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分析了贵州省六盘水市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十齿花群落20个优势灌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总体关联度检验显示:20个灌木种群构成的190个种对总体上表现为显著的正关联。几项关联检验指标对十齿花群落主要灌木种群之间联结性关系检测结果表明: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反映出的显著关联及完全独立的种对数均比用X2检测所得的种对数多,尤其是显著负联结的种对较为明显,但几种方法检验的结果总体上反映了大致相同的联结趋势;在总的种对数中,正联结种对数略多于负联结,呈显著和极显著关联以及完全独立的种对数所占比率较低,多数种对联结性不显著,趋于独立。 相似文献
2.
民勤是我国典型的荒漠化地区,白刺群落和沙蒿群落是民勤荒漠区两个最重要的天然植被群落,研究其天然更新能力对于荒漠区植被恢复与保护意义重大。笔者通过设固定样方,定位观测,研究了白刺群落的白刺和沙蒿群落中的沙蒿的自然能力,结果表明:1)白刺群落和沙蒿群落在沙丘和丘间滩地上均可产生更新苗,沙丘更适合白刺和沙蒿的更新;2)白刺群落中白剌小苗密度和沙蒿群落中沙蒿小苗密度差异为极显著,沙丘和丘间滩地之间更新密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年份之间更新密度的差异均为不显著;3)不论是白刺群落中的白刺小苗密度还是沙蒿群落中的沙蒿小苗密度都与当年降水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与当年5月份的降水量和全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北荒漠区植物物候随气温变暖表现为提前趋势。那么,在物候提前的过程中,是物候日数变化敏感呢,还是物候持续期积温变化敏感呢?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以中国西北荒漠区36种植物34年的物候观测资料,利用一次趋势线方程、相关系数及其T检验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升高,物候持续日数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物候持续期的积温变化较物候持续日数变化敏感。积温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物候持续日数增加或减少引起的,其次才是由于气温增高引起的,这一点是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未曾报道过的。年平均气温对物候持续日数的影响>物候开始当月平均气温>物候开始上月平均气温>物候持续期间平均气温和以及物候结束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4.
物候研究往往需要划分类型,以研究不同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划分物候类型时,系统聚类考虑的是多个物候期的综合亲疏关系,因而往往会忽略部分物候的信息。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主要物候分别聚类划分物候型,以主要物候的物候型归并物候类型,这样既克服了以全部物候直接聚类时只注重物候综合信息而忽略不同物候信息差异的缺陷,又保证了以植物样本为最小的分类单位。本文以民勤荒漠区42种植物34年的物候观测资料,以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和果熟期4个主要物候期进行物候型聚类,进而将物候型归并为23个物候类型,聚合的物候类型基本上遵从植物的生态型特征,较系统聚类法直接用样本聚合的类型更加科学合理。而且,本文以“旬+物候名”描述物候型的格式,以“旬+物候型名—旬+物候型名—…”描述物候类型,不仅具体、直观,而且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清民勤荒漠区沙葱种群的生态特性,更好地保存和合理开发利用其种质资源,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利用植物生态学种群理论,在民勤沙葱种群分布区,选取有代表性的野生沙葱种群为研究对象,进行沙葱群落的生境特征、种群构成和数量特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分析了民勤沙葱分布区的土壤类型、土壤养分和盐分、并对沙葱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勤沙葱不同分布区,土壤类型有灰棕漠土和风沙土2类;土壤均较瘠薄,且均为碱性土壤。民勤沙葱种群构成相对简单,共10科21属25种。从植被地理成分看,主要是典型的戈壁荒漠和草原化荒漠区系植物占优势,还有部分古地中海成分和荒漠特有种构成。在空间分布格局上,民勤大部分分布区均为均匀分布,只有少部分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霸王密码子使用特征及形成原因,本研究以NCBI网站中霸王的EST数据为材料,从中选取637条高质量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 W、Excel等软件分析密码子使用特征。结果表明:霸王密码子的平均ENC为51.594,平均CAI为0.179,平均GC3s为41.14%,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密码子第3位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碱基;ENC绘图分析、中性分析、偏倚分析结果说明自然选择是引起霸王密码子偏好使用的主要因素,但同时还受突变压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偏倚分析中,大部分基因都分布在中心点的左下方,说明密码子第3位上A的使用频率小于T的使用频率,G的使用频率小于C的使用频率。以ENC值和RSCU值为参考标准,确定了28个高频密码子(RSCU>1),以A/U结尾的占82.14%;确定了27个高表达密码子(△RSCU≥0.08),最终筛选出UAU、UGU、UGA、CAU、AGC、GUG为最优密码子。本研究为霸王密码子优化以及基因工程中外源基因的改良和表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究秦岭草本植物群落种间关联性。通过野外60个样方对太白县咀头镇黄凤山村地区30种草本植物,测定χ2检验、联结系数(AC)、Ochiai种间关联度指数(OI)等指标。结果表明:在由30个植物物种两两组合而成的435个种对中,AC结果中显著负关联的有301个;OI的结果显示弱联结(0≤OI<0.5)的物种对数是较强联结(0.5≤OI≤1)的5.80倍;χ2联结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负关联和无关联的种对数分别占总种对数的21.15%和76.78%。综上所述,该地区的草本植物物种间独立性较强,群落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仍处于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一种能同时考虑到植物种类在样方中出现与否和出现个体数两个因素在内的植物种间联结测定公式,文章提出一种描述植物种间联结关系的新公式I=1/N∑△Wdr,其中△Wdr=/n1-n2/n1+n2/N为样方数。新公式为一距离系数,取值区间为「0,1」,值越大,联结关系越小;反之,则相反。对新公式进行实例拟合,结果与实际相符。同时,对新公式和其它测定公式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新公式的检验问题以及与取样 相似文献
9.
10.
莽山南方铁杉群落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莽山南方铁杉群落种间关系,以便更好地保护这种植物,笔者采用方差比率法(VR),应用Jaccard指数、Dice指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son秩相关系数,对莽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群落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方铁杉群落中主要种群总体上表现出正关联;(2)群落中种间联结的显著度较低,其中有显著正相关2对,显著负相关4对,极显著正负相关各1对,南方铁杉与水青树呈显著负联结,与香樟呈极显著负联结;(3)大多数种对间关联程度较低,存在极大排斥性的种对较少,表明目前南方铁杉群落处于较成熟阶段。研究种间关系时,结合多种方法共同分析,能够更有效地寻找种间潜在的联结关系,最后对南方铁杉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找出荒漠区土壤地物光谱特征变异的规律及其与植被覆盖度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石羊河流域下游荒漠化典型地区民勤县为研究区,用SVC HR768光谱仪对流沙地、砾质戈壁和土质戈壁进行了野外光谱测量。对土壤光谱反射率特征曲线和光谱一阶导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具独特的波浪型光谱曲线,光谱曲线形状相似,土质戈壁的光谱反射率明显高于流沙地和砾质戈壁,其差异在700~1000 nm最为明显;在红边范围内(680~760 nm),导数光谱可以抑制土壤背景信息,突出植被的“红边效应”,这可以作为荒漠植被信息的定量反演的波段范围;在所测波长范围内,流沙地和砾质戈壁的土壤反射率都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反射率对植被变化较为敏感。因此,荒漠土壤光谱反射曲线变化可反映出沙化程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荒漠化定量研究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荒漠草原土壤氮素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放牧(CG)、禁牧(BG)、休牧40天(DG1)、休牧50天(DG2)和休牧60天(DG3)试验处理,于2008年8月对各处理区内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进行同一土层间的分布差异和处理区内的垂直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G区土壤全氮含量最低,其各层含量均值为0.76 g/kg;速效氮含量相对其他处理区在0~10 cm和10~20 cm层含量较高,其含量分别为87.41 mg/kg和131 mg/kg。BG区速效氮含量在20~30 cm和30~40 cm层较低,含量分别为56.82 mg/kg和51.59 mg/kg。在垂直分布上,土壤全氮在0~10 cm和30~40 cm层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1.33 g/kg和1.09 g/kg;土壤速效氮含量在10~20 cm层含量较高,各处理区平均为91.86 mg/kg。休牧相对于自由放牧有利于草地土壤氮素的保持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单井抽水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为沙漠生态防护林工程可持续供水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设置在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灌溉用第69号水源井处的观测场,观测了一次抽水过程,2个抽水应力期内,观测井中的水位变化情况,确定了研究区域的几个水文地质参数,分析了抽水过程水位变化规律。研究显示:计算所得渗透系数K=13.32 m/d;抽水影响半径R=332.04 m;给水度μ=5.08%。在2个抽水应力期内,水位急速下降和急速上升过程均可在其开始后的11 min内完成,之后转为缓慢变化阶段。停止抽水后,水位可以恢复到未抽水之前的水平,没有引起天然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研究华北农区施肥管理对农田(玉米-小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应用Biolog-ECO技术,借助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清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对农田(玉米-小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单施有机肥(A1)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照不施肥(A0)处理。(2)单施有机肥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H)和优势度指数(D)分别为2.413和0.902,显著高于推荐施肥(A2)与不施肥处理;均匀度指数(E)在推荐施肥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A4)与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推荐施肥与习惯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方式相似,单施有机肥和单施化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方式独特。糖类、氨基酸类和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为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总之,有机肥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不同耕作处理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研究了撂荒、翻耕、免耕和旋耕4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68 h培养期内,撂荒和免耕处理下AWCD值明显高于翻耕和旋耕处理;免耕条件下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与撂荒条件相似,而进行翻耕和旋耕后,三指标均显著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免耕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具有接近于撂荒处理的碳源代谢模式和代谢能力,翻耕和旋耕则差异较大。分析试验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和功能多样性产生较显著影响,免耕对其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组建甘蓝田菜青虫的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研究了阿维菌素、Bt和‘奥绿一号’3种生物农药对春甘蓝田菜青虫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几种生物农药处理对菜青虫种群均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可大幅降低春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总个体数,提高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使用阿维菌素和‘奥绿一号’防治甘蓝田菜青虫,可提高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益害比,有助于保护和加强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大庆地区园林植物害虫进行综合治理。对大庆园林植物节肢动物进行群落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节肢动物105种分属2纲10目49科,其中植食性节肢动物有6目31科54种,鞘翅目昆虫所占比例最大。天敌类群有6目12科38种,其中鞘翅目、膜翅目、蜘蛛目处于主要地位。中性昆虫有2目7科13种,双翅目所占比例最大。大庆地区园林植物节肢动物群落顶位物种和中位物种的丰盛度均低于基位物种的丰盛度。营养层多样性波动幅度相对较大,种的均匀度变化幅度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规律,减少该地区高温引起的灾害损失。利用重庆地区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1981—2010年),结合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及成因。结果显示:重庆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随时间呈现线性增加趋势;重庆有3个极端高温与高温日数易发高值区;且重庆地区4个区域的高温日数风险差异幅度较大,在高温度数风险概率研究中,重庆4个区域均在36℃时风险概率值达到最大值,黔江所代表区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高温事件发生的风险概率小;从高温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来看,随着高温等级的升高灾害发生的区域面积也相应地减小。基于此,为重庆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5,(6)
This paper analyzed relative ecological value of several major plants in Minqin desert grassland using layered projection of plant can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natural Nitraria tangutorum and Ephedra sinica woods of a unit area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artifi cial Haloxylon ammodendron woods, relative ecological value of N. tangutorum, E. sinica and Artemisia desertorum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rtifi cial H. ammodendron woods. Layered projection explains clearly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relative ecological value of desert vegetation of the same coverage. It is inaccurate to indicate wind prevention and sand fi xation of desert vegetation in deserts using ecological function service value and ecological niche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two-dimens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 but three-dimensional projection degree should be applied to indicate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relative ecological value of vegetation. Application of layered projection of plants in calculating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relative ecological value of desert plants(vegetation) is the innovation point of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典型农田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洞庭湖区农田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利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洞庭湖区(沅江市)农田土壤耕层(0~20 cm)5种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B、Cu、Zn、Fe和Mn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符合正态分布,但变程差异较大,在1.13~25.58 km之间;Mn与Fe的含量分布符合指数模型,Zn、Cu和B的含量分布符合球状模型;Mn的空间相关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B、Cu和Zn的空间相关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Cu与Fe的含量在研究区中间部分最高,总体分布趋势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降低,Zn的含量分布总体趋势由西部向东部逐渐降低,B的含量分布总体趋势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降低;沅江市土壤微量元素富集、质量良好,无重大污染区,适宜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