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要进行自然换羽,时间约需6个月。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育雏一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行第二个产蛋周期。1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1.1整顿鸡群强制换羽开始前,病、弱、残鸡注射疫苗,并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记载(一般一群鸡约称重50只),…  相似文献   

2.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经4个月左右,时间长,休产期需投 入大量的饲养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鸡场工作者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均匀换羽、产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换羽是禽类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一般来说,鸡群中的低产鸡换羽早而且停产,而高产鸡换羽晚,而且可边换羽边产蛋,无明显停产期。这样,整个鸡群换羽程度很不一致,产蛋率明显下降,造成鸡场经济效益降低。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措施,是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其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5.
进入秋季后,逐渐气温降低,日照减少,产蛋鸡经产一年后,开始进入休产换羽期。产蛋鸡的这种这种自然换羽方式,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蛋鸡饲养户为了避免蛋鸡在休产换羽期所受到的经济损失,一般都采用在蛋鸡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然后再购进第二批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管理。实践证明,这不是最为经济、实用的好办法。最好的办法是一次育雏,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不但可以把两个育雏期合并成一个育雏期,减少育雏时间,大大减少蛋鸡育雏期间的饲养成本,而且还可以延长蛋鸡产蛋时间,从而显著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产蛋鸡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以下简称强换)已见报道,但在大群生产鸡的应用方面尚不多见,采用的方法也多限于单纯的饥饿法或化学法,其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使强换达到处理(停产)期短、死亡率低和产蛋量  相似文献   

7.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孙洪磊  王刚  王天户 《水禽世界》2007,(11):17-18,24
自然条件下,母鸡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时间,特别是经过夏季以后,体内营养消耗大,体质下降,到了秋天往往发生换羽而停产。产蛋鸡的这种自然换羽方式,一般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9.
1调整鸡群产蛋鸡人工辅助高产强制换羽开始前1周。首先要淘汰病、弱、残鸡,并注射新城疫Ⅰ系(2倍量)、禽流感H5、H9疫苗。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标记(一般以鸡群的2%为宜),称算出平均体重.作为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理论时间的确定依据(下次称重时还称这些鸡)。  相似文献   

10.
黄河  杨柳 《水禽世界》2005,(1):17-19
强制换羽就是采用生物、化学、物理(如饥饿)等方法促使产蛋鸡在短时间停产、失重、脱毛、换羽,并重新恢复产蛋的过程,目前这项技术已在现代养禽业中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使在产母鸡生产性能得到提高和复壮,而且有利于企业阶段性调整鸡群产量,平衡企业的生产,解决一时的供需矛盾.同时也利于延长产蛋鸡群的利用年限,达到减少成本,增加产量的目的。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饥饿换羽方法,下面就该法成功实践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1.
黄河  杨柳 《中国家禽》2005,27(20):50-51
强制换羽就是采用生物、化学、物理(如饥饿)等方法促使产蛋鸡在短时间停产、失重、脱毛、换羽,并重新恢复产蛋的过程。目前使用较多的为饥饿换羽法,下面就该法的成功实践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为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进行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常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所谓的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刺激,引起鸡体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使鸡群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  相似文献   

13.
母鸭经过春季几个月连续不断的产蛋,体内营养物质不断消耗,或因日粮中营养不完善及管理不善.都会出现脱毛换羽现象。换羽期间,母鸭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所产的蛋品质也不好,容易破损;而且自然换羽的时间较长(约4个月),换羽后的初期产蛋也参差不齐,影响鸭群的饲养管理和种蛋孵化。为了保持鸭群产蛋平衡,争取秋冬季多产蛋,冬季有较多的肉鸭供应市场,应在夏季对母鸭实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以期短期内恢复产蛋。  相似文献   

14.
鸡的强制换羽是指采用人工措施,以缩短换羽时间和延长产蛋期为目的的一项养鸡生产技术。正确运用强制换羽技术可将正常换羽时间缩短10周左右。可以将再次产蛋的时间缩短4个月。有利于抓住良好市场行情,使公司获得较大的利润,同时又减少了再一次育雏和育成的巨大费用。另一方面国外也把种鸡强制换羽。作为鸡群白血病、马立克氏病、鸡白痢和衣原体病净化的措施之一。种鸡强制换羽期间病弱鸡必然死去,结果留下的均为健壮的高产鸡,其后代的抵抗力也比第一个产蛋期孵出的小鸡更强大。  相似文献   

15.
16.
1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自然条件下,母鸡每年秋季换羽而停产,一般从开始到换羽结束,需要3~4个月。在实践中,由于自然换羽时间长,鸡群中换羽程度不整齐,产蛋率低,管理困难,因此人们便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制度、投喂化学物质或注射激素等办法强制母鸡换羽,造成鸡体内的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而使鸡群同步换羽,然后又能同步重新产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饥饿法进行鸡群的强制换羽,比较平养与笼养鸡群对强制换羽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同一人工强制换羽方案下,平养鸡群活动量较大,消耗脂肪多而快,失重25%仅需要14~16d,失重30%需要18~20d;笼养鸡群活动量稍少,失重率低于平养鸡群,平养鸡群死淘率明显高于笼养鸡群(P0.01)。在实施期内平养鸡群停产所需时间快于笼养鸡群,恢复期内平养鸡群见蛋的时间比笼养鸡群长8~17d;同样产蛋达5%、50%和高峰期的天数A、B两组均比C、D两组长(P0.05)。高峰产蛋率、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蛋重、高峰期维持时间等笼养鸡群均高于平养鸡群(P0.05)。鸡群经人工强制换羽后蛋重有所增加,笼养鸡群在高峰期投料量均比平养鸡群少,但差异不大(P0.05)。总体上,笼养比平养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8.
强制换羽技术一般分为化学法、药物 饥饿法、饥饿法三种。通过以往实践表明,肉种鸡产蛋后期体重较大,采用化学法、药物 饥饿法由于时间短,失重率过低,达不到换羽的目的要求。为了探讨“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在肉种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我们于2001年7月在平顶山市宏大肉种鸡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试验材料选择该场2000年3月从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引入的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3300套,该批种鸡体况良好,生产性能优良,已利用66周,饲养方式为“二高一低”,采用机械通风,自动喂料,普拉松自动饮水。2方法与步骤2.1换羽前的准备(1)整群:公鸡…  相似文献   

19.
<正>鸡经过一段较长的产蛋后,要进行彻底的自然换羽,但自然换羽的时间较长,约14~16周,为了提高鸡场的经济效益,减少育成鸡培育费,采取人工换羽加速这一过程,这样能延长鸡的生产周期,提高蛋的品质和鸡群的质量,既对生产有利,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关于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的报道资料多种多样,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利用化学法与饥饿法相结合进行的人工强制换羽能使鸡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换羽并再度恢复第二产蛋周期,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