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至1983年进行了白菜霜霉病的初次侵染来源与侵染过程的研究。试验证实,该病的初次侵染来源来自病叶内的卵孢子和带病种子。接种试验表明,病叶内卵孢子经室内保存及冰箱处理或室外越冬后分别进行定量接种,结果幼苗均易发病,并表现有限系统侵染,与播种带病种子出现的病苗症状相同。经组织解剖均发现病子叶与病茎内有大量菌丝和吸器,说明病种子内存在潜伏菌丝,一般感病品种带菌率较高。室内卵孢子发芽试验亦获得成功,卵孢子发芽前用流水冲洗7~9天,发芽适温25℃,用糠醛(100微升/升)可控制污染。用病菌孢子囊接种离体叶和幼苗进行侵染过程观察,同样发现在细胞间隙发育的菌丝,并产生吸器。离体叶培养也是保存菌源的较好方法,保存时间可达15~20天。  相似文献   

2.
用种子洗涤检验法和分部染色检验法研究了向日葵霜霉病菌种子带菌特点,结果表明,内果皮和种皮中带有菌丝体,吸器和卵孢子,胚和胚乳中不带菌,种子表面污染有孢子囊和卵孢子。另外,种子间混杂的病株残片也带有菌丝体,卵孢子和孢子囊。带菌种子传病试验证实带有卵孢子的种子能产生少数系统侵染病株;而仅带有菌丝体和吸器的种子,除萌发率降低,幼苗发育不良外,未发现任何症状,体内也未见病菌。  相似文献   

3.
用种子洗涤检验法和分部染色检验法研究了向日葵霜霉病菌(Plasmoparahalstedi)种子带菌特点。结果表明,内果皮和种皮中带有菌丝体、吸器和卵孢子,胚和胚乳中不带菌,种子表面污染有孢子囊和卵孢子。另外,种子间混杂的病株残片也带有菌丝体、卵孢子和孢子囊。带菌种子传病试验证实带有卵孢子的种子能产生少数系统侵染病株;而仅带有菌丝体和吸器的种子,除萌发率降低,幼苗发育不良外,未发现任何症状,体内也未见病菌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疫病为毁灭性病害,一般发病田块减产30%—50%,高感品种损失达50%—70%。严重地块绝产。大豆疫霉可侵染任何生育阶段的大豆寄主,包括幼苗出土前的烂种,烂苗和出土后的幼苗,造成猝死、缺苗、断垄,在成熟前的侵染,造成植株矮化,甚至枯萎死亡。一、大豆侵染循环规律大豆种子萌发产生根及下胚轴时即可被大豆疫霉侵染,受侵染的根及下胚轴呈棕褐色。出土后至二叶期,主根受侵染时也呈棕褐色。三叶期到成熟前,在感病品种上,光  相似文献   

5.
<正>1.发病症状大豆疫病为毁灭性病害,一般发病田块减产30%—50%,高感品种损失达50%—70%。严重地块绝产。大豆疫霉可侵染任何生育阶段的大豆寄主,包括幼苗出土前的烂种,烂苗和出土后的幼苗,造成猝死、缺苗、断垄,在成熟前的侵染,造成植株矮化,甚至枯萎死亡。2.侵染规律大豆种子萌发产生根及下胚轴时即可被大豆疫霉侵染,受侵染的根及下胚轴呈棕褐色。出土后至二叶期,主根受侵染时也呈棕褐色。三叶期到成熟前,在感病品种上,光  相似文献   

6.
(一)萌发 在一种子萌发及其条件一定条件下,大豆干种子生长成幼芽的过程称为萌发.大豆种子萌发包括吸水、萌动、发芽3个阶段.当水分、温度、氧气适宜时,大豆种子吸水膨胀,呼吸作用加强,幼胚生命活动也逐渐加强,直至种子萌动,胚根伸长,穿过珠孔扎入土中.随着下胚轴的伸长,子叶带着幼芽顶出地面,即为出苗.种子萌发时,子叶贮藏的物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转化为幼芽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子叶出土后,上胚轴继续伸长,逐渐形成主茎.由于大豆子叶肥大,出土较困难,所以播种不宜过深,以3-3.5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大豆品种浙农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和150 mmol·L-1)的NaCl对大豆种子进行萌发处理,研究盐胁迫对大豆萌发相关生长指标及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豆发芽率、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量等性状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mol·L-1处理对大豆发芽率影响较低,150 mmol·L-1处理下大豆发芽率显著受到抑制。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量受盐胁迫抑制明显,随盐浓度的增高均显著小于对照组。通过对萌发过程中子叶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蛋白质贮藏液泡和油体降解转化速度都明显延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形成速度随盐浓度增加而变慢。150 mmol·L-1处理对萌发大豆的子叶超微结构影响最大,直至萌发8 d,子叶细胞内也还存在大量油体尚未降解转化,叶绿体、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仍未形成。综上所述,盐胁迫抑制大豆种子萌发期间子叶细胞内贮藏物质水解成小分子参与到合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影响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形成,导致根长、下胚轴长以及侧根数量等生长性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抑制大豆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大豆疫霉在江苏省适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苗期大豆下胚轴创伤接种,测定了大豆疫霉菌株S317(分离自中国东北)和Pmg-1,Pmg-2,Pmg-3(分离自进口美国2号大豆携带的土壤)对江苏省30个大豆品种的致病性。结果显示:30个大豆品种对菌株S317高度感病;27个大豆品种对菌株Pmg-1,Pmg-2,Pmg-3高度感病,另有3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同时,测定了供试菌株的卵孢子在南京土壤中的存活能力。结果供试菌株的卵孢子在土壤中埋存9个月,仍有6.6%-13.3%具有萌发能力。上述结果表明,大豆疫霉在江苏省具有较强的适生性,一旦传入可能对江苏大豆生产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正>一、大豆病害及防治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受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如果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将会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该病发于6月中下旬,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年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大豆病害及防治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受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如果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将会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该病发于6月中下旬,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年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卵孢子生活力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些大豆生产区,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sojae)引起的大豆根茎腐烂病是一种普遍流行的、极具破坏性的病害,病原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导致下一年大豆发生根茎腐烂。病原菌卵孢子也可以存在于患病种皮内,但其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卵孢子通常休眠一段时间后才萌发,这阻碍了大豆疫霉有性生殖后代毒性的遗传和变异研究。而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够促进卵孢子在短时间内大量萌发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MTT染色法检测处理后的卵孢子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卵孢子龄期、预处理温度、化学物质在某种程度上均影响大豆疫霉卵孢子的生活力。用0.4%的KMnO4处理45d龄期的卵孢子,或35℃下处理5d有利于卵孢子的萌动,H2O2、大豆根汁液和大豆根际土壤浸出液对卵孢子生活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豆种子活力对于其播种后的存活力和出苗生长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种子贮藏时,应当控制并保持其相当的活力,为大豆生产成果提供重要保证。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贮藏过程中,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贮藏时间等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于大豆种子活力的具体影响程度,特展开本次研究。选取菏豆13号与辽豆11号,将其作为研究实验材料,通过对应的试验设计,得出的试验结果为,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都对种子含水量有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大豆病害防治1.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地区过去未发现大豆霜霉病,但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尤其是种子交易愈来愈频繁,为新病害的传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我们在病害调查中,在乌鲁木齐三坪农场七队一块种植密度很大,品种为新疆小黄豆的大豆地里采集到怀疑是大豆霜霉病的病叶、病荚和病株标本...  相似文献   

15.
<正>大豆种子活力对于其播种后的存活力和出苗生长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种子贮藏时,应当控制并保持其相当的活力,为大豆生产成果提供重要保证。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贮藏过程中,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贮藏时间等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于大豆种子活力的具体影响程度,特展开本次研究。选取菏豆13号与辽豆11号,将其作为研究实验材料,通过对应的试验设计,得出的试验结果为,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都对种子含水量有相应的影响。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豆的生产和栽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贮藏过程中,大豆种子会出现老化问题,导  相似文献   

16.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发生流行速率最快的一种真菌性叶部病害,俗称“跑马干”。引发霜霉病有三大原因:一是选用的黄瓜品种抗病性差;二是病菌孢子囊随气流传播会“无孔不入”,并能快速萌发侵染;三是棚内昼夜温差大容易结露,为霜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豆种子萌发期以0(CK),40,70,110和1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12个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豆品种,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种子发芽率、盐害指数、相对胚轴长、相对胚根鲜重及相对胚根长等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处理(40 mmol/L NaCl)对某些大豆品种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NaCl浓度在70 mmol/L以上时,大豆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随NaCl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明显加重。综合比较发现,黑农49、合丰41和北疆1均是萌发期耐盐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对伊犁河谷地区玉米疯顶病进行调查、鉴定病原,结果表明侵染玉米的病原菌由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侵染所致.病害发生与温度、湿度、地势、浇水时期、气候和品种有关,低温、高湿是卵孢子萌发的重要条件.玉米品种间对疯顶病菌存在不同的抗性.根据以上对玉米疯顶病侵染发病规律的研究,提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种子药剂拌种为主,及时销毁田间病残体,适期浇水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在病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伊犁河谷地区玉米疯顶病进行调查、鉴定病原,结果表明侵染玉米的病原菌由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侵染所致。病害发生与温度、湿度、地势、浇水时期、气候和品种有关,低温、高湿是卵孢子萌发的重要条件。玉米品种间对疯顶病菌存在不同的抗性。根据以上对玉米疯顶病侵染发病规律的研究,提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种子药剂拌种为主,及时销毁田间病残体,适期浇水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在病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从老化病组织中高效分离大豆疫霉菌的方法,为大豆疫霉菌的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2006~2007年分别调查黑龙江和新疆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情况,分别用病组织直接分离法和新建立的病组织浸泡分离法从采自黑龙江和新疆病样中分离大豆疫霉菌,统计分离率。【结果】建立的病组织浸泡法为:用NaOH处理采集的病样,通过镜检卵孢子的方法确定大豆疫霉病,排除镰刀菌、丝核菌或其他杂菌的干扰;浸泡病组织刺激卵孢子的萌发,用大豆叶碟诱集游动孢子侵染,下胚轴接种染病叶碟至感病大豆,最后从染病大豆胚轴分离病菌。采用此方法从采自黑龙江和新疆的205个已确认为大豆疫霉菌侵染的根腐病病样中,获得共计145个分离物,直接分离法和组织浸泡法平均分离率分别为21.4%和49.3%,总体分离率平均为70.7%。【结论】建立了从老化病组织中高效分离大豆疫霉菌的方法,降低了分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