花期等7个性状的表型数据,并对上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和反交效应进行估算。供试材料除雄穗主轴长的特殊配合力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JZ3和JZ6两个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极显著正值,两对组合JZ9×JZ2和JZ2×JZ9、JZ6×JZ3和JZ3×JZ6的单株产量具有最大的正向SCA效应值,分别为40.68 g和35.24 g。单株产量的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部分自交系的反交效应方差较大。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开花期、穗位高、抽丝期、单株产量和雄穗主轴长;狭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穗位高、开花期、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单株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性状的显性遗传方差占比最大,狭义遗传力最小,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对该性状的选择适宜在晚代进行;单株产量性状具有显著的反交效应,故部分自交系需严格控制正反交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夏大豆产量性状的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6个夏大豆品种进行双列杂交试验,估算了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大豆有效分枝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可以进行早代选择;单株数、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在中高世代进行选择效果较好。大豆产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都是主要的,并以单株产量表现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新品系85212.84240B1、77249都是高产育种较理想的亲本材料,尤以品系77249育种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籼稻数量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安常  芮重庆 《作物学报》1982,8(2):113-118
籼稻6个亲本以双列杂交配成30个 F1组合,方差分析表明,10种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方和特殊配合力均方,差异都极显著。各种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不同,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也各异。F1的特殊配合力,有时和亲本一般配合力有一致的趋势,但不排除从一般配合力效应都不高的双亲获得具有较高特殊配合力效  相似文献   

14.
张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88-92
为确定新育成印水型杂交粳稻亲本的潜力,并为印水型杂交粳稻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4个不育系和4 个恢复系为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结实率外,父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母本,单株产量、有效穗和结实率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39A和晚轮422 的GCA效应较高,产量性状以Ⅱ类为主,139A×晚轮422 和辽粳10A×晚轮422 的单株产量水平及组合SCA效应较高。父本GCA效应和组合SCA效应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母本GCA效应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中,父本的遗传差异大于母本,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也大于母本,139A和晚轮422 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糯高粱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 II)配制35个杂交糯高粱组合,分析了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0个农艺性状的表达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且多数性状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影响。供试组合在多数性状上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GCA)和总配合力(TCA)与竞争优势呈极显著相关,且其相关系数较大,说明本研究中可利用一般配合力或总配合力效应预测竞争优势;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总配合力效应与中亲优势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且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中亲优势的相关性多高于一般配合力或总配合力效应,但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中亲优势的相关系数较小不足以预测中亲优势,说明配合力与中亲优势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与环境互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11个玉米自交系按双列式组配成55个单交组合在三个地点试验,考察了产量等17个主要性状。结果表明,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环境都有显著的互作,但各考察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惟在不同性状上并不表现出一致的稳定性。一般配合力的稳定性在各考察性状上大于或相当于特殊配合力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糯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糯白等8个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Ⅳ)配成28个杂交组合,分析单株粒重等12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穗行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穗长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其余大部分性状的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同时存在,在一般配合力效应上,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效应值不同,各性状值的效应最高出现于不同亲本,在单株产量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为南糯白>独白糯>湄潭白糯;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的组合有南糯白×引糯,南糯白×独白糯等.对这些性状而言,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容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但也不排除从一般配合力都不高的双亲获得较高的特殊配合力的可能性,根据配合力互补原理,可望从8个亲本间选配出高产优质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廖晓虹  周庭莲 《种子》1999,(2):15-17
本研究选用2个抗旱小麦和4个农艺亲本,按Grifing双列杂交方法4配制15个组合。对2个抗旱小麦C抗8和C抗9和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旱小麦C抗8在单株穗数、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等性状有高的一般配合力,且收获指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C抗9的每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等几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负值,但其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或中等。株高、千粒重、穗长、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挖掘矮秆超大穗小麦亲本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潜力,为小麦高产、超高产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最优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5个矮秆超大穗小麦品种(系)作为父本,8个多抗丰产小麦品种(系)作为母本,按NCII遗传交配设计,采用8×5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4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亲本及杂种F1的株高、主穗长、单株穗数、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8个性状进行了考察,并在基因型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配合力评价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父本中A1、A3、A4是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其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特别是穗长、主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高,而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是很理想的矮秆超大穗多粒亲本材料。母本中B5、B6单株穗数一般配合力较高,株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低,可作小麦高产杂交育种的矮秆多穗型亲本使用。结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组合B5×A3单株穗数、主穗产量、单株产量、千粒重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较低,可作为的矮秆、多穗、粒重高且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B2×A4主穗长、单株产量、单株穗数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较高,而株高特殊配合力效应低,可作为矮秆大穗高产的重点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千粒重、主穗长、主穗产量皆在70%以上,表明这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大,受环境影响较小,而狭义遗传力的分析除主穗长、主穗粒数、主穗产量、株高大于50%,其余4个性状均低于50%,说明受环境影响大,不宜早期选择,应该适当推迟选择的代数。  相似文献   

20.
九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9个玉米自交系,用完全双列杂交组配了36个组合进行试验,按Griffiny的方法4模式1估算了这些自交系及其组合9个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7个性状的遗传力,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方差分析表明:9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均方和特殊配合力均方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不同,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差异很大,同一自交系各种数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各异,用配合力的总效应的大小衡量一个杂交组合的优劣。在本试验中,7个数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差别很大,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为:抽丝日数、穗重、穗粒高、行粒数、株高、单株粒重、穗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