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施条件下微型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静  曹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32-4535
[目的]对设施条件下微型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动态进行研究。[方法]在保护地微型马铃薯幼苗上人工接种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结合逐日天气变化和保护地内逐小时温湿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保护地微型马铃薯晚疫病侵染高峰日的日温度变化在11.5~24.0℃之间,日最低相对湿度高于95%,日降雨累积时间至少8 h以上。[结论]设施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呈跳跃式发展,气象条件合适时,病原菌会在1 d之内大量产孢和严重侵染。  相似文献   

2.
云南马铃薯晚疫病区域性流行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各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气候存在很大差异。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可以分为晚疫病高发生区,该区以昭通及海拔2200m以上的高寒山区为主,特点是多丽、多雾及寡日照,5月份就进入雨季,在植株生长的77d中,RH≥90%的天数达到35d。因此是晚疫病发生最早、最容易发生流行危害的区域。晚疫病常发生区,以滇中曲靖、昆明等2000m左右的山区为主,特点是在6月初有一个降水过程,病菌初次侵染开始,是否造成危害,受6月连续降水量。病原二次侵染程度的影响。晚疫病轻发生区域,以迪庆等3300m左右的高原地区为主,特点是植株种植季低温、低湿,湿度RH≤88%,限制了病害的流行。根据各区域的病害发生特点,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调查结果表明,病害发生的时间与植株的生育期决定危害程度.在植株盛花期发生病害是重病的年份。  相似文献   

3.
4.
彝良县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彝良县马铃薯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其常年发生,频繁成灾,近年呈现流行趋势,年均发生面积0.67万余hm2,对生产的影响很大。调查发现,4月下旬至6月期间多阴雨寡日照、种薯带菌率高及主栽品种抗病性弱是该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需对现有良种进行复壮或推广抗病新品种、做好薯种选择与播前处理、现蕾至盛花期间及时喷药保护,实施保健栽培方可经济、安全、有效持续地控制病害流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0年西宁市、2011年大通县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宁市、大通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时期在8月和9月,病害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极为密切,温度和降水变化是流行的决定因素。2010年在西宁市,8月31日左右流行速率最快,日平均增长11.32%;2011年在大通县,9月8日左右流行速率最快,日平均增长65.15%。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为了寻找最适合会泽县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措施,科学环保防治、达到增产提质增效的效果,助力稳粮增收。文章结合会泽县马铃薯种植生产的实际,通过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为会泽县马铃薯种植生产中晚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年的调查与观察,摸清绥化市北林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规律,并进行了各种综合防治试验,探索出以选用抗病脱毒种薯、合理轮作、提前割秧、减少病菌为基础,选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花桃 《甘肃农业》2014,(18):72-72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在临洮县呈现出流行趋势,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笔者根据近几年对临洮县马铃薯晚疫病的观察、记载、指导、防治,分析了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同时提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科学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马铃薯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对适合加工用的马铃薯品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目前尚无更加优良的加工用的品种的情况下,“大西洋”成为加工企业首选品种。根据全年作物布局习惯,我县种植马铃薯多为冬种春收(1—4月份),但有些年份在大田生长期正值阴雨天气,对抗病性较差的品种极易造成晚疫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天水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规律的调查分析和对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表明,要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危害,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运用推广抗病良种、严格精选种薯、选用无病小种薯整薯播种、改进栽培方式等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1.
晚疫病是越南马铃薯上最重要的病害。各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在江河三角洲地区晚疫病的发生通常比较晚,从12月下旬即第二个生长季后半期开始发病,在1月至2月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时,晚疫病常常严重流行。在Sapa地区(北京高原),整个生长晚疫病对马铃薯作物都是主要威胁。在感病品种上病害的发生和严重度可达到100%。在大叨地区,在干旱季节(11-4月)晚疫病发生最轻,而在雨季(5-10月)严重流行。在越南,还未进行晚疫病菌生物学和流行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对晚疫病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筛选新的杀菌剂。大部分工作集中在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筛选。目前需要进行晚疫综合治疗、流行学、晚疫病菌生物学和抗病育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培训。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产区发生最普遍和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是具有毁灭性的病害,在大流行年份常造成马铃薯的绝产。因此世界各国专家都把马铃薯晚疫病作为马铃薯生产上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病害。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以选育抗病品种为主,并结合药剂防治措施,以期达到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在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设立的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抗晚疫病材料的引进、评价和利用;晚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晚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自中国与国际马铃薯开展科技合作以来,已引进了近300份抗晚疫病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包括杂交种子、试管苗和薯块。从中筛选出了一些可直接用于生产的抗晚疫病材料,从引进的杂交实生种子组合中也筛选出了一些新的品种,并利用这些资源与国内品种资源进行杂交,从中培育了新的抗性品种,极大地减轻了晚疫病对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为研究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瑞毒霉的抗性,从国内马铃薯主产省区收集了200多个菌株,并对生理小种和抗药进行鉴定,所保存的菌株为进一步研究晚疫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利用马铃薯品种抗性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研究工作已开始在中国进行,重点放在基因与环境的互作、预测预报和特定农业生态区综合防治配套技术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种衣剂,利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4种内吸性杀菌剂对致病疫霉菌的毒力并检测了它们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灭克锰锌和甲霜灵对晚疫病菌的毒力最强,其中EC50s分别为1.55μg·mL-1和1.63μg·mL-1;霜霉威对晚疫病菌的毒力次之,其中EC50为5.43μg·mL-1;乙磷铝对晚疫病菌毒力最差,其EC50为246.58μg·mL-1.但是由于灭克锰锌严重影响马铃薯出苗率,所以,甲霜灵和霜霉威被选为防治马铃薯晚病种衣剂的有效成分.室内接种薯片培养试验证明,高浓度(800μg·kg-1)种衣剂对薯片上晚疫病菌的控制作用很强,持效期至少1个月以上.但室内试验证明利用种衣剂处理薯片,并不能控制苗期晚疫病菌对马铃薯叶片的侵染.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晚疫病是生产上的一大障碍,近10a,由于品种退化、抗性降低、病菌新小种的出现与迁移,引起该病再度流行。马铃薯生育早期危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中晚期危害造成田间大量烂薯。1997年平利县三乡一镇2400hm^2马铃薯在开花初期感染晚疫病,减产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警系统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针对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和灾变可能性的短期预测、神经 网络长期预测和灰色灾变预测3级预测预警系统的设计思想、软件系统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德宏州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2年全州种植面积达3 733.3 hm2,产鲜薯4.4万余t,  相似文献   

18.
应用CASTOR软件建立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CASTOR马铃薯晚疫病预测软件,配套采用Hobo H8 RH/T自动气象测量仪和Boxcar 4.0数据处理软件,能实现田间气象数据的自动测量收集、气象资料的整理和输出,CASTOR软件根据输入的数据预警病害的发生,并指导田间的防治。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建立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2003年在昆明2个点测试了CASTOR软件中Wallin、Ullrich、Winstel 3个预测模型,其中Ullrich模型防治处理较对照增产8.61%和19.97%。针对云南省生态复杂,马铃薯栽培方式多样的情况,各地启动预警系统的时间尚需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做了田间试验用来评价影响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关键天气条件.在Reckenholz做了2个试验研究晚疫病的潜伏期和侵染速率.结果表明,当累计有效积温达到2346.5℃·h时,孢子囊开始在马铃薯叶片出现.温度是影响晚疫病流行的重要因子.病害侵染的重要条件是温度超过10℃并且在连续6h内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降雨在病害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PhytoPRE和CWC两个决策支持系统所采取的病害防治取得了较好的病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