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猪场饲养商品猪170头,母猪20头,10月中旬一商品仔猪舍有5头猪忽然发病,经该场技术员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5 d后又陆续发病30头,死亡5头,妊娠母猪开始发病.经调查该群仔猪20日龄、60日龄时各防疫1次猪瘟疫苗,且防疫了链球菌疫苗、猪丹毒与猪肺疫二联疫苗.母猪在空怀期防疫了猪瘟疫苗、链球菌疫苗.  相似文献   

2.
1 哺乳仔猪 1.1 母猪产前防疫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苗,每半年对母猪进行1次免疫,按说明使用. 猪细小病毒疫苗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按说明使用.  相似文献   

3.
养猪场联合使用猪瘟活苗和猪瘟灭活苗,活苗可中和母源抗体的影响,同时也可启动细胞免疫;灭活苗抗原含量高,释放慢,可长时间(3~4周)刺激机体产生整齐而高水平的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可成功预防非典型猪瘟的发生。1免疫程序(1)种公猪。每年2次免疫,每年春(3—4月份)、秋(9—10月份)各1次,每次注射猪瘟冻干疫苗4~6头份,同时注射猪瘟凝胶灭活疫苗1头份。(2)母猪采取窝防的形式。即在每窝仔猪防疫的同时,进行母猪的防疫。每次给母猪注射猪瘟冻干苗4~6头份,同时注射猪瘟凝胶灭活苗1头份。(3)发生猪瘟严重的场(户),对仔猪应采取超前免疫。仔猪出生…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免疫效果,选取11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猪蓝耳病进口弱毒疫苗、国产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二免28d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生产母猪使用不同类型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仔猪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当前多数猪场防疫空白非常严重,许多猪场只进行猪瘟、伪狂犬、圆环疫苗的免疫,从而导致感染疾病引发不孕症。为防止不孕的发生病,母猪应做好以下免疫。1)母猪配种前15 d,分别注射蓝耳与细小病毒疫苗。2)母猪配种前2~4周,注射圆环疫苗。3)产前45、15 d分别注射腹泻三联苗。4)产前1个月左右,分别注射伪狂犬61株、98株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疫苗。5)产前4~6周,注射支原体疫苗。6)每年7~9月,注射乙脑疫苗。7)口蹄疫疫苗春秋两季,各防2~3次,每次间隔25 d。8)每年要对猪场进行2次抗体检测。当猪群出现免疫抑制时,肌注益免素6 mL,每3个月注射1次,同时在料中拌益谱康。  相似文献   

6.
1998年3月某个体猪场发生一种以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个体猪场共饲养基础母猪40余头,母猪饲喂全价日粮,猪瘟、丹毒和肺疫疫苗于母猪空怀时每年防疫2次,产床为木板产床,仔猪出生...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下旬,睢县地区某猪场发生了以高热、皮肤发红、后躯麻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为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商品猪170头,母猪20头,10月中旬一商品仔猪舍有5头猪突然发病,经该场技术员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5天后又陆续发病30头,死亡5头,妊娠母猪开始发病。经调查该群仔猪20日龄、60日龄时各防疫1次猪瘟疫苗,且防疫了链球菌疫苗、猪丹毒与猪肺疫二联疫苗。母猪在空怀期防疫了猪瘟疫苗、链球菌疫苗,其他疫苗一次也没有防疫。2临床症状发病…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经济收入是每个养殖户特别关心的问题。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仔猪黄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生产中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1妊娠母猪的护理在母猪临产前1个月适当提高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母猪妊娠后期可注射大肠杆菌等疫苗,使母猪产生抗体,通过乳汁传给仔猪,从而预防仔猪腹泻。2初生仔猪的护理1)加强初生仔猪的保温防压护理。仔猪产出后要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8,(6)
山西2013年以来,即使使用gE基因缺失活疫苗免疫的猪场,也有母猪发生流产、仔猪疑似伪狂犬病病死情况,给养猪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16年、2017年、2018年项目组对山西不同地市的11个规模型种猪场调研证实它们使用的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大部分猪场母猪采取普免,仔猪采取3次免疫;共检测11个猪场母猪血样388头份,野毒感染阳性率为57.94%,最高阳性率为83.33%;仔猪血样727头份,阳性率为34.66%,最高为70.00%,只有一个猪场仔猪没有检出野毒感染抗体。另外,从疑似伪狂犬病病死猪病料检测出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19份。初步掌握了山西猪伪狂犬病免疫与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该病流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广东某规模化猪场怀孕母猪30头及其所产仔猪30头用进口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疫苗(B苗)和国产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疫苗(A苗)进行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各组母猪产前10 天免疫接种后20~30 d的母猪抗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峰值,其所产仔猪10~60 d获得的母体抗体恰巧达到最佳.根据母猪产仔时抗体水平及其后代母源抗体维持时间的关系,建议母猪产前20~30 d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加强免疫接种的适宜时间,仔猪60日龄为适宜的首免时间;使用B苗和A苗免疫对母猪产前免疫是必要的,有利于控制带毒母猪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的排放,降低感染其他猪只的机会,提高仔猪保护率.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来自不同产地的两种仔猪大肠杆菌疫苗分别对两组同期配种母猪在产前 1 5~ 2 0 d进行肌注免疫 ,观察两组 1 0日龄内仔猪腹泻及死亡情况。结果表明 :浙江康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仔猪黄痢疫苗 (母猪用 )保护率达 93.0 5 % ,辽宁某生物制品厂生产的仔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灭活苗的保护率为 80 .91 % ,二者相比 ,前者保护率高 1 2 .1 4个百分点 ,差异显著 (P<0 .0 5 )。  相似文献   

12.
柳江县畜牧水产局对牲猪的免疫程序进行了改革,把每年的春、秋两季对猪的防疫注射改为常年免疫注射,重点防疫注射仔猪和母猪。该县发出布告,决定从一九八六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仔猪两次免疫注射,对中、大肉猪不再进行防疫注射。他们的具体做法是:(1)凡出生后20—25日龄的仔猪,首次进行猪瘟疫苗防疫注射;60—75日龄的仔猪再进行第二次猪瘟疫苗注射,即可获得对猪瘟在一年内的免疫。(2)防疫注射过的仔猪一律作卡耳标记,  相似文献   

13.
仔猪注射猪瘟疫苗过敏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 1 999年 1 2月 3日对宁夏中宁县某养猪场所产的 8窝、2 0~ 3 0日龄的 90头仔猪进行了猪瘟疫苗注射。同时对其母猪注射猪三联苗。猪瘟疫苗由兰州生物药厂生产 ,批号为 995 1 ,每头免疫剂量按 4头份疫苗注射 ,共用 9瓶 ,5 0头 /瓶。用生理盐水稀释。防疫后其中 7窝、79头仔猪表现正常 ,有2窝头胎母猪产的 1 1头仔猪 ,在注射疫苗后约1 2 min出现精神沉郁 ,皮肤轻微发红 ,口吐白沫 ,体温下降 ,抽搐 ,严重者四肢瘫软无力 ,卧地不起 ,几分钟后 ,有 2头仔猪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时间 ,初步诊断为猪瘟疫苗过敏。我们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  相似文献   

14.
仔猪出生未哺乳前立即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1.5至2小时后再哺喂初乳,50至60日龄第2次肌注2头份猪瘟疫苗,培育母猪6月龄时再肌注3头份猪瘟疫苗,以后公母猪每6个月(春、秋)各预防一次,使我场持续一年左右的猪瘟流行迅速得到控制,至今二年未发生猪瘟。实际证明新生仔猪哺乳前免疫和加大剂量是猪瘟疫情场控制和扑灭猪瘟的有效措施。一、我场猪瘟流行情况1988年11月14日发现猪瘟病猪3头,即对全场600多头公、母猪及肉猪逐头检查,  相似文献   

15.
集约化猪场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兴起 ,传统的猪病防治方法已远不能适应大规模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传染病的控制 ,因而必须采取新的防治措施 :疫苗免疫、投药预防、饲养管理、全进全出、隔离消毒等综合防治规程 ,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为此进行如下猪病防治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某猪场生产母猪及断奶仔猪 ,其中母猪 10 95头 ,仔猪136 4头 ;科尔沁养殖小区母猪 12 6头 ,仔猪 2 5 3头。1.2 诊断试剂及疫苗1.2 .1 诊断试剂 猪瘟Dot-ElisA诊断试剂盒 ;大肠杆菌标准抗原、阳性血清、阴性血清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16.
黄痢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特种野猪仔猪肠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初生1~7d左右的仔猪拉黄灰色便。该病发病急,死亡率达30%。 患病后仔猪离群,叫唤,皮肤变黄色或浅黄色,因口渴而不停地饮水。1 仔猪黄痢病的预防:1.1 抓好卫生和接种关。平时母猪圈内要搞好卫生,定期严格消毒,在母猪临产前20d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或仔猪红黄痢二联疫苗,并在临产前10d内分两次对母猪肌注长效抗菌素。1.2 临产前坚持投药。当母猪临产前7~10d内即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磺胺嘧啶或四环素等药物预防。1.3 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出生后,给仔猪口服生物制剂"赐…  相似文献   

17.
我市某养殖户,哺乳仔猪不断发病,后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调查该养殖户有1头经产母猪(产仔4窝,母猪和仔猪均未发病)就诊前3d,产仔细13头,其中1头为木乃伊。第2d有3头乳猪发病,运动失调,排黄色粪便,第3d死亡。其余9头仔猪也相继发病。母猪高烧,食欲渐退。经询问知该母猪产前注射过猪瘟疫苗、细小病毒和口蹄疫疫苗。2临床症状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40℃~41.5℃,呼吸困难,厌食,排黄色浓稠粪便,随后运动失调;有的仔猪站立不稳,眼球震颤,间歇性抽搐,磨牙,尖叫,最后衰竭而死。3剖检变化脑…  相似文献   

18.
<正>猪瘟疫苗的免疫是养猪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现在市场上的猪瘟疫苗的种类越来越多,养猪户面对众多的疫苗不知如何选择?不同疫苗免疫后是否有差异?我们选择了3个厂家生产的2种类型的猪瘟疫苗在荣昌母猪进行试验,通过检测试验母猪所产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确定现在的脾淋源猪瘟疫苗的首免日龄应该在14日龄,而且在实际生产中无需将免疫剂量任意加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  相似文献   

19.
生猪养殖中,散户和中小规模养殖还占相当比例,大都没有专职兽医技术人员,疫病防控难度较大.特别是种母猪,新生断奶仔猪.错过春秋普防时机,免疫空档时有发生.实施骟猪打针带标,能有效提高免疫密度、免疫质量,降低疫病风险. 1 骟猪打针时机选择 1.1骟猪打针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0~50d,体重约5~10kg时,此时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低,是进行骟割并注射猪瘟和口蹄疫的较好时机. 1.2仔猪断奶后,实施骟割,种母猪正处在发情、配种期,可注射相关疫苗,提高母猪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20.
1猪瘟1.1集约化养猪场(1)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各免疫接种1次。(2)种母猪:于产前30d免疫接种1次;或春、秋两季各免疫接种1次。(3)仔猪:20日龄、70日龄各免疫接种1次;或仔猪出生后不吃初乳前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疫接种1次,免后2h可哺乳。(4)后备种猪:产前1个月免疫接种1次;选留作种用时立即免疫接种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