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nt3a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索Wnt3a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毛色羊驼皮肤Wnt3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运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Wnt3a蛋白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进行表达和定位研究.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棕色羊驼中Wnt3a mRNA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2.9702倍;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羊驼皮肤组织组蛋白提取物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39 ku的产物,棕色羊驼皮肤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羊驼;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Wnt3a在羊驼皮肤毛囊的根鞘和毛球部呈阳性表达,根据光密度值分析得出Wnt3a在棕色和白色羊驼毛囊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通过以上研究显示Wnt3a可能与羊驼毛色形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miR-193b及其靶基因Kit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检测miR-193b及其靶基因Kit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羊驼毛色的关系。试验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miR-193b及Kit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iR-193b在棕色羊驼中显著表达,其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1.741346倍;而Kit在白色羊驼中显著表达,其相对表达量是棕色羊驼的4.6029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显示miR-193b及其靶基因Kit可能参与羊驼毛色形成过程。提示,miR-193b可能通过负调控Kit参与羊驼毛色形成。  相似文献   

3.
羊驼疥螨病是疥螨寄生在羊驼皮肤内产生的一种皮肤病,该病具有脱毛和接触性感染的特征。倘若羊驼患病之后,就会导致羊驼毛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对于羊驼饲养的危害较大。本文就羊驼疥螨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羊驼Bclaf1基因cDNA序列,研究该基因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本研究对已构建的羊驼皮肤cDNA文库进行筛选和ESTs分析,并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Bclaf1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进行组织定位.结果,羊驼Bclaf1基因与褐鼠、小鼠、狗、人和黑猩猩Bclaf1基因相应cDNA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100%,92.9%、86.0%、81.1%和77.9%.Bclaf1在幼年羊驼毛囊中没有阳性细胞,在成年羊驼、白色和棕色羊驼毛囊的外根鞘处集中表达;根据光密度值分析得Belaf1在不同毛色羊驼毛囊中的表达差异显著.结果表明,Betaf1基因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随年龄和毛色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人通过对动物园病死羊驼的剖检和病理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导致羊驼死亡的可能原因。目前我国缺少针对羊驼疾病的兽医资料和临床病例,开展对羊驼疾病的病理学观察,对羊驼疾病的治疗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开展羊驼的饲养、繁殖及饲养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观察结果可初步诊断,病死羊驼是由于大叶性肺炎引起的心脏肝脏及肾脏多器官病变致死。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成年羊驼的肉质研究、保种育种、饲养管理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随机选取健康的成年羊驼共6只(公母各3只),每只采集2 mL血液进行血液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的测定,并进行性别间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母羊驼肌酐、尿素氮含量和血细胞比容极显著低于公羊驼(P0.01);母羊驼氨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羊驼(P0.05);母羊驼磷离子含量及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公羊驼(P0.01);母羊驼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公羊驼(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羊驼不同性别间血液生理生化和血常规指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旨在通过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与毛色的相关性。选用成年白色羊驼与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MC1R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1R蛋白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表皮、毛囊周围外根鞘组织、毛乳头以及毛球周围都呈阳性着色。在棕色羊驼,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分布于毛球顶部及表皮,呈强阳性着色。在白色羊驼,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外根鞘及表皮,毛球部表达呈弱阳性。MC1R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极显著表达(P<0.01)。(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羊驼皮肤组织粗蛋白提取物中存在分子量约35ku与兔抗MC1R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且棕色羊驼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羊驼,差异极显著(P<0.0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量的不同与羊驼毛色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漫话羊驼     
小丫 《北方牧业》2003,(8):18-18
在各种精细毛纺制品中,羊驼毛大衣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但此种大衣价格不菲,甚至达到万元。据称羊驼毛产自一种美洲动物羊驼,那么羊驼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羊驼毛为什么如此之贵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羊驼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驼(Alpaca)起源于南美洲,是南美主要的毛用型经济动物,许多国家已引种成功,我国也于2001年与澳大利亚签署羊驼引种协议,于2002年5月顺利引进首批羊驼。至今,羊驼在我国生存近2年,经实践证明,羊驼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0.
许艳丽  胡昕  邢巍婷  张敏  王乐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0):2980-2986
本试验采用相关国家方法标准对321只羊驼毛绒样品开展了纤维细度及单纤维强力参数的检测,旨在分析羊驼毛纤维细度、单纤维强力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羊驼侧部毛纤维平均细度为24.30 μm,细度主体范围为18.01~27.00 μm,占样本总量的72%;平均纤维强力为8.31 cN,主体范围为5.01~11.00 cN,占样本总量的88%,说明羊驼毛整体细度较细,强力可满足纺织加工要求。羊驼毛细度和单纤维强力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的羊驼颈部、肩部、股部、腹部、侧部、背部6个不同部位细度、单纤维强力都反映为背部最细,单纤维强力最小,腹部细度最粗,单纤维强力最大;另外,从羊驼毛不同细度区间对应单纤维强力分布也可看出,羊驼毛的单纤维强力值越大其细度值越大,反之越小;除此之外,不同性别、年龄的羊驼毛细度对应单纤维强力也呈正相关,成年羊驼毛细度粗于周岁羊驼,公羊驼毛细度粗于母羊驼,成年羊驼单纤维强力大于周岁羊驼,公羊驼单纤维强力大于母羊驼。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羊驼毛细度与单纤维强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