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济源市山区荒山造林中侧柏无纺布容器移植苗木的应用,总结了侧柏无纺布移植苗木从苗木培育到苗木移植,荒山造林的一系列综合措施,探索了提高侧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侧柏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侧柏的绿化、生态景观功能,对侧柏造林技术措施和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侧柏荒山造林、科学合理地调整和抚育林分结构、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及城乡绿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广东  邵红 《湖南林业》2004,(10):25-25
侧柏是雨季荒山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若由于造林技术及方法不当,会使成活率低甚至失败。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采用侧柏容器假植(即将侧柏裸根幼苗假植到塑料容器袋中)雨季造林技术,效果甚佳。主要造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如何实现土壤瘠薄、气候干燥的阳坡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双达标,一直是造林技术攻关的课题与破解的难点。2003年留坝县在武关驿、马道等乡镇开展554亩阳坡侧柏薄膜覆盖造林实验,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侧柏是山西省荒山造林中最常见的树种之一,笔者从选地、整地、营养钵准备、插种育苗、栽植育苗、苗木出圃及运输等几方面介绍了侧柏营养钵育苗技术,以期为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苗造林是加快荒山绿化步伐的有效途径。长治市城区在宜林荒山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营造1.50m高的侧柏大苗,探索出了提高大苗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侧柏容器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是辽西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其容器苗造林具有抗旱、耐瘠薄、成活率高的优点,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荒山绿化进程。经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选用2年生营养杯苗,穴状整地规格为30cm×30cm×30cm,雨季造林,其成活率提高30%,造林成本降低60%。  相似文献   

8.
<正>冀东山地的成土母岩为石灰岩,目前的宜林荒山又主要是干旱阳坡,造林难度很大,而侧柏营养杯苗的抗旱能力非常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其它树种。据唐山市丰润区2002年以来的实践,侧柏营养杯苗造林的成  相似文献   

9.
<正>石灰岩干旱荒山大部分为经过多年造林剩下来的硬骨头山,常规技术造林成活率很低。为此,在遵化市石灰岩干旱荒山,于1990~1992年进行了油松、侧柏、山杏容器育苗造林试验,3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867万公顷,成活率均达到94%以上,达到了当年育苗,当年造林且一次成林的良好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绿化宜林荒山,改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认识,荒山绿化的力度正逐年加大.为此加快上山苗木培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多年的造林实践证明,采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确保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成林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侧柏容器育苗实践经验,就侧柏容器育苗的几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侧柏做为西北地区黄土高原荒山荒坡造林绿化的特有树种,具有耐盐碱、耐瘠薄、抗旱、耐寒的特点。其容器育苗见效快、成效好、造林成活率高。本文拟通过对侧柏容器育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侧柏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总结分析了侧柏容器育苗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以及如何培育优质健壮侧柏容器苗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荒山生态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南及鲁南等地区部分荒山的造林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济南地区,无纺布营养杯苗、鱼鳞坑种植、多树种混交在石灰岩荒山造林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在鲁南地区,在同种育苗方式下,8个树种的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皂荚和侧柏的成活率最高,而油松和刺槐最低;第1年栽植的侧柏树高、胸径随着苗木规格的增长,生长量逐渐增加,而新梢生长是随着苗木规格的增加,生长量反而下降;通过对两种育苗方式雨季造林的成活率和树高生长量综合评价看,裸根育苗要明显优于基质育苗。  相似文献   

13.
侧柏容器苗快速培育和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是陇东黄土高原区的乡土树种,自然状态下常在险坡、峭壁生长,极耐干旱、瘠薄,是当地干旱山坡、强阳陡坡造林中不可多得的造林树种,也是园林绿化中的常用树种。过去,采用现代育苗技术——容器育苗培育,春夏秋三季均可造林,但成活率高的侧柏容器苗,以前在本地尚无先例。近5年来,我们在甘肃省宁县中村苗圃开展了侧柏容器苗快速培育技术试验,成功培育出870万余株侧柏1年生容器苗,用于荒山造林,成活率高达96%。实践证明,此容器苗快速培育技术,可延长育苗生长期1个月,实现当年育苗,当年造林。现将侧柏容器育苗快速培育及其造林技术总结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1树种选择。优质的苗木是雨季造林成功的基础。在荒山雨季造林树种选择上,根据适地适树原则,迁安市近年来通常选择侧柏做为雨季造林的树种,一般就近选择苗圃播种侧柏种子,所得的实生苗一年后移植到营养钵中,待到2~3年后,侧柏苗木达到50~80cm高度,成为大苗后,当年进行荒山绿化,雨季造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适合在北方干旱地区造林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土壤覆盖措施,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开展了不同土壤覆盖措施对侧柏林间土壤含水量及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中覆草的处理蓄水能力更强,明显促进侧柏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应用土中覆草技术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6.
侧柏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与塑料袋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枣庄市山亭区4个试验点的侧柏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与塑料袋容器苗造林的对比试验表明: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的侧柏造林成活率为98.5%,比塑料袋容器苗造林提高55.4%;与塑料袋容器苗的树高、地径、新梢生长量相比较,分别提高47.8%、39.2%和21.4%;从造林成本来说,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比塑料袋苗低。因此,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是荒山造林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区侧柏容器苗造林效果调查安学增郭玉生魏焕英(安阳市林业局)豫北太行山区荒山面积大,在部分浅山丘陵区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干旱瘠薄,造林成活率低,需进行多次补植补造,不仅林相不整齐,还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拖延了荒山绿化的进程。1988年,在林...  相似文献   

18.
侧柏营养钵育苗造林是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新的造林技术措施。过去,侧柏造林是采用裸根造林法,成活率受得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太行山区,立地条件差的石灰质低山丘陵区,气候冬春干旱多风;雨季,伏旱严重,侧柏裸根造林,要想成功,  相似文献   

19.
侧柏荒山沟壑造林技术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8年,我们在永寿县进行了陕西黄土高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适地适树研究中间试验推广,荒山沟壑造林总面积1万多亩,其中侧柏造林面积为2780亩,占造林总面积近30%,居其它树种之首。平均成活率为87.4%,保存率81.2%。1985年春季营造的侧柏林,4年平均高生长1.21m,地径1.81cm,最高达2.2m,地径3.2cm。现将5年来侧柏造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01~2010年的土石山地侧柏造林实践进行的研究,实验表明:雨季造林可以显著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在这一地区造林的侧柏苗高度以0.8~1.5m为宜,春季覆膜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地温,提高成活率,应推广应用。营养袋侧柏由于苗木较小,虽然成活率高但保存率较低,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造林应慎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