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Cd胁迫对花花柴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Cd胁迫对花花柴幼苗生长的影响,检测不同浓度Cd胁迫对花花柴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MDA含量、CAT、SOD及POD活性的影响效应。[结果]Cd能够抑制花花柴幼苗的生长,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苗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鲜重、干重、根长、株长呈降低趋势。随着Cd浓度的增加,花花柴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MDA含量有增加趋势,CAT、POD和SOD活性相应增加并有波动情况,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结论]花花柴对Cd胁迫具有很强的耐受力,可作为Cd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的候选植物。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外源信号物质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缓解咪唑乙烟酸(imazethapyr, IM)土壤残留对玉米幼苗生长抑制的作用及其机理,本试验采用盆栽法研究MeJA浸种、喷雾处理对IM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测定MeJA喷雾处理前后玉米幼苗MDA、叶绿素含量以及SOD、CAT、POD、APX活性的变化探讨MeJA对缓解IM抑制玉米幼苗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土壤IM残留可显著抑制玉米幼苗生长,其浓度为1.0 mg/kg时可使玉米幼苗株高和鲜重分别降低60.4%和59.6%。MeJA喷雾处理可明显缓解IM对玉米幼苗的抑制,连续5天喷施1.0 mg/L MeJA可使玉米幼苗株高、鲜重分别增加190.0%、361.2%。MeJA喷雾处理可降低IM胁迫下玉米幼苗MDA含量和SOD、CAT、APX活性。综之,喷施外源MeJA可通过降低IM诱导的ROS含量,减少ROS对细胞质膜和叶绿素的破坏,缓解土壤IM残留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金莲花幼苗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本文作者以4月龄的金莲花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设置了5个干旱胁迫水平,即田间持水量的100%、80%、60%、40%、20%,以正常管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水平上金莲花幼苗叶片内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还原糖、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脯氨酸与还原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时,含量越高;MDA含量、电导率的变化趋势是干旱5 d干旱10 d干旱15 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的变化趋势,干旱5 d干旱10 d干旱15 d;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5,(5):85-89
以草莓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浸根处理和幼苗喷施处理,测定分析处理后草莓幼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数值变化,以探讨脱落酸对草莓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ABA处理的草莓幼苗呼吸速率、根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含量均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均低于对照。当ABA浓度为150ug·L-1时,草莓幼苗呼吸速率、根活力、SOD、POD和CAT活性达到最高值,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含量达到最大值,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达到最低值。两种处理方式比较,浸根处理有利于提高低温胁迫苗的根活力,叶面喷施处理有利于提高低温胁迫苗的呼吸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梁剑  刘小文  唐琳  徐莺  王胜华  陈放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31-34,封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和铅(Pb2+)对麻疯树幼苗生长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细胞超微结构、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重金属处理后,麻疯树幼苗的株高、根长、根重和地上鲜重抑制作用较为明显;随着Cd2+、Pb2+浓度的增大,叶片叶绿素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SOD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Pb2+胁迫下,POD活性随浓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AT活性则逐渐上升,叶绿体双层膜分辨不清,基质大量溢出;Cd2+胁迫下,POD活性随浓度缓慢上升,CAT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叶绿体结构轻微变形,呈圆形且有肿胀现象,基质少量溢出。  相似文献   

6.
涝渍胁迫是长江中下游棉花产区面临的主要逆境之一。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5μmol/L脱落酸(ABA)喷施涝渍胁迫条件下的棉花幼苗叶片,检测涝渍处理期间棉花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可溶性糖及脯氨酸的含量,并于涝渍处理后测量株高及生物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B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棉花幼苗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及H_2O_2含量。由结果可知,外源喷施ABA可以提高棉花的耐涝性。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及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玉米幼苗进行处理,研究水杨酸对玉米幼苗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玉米幼苗的鲜重、苗高、叶绿素含量、SOD、POD的活性以及MDA、相对外渗率都有明显影响,在水杨酸浓度为1.5mg/L时效果较好,鲜重和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5.6%和28.2%,叶绿素含量、SOD和POD的活性也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47.7%、53.8%和25.3%;而MDA和相对外渗率分别比对照下降9.6%和17.3%。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5、10、15、20、25、30 mg/L铜水平对咖啡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铜浓度在0~30 mg/L,咖啡幼苗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SOD、CAT、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则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咖啡幼苗对铜胁迫比较敏感,容易受到铜毒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了解叶施和根灌ALA对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的影响。[方法]用4种不同浓度ALA分别叶施和根灌巴西蕉幼苗后置于人工气候箱中7℃下模拟低温胁迫,研究ALA不同处理方式对巴西蕉幼苗冷害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无论叶施或根灌,ALA均可提高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同时还可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对含水量(RWC),维持叶绿素的稳定性。以叶施0.50~5.00mg/LALA效果最好,与同浓度根灌相比,叶施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5mg/LALA叶施比根灌SOD和POD活性提高了64.5%、12.3%,RWC提高了12.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结论]由此表明,ALA叶面喷施可更好地减缓低温胁迫对香蕉造成的冷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外源黄体酮对高温胁迫下玉米幼苗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以玉米驻玉309为材料,人工模拟高温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外源黄体酮处理玉米幼苗,研究其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光合作用放氧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CAT、S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显示,10-9mol/L黄体酮处理玉米幼苗CAT活性为高温处理的2.4倍;10-7mol/L黄体酮处理玉米幼苗SOD、POD活性分别为高温处理的1.1倍、1.2倍;10-9mol/L、10-7mol/L黄体酮处理的幼苗高温下其外渗液相对电导率减少至高温处理的70%和65%,MDA含量减少至高温处理的69%和74%;10-7mol/L黄体酮处理的玉米幼苗其POD、CAT同工酶表达量和放氧速率明显增加,同时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对照(常温水处理)植株相比也有明显缓解。研究表明,10-9mol/L、10-7mol/L黄体酮处理可以提高高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的活性及同工酶的表达,降低膜脂过氧化及电解质外渗率,改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烟农19号小麦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烟农19为试材,研究了行距、基肥和追肥比例对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行距、氮肥基肥和追肥比例及其互作效应对POD和SOD活性,旗叶MDA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影响;行距为16 cm时,基肥和追肥比例为4∶6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始终最高,MDA含量最低。行距为20、24 cm时,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均较高;行距为20 cm、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始终比其他处理高,MDA含量始终最低。[结论]行距为20 cm、氮肥基肥和追肥为5∶5时,烟农19的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在越冬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香蕉叶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明显提高,3月份后气温上升,活性开始下降.越冬期间超氧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台湾蕉SOD、CAT、POD活性下降幅度比柴蕉大.ATPase水解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柴蕉,经PP333处理的台湾蕉,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6.77%、86.44%和237.76%,ATPase活性下降24.15%,MDA含量下降21.6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3.
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有效利用印楝渣废弃资源研制印楝渣生物药肥,并探讨其对香蕉Musa acuminata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方法】将耐药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与印楝渣混合发酵,制备印楝渣生物药肥;通过抑菌和盆栽试验,测定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Foc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72.1%。生防菌株HN-11与印楝渣具有良好相容性,制备的印楝渣生物药肥施用质量分数为5%和10%时,处理组香蕉的长势好于对照,鲜质量、干质量、株高和茎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差异显著;施用印楝渣生物药肥组香蕉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0和25,对香蕉枯萎病的防病率分别达到72.2%和77.8%;生防菌HN-11能降低土壤中病原菌Foc4孢子数,破坏菌丝形态结构。【结论】印楝渣与生防菌HN-11发酵腐熟施用可避免对香蕉产生药害,制成的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植物源抗病促生剂诱导后西瓜苗的生长和抗枯萎病情况,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0、2、5、10、15、20 g/L植物源抗病促生剂对枯萎病病情指数、西瓜苗生物量、抗病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源抗病促生剂诱导浓度在2~20 g/L时,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为5.54%~22.21%;与喷清水处理相比,西瓜苗鲜重提高31.76%~56.76%,株高增幅0.76%~19.74%;西瓜苗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当施用浓度为10~15 g/L时,植物源抗病促生剂对西瓜苗的抗病促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硫肥用量(0.00、0.06、0.12、0.18、0.24、0.30 g.kg-1)对烤烟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肥用量为0.24 g.kg-1时,MDA含量较低;减少或增加硫肥用量都会使MDA含量显著升高.硫肥用量对烤烟体内SOD、POD、CAT活性影响很大,且相同硫肥用量对不同叶位SOD、POD、CAT活性也有较大影响.0.06 g.kg-1硫肥烤烟SOD活性最低,并随着硫肥用量的增加,活性不断升高;各处理SOD活性以上部叶最低.烤烟上、中部叶POD活性随硫肥用量的升高而升高.硫素供应不足或过量会使CAT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的增长量和根冠比减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SOD、CAT活性降低,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升高;在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和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及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试验表明,喷施PLTPA(植物低温保护剂)的西葫芦幼苗,SOD(超氧化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MDA(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降低;Pro(辅氨酸),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TTC(氯化三苯四氮唑)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青稞叶片为试材,对其进行黑暗诱导衰老,研究了三唑酮处理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水溶性蛋白质、非水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Chl a/b值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青稞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a、叶绿素b、Chl a/b值与水溶性、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不断下降,丙二醛含量、POD活性上升,SOD和CAT活性降低。三唑酮处理延缓叶绿素a、叶绿素b、Chl a/b值与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含量、POD活性的上升,阻碍SOD活性降低,对水溶性蛋白质和CAT作用不明显。表明三唑酮具有减轻青稞离体叶片膜脂过氧化的能力和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硅对黄瓜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施用硅肥(Na2SiO3)对盐渍化土壤上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Na2SiO3)显著提高了黄瓜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了MDA浓度.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黄瓜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