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掌握广西黔江弩滩段鸟类群落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多样性在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为后续系统开展广西河流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野外调查,在研究区域的固定样带及样点对各季节的鸟类种类、数量、空间分布及其活动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根据调查记录的鸟类种类、数量、生境状况等信息,计算各生境内鸟类的丰富度、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等指数.[结果]经野外调查,广西黔江弩滩段现场共记录到鸟类37种,隶属9目22科,其中留鸟24种(占64.9%)、冬候鸟8种(占21.6%)、夏候鸟2种(占5.4%)、旅鸟3种(占8.1%).鸟类群落的优势种(频率指数RB>10)为矶鹬、金腰燕、白鹡鸰、田鹨、红耳鹎、白头鹎和麻雀,其余为普通种或稀有种.在5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表现为林地生境>农田生境>河漫滩生境>河岸生境>江面生境.广西黔江弩滩段林地生境与农田生境的鸟类相似性指数最高,均为0.68;鸟类种类及数量的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冬季的鸟类种类最多(35种)、夏季最少(26种),春季的鸟类数量最多(4394只)、夏季最少(2334只).[结论]广西黔江弩滩段鸟类群落结构特点为林鸟所占比例远高于水鸟,留鸟构成鸟类群落的主要成分,鸟类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明显,以夏季鸟类的种类及数量最少.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广西黔江弩滩段河流湿地生境依赖性较强的水鸟产生较大影响,但不会对适应农田生境、林地生境的林鸟造成较大影响,库区生境难以吸引游禽栖息活动.  相似文献   

2.
2005年,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景观地貌确定一定数量的样线,在每样线上根据不同的生境和海拔高度有针对性地选取一定数量固定半径的调查样点,调查每一样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鸟类群落的组成、种类、集群指数和优势种等特征,比较不同季节、生境、海拔与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量的关系,对不同生境和海拔高度鸟类群落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夏季和冬季2次对大盘山鸟类的调查,共目击记录到鸟类64种,其中夏季鸟类51种,冬季鸟类40种。大盘山鸟类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群落分布在不同的生境呈现出明显差异,但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差异不明显。夏季繁殖鸟类和作为鸟类重要栖息地的森林植被是大盘山今后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点。表5参11  相似文献   

3.
谭丽凤  杨昌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65-6567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采用样点法调查了柳州城市4个公园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共记录到鸟类50种,隶属6目22科。分析表明,阔叶林的鸟类物种数、密度和多样性均最高;水域的鸟类群落均匀度最好;建筑的鸟类群落优势度最高。因此,阔叶林生境对鸟类的吸引力最大。此外,对柳州城市公园如何保护鸟类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鸟类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样线法年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鸟类进行调查,并对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和生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共记录有鸟类11目26科65种,总数量为24531只,其中水鸟有41种,占调查总种数的63%。全年水鸟的种类和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均为越冬期较多,繁殖期较少。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草原-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于2001-2005年5-6月(除2003年),应用样方法对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8种主要生境类型中夏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了这8 种生境类型中鸟类的物种多样性、鸟类的群落组成、群落间的相似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在红花尔基地区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群落的组成种数在11~24种,芦苇湿地生境中鸟类种数最多24种,苔草湿地生境中鸟类种数最少11种.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1.35~2.49,芦苇湿地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49,草地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35.鸟类群落匀度指数在0.54~0.89,林间草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89,而草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低为0.54.鸟类群落之间的相似度指数在0~0.611,森林火烧迹地与天然樟子松林的鸟类群落相似度指数低于森林火烧迹地与灌草地的鸟类群落相似度指数,表明森林火烧改变了森林的鸟类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6.
于2006—2008年采用样线法对涪陵区夏季鸟类进行了调查。按照生境特征将调查地划分为水域、次生林、居民点、农田4种鸟类群落。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61种,重要值高的鸟类(200≤重要值≤300)4种,广布型鸟类18种。次生林鸟类群落的物种数最高,而农田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农田、次生林—居民点、水域—农田鸟类群落的均匀性指数(Pielou指数)、Jaccard相似性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最高。食物是影响鸟类分布的重要因子。对涪陵区夏季鸟类资源及区域生态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对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区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为期1年的鸟类资源调查研究,从鸟类种类、数量、鸟类群落多样性以及鸟类群落组成等方面,对季节动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01种,隶属于16目35科,共计6 002只个体,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居留型中夏候鸟占优势,有62种(占总种类的61.39%);生态类型以鸣禽占优势,为65种(占51.97%),该湿地公园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3.84,均匀度指数为0.832。在4种生境中,林地及灌丛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通过相似性指数分析可知,林地及灌丛和水域及湿地的相似性指数最低,仅0.10,草地绿化带和办公生活区的相似性指数为0.40,在4种生境的比较中最高。基于结果分析,为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明山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生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浙江省杭州市郊东明山森林公园3种不同生境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公署及周边地区鸟类群落的主要鸟类共计27种,其中优势种5种,占18.52%,根据鸟类生境的分布系数分析。广性分布型有4种,占14.81%,中性分布型有23种,占85.19%。不同生境内鸟类群落的种类数目和群体密度存在着差异,各种鸟类分布群在鸟类群落内比例随栖息地结构的不同而不同,由于这些不同导致鸟类群落的相应参数的不同。表4参9  相似文献   

9.
1990~1991年5~6月,在沾河林业局和通北林业局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夏季森林鸟类群落的空间集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丛鸟类群落由3个栖息集团构成,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鸟类群落分别由7个栖息集团构成。灌丛鸟类群落的地面栖息集团的种类远较其它3个林型中鸟类群落的丰富。针叶林鸟类群落的中上层栖息集团的种类较丰富,而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鸟类群落的中下层栖息集团的种类较丰富。相同栖息集团的种类组成在不同林型中存在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太白山北坡夏季鸟类区系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夏季对太白山北坡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39科126种,其中雀形目95种(占75.4%),非雀形目鸟类31种(占24.6%).东洋界52种、古北界54种、广布型20种;留鸟84种、夏候鸟31种、旅鸟11种;中国特有种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太白山是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区系成分的交汇地.6种生境夏季鸟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农田>人为干扰阔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各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陕西黄河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对陕西黄河湿地夏季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黄河湿地共有鸟类61种,隶属于15目33科。湿地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总干渠次之,农田-居民区生境第三,黄土崖最低。在各群落类型中,湿地和总干渠鸟类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湖岗春季鸟类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在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湖岗地区对40个样方连续进行了1813次观察,共记录鸟类64种3706只。采用Shannon-Winner指数对该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林地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灌丛次之,草甸多样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3.
以温带次生灌丛生境秋季鸟类群落为研究对象,2006年8月8日至10月24日,对黑龙江省帽儿山次生灌丛生境秋季鸟类群落时间格局进行了调查,分析由于鸟类迁徙所造成的鸟类群落的变化过程,进而探讨鸟类群落结构的时间异质性特征.使用雾网法共记录到鸟类96种共13620只,隶属于10目29科.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温带次生灌丛生境秋季鸟类群落的时间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秋季鸟类群落组成按时间顺序大致可分4个阶段.通过各阶段群落多样性、均匀性分析,发现不同时间鸟类群落结构的变化与鸟类的居留型、迁徙时间、生境外貌具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01-2005年5-6月(除2003年),在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的巴日图林场,应用样方法对樟子松(Pinus stris var.mongolica)火烧迹地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樟子松林被大火烧后鸟类群落结构年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樟子松林火烧后的第5、6、8、9年共观察到鸟类的种数为17种,雀形目的鸟类最多,12种,占70.59%.树鹨(Anthus hodgsoni)是樟子松林火烧迹地生境的鸟类优势种.每一年鸟类群落组成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F=0.205,P>0.05).火烧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原类型的鸟类--云雀(Alauda ar vensis)出现于樟子松火烧迹地,但云雀、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在火烧生境中的密度减少,云雀减少最为明显(r=-0.978,P<0.05).在樟子松林被火烧后,鸟类多样性指数和鸟类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鸟类多样性指数年间变化正相关(r=0.922,P=0.078>0.05),鸟类密度年闻变化也是正相关(r=0.941,P=0.059).  相似文献   

15.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鸟类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于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采用样线或样方法对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3种绿地体系中21个样地内鸟类群落、节肢动物种类多样性与绿地植被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1种、节肢动物278种、植物269种. 通过对不同绿地体系内鸟类群落与节肢动物种类多样性、植被结构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城市绿地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对城市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鸟类种类及其多样性与栖息地多样性、植物种类、绿化面积或绿化宽度以及节肢动物种类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鸟类密度与公园水域面积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由于植被组成、绿化面积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功能的绿地体系内鸟类群落与栖息地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不同林型鸟类群落特征,2005—2006年夏季对其天然次生林夏季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鸟类8目17科36种,天然次生林鸟类占该地区夏季鸟类总数的49.32%。其中,鸟类优势种为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 hellmayri),常见种为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 orientalis)、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 orientalis)和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 inornatus),天然阔叶林有鸟类24种,天然混交林有鸟类27种,天然混交林具有最大的鸟种数、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天然阔叶林和天然混交林鸟类群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有4种鸟类的密度在两种林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对丰富交错带鸟类群落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保护天然次生林,以促进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存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提高城市森林斑块生态服务功能,以鸟类为指标,阐述以城市森林结构为基础的城市鸟类栖息响应机制。  方法  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1处面积在0.5~2.5 hm2的城市森林斑块为样地,采用样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及结构特征调查,以固定样线和样点结合的形式在秋季观测记录选取的样地鸟类群落组成。结合ArcGIS与卫星影像图,量化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相关指标,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明确与城市鸟类丰富度、多度、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标间的潜在关系。  结果  ①研究记录样地植被90种,隶属51科76属;鸟类8目22科38种,占合肥市记录鸟种的10.08%,最大值保留法计1 213只;城市鸟类优势种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喜鹊Cyanopica cyana、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各斑块之间的鸟类组成有着较高的相似度,相似度均值为0.588。②非参数秩和检验表明在有无水域条件上,鸟类群落差异不明显,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对鸟类指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③利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阐述影响因素,可将影响鸟类丰富度的因素归为城市森林斑块所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下斑块的资源富集程度3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得到关于鸟类丰富度与鸟类多度的方程。  结论  城市森林对城市鸟类的吸引力取决于多个结构层次,能反映城市森林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资源富集程度的指标是影响鸟类栖息的重要因素。图3表3参26  相似文献   

18.
2010年3—4月,运用样方法对紫溪山云南松林春季鸟类群落的垂直空间分布进行观察,共记录鸟类45种,分属5目23科。云南松林的鸟类栖息位点有明显的梯度特征,鸟类群落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均具有明显的垂直空间变化。聚类分析表明,鸟类群落在垂直空间上的栖息范围可分为6个集团,即树冠上层栖息集团(G1)、树冠中下层栖息集团(G2)、树干层栖息集团(G3)、灌木层栖息集团(G4)、草本层栖息集团(G5)、地表层栖息集团(G6)。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佛顶山亚热带植物的多样性和建立有效保护机制,应用样方调查方法,对佛顶山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区系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佛顶山有维管植物429种,隶属于131科273属,生活型普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植物以亚热带分布科和北温带分布属为主;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不同群落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性不明显,表现出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组成越丰富、优势种越不明显、共优种越多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越高的特点。样地内树种平均胸径较小,主要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