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桉树-甘蔗复合经营系统不同采样位置(距离林带1.5、3.0、4.5、6.0 m处)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甘蔗复合经营后,由于人为(耕作施肥等)的正向干预,土壤表层养分集中,间作带土壤(距离林带3.0、4.5、6.0 m处)物理性状得到了有效改良。研究的主要结论:间作带表层土的土壤容重降低明显,同层相比,0~20cm土层土壤容重的排列顺序均为距离林带6.0 m距林带4.5 m距离林带3.0 m林带距林带1.5 m,说明间作对土壤容重的降低作用随距离呈正相关。桉树-甘蔗复合经营改善了土壤持水状况,提高了空白间隔(距离林带1.5 m处)的持水能力。桉树-甘蔗复合经营系统下,土壤容重与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从土层的角度分析,饱和持水量与土层呈显著负相关。桉树-甘蔗复合经营对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主要集中在表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大田试验探索甘蔗—花生间套种的最佳模式,为当地生产中甘蔗—花生的合理间套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糖29号甘蔗品种和桂花22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常规甘蔗种植行距(1.0m)和宽行距(1.2和1.4 m)下间种不同行数(0、1、2行)的花生,分析不同处理对甘蔗生长、蔗茎产量及蔗地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甘蔗种植行距相比,宽行距种植时甘蔗萌芽率、有效茎数及产量有所下降,甘蔗分蘖率、茎径有所提高.在相同甘蔗种植行距下,间种花生时甘蔗萌芽率、株高整体上相对提高,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整体上相对减少.与不间种花生相比,1.0和1.2m行距下间种花生时甘蔗产量显著下降(P<0.05,下同),1.4m行距下间种2行花生甘蔗显著增产2.4 t/ha.宽行距下不间种花生时蔗地经济效益下降,间种花生后经济效益增加,且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花生时蔗地经济效益最高,达3.132万元ha.[结论]适当的甘蔗—花生间套种方式可增加蔗地经济效益,且以1.4 m甘蔗种植行距下间种2行花生时蔗地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3.
刘宁  余雪标  林培群  谢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92-13195
[目的]研究桉树一甘蔗复合系统土壤的化学性状及酶活性。为桉树林农复合经营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林带为对照,研究间作带不同位置土壤化学性状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土壤化学性状及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pH值除外),土壤养分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与林带相比,间作带(距林带3.0、4.5、6.0m处)土壤养分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但距林带3.0m处的提高幅度较小,部分指标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可能与人为因素、林木根系与作物的养分竞争等原因有关。[结论]总体上,实行桉树林农复合经营,间作带土壤化学性状得到了改良,酶活性也有改善,这为下一轮伐期桉树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甘蔗是我国的主要糖料作物,但近年来种植效益普遍较低.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实现机械化操作,增加蔗地综合经济效益,进行甘蔗宽窄行(宽行行距1.8m,窄行行距0.6m)间作花生试验,探索宽窄行间作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甘蔗宽窄行单作和常规等行距单作相比,宽窄行间作花生种植模式的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适宜的蔗豆间作复合群体,促进蔗豆生长、获得蔗豆丰产、增加农民收入,为蔗豆间作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2014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甘蔗行距,副因素为大豆行数,调查了蔗豆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进行SAS统计分析,研究蔗豆间作复合群体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适宜的蔗豆间作复合群体不仅提高了蔗豆产量,还提高了甘蔗田间锤度,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当甘蔗行距1.2 m、行间间作2行大豆时,甘蔗产量和田间锤度最高,分别为110.13 t/hm2和19.94,蔗豆间作复合群体综合效益最高为34 190.4元/hm2。[结论]甘蔗行距1.2 m、行间间作2行大豆间作复合群体在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综合效益方面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设置玉米-大豆不同带距行距间作,研究高秆强势作物玉米对矮秆弱势作物大豆的生长及产量等的影响,旨在为玉米-大豆间作共生体系的高产复合作物群体提供合理的田间配置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距或行距越小,大豆株高和底荚高越高,但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则越少;带距或行距越小,玉米株高、穗位高越高,但穗长、单穗重、穗行数、秃顶长和行粒数越少。带距或行距越大,玉米和大豆产量越高。在0.65 m带宽下,玉米和大豆产量均在行距0.5 m时表现最高,为玉米-大豆间作的最佳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不同带距林网和林网内植被对防护林网内风速分布及防风效能的影响,选取3种带距林带、3种不同植被和裸地(对照)林网模型,对其防风效能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风速下,3种带距林网最低风速基本都出现在5.5~7.5 H(树高),3种带距林网平均防护效能排序为200 m带距林网(70.9%)>300 m带距林网(64.1%)>150 m带距林网(60.7%);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分别为150 m带距林网4 H至第2道林带,200 m带距和300 m带距林网3 H至第2道林带。3组试验风速下,300 m带距林网1 cm高度处平均防风效能排序为果树模式>小麦模式>对照;种植果树模式整个林网受到有效防护,小麦模式有效防护距离为2 H至第2道林带。随着集约化和精准农业推进,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林网所处地理位置,绿洲内部采用300 m带距防护林,绿洲外围考虑带距较小的防护林。如对高大果树类作物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可适当调整林网大小,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增加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林带用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甘蔗宽行距种植与当地常规行距(1.0 m)种植对宿根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以及 不同品种对不同行距的适应性,探索适应不同收获机型的甘蔗品种和甘蔗宽行距宿根管理技术,为甘蔗机械收 获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在新植蔗种植行距试验的基础上,留宿根观察,以桂糖 29 号、福农 39 号 和粤糖 60 号 3 个优良品种为供试甘蔗品种,设 3 种种植行距(1.0、1.2、1.4 m),对其在 3 种种植行距下农艺 性状进行研究。【结果】种植行距 1.4 m 处理,桂糖 29 号每 667 m2 含糖量 734 kg,比对照增产 26.99%,粤糖 60 号宽行种植处理与对照接近;桂糖 29 号和粤糖 60 号在宽行距种植下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综合表现均优于 对照,对宽行种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结论】福农 39 号在宽行距种植上不具有优势,不适宜进行中大型机器 种植管理;桂糖 29 号对宽行距种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生产上可采用 1.4 m 行距作为适宜机械化全程种植管理 的最佳行距;粤糖 60 号对宽行种植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生产上可采用 1.4 m 行距作为机械化全程种植的最佳 行距。  相似文献   

11.
赤红壤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对甘蔗产量与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砂页岩发育的赤红壤上种植甘蔗新台糖22号,经过单施或配施中、微量元素Ca、Mg、B、Mo、Cu、Zn、Fe肥,结果表明:单施Ca、Mg、B、Mo肥对甘蔗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且经济效益较好,而施Fe、Zn肥有负效应;施B、Mo、Mg、Cu肥能显著提高甘蔗含糖量,而Fe、Zn肥呈负效应。B、Mo、Mg、Ca 4种肥料相互配施的增产或增糖效应不优于单施的效应。因此,在砂页岩发育的赤红壤上种植甘蔗,建议单独施用B、Mg、Mo、Ca肥,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沿淮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良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19-220,274
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几种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进行研究,直接测算各模式的经济指标、综合分析和评价经营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枣树和香椿与农作物进行混作的种植模式,比单纯种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可提高55.4%~63.8%。对于杨树等生长较快的树种,只能在造林后3a以内在林下间种农作物,由于树冠对于阳光的遮挡影响,可以选择林牧结合的经营模式,利用林内杂草放养鹅等禽类,既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又可以降低林木抚育管理的成本,促进树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粮、菜、蔗同步发展及土传病害问题,于2006-2007年进行了甘蔗不同行距(2.3 m、2.7m和3.0m)行间间作一季蔬菜作物试验示范.结果表明:3种处理甘蔗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9.2%、20.1%和19.7%,示范增产19.2%,甘蔗加间作物纯收入分别比对照增长117.7%、120.0%和129.4%,示范增效114.9%.甘蔗宽厢宽带栽培使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更为良好,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设置N 472.5 kg/hm2(N1)、N 236.3 kg/hm2 (N2)两个施氮水平和甘蔗单作、甘蔗/大豆间作压青、甘蔗/绿豆间作压青三种种植模式,研究减量施氮间作豆科绿肥压青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氮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减量施氮对甘蔗生长及产量没有影响,相反,氮肥减量处理甘蔗平均产量比常规施氮量处理增产13590 kg/hm2 。氮肥减量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含量,氮肥减量处理平均蔗糖分含量比常规施氮量处理提高1.02个百分点。甘蔗间作绿豆压青可促进甘蔗生长,甘蔗产量比甘蔗单作增产10.27 %,而甘蔗间作大豆压青对甘蔗生长有一定影响,甘蔗产量比甘蔗单作甘蔗减产1.45 %。甘蔗间作豆科绿肥压青有利于甘蔗蔗糖分积累,间作绿豆压青比甘蔗单作蔗糖分含量提高0.89个百分点,间作大豆压青比甘蔗单作蔗糖分含量提高0.59个百分点。综合甘蔗农艺性状、产量、甘蔗蔗糖分含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本研究以甘蔗/绿豆-N2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5.
黔糖4号旱坡地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旱坡地甘蔗栽培水土流失和增产问题,于2007—2009年进行了黔糖4号坡地种植土壤免耕和常规开垦栽培(CK)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旱坡地土壤免耕栽培具有保水保土保肥和明显的增产效果。新宿平均产量129.21t/hm2,比CK增产12.95%,示范10hm2加权平均产量102.75t/hm2,辐射带动推广2 000hm2加权平均产量85.04t/hm2,示范推广2 010hm2加权平均产量93.90t/hm2,分别比CK增产13.0%、14.1%和13.5%;甘蔗种植+加工纯收入36 336元/hm2,产投比为1.79,分别比CK增加41.2%和0.23。种植业中土壤免耕栽培比CK减少投入土地开垦费1 800元/hm2,甘蔗纯收入增加10 579元/hm2,合计增收12 397元/hm2,效益明显。该结果对旱坡地甘蔗栽培控制水土流失、增收节支、提高种植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禹明甫  祁峰  李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46-7447
为了明确栽植密度对杏李"恐龙蛋"早期产量和生产的影响。设置行株距分别为2 m×2 m3、m×1.5 m3、m×2 m4、m×1.5 m4、m×2 m于2001~2006年进行杏李"恐龙蛋"栽植密度试验。苗木定植后第2~3年行株距2 m×2 m和3 m×1.5 m处理单位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定值后第4~5年就出现树冠内膛郁闭的问题,红点病等病发病率高,难以控制,单位产量明显低于3 m×2 m4、m×1.5 m和4 m×2 m处理。在定植后第6年,行株距4 m×2 m和3 m×2 m处理单位年产量和6年累计产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杏李红点病等病情指数较低。合理密度可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是杏李恐龙蛋连年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株距4 m×2 m和3 m×2m是杏李恐龙蛋比较适宜的密度栽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美国红枫林下种植油用牡丹的形态及产量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红枫套种油用牡丹对其冠径生长的影响不大;其余指标与乔木距离远近有一定的起伏,大多指标在离乔木200cm-280cm范围内有较高的水平,单株结果量低于对照50%、种子数量低于对照50%,种子的百粒重高于对照90%,单株产量和果荚角数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本试验初步结果也表明:美国红枫是一类比较适宜与油用牡丹套种的上层落叶乔木,且离乔木200cm-280cm范围内,比其他位置套种的油用牡丹的生长及产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徐林  邓展云  刘晓静  陆建勋  李鸣  贤武  刘海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3-19974,19999
[目的]研究了不同种植期(冬植,春植)对不同品种甘蔗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桂糖21、桂糖26和桂糖27作为参试甘蔗品种,调查了不同种植期不同甘蔗品种农艺性状、产量、产糖量和蔗糖分等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冬植蔗在甘蔗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优于春植蔗,冬植蔗与春植蔗产量和含糖量间差异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冬植蔗蔗糖分均高于春植蔗。除桂糖26外,桂糖21和桂糖27冬植蔗产量和产糖量均明显高于春植蔗,差异性显著。[结论]甘蔗冬植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可因地制宜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甘蔗新品种桂糖29号在河池的种植表现,为其在河池大范围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08~2011年在河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县、市(区)进行桂糖29号种植试验,通过对其3年新植和3年宿根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含糖量等的调查,分析其在河池地区种植的应用前景.[结果]桂糖29号在河池蔗区的综合表现优于对照ROC16,具有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稳产高糖等特性.其新植和宿根平均蔗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分别为108.10t/ha、15.265%和16.678t/ha,蔗产量和含糖量比对照ROC16分别增加15.38%和18.91%,蔗糖分高0.87%(绝对值).[结论]桂糖29号在河池蔗区种植综合表现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yield measurements with an impact based yield sensor and an electronic scale in adjacent harvest strips and on the same grain stream within a combine. Yield measurements in adjacent strip comparisons were more prone to errors as the segment lengths decreased. Grain yiel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yield sensor and electronic scale ranged from 5 to 14%, 4 to 13%, 3 to 12%, and 2 to 11% for 15, 30, 60, and 300 m long segments. The yield differences between neighboring segments might have been caused by yield variability to a degree; however, a consistent decrease in yield differences with increasing segment lengths implied that better accuracies could be obtained in longer management areas. The combine responses to grain yield changes and the effect of varying ground speed on accuracy were also evaluated by creating artificial yield patterns in harvest strips. Grain diffusion within the combine was more obvious when abrupt yield changes were introduced at known locations. Grain mixing and redistribution inside the combine may dictate the selection of segment sizes in the site-specific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Constant ground speed provided more stable grain flow values than varying ground speed. The average error in yield estimate was 3.4% and 5.2% at constant ground speed and varying speed, respectively. Careful calibration and constant combine speed were important to achieve better accuracy with the grain yield moni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