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海南地区发生和危害比较严重的2种蔬菜潜叶蝇,通过对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分布调查研究表明:三叶草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数量达到了97%以上,已上升为豇豆上斑潜蝇的优势种;三叶草斑潜蝇主要集中在80 cm以上的空间,种群百分比达到了71.30%,美洲斑潜蝇主要集中在40~120 cm的空间,种群百分比为61.29%。种间竞争使得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空间生态位分布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为在江西省对桔小实蝇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桔小实蝇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桔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桔小实蝇在江西省的适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在24°~26°N赣南盆地的大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9~20℃,是桔小实蝇的高适生区。在26°~27°N的赣州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吉安西南部、抚州、鹰潭、上饶东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8~19℃,是桔小实蝇的中度适生区。在26°~30°N的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7~18℃,是桔小实蝇的低适生区。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17℃,是桔小实蝇的非适生区。[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的实际分布与GARP的预测分布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基于GARP和MaxEnt的云杉矮槲寄生分布区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是一种寄生性种子植物,主要寄生于云杉属植物,近年来对我国“三江源”地区的云杉天然林和次生林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利用GARP和MaxEnt生态位模型,基于已报道的云杉矮槲寄生分布点的数据,对其在中国的分布区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GARP模型预测的分布范围较广,MaxEnt内部层次更细致,为得到最佳结果,将2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赋予一定的权重(4:1)从而获得最佳结果;ROC曲线评价结果表明,GARP-MaxEnt模型的AUC值为0.937,达到了极高的精度。通过该模型预测可见,云杉矮槲寄生在中国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地区,其中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区域为云杉矮槲寄生的极度适宜分布区。本研究结果有利于全面了解云杉矮槲寄生的分布范围,对云杉矮槲寄生害的调查与监测以及制定科学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得到福寿螺在中国已知的分布点数据,运用GARP生态位模型,基于点位数据和刀切法筛选出合适的环境因子以预测福寿螺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然后运用温度作为限制因子对结果进行修正,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福寿螺在中国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海南、广东、福建、广西、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和湖北等省和自治区,还有四川省东南部、江苏省南部,以及安徽省、云南省和陕西省绝大部分地区,总面积为207.9万km~2,占全国面积的21.58%;边缘适生区主要在四川省的中部和陕西省的南部,占全国面积的0.43%;低适生区主要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占全国面积的77.99%.预测结果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9,说明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橘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橘小实蝇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了橘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江西省的适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在24~26°N赣南盆地的大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9~20℃,是橘小实蝇的高适生区;在26~27°N的赣州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吉安西南部、抚州、鹰潭、上饶东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8~19℃,是橘小实蝇的中适生区;在26~30°N的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7~18℃,是橘小实蝇的低适生区;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17℃,是橘小实蝇的非适生区。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研究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卵密度和幼虫密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其种内竞争的密度效应;明确三叶草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L. sativae)在不同1龄幼虫密度下,各自幼虫对食物资源的竞争能力,探索两种斑潜蝇之间的种间竞争取代机制。【方法】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用针刺死三叶草斑潜蝇多余的卵和幼虫,使其形成不同的卵密度梯度和1龄幼虫密度梯度,再继续培养。根据相关文献判定昆虫各种致死因子是否存在密度依存性的方法,令N1为该因子作用前的虫口数,N2为该因子作用后的虫口数。以lgN1为因变量,lgN2为自变量,求回归系数,再以lgN1为自变量,lgN2为因变量,求回归系数。如果这两条直线在b=1的等分线一侧,则认为作用于N1→N2之间的因子为密度依存因子,如果这两条直线在b=1的等分线两侧,则不认为是密度有关因子。选取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各1、2和3对成虫,在固定叶片面积上产卵24 h后,形成不同的卵和幼虫密度,统计后代中两种斑潜蝇的生长状况,分析卵密度和1龄幼虫密度对种间竞争取代的影响。【结果】三叶草斑潜蝇卵期不存在密度效应,卵密度对卵的存活、生长发育以及发育速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实验室饲养条件下三叶草斑潜蝇卵存活率均在91%以上;幼虫期存在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幼虫密度对幼虫的存活率、平均蛹重、化蛹率、羽化率、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寄主植物矮生菜豆上,三叶草斑潜蝇1龄幼虫密度超过0.87头/cm2时,幼虫死亡率上升,平均蛹重减少,化蛹率和羽化率降低,成虫寿命缩短且繁殖力下降。1龄幼虫密度对三叶草斑潜蝇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没有影响,对羽化成虫的雌性比也没有影响;卵密度对两种斑潜蝇各自的竞争力没有影响,不同卵密度下两种斑潜蝇总的孵化率均在94.25%以上。两种斑潜蝇的幼虫密度越高种间竞争越激烈,在幼虫密度较低时,两种斑潜蝇子代数量相当,幼虫密度较高时,三叶草斑潜蝇子代数量明显的高于美洲斑潜蝇的子代数量。【结论】三叶草斑潜蝇卵密度对其种群消长没有显著影响,1龄幼虫密度过高时种内竞争激烈,对其试验种群的增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与美洲斑潜蝇相比,三叶草斑潜蝇幼虫的种间竞争能力更大,主要原因是三叶草斑潜蝇的幼虫比美洲斑潜蝇的幼虫拥有更强的抗拥挤能力、适应环境恶化的能力以及对食物资源的占有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为害虫三叶斑潜蝇的检疫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对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虫期之间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差异显著,其中7日蛹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并随着蛹期的延长,过冷却点有降低的趋势.幼虫、老熟幼虫、1日蛹、7日蛹和成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4.21、-16.74、- 18.76、-21.97和-21.31℃,冰点分别为-12.06、-14.55、-17.07、-21.05和-20.03℃.同一虫期个体间的过冷却点虽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木薯绵粉蚧在中国可能的适生区分布,为其预警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和相关环境数据,并结合ArcGIS的插值与叠加功能,预测木薯绵粉蚧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木薯绵粉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集中在25°N以南地区,高度适生区包括:海南、广东、广西几乎全部地区;福建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台湾西南地区、江西南部与广东交界地区、贵州南部与广西交界地区、云南南部与西部边境地区;次适生区为四川东南部与重庆西南部的部分地区.适生区预测结果与中国主要木薯种植区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建议]开展木薯绵粉蚧传入风险分析,明确该虫传入途径并制定监管措施;加强口岸检疫,严防木薯绵粉蚧随木薯引种或进口相关产品进入中国;建立监测体系,开展木薯绵粉蚧早期预警系统;加强国内引种或调运检疫,防止木薯绵粉蚧随种茎人为扩散.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CLIMEX 3.0与ArcGIS 9.3对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 Gyllenhal)在我国目前以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气候条件下,苜蓿叶象甲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新疆、甘肃、内蒙古、西藏东南部、四川和云南地区。基于中国未来气候的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适生范围向西部扩大到西藏中南部,高度适生范围南界向南移至33°N,其中高度适生区范围由29.38%增加至35.1%,增加了5.72%;非适生区有所减少,由35.49%降至30.47%,减少了5.02%。鉴于苜蓿叶象甲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控策略,加强对苜蓿叶象甲的防治措施,严防该虫的进一步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4.
15.
西花蓟马在中国适生区的基于CLIMEX的GIS预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西花蓟马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在中国首次于2003年在北京发现,亟需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方法】将CLIMEX和GIS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利用GIS的插值功能,对用CLIMEX预测西花蓟马中国适生区所得的EI值进行插值替换,并利用GIS的叠加功能,初步分析了寄主和湖泊等因素对西花蓟马分布的影响,从而使CLIMEX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细准确。【结果】预测结果表明西花蓟马能广泛分布于黄河、渭河以南,其中主要发生地分布在云贵高原,渭河流域,淮河流域及广东、广西、浙江等地。【结论】西花蓟马在中国的华中、华南以及西南的广大地区可周年发生,气候条件合适及具备越冬场所时在中国广大北方地区也可能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测葡萄根瘤蚜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为进一步防止其扩散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并结合影响葡萄根瘤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对葡萄根瘤蚜在我国的潜在适生范围进行了预测。【结果】葡萄根瘤蚜在我国的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辽宁大部、河北东南部、山东、河南东部、江苏、浙江北部、江西局部、安徽大部、湖北中部、湖南中部、陕西关中及陕南、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通过ROC曲线验证,该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982和0.962(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年平均气温、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降雨量、最湿月份降雨量、最湿季度降雨量和最冷季度降雨量对葡萄根瘤蚜的潜在分布影响较大。【结论】葡萄根瘤蚜在我国适生范围广泛,加强未被葡萄根瘤蚜侵染地区的监测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牛蛙和薇甘菊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ARP软件预测外来种牛蛙和薇甘菊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牛蛙在中国的适生分布范围极广,在144个分布点中随机选择50个得出的预测精确度达到9574%;虽然目前薇甘菊的记录点不多,但预测图显示其适生区范围涉及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这种势态应引起高度重视;还讨论了预测的精确度、预测图的特殊地区,及对它们的预警、防范和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家木小蠹是中北欧阔叶树常见害虫,近年有入侵加拿大的报道,我国已数次从进口欧洲原木中截获该虫。利用CLIMEX对家木小蠹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发现:辽宁、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均是家木小蠹的适生区。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法对家木小蠹在中国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得出其R值为214,是高风险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