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福建农业》2013,(3):24-25
猪囊尾蚴病俗称猪囊虫病,它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中的一种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2.
正一、猪囊尾蚴病要点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寄生于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的体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是其唯一终末宿主、猪是其中间宿主(猫、犬等动物以及人也可为中间宿主)。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猪的咬肌、腰肌、舌肌等横纹肌中,其成虫(猪带绦虫)主要寄生于人的小肠及其他组织。1、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开展猪带绦虫的病原学形态观察、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解决实验材料来源的问题,建立猪带绦虫的实验仓鼠动物模型。【方法】通过经口感染被免疫抑制的实验仓鼠,观察仓鼠体内绦虫的感染、生长发育及寄生部位等生物学特性,并利用压片技术和组织切片技术对检出的绦虫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免疫抑制剂在5 mg/只,感染一次就能使囊尾蚴发育到性成熟;在实验仓鼠体内,感染后40 d的仓鼠体内就能检出具有体节的可见虫体,感染80 d后的仓鼠体内能检出孕卵节片;检出的虫体多数吸附在小肠前1/3段,也有寄生在胆囊和胆管中的虫体,甚至偶见虫体钻出胆囊外堆积在肝脏附近;虫体头节上可见4个吸盘及两圈小钩;与人猪带绦虫相比,成熟节片较少。【结论】成功建立了猪带绦虫仓鼠动物模型,这使得成功解决猪带绦虫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成为可能,也为猪带绦虫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由带科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和猪体各部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危害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而引起猪的一种寄生虫病。猪是易感染动物,猫、犬等动物吃了被猪带绦虫卵污染的食物也可感染。人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发病。本病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适合虫卵生存、发育的温暖季节呈上升趋势,多呈散发性,与人患绦虫病成正比。由于本病危害人、畜,所以,是肉品卫生检验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猪病的重点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猪带绦虫是世界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由于猪带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肠寄生虫病。其幼虫为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猪和野猪等中间宿主的肌肉以及一些器官组织内,引起猪囊尾蚴病,人也可以感染猪囊尾蚴,危害极其严重。猫、狗、羊等动物也有感染。猪带绦虫和猪囊尾蚴主要在人和猪之间交替感染,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米猪肉"是对患猪囊尾蚴病的病猪肉的俗称。由于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中,形成与周围肌肉组织界线清楚的白色包囊,这种白色包囊可以从肌肉组织中剥离,类似米粒状,所以称作"米猪肉",这种寄生虫病又名猪囊虫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改变特别是生食、半生食肉类,使得食源性寄生虫病得以传播。为了解当地猪囊尾蚴的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囊虫病、猪带绦虫病提供依据。于2006年至2008年对猪囊尾蚴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及临床实践总结对猪囊尾蚴病发病调查结果及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猪的肌肉内或人的脑、心肌等器官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一、病原及其生活史猪囊尾蚴主要寄生在猪的咬肌、舌肌、腰肌、股内侧肌及心肌等处。由头节和体节组成。外观呈椭圆形囊泡状,囊内充满液体,囊壁是一层薄膜,囊壁上有一个圆形粟粒大的乳白色小结,其内有一个头节,头节上有4个吸盘,最前  相似文献   

10.
用猪带绦虫卵攻击免疫猪和空白对照猪,以观察虫卵的侵袭力,动物实验历时2a,设计使用8-12日龄仔猪102头,分3次实验,共22个组,我们用不同剂量、不同抗原成分的猪囊尾蚴细胞疫苗,以不同免疫次数,对使用对象动物(猪)进行免疫后,于不同免疫期,以不同量的猪带绦虫卵进行攻虫,尽管使用疫苗剂量的差别有100倍,免疫期相距有4倍,攻虫量相差至15倍,而虫卵的效力都很显著。这种不是采用最佳免疫剂量,最佳免疫期,最佳攻虫剂量,却是更为紧密地接近于猪实际所处的易受感染环境的免疫实验,才能检出疫苗的免疫力和实用性,剖检出的猪囊尾蚴虫体的数量和状态,表面上看是猪带绦虫卵的攻虫效力,实则是猪囊尾蚴细胞灭活油乳剂疫苗免疫力的体现,只有用不同数量的虫卵攻击不同成分疫苗免疫猪的不同免疫期这样复杂的情况,才能够获得猪带绦虫卵真实的攻击力,猪带绦虫卵的侵袭力是不稳定的,是受许多生物学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1.
猪囊虫病是由猪囊尾蚴(猪囊虫)寄生于猪的肌肉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患囊虫病的猪屠宰后,在患猪的肌肉如咬肌、舌肌、膈肌、肋间肌、心肌以及颈、肩、腹部等处的肌肉中,外观可见白色半透明,如蚕豆大小囊泡状的猪肉囊尾蚴,囊泡内有一小米粒大小的白点,人们俗称患囊虫病猪的肉为“米猪肉”。  相似文献   

12.
研制的猪囊虫油乳剂苗免疫猪只后可有效抵抗猪带绦虫囊尾蚴的侵袭,保护率为100%(10/10);经免疫力产生时间测定,免疫后第6d 即可产生免疫,能有效抵抗猪囊尾蚴的侵袭;免疫期长,可达5个半月或更长时间.该油乳剂苗可通过家兔进行效检,用间接血凝反应(IHA)监测免疫猪体内的循环抗体.该油乳剂苗经现地应用后,由于其免疫效果良好,深受广大养猪户欢迎,是目前省内外预防猪囊虫病较理想的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13.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于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降低其抗病力。囊虫寄生于患猪的肺和喉头时,会引起猪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若寄生在脑中,则出现癫病和急性脑炎症状,甚至会死亡。人体若感染囊尾蚴病时会出现肌肉酸痛、疲乏无力、痉挛等症状,如果虫体寄生于脑部、眼内、声带等处,常引起神经症状、失明和变哑等。猪囊虫病对养猪业和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国家将此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所以搞好猪囊虫病检疫十分重要,应从以下几点抓起:  相似文献   

14.
<正>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或米猪肉,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是因人吃发病的猪肉或半生食含有囊尾蚴的猪肉或其他动物肉类所致。近年来,全国各省均有检出囊虫病(米猪  相似文献   

15.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在云南省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是由寄生于人体小肠内的有钩绦虫的幼虫在猪体内寄生所引起的疾病。鹤庆县当地百姓将患病猪称为"米心猪",将此肉称为"米心肉"。该县曾有很多被感染的病例(多数患有脑囊虫),本文就鹤庆县情况浅谈猪囊尾蚴病的检疫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6.
正1猪囊虫病本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南各地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是全国重点防治的人兽共患病之一。有钩绦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白色带状,长2~4 m,由700~1 000个节片组成;后端的成熟节片叫孕卵节片,里面含有大量虫卵,成熟的孕卵节片脱落后随粪便排出人体。我国有些地方厕所与猪圈相通,猪因食入粪或通过其他途  相似文献   

17.
<正>猪囊尾蚴为猪带条虫的幼虫,俗称猪囊虫病,因囊虫包埋在肌纤维间,犹如散在的豆粒,故常将带有猪囊虫的肉称为"豆猪肉"或"米猪肉"。囊尾蚴在猪肉中的数量,可有数个到成千上万个,甚至多到无法计数。如果人吃了被猪带绦虫的虫卵污染的食物或生吃有囊尾虫的猪肉,孕节随肠内容物进入胃,在胃液作用下,钩蚴逸出,进入血液循环,再到机体各组织器官发育形成囊尾蚴,引起人的机体发生严重的病症,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8.
<正>1猪细颈囊尾蚴病猪的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寄生在肉食兽(狗、狼、狐狸等)小肠内的泡状带绦虫的幼虫,即细颈囊尾蚴,寄生在肝脏、肠系膜、网膜和浆膜等处而引起的一种绦虫病。病原:细颈囊尾蚴是一个含有透明液体的囊状物,大小不等,一般似鸡蛋大,肉眼观察可见到囊壁上有一个向内嵌入的长"颈"和头节。寄生在肉食兽小肠内的成虫,其孕节随粪便排到体外,当猪吞食了孕节或散落的虫卵时,  相似文献   

19.
<正> 猪囊虫病全名猪囊尾蚴病,囊虫猪肉俗称米心猪肉或豆猪肉。该病对家畜及人体均具有感染性,因此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 病原体:猪囊尾蚴主要以猪为中间宿主,人也能成为它的中间宿主,人是猪囊尾蚴唯一的终末宿主。成熟的猪囊尾蚴,外形椭圆,约黄豆大,为半透明的包囊,长径6~10毫米,短径约5毫米,囊内充满  相似文献   

20.
犬胞嚢带绦虫病其实也就是细菌囊尾蚴的成虫寄生于犬的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主要以粪便中不断排除孕卵节片和虫卵为特征。排除的孕卵节片会摇动,十分恶心。它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卫生,而且严重危害牛羊、猪和其它动物的肝脏、肠系膜和网膜。1病原胞嚢带绦虫长1--2m,头节上有顶突,顶突上有30--44个小钩。子宫有5--10个分支。虫卵圆形,直径30--36μm,卵壳具有辐射状花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