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信阳地区扁形名优绿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扁形茶机制工艺,并对机器组合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扁形茶品质优良,最佳机器组合为杀青(6CST-40D)、轻揉(6CR-35型)、做形(6CLZ-60D型)、摊凉、烘焙(JXY-6CTH-6.0)。  相似文献   

2.
名优绿茶综合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名优绿茶贮藏过程品质陈化劣变是茶叶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结果 ,这种变化的大小直接受茶叶含水量、温度、氧气、光线等条件的影响。名优绿茶贮藏保鲜必须充分干燥 ;大批量名优绿茶采用茶叶专用低温冷藏库保鲜 (0~ 8℃ ) ;销售小包装茶叶采用真空或除氧剂除氧密封包装比较理想。三者综合应用 ,可以达到理想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 6CJZ -2 5型卷曲形名优茶做形机用于名优茶提毫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机械用于名优茶提毫 ,其工艺要求应把握初干叶含水量在 2 0 %左右 ,提毫时间 5~ 8min ,则所制茶叶外形白毫显露 ,内在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4.
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香型绿茶是具有乌龙茶香气特征的新香型绿茶。为提升花香型绿茶的品质,2007年和2008年9月以浙农113鲜叶为原料,分别对摇青和做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度的摇青或养护技术可制成花香型绿茶,且摇青技术制茶品质较好;摇青3次制茶品质较佳,茶叶有浓花香味;做形方式3的造型效果较好,茶叶外形扁直,有浓郁花香,清爽中带有花味。因此,确定花香型绿茶的优化加工工艺为鲜叶—摇青(3次)—杀青—揉捻—做形(方式3)—毛火—足火。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茶叶加工工艺基础上,设计了热风杀青、电热炒干、红外线提香、智能控温等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以促使名优茶加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达到提质增效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名优绿茶质量评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茶滋味化学鉴定法同感官审评法在名优绿茶质量评定中结果判别较大。分析了化学鉴定法不适合于名优绿茶质量评定的原因,提出名优绿茶质量评定以感官审评同理化测定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杀青方式对秋季绿名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秋季不同品种茶鲜叶进行绿茶杀青工艺试验,从杀青叶叶象、成品茶感官品质和内含物3个方面分析了杀青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认为:微波、汽热杀青能很好地保持绿茶色泽和提高茶叶鲜味品质,更适于秋季绿名茶的杀青工艺,锅炒杀青虽然熟粟香更明显,但对于叶质较厚的中、大叶种,不容易杀透、杀匀,而且苦涩味较重。  相似文献   

8.
"恐龙春苑"磨锅茶是禄丰县茶叶生产中的当家产品。禄丰县茶桑站于1998年研发,1999年投入生产,产品属炒青绿茶系列。产品因条索紧结、色泽灰绿、香高味浓、口感甘醇回味、汤色黄绿明亮、叶底柔嫩翠绿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制作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烘青-炒青及辉锅。  相似文献   

9.
采用来自湖北宣恩的鄂茶10号嫩芽材料,按照不同的做形方式(烘条、理条、滚条、搓条)和理条叶含水量(含水量40%、37%、33%、30%)加工成干茶,采用感官评价和理化测定对茶叶的外形和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做形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出条形名优绿茶的最适做形方式。结果显示,不同做形方式影响茶叶形状品质,理条与搓条做形评分都显著高于烘条和滚条做形处理,不同做形方式对干茶和茶汤色泽影响显著。综合各项因素,理条做形外形条索紧结优美,综合品质最好。随着理条叶含水量的降低,茶叶条索变得紧直,香气浓度提高,但干茶和叶底绿色度和润度明显下降,色泽变暗;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下降,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明显。综合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分析,理条做形以理条后叶子含水量在33%~37%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介绍尤溪绿茶蓬莱银螺的加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鲜叶原料选择、凉青、杀青、摊凉、揉捻造形、足火提香、分级及包装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福建名优绿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拟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福建闽东的福州恩顶茶场、罗源县满叠茶场;闽北的南平炉下茶场、政和志和茶场、松溪郑墩茶场、武夷山农场、武夷木关茶场及周宁官司茶场等8个名优绿茶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1)福建名优绿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较佳,基本未受重金属及有机氯农药污染.不同地区之间茶园土壤清洁程度有所差异.(2)按照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进行评价,8个茶场中,有3个茶场茶园土壤属一级土壤,清洁,符合AA级绿色食品对原料产地土壤环境的要求;有2个茶场茶园土壤属二级土壤,尚清洁,适宜发展A级绿色食品茶叶;有2个茶场土壤处于2级土壤上限,经过适当改造可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有1个茶场土壤受Cr污染,不宜发展绿色食品.若以背景值为标准,则评价结果与上述有些差异.(3)名优绿茶产地土壤pH值为4.0~5.5,多数为4.1~4.7,适宜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12.
利用60K-S型精揉机进行恩施玉露茶的做形,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做形温度(105、120、135℃)、投叶量(3.5、4.5、5.5kg)、含水量(20%、25%、30%)三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做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做形温度的升高,茶叶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若做形温度过高,茶条出现断碎、叶绿素遭到破坏,绿色度下降。投叶量和含水量对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小,但对叶绿素影响较大;随着投叶量、含水量的增加,做形过程出现结块和断碎现象。根据理化与感官分析结果,结合制茶效率,利用60K-S型精揉机进行恩施玉露茶做形,最佳工艺参数为做形温度120℃左右,投叶量3.5kg左右,茶坯含水量25%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客家炒青绿茶品质成分的变化,以金萱茶树品种为原料,通过实时3次重复取样的方法,对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7个工序客家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从鲜叶、萎凋、杀青、揉捻、动态失水、一炒到二炒,客家炒青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利用该生产线生产的清香型客家炒青绿茶具有与手工制作产品同样的品质特征.萎凋、杀青和一炒是连续化加工7个工序中茶叶主要品质成分发生最显著变化的工序,科学控制好萎凋、杀青和一炒工序,对于提高连续化生产线加工清香型客家炒青绿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直角坐标系双机械手名优茶采摘机器人。采用积分求和方法,按茶叶个数相等原则将采摘区域按左右两矩形区分配给2个机械手。使用蚁群算法进行机械手的采摘路径规划。以总采摘区域的路径半程作为目标,分别进行了2区和将2区再划分为4区的采摘路径规划和优化。为避免采摘过程中2个机械手的干涉,将每个机械手采摘区域分为2区,并约束各运动路径左下角处茶叶为采摘起点。计算结果表明,使每个机械手按"M"型路线采摘,具有较好效果。改变自适应调节信息素浓度值和迭代终止条件,可改善基本蚁群算法搜索时间较长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并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和计算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采摘策略和规划路径可提高名优茶采摘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多酚的提取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紫阳群体种绿茶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建立了料(g)液(mL)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波功率5因素与茶多酚提取率之间的回归优化模型,模型拟合检验P<0.000 1,决定系数R2=0.926 0,失拟性检验P=0.223 4>0.05不显著,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回归模型与实测值能够较好拟合。5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从模型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g)液(mL)比1∶35.8,乙醇体积分数77.6%,超声时间37.6 min,超声温度72.1℃,超声波功率248.4 W。【结论】优化了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在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下,茶多酚提取率最高可达21.78%,较传统乙醇浸提方法提取时间缩短,且提取率提高了8.56%。  相似文献   

16.
福建名茶与原产地保护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是世界通行的国际品牌保护制度.福建名茶是具有原产地保护特征的传统优势农产品.本文阐述了福建名茶与产地的渊源关系及原产地域产品的保护作用,概述了福建名茶原产地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噻虫嗪在茶叶及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茶叶上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噻虫嗪在茶叶上的原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有所差异,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时间采摘的茶鲜叶加工成绿茶过程中噻虫嗪的降解率为1.2%~22.7%,平均降解率为8.2%。高低浓度施药处理的消解速率基本一致,平均消解系数(k)为0.431 8±0.002 0,噻虫嗪在茶鲜叶上的半衰期为1.56~1.62 d,噻虫嗪在绿茶上的半衰期为1.60~1.64 d,消解99%所需要时间(T0.99)为10.18~10.49 d,消解到0.01 mg.kg-1所需时间为15.75~17.22 d。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绿茶杀青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绿茶杀青中因鲜叶大小、季节差异以及内部含水量不同等因素影响杀青叶质量的问题,设计了杀青自动化控制生产线,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杀青后鲜叶含水量在线精确测量,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调节投叶量或滚筒转速,从而保证鲜叶杀均杀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技术和装置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在线检测误差在2.37%±3.53%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影响因素作用下茶汤D420 nm值,并结合目测法探讨气调干制绿茶和热风干制绿茶汤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H为5.0时,绿茶汤色稳定性最佳。绿茶饮料中添加锌离子、蔗糖,以及低温或室温避光贮存,可提高汤色稳定性;加热或高温易氧化褪色。气调干制绿茶比热风干制绿茶能具有更好的汤色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铜仁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落实茶业规划工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名茶品牌,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借旅游业带动茶业,建立、完善营销网络,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有机名茶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