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种灌木种源试验与苗期生长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对沙拐枣等5种灌木11个种源区的苗期生长进行了种源定点试验。同时对5个树种苗期生长的差异也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在92、94年进行两个重复观测,通过对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t检验的结果表明:各树种最佳种源分别是:花棒、(磴口、民勤);羊柴:(榆林);柠条:(民勤、凉城);梭梭:(磴口);沙拐枣:(民勤)。各树种高生长的种间排序为:花棒>沙拐枣>羊柴>梭梭>柠条。地径生长排序为:沙拐枣>花棒>羊柴>梭梭>柠条。  相似文献   

2.
文冠果苗期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不同种源的文冠果种子和1~2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场圃发芽率、物候期、1年生播种苗年生长规律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东蒙山和陕西淳化县种源场圃发芽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均优于其他4个种源;内蒙古翁牛特旗、陕西淳化县、甘肃灵台县、青海循化县和新疆巩留县种源萌芽、展叶、开花、结果等物候期会相应提前;山东蒙山、内蒙古翁牛特旗和甘肃灵台县种源为“雨季速生型”,而陕西淳化县、新疆巩留县和青海循化县种源为“雨季缓生型”;不同种源苗高、地径的广义遗传力为0898~0966,苗高的种源方差分量为7536%、8411%,地经的种源方差分量则为72.86%、8805%。山东蒙山、陕西淳化县2个种源,苗高、地径的遗传增益平均为1653%和84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杏进行种源苗期、林期试验和RAPD分子标记实验,结果表明:种源间苗高、地径、冠幅等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广义遗传力较高;内蒙古东西部山杏种源间差异明显;山杏性状间具有相关性;初步选择出敖汉旗为最佳种源;种源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种源内遗传多样性排序为敖汉旗>巴林右旗>乌拉山>万家沟。本文为山杏遗传改良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榨槭种源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对来自5个省的12个青榨槭种源首次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青榨槭苗期性状和生物量进行调查观测,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青榨槭苗期苗高、地径及组成生长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青榨槭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在种源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苗木生物量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结构上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初步筛选出湖南茶陵、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湖南新宁等3个苗期生长优良的种源。  相似文献   

5.
黄菠椤种源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菠椤11个种源苗期测定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LSD测验的结果表明.种源之间苗高、地径、干物质量差异极显著。最佳的种源是露水河种源.比较稳定的种源是临江、龙井、五常.需要进一步观察的种源是迎春、兴隆、方正.  相似文献   

6.
福建柏地理种源苗期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永泰点对来自福建、湖南等 6省的 1 6个福建柏种源首次进行种源试验 .对 1年生苗期性状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柏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地上部分干 (鲜 )重、地下部分干 (鲜 )重等性状在种源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制约 ;福建柏种源苗木生物量在各器官、地上和地下空间结构上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初步筛选出福建龙岩、湖南道县、福建德化、福建仙游、贵州黎平和江西上犹等6个优良种源 ,其苗高、地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 1 6.53%和 8.42 % ,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16个竹柏种源在福建南平地区的苗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6个竹柏种源在南平地区的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竹柏不同种源苗木,在苗高和地径生长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竹柏苗木生长具有明显的种源效应,其中苗高、地径的生长速度与产地经纬度变化无明显相关,而是表现出典型的随机变异模式.本文通过多点试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3年生各种源苗木的生长,主要是苗高、地径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初选出福建延平、浙江金华等5个表现突出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小陇山进行了欧洲落叶松种源苗期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苗高区组间、种源间和种源×区组互作差异显著,1年生地径只在区组间差异显著。不考虑种源×区组互作,1年生苗高的种源遗传变异系数为17,60%,种源广义遗传力为53.70%,1年生地径、2年生地径和苗高的种源遗传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为0%。苗期进行种源选择应谨慎。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樟子松为对照,对引进的10个种源盐松2年生苗木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地径、苗高、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顶芽长度和最大侧根长差异极显著,主根长差异显著,最长初生针叶长不显著.除地径和主根长外,其它性状的遗传力均在80%以上,遗传变异系数均在16%以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应用综合选择指数法对11个种源苗木生长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盐松的生长状况优于樟子松.以2种标准进行优良种源初步选择,按标准I选择的优良种源为N9和17274种源,按标准II选择的优良种源为N9、17274、17267、N10和754种源.标准I较标准II选择更严格,获得的遗传增益更大.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006年对山樱桃4个种源进行苗期、林期试验和RAPD技术整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量的差异显著;树高、地径、冠幅的遗传力较高,分别为59.52%、39.62%、49.06%;冠幅与地径极显著相关;西苏旗种源为优良种源,凉城种源较差,固阳和万家沟种源居中;遗传多样性排序结果为凉城>固阳>西苏旗>万家沟;种源间遗传变异占种群总的遗传多样性的69.62%,山樱桃种源间遗传变异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1.
应用有序聚类法对柠条苗高生长期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柠条的净高生长量为样本,应用有序聚类法,对柠条的苗高生长期进行划分,结果如下:1.出苗期(4月22日~5月12日);2.幼苗期(5月13日~6月20日);3.速生期(6月21日~7月30日),4.硬化期(7月31日~9月10日)。苗木的速生期较短,但全年高生长的70.8%是在该期内的完成的,因而,该期的水,肥,光,热等合理调节措施是苗高生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番茄育苗期养分吸收特性及硼素对番茄幼苗吸收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育苗期养分吸收量为K>N、P、Ca、Mg。随着苗龄增长,对磷素需求量增加幅度最大。5叶~7叶期的养分吸收量为育苗期吸收总量的60%左右。除NO_3—N外,硼素对番茄苗期P、K、Ca、Mg吸收均有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在3叶期以前;5叶期以后,番茄对硼的耐受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由陕西关中15个大麦品种的种子检出了四种德氏霉属病原真菌,即根腐叶斑病菌(Drechslera sorokiniana)、条纹病菌(D.graminea),网斑病菌(D.teres)和四胞德氏霉(D.tetramera)。依据吸水纸培养特征,能快速检测这四种种传德氏霉病菌。文中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吸水纸培养特征、鉴别特点以及与种子上常见腐生菌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樟子松 ( 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 itvin) 1 1个种源在科尔沁沙地 3个参试点的生长性状 ,进行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各种源树高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通过在各试点进行多维空间、多向量数学模型的综合分析 ,得出青山种源的生产力最高 ,高生长超出章古台 (对照 ) 3 0 .4 %,超出参试种源平均值 1 3 .5 6%,高峰、塔河、呼玛次之。经相关分析 ,樟子松不同种源树高与冠幅、当年生长量、地茎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吕梁林区引种日本落叶松苗期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日本落叶松苗期生长良好,越冬顺利,可作为该区很有希望的引种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种源试验的研究—遗传稳定性测定及最佳种源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in)9个种源在7个参试点的生长性状,进行多点试验的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与地点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采用Tai法和生产力指数(PQI)法,对各种源进行稳定性测定和生产力评价,为樟子松自然分布区和引种区分别选出了优良种源。其中,高峰、卡伦山种源的生产力最高,适应性也较强,在东北平原、东北东部山地及小兴安岭等引种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前景;金山种源的遗传稳定性强、产量较高,可在大兴安岭西北部的樟子松自然分布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温度下,抗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离子渗漏量有显著差别。抗冷性强的品种含自由氨基基团的类脂比不抗冷品种少,而磷脂、中性脂和糖脂则较多,其脂肪酸不饱和指数提高。线粒体膜结合ATP酶活性的Arrhenius图表明,抗冷性强的秋光,在5~25℃呈线性关系,在25~30℃处有一温度折点;抗冷性弱的品种红410温度折点落在10℃;抗冷性居间的早籼78130,密阳23温度折点落在15℃。这种酶活性变化与这4个品种苗期田间生长的抗冷性和耐热性的表现完全吻合,同时也反映根系活力与秧苗抗冷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绿豆幼苗发育初期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被子植物幼苗发育初期Chl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本文采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和抗生素处理,分析了光照诱导绿豆黄花幼苗发育初期Chl含量的变化和抗生素对Chl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黄化幼苗在光照最初4 h,单色光有利于Chl生物合成;光照4 h后,单色光不利于Chl生物合成;同时单色光能够诱导提早Chl b生物合成,BL的作用大于RL1和RL2;脉冲光可以诱导Chl生物合成;抗生素实验显示,在光照2 h内,Chl生物合成过程不受质体和细胞核的调控;光照2 h以后,细胞核对Chl 生物合成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光照12 h后叶绿体的发育对Chl生物合成有明显的作用.本实验从亚细胞器水平探讨了绿豆幼苗发育过程Chl生物合成的可能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侧柏种源试验苗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北京的3个不同海拔高度,对来自31个地区的侧柏种子进行了种源试验。对一年生苗的分析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一年生苗生长快的种源比生长慢的高3.6倍。通过根系调查及苗高生长量与地表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天然林子代比人工林子代的适应性强。初步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地区选择适宜的侧柏种源和侧柏的种源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在室内干旱胁迫下,测定了披碱草与野大麦及其杂种BC1F3代各株系幼苗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等7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运用打分法、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各株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并结合表观生长状况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各株系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披碱草> YF3 -3>YF3 -31> YF3 -2> YF3-53> YF3 -74>野大麦>YF3 - 76.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抗旱指标与平均隶属度函数值的关联顺序为:相对生长率>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幼苗成活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即相对生长率、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幼苗成活率是各供试材料抗旱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