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宿主细胞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在PPRV感染山羊肾细胞24、48和72 h后,分别用MTT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病毒感染细胞活力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用q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病毒蛋白、Nectin-4受体、 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PPRV感染24、48和72 h后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53%、77.12%和66.87%,病毒H和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Nectin-4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p-STAT1/STAT1比值极显著升高(P<0.01);ISG20、ISG15、IRF9、IRF3、IFNβ和IFNα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p-AKT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p-AKT/AKT、p-NFκB/NFκB、p-GSK/GSK和p-CREB/CREB比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2.
4.
骨骼是脊椎动物中坚硬的结缔组织,具有构成机体基本支架、保护脏器、支撑体重和维持运动的作用。骨骼发育主要是通过膜内成骨和软骨内骨化完成的,该过程由多种调控因子组成的复杂调控网络共同发挥作用以维持畜禽骨骼健康。整合素(integrin)是细胞膜上的一种介导细胞-基质相互作用的跨膜受体,不仅具有引起细胞黏附的作用,还能够通过双向传递细胞内外的信号引发机体相应反应。整合素能够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在维持畜禽动物骨骼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是由酶联受体介导的能够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信号通路,能通过炎症、自噬、凋亡等作用调节软骨代谢平衡,对维持骨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关于畜禽骨代谢、整合素和PI3K/Akt信号通路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从整合素对畜禽骨代谢的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对畜禽骨代谢的影响以及整合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骨代谢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究整合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在畜... 相似文献
5.
80只30日龄的新西兰肉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0%霉变玉米+15%正常玉米),低剂量组(5%霉变玉米+10%正常玉米)、中剂量组(10%霉变玉米+5%正常玉米)和高剂量组(15%霉变玉米+0%正常玉米),20只/组。于试验的第42天心脏采血、摘取肾脏。ELISA法检测饲料中AFB1、ZEN、DON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BUN、Cr、UA的水平及肾组织中MDA、NO、T-AOC、CAT、GSH-Px的含量;qPCR检测PI3K、HO-1、Nrf2、NQO-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空白组与低剂量组霉菌毒素未超标,中剂量组AFB1超标,高剂量组AFB1、ZEN超标。HE染色可见中、高剂量组肾小球呈分叶状,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并伴有空泡变性。与空白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肾指数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血清中BUN、UA、Cr水平及肾组织中MDA、NO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肾组织中CAT、GSH-Px、T-AOC含量及PI3K、Nrf2、NQO-1、HO-1 mRNA... 相似文献
6.
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通络调肝方组以及盐酸二甲双胍组,其中45只采用高糖高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给药4周后麻醉处死取样。Morris水迷宫试验法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能力,血生化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HE染色法观察SD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DNF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REB、GLUT4、PI3K、AKT、GSK3β蛋白表达。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显著升高(P<0.01),水迷宫试验相关指标提示大鼠空间学习能力降低(P<0.01),BDNF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CREB、GLUT4、PI3K、AKT蛋白表达也均呈现出明显降低(P<0.001,P<0.01),GSK3β蛋白表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均明显下降(P<0.01),水迷宫试验相关指标提示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提升(P<0.01),BNDF阳性表达增加(P<0.01),CREB、GLUT4、PI3K... 相似文献
7.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黄芪对缺氧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成骨分化的细胞活性的影响。分别以黄芪冻干粉溶液低、中、高剂量(100、200和300μg·mL-1)干预低氧浓度(10%)环境中成骨分化培养的BMSCs,通过高内涵实时成像系统观察BMSCs动态增殖情况及分化代数;进行无标记示踪模拟细胞运动轨迹,分析各组细胞运动速度、位移距离和路程的情况;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通过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低氧浓度条件下BMSCs增殖减慢、分化代数减少,运动速度减慢,位移距离和路程减少,线粒体膜电位活性降低,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PI3K和AK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氧组相比,黄芪冻干粉溶液干预后,能显著维持缺氧环境中BMSCs增殖和分化活性,运动活力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提高,p-JAK2、p-STAT3蛋白和PI3K、AK... 相似文献
8.
奶牛围产期出现能量负平衡,动员体脂供能并释放游离性脂肪酸(free fat acid, FFA)是酮病的始发因素,且由于泌乳期外周胰岛素抵抗和产后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作为抑制FFA释放的关键激素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生理作用。文章旨在阐述奶牛围产期与脂代谢和糖代谢相关的主要胰岛素信号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通路等,以及脂肪因子通过这些通路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酮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控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发酵饲料对SPF鸡免疫功能和磷脂酰肌醇三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选取14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雏鸡12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发酵饲料组饲喂乳酸菌发酵饲料,基础阻断剂组为基础饲料加PI3K阻断剂组,乳酸菌阻断剂组为乳酸菌发酵饲料加PI3K阻断剂。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发酵饲料组与对照组、乳酸菌阻断剂组与基础阻断剂组比较,乳酸菌发酵饲料可降低雏鸡耗料增重比(P<0.05),提高日增重、T淋巴细胞转化率、B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α(IFN-α)、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提高雏鸡新城疫抗体(NDV-Ab)水平(P<0.05),提高雏鸡脾脏中PI3K、Akt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基础阻断剂组与对照组、乳酸菌阻断剂组与发酵饲料组比较,PI3K阻断剂可以提高雏鸡耗料增重比(P<0.05),降低日增重、T淋巴细胞转化率、B淋巴细胞转化率、IL-2、IL-6、IFN-α、IgM、IgA和IgG含量(P<0.05),降低雏鸡NDV-Ab水平(P<0.05),降低雏鸡脾脏中PI3K、Akt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乳酸菌发酵饲料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提高SPF雏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本实验旨在探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介导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乳腺上皮细胞(BMECs)凋亡的调控作用。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UC-MSCs与BMECs按照1:2的比例混合共培养72 h,对照单独培养的UC-MSCs和BMECs,再分别用PI3K抑制剂LY294002(50μmol/mL)和mTOR抑制剂RAPA(50 nmol/mL)孵育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将UC-MSCs与BMECs共培养,能够显著抑制BMECs细胞凋亡,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和mTOR抑制剂RAPA孵育BMECs后,极显著地促进了BMECs细胞凋亡(P0.01),但是与UC-MSCs共培养后,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得到抵消。UC-MSCs通过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调控BMECs的凋亡;抑制剂LY294002和RAPA通过阻断PI3K/Akt/mTOR通路促进BMECs凋亡。综上可知,UC-MSCs能够激活被阻断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使其重新参与调控BMECs。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916-1922
为探讨氧化应激对猪繁殖与呼吸征病毒(PRRSV)体外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后诱导TLR3/NF-kB信号转导中相关蛋白的影响,从PRRSV阴性的健康仔猪肺脏中分离和培养PAMs,随后分为正常对照组、PRRSV各试验组、NAC+PRRSV组以及H_2O_2+PRRSV组,于感染后6、12、24、48、72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不同时间段PAMs中TLR3、TRIF、TRAF6以及NF-kB蛋白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PRRSV各试验组,TLR3、TRIF、TRAF6及NF-κB蛋白水平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P0.05),而且其表达量与感染之间有时间相关性;在NAC+PRRSV组中,TLR3、TRIF、TRAF6及NF-κB的蛋白表达虽有升高,但表达量都比正常接毒组明显下降;在H_2O_2+PRRSV组中,TLR3、TRIF、TRAF6及NF-κB的蛋白表达比正常接毒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果表明,抗氧化剂和促氧化剂可引起PAMs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从而导致PRRSV感染PAMs后TLR3/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蛋白水平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
15.
旨在探究陕北白绒山羊毛囊诱导期(E 66)和分化期(E 120)皮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Foxq1在绒山羊毛囊干细胞(HFSCs)中的功能。本研究选择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的6只健康妊娠陕北白绒山羊母羊,在胚胎期E 66(n=3)和E 120(n=3)分别采集胎儿背部皮肤组织。将pAd-Foxq1和pAd-Blank过表达腺病毒分别侵染HFSCs,利用EdU、MTT及流式细胞等方法检测Foxq1对HFSCs增殖的影响;利用qPCR和免疫荧光试验检测Wnt信号通路激活的标记因子CTNNB1及Wnt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qPCR结果表明,Foxq1在绒山羊E 66和E 120皮肤组织差异表达(P<0.001),与测序数据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彗星尾状荧光出现,表明Foxq1腺病毒包装成功,且qPCR结果显示Foxq1的过表达效率高达40 000多倍(P<0.000 1)。EdU和MTT结果表明,过表达Foxq1后,毛囊干细胞的活力显著增强(P<0.05),EdU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流式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过表达Foxq1后S期细胞比率显著升高。qPC...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表达鸡IFN-α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效果及对其淋巴细胞信号分子PI3K和NF-κB p65的影响。将40只10日龄非免疫雏鸡随机分为IFN-α组和空白对照组,持续注射给药3 d后,于第3次给药后第1天开始每天心脏采血,持续3 d,并于最后一次采血后对雏鸡进行攻毒,在攻毒后开始每天心脏采血,连续3 d。通过MTT法检测淋巴增殖活性情况,ELISA测定不同时间段淋巴细胞中PI3K的水平、细胞中总NF-κB p65、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含量及IBDV抗原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前,IFN-α对淋巴增殖活性、细胞中PI3K和NF-κB p65的表达具有极显著地促进作用(P<0.01);与攻毒前相比,攻毒后第1和2天IFN-α组淋巴增殖活性、细胞中PI3K和NF-κB p65的表达极显著增加(P<0.01),IFN-α对IBDV-Ag具有极显著地抑制效果(P<0.01)。这些结果表明,IFN-α可通过增加PI3K激活NF-κB信号通路以增强机体免疫反应,并对IBDV-Ag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为IFN-α免疫增强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讨银耳多糖(TF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从体外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分别设CK组、LMS组、TFP 20 mg/L组、TFP 40 mg/L组、TFP 80 mg/L组和TFP 160 mg/L组。采用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 (IFN-γ)的分泌,Q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L-6、IL-10、IL-12和IFN-γm 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耳多糖能够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IL-6、IL-10、IL-12和IFN-γ的分泌及mRNA的表达(P<0.01),降低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κB抑制因子激酶α (IKK-α)、κB抑制因子激酶β(IKK-β)和NF...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应激和氨基酸对上皮抗菌肽表达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试验选用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作为研究对象,饥饿和大肠杆菌感染分别作为营养应激和细菌应激,丙氨酸和异亮氨酸作为氨基酸处理,收集细胞mRNA,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β防御素和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相比,饥饿显著降低了小肠上皮细胞猪防御素2(p BD-2)、猪防御素3(p BD-3)和猪防御素EP2c(p EP2c)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 O1)和叉头转录因子4(Fox O4)的表达(P0.05),大肠杆菌对β防御素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饥饿培养基)相比,丙氨酸处理未显著影响p BD-2和p BD-3的表达(P0.05),但显著提高了p EP2c表达水平(P0.05);异亮氨酸处理使p BD-2、p BD-3和p EP2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丙氨酸和异亮氨酸处理不同程度影响信号通路蛋白转录,丙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Sirt1和Fox O4的表达水平(P0.05),异亮氨酸处理显著促进了Sirt1、Fox O1和Fox O4的表达(P0.05)。由此得出,营养应激降低猪小肠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的表达,而氨基酸的补充可促进其表达,该调控作用可能与Sirt1和叉头转录因子(Fox O)信号通路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牧杂志》2019,(11)
为研究孕酮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本试验以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为材料,添加不同浓度孕酮(0、1、3、5 ng/mL)对其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孕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孕酮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3 ng/mL孕酮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率提高(P>0.05),5 ng/mL孕酮组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 ng/mL和3 ng/mL孕酮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而5 ng/mL孕酮则抑制了β-catenin的表达(P<0.05),且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较3ng/mL孕酮组有下降趋势(P>0.05)。综上,高浓度孕酮抑制了体外培养的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表达,提示该信号通路参与了奶牛产后子宫复旧延迟进程,为进一步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观察该病原菌对乳腺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相关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OI=1∶1的比例接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作用0,15,30,45,60,120,240 min,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β-catenin、Cyclin D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及核易位;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结果显示,β-catenin蛋白在45,60,120 min表达量升高,与0 min相比差异显著(P<0.05);Cyclin D1蛋白在45,60,120和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c-Myc蛋白在15,30,60,120,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修复相关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30 min均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且VEGF基因mRNA在45,60,120和240 min均呈现极显著升高(P<0.01),EGFR基因mRNA表达量在30,45和60 min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诱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转导和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转录,该信号通路和修复因子可能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炎症和细胞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