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松  林小芬 《中国蚕业》2001,22(2):32-32
自1995年开始,我们在如东掘西原蚕区尝试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2000年春季又在泰兴、苏南的4个原蚕区推广使用.实践证明,种茧育中使用方格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增加横营茧降低死笼率,有利于种茧保护,较其它蔟具能显著提高茧产量、公斤茧制种量.  相似文献   

2.
方格蔟是根据蚕营茧习性和现代制丝原料茧要求设计,工厂化生产的格孔规范的新蔟具,较传统的草龙、折蔟相比具有茧色白、上茧率高、解舒好等优点,可明显提高茧质与丝质、节省蔟室、增加栽桑养蚕收益。方格蔟虽属优良蔟具,若使用不当,往往会出现营茧率低、茧质不良等问题。据笔者调查,在生产实践中未能正确使用方格蔟的情况仍不少于80%,应予改进。  相似文献   

3.
纸板方格蔟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上蔟工具,具有结构合理,上茧率高,茧质好,解舒好等优点,深受蚕农欢迎,近年来在蚕区得到大力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蚕茧质量。原蚕区种茧育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避免了以前用草笼等作为上蔟工具不结茧蚕多,死笼高等问题。1方格蔟的扎制目前使用的方格  相似文献   

4.
方格蔟上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板方格蔟是根据蚕营茧习性和现代制丝原料茧要求设计、工厂化生产的格孔规范的优良蔟具.较传统的蜈蚣蔟和折蔟能明显提高茧质、节省蔟室和增加栽桑养蚕收益.  相似文献   

5.
我省多年来蚕茧质量较差,上茧率全省平均仅70%左右,致使上茧率低的原因有多种,但缺乏优良族具是一重要因素.目前最好的蔟具是回转蔟,目前我国推广回转蔟的蔟片称方格蔟.但成本高,一次性投入较大,就现有农村经济状况,多数蚕农无力购置,四川仍大量使用草笼上蔟,并多次重复使用,有的甚至用油菜杆、竹桠、柏桠枝上蔟,这样即造成柴印、黄斑等次下茧增多,上茧率下  相似文献   

6.
方格蔟依据家蚕营茧习性和现代制丝原料茧要求设计,是目前蚕桑生产中较为规范又被广大蚕农所接受的优良蔟具,较传统的草龙、折蔟等蔟具能明显提高茧质、节省蔟室、增加栽桑养蚕收益。但若使用不当,往往会出现营茧率低,茧质不良等问题。据调查,蚕农在生产实践中未能正确使用方格蔟的情况仍然不少,应予及时改进。  相似文献   

7.
陈智勇  孙永明 《蚕学通讯》2003,23(4):24-24,29
自动旋转蔟是由自动旋转蔟架和优质纸板制成的长 54cm、宽 38cm ,长 1 3格、宽 1 2格 1 56个作茧方格的蔟片组成 ,它是目前最先进的蔟具和上蔟方式。1 使用自动旋转蔟的优点①自动旋转蔟具有上茧率高、下脚茧少、结茧率高、茧质优、茧价高、效益好的优点。与草笼比 ,双官茧少 2 .33% ,柴印少 0 .3% ,血茧少 0 .4 5%、不结茧蚕少 1 .2 %、产茧量高 1 .2 %、下脚茧少 3.0 8%、正茧率高 4 .2 9% ;加上方格蔟茧质优 ,茧站每公斤补助 1 .0 0元 ,按单产 30kg计算 ,用自动旋转蔟每张种可增收 4 1 .58元。②用自动旋转蔟可省工、省料、节省蔟具成本…  相似文献   

8.
方格蔟 (尤其是纸板方格蔟 )是一种理想的家蚕营茧蔟具 ,它具有结构合理、保管方便、上车茧率高 ,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提高蚕茧质量 ,不少蚕区都已普遍推广应用 ,效果十分显著。而我县断断续续推广了十五、六年 ,效果却仍不理想 ,目前多数蚕农仍在使用草笼蔟。 2 0 0 1年 ,我们在朱码、大东、唐集、小李集等蚕桑重点乡 (镇 )推广方格蔟 1 0万片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0 0 2年 ,进一步扩展到徐集、集滩等乡 (镇 ) ,共推广方格蔟 2 5万片 ,并实行方格蔟茧单收单烘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推广中的问题1 1 蚕农对方格蔟的认识不…  相似文献   

9.
纸板方格蔟上蔟具有茧率高、解舒好等优点.据调查,纸板方格蔟比普通上蔟设备提高上茧率20%左右,茧丝长增加100m左右,能显著提高蚕桑整体效益和生丝质量.  相似文献   

10.
原种蚕熟蚕时采用花蔟、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不同蔟具上蔟,以观察熟蚕吐丝结茧化蛹后种茧质量变化.结果:无论是千克茧粒数、茧层率还是死笼率、双宫茧率,方格蔟均优于花蔟和塑料折蔟.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多年来蚕茧质量较差,仅上茧率全省平均占70%左右,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收入和丝绸行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上茧率低的原因有多种,但缺乏优良蔟具是一重要因素。 目前采用的蔟具中最好的是方格蔟,但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就我省现在农村经济状况,多数蚕农无力大量购置,仍大量使用草笼上蔟,并多次重复使用,有的甚至用油菜杆、竹桠、柏桠枝上蔟,这样即造成柴印、黄斑增多,上茧率下降。从91年开始,我们综合了方格蔟、篾折蔟的优点,结合农村现状,研制出了新型蔟具——篾片蔟,并开始在部分农村使用。经几年的摸索、应用及改进,现已逐  相似文献   

12.
谈方格蔟的规范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格蔟营茧能显著提高蚕茧质量。方格蔟虽属优良蔟具 ,但若使用或上蔟环境不当 ,其茧质仍为低劣。在生产实践中未能正确使用方格蔟的情况仍然不少 ,应予改进。1生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方格蔟绑扎方式不当现行的“12×13”156孔板方格蔟边框长54cm、宽38.5cm ,营茧孔内径4.5cm×3.0cm ,茧孔长宽方向与方格蔟边框长宽方向平行。蚕农为方便操作 ,往往将两片方格蔟一起绑扎在竹竿上 ,且一般将短边扎在竹竿上 ,如此 ,挂在蔟架上的方格蔟 ,其茧孔方位成了上下长、左右窄 ,蚕在其内只能营竖形茧 ,营竖形茧增加了薄…  相似文献   

13.
刘新民 《四川蚕业》2003,31(1):44-45
为了加快阆中市蚕桑产业化步伐 ,蚕桑局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 ,在全市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 ,普及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应用技术 ,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三年来技术应用推广情况总结如下。1 目标任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了改革几千年来广大蚕农习惯于“草笼上蔟 ,人工捉熟蚕 ,费工费时费投资“的上蔟旧方法 ;推广具有“省工、省力、省投资、解舒高、茧质、产值高”的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先进技术。拟定主要技术指标 ,通过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 ,提高蚕茧品质 ,使蚕农不打草笼 ,不捉蚕 ,不伤蚕 ,达到省工70 % ,省力 70 % ,省投资 50 %。其经济指标 …  相似文献   

14.
竹花蔟在涪陵市推广使用始于1982年,在此之前,多使用竹折蔟和草笼及菜籽梗、柏桠等,另外在焦岩种场有少量竹草方格蔟使用。虽然较为先进,但制作难度大、造价高,在蚕农中难于推广使用。长时期来,草笼为普遍使用的蔟具,有时下足茧比例高达28%左右,严重影响蚕农的经济收益及蚕萤质量的提高,使大量的上车茧变成了下足茧。如何降低下足茧比例,是每个从事蚕业科技人员长期观注的大事,为改革蔟具作了许多研制工作,并获得了一定效果。但总因造价高,制作麻烦,难于推广。近年来,我市在推广使用竹花蔟上  相似文献   

15.
苗道平 《蚕桑通报》2004,35(4):32-34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现有桑园3333 hm2.蚕茧质量由上世纪80年代初全省名列前茅,到80年代末以来的全省最差.为了提高蚕茧质量,2004年春季,区政府财政拿出出专项资金82万元,蚕农自筹78万元,一举推广223.818万片方格蔟,全区普及面达到24%;鲜茧价格方格蔟茧平均900元/50kg,草龙茧平均700元/50 kg,方格蔟茧比草龙茧提高30%;上车率、解舒率、出丝率分别比草龙茧提高20、17、6个百分点,当季实现农民增收170万元,蚕茧质量创历史最优,出现外地客商和本地丝厂抢购的局面.第一次走出了宿豫10多年来方格蔟推广不开的怪圈,达到领导、丝厂、茧站、农民等多方满意的良好结果,这又使宿豫蚕业看到新的希望.笔者认为,要重新发展宿豫的蚕桑产业,必须找准存在问题,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生产部门大力普及多丝量蚕品种及推广应用方格蔟.这些措施的贯彻,对于提高茧、丝产量及质量,增加企业及蚕农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养蚕事业健康稳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山东省目前多丝量新品种的饲养量已达80%以上,方格蔟的使用率接近100%.新品种所特有的抗性强、产量高的特点,倍受广大蚕农的欢迎.但实践中又出现了由于新品种蚕体大、茧形大,现行方格蔟蔟孔与之不甚适应,而产生平板柴印茧的现象.作者就是否需要扩大方格蔟蔟孔尺寸、蔟孔改变后是否会影响到茧的经济指标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方格蔟是目前最为优良的蔟具,推广方格蔟是快速提高茧质的有效途径。但是,方格蔟的推广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仙居1998年之前方格蔟茧仅占1O%左右,是茧质较差的县市之一。最近几年,我们通过典型示范、宣传指导和政策引导等多方面工作,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方格蔟茧的比例已超过92%,茧质因此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金湖县多年推广使用方格蔟经验,通过对方格蔟使用方式的对比调查,方格蔟室外结茧对鲜茧含水率、干壳量、蚕茧上茧率、蚕茧解舒率等具有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方格蔟室外上蔟结茧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提升蚕茧质量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纸板方格蔟是用牛皮箱板纸做成的一种先进的蔟具,它具有营茧位置多、分布均匀、疏密适当、蔟中空气流畅、易于排湿,能提高蚕茧上车率、解舒率和出丝率,茧色白净无污染,且成本低,可多次使用等优点。目前,在推广使用纸板方格蔟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一是新方格蔟有异味,蚕入孔率差,影响使用效果。二是方格蔟绑扎双联片方法不当,横营茧少,茧形不正。三是成熟不齐,游山蚕多,清场费工。四是省略了室外搁挂,蔟室湿度大,环境差,影响茧质。五是配套技术不掌握,怕麻烦,仍然沿用传统方式,从而影响纸板方格蔟使用效果。推广应用纸板方格蔟上蔟是提高蚕茧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熟蚕有排完粪尿后才开始吐丝营茧、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吐丝加快以及向上爬和对气味的避忌性等特点,在纸板方格蔟推广使用中具体要抓好以下几点。1处理蔟具未使用过的纸板方格蔟,要喷撒桑叶汁水或在未污染的蚕沙和桑叶中堆埋5h左右,以改变蔟味,然后在太阳下曝晒1~2d,可提高熟蚕入孔率和结茧率。2添食脱皮激素掌握在有5%熟蚕时,添食脱皮激素,即一张蚕用1支40mg的脱皮激素兑水2kg,均匀喷撒在15~20kg桑叶上喂蚕,10~15h蚕形成熟蚕高峰,这时蚕入孔快而整齐,吐丝营茧好。3结扎...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从1985年开始,利用农家材料研制方格蔟,用以代替纸板方格蔟.先后制造了3种模具,筛选了31种农家材料,制成了草制、杆制、条制、绳制4类方格蔟,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特别是绳制方格蔟,其茧质成绩与纸板方格簇已基本接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