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工草地放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草地利用。是种草养畜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利用人工草地。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怎样利用人工草地才算合理。本文从划区轮牧和四季适时、适度放牧方面进行论述,供南方山区放牧利用人工草地时借鉴。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苜蓿草的加工利用加拿大南部的草地几乎全是人工草地和经过改良的半人工草地。人工草地又多以苜蓿草地和草坪草地为主。在苜蓿草地的利用方面,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利用形式。一是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作为放牧地利用;二是以清种苜蓿收割后加工成方型或国型草捆贮存...  相似文献   

3.
达日县人工草地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达日县人工草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人工草地建植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武隆县草地资源丰富,可利用面积115757公顷,适宜发展草地畜牧业。本文对全县草地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建议畜牧业向发展草地畜牧业倾斜,以草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开发利用草地资源,据其特点提出固定草地管理使用权、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合理利用草地及草地资源区域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5.
里奥百脉根的优点与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法涛  杨志忠 《中国草地》1998,(6):30-34,42
根据里奥百脉根在准噶尔盆地北部草原灌溉区多年栽培研究表明的优点,对其在适宜地带建立人工打草地、补播改良草地、人工放牧草地进行了利用评价,指出轮刈方法是防止草地退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工草地在西藏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西藏草地利用发展现状及人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西藏高寒牧区冷季缺草和农区畜牧业发展,确保西藏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施莉 《草业与畜牧》2009,(10):23-25
通过多年的生产和科研实践,立足朗目山科技示范园人工草地的实际,并参照相关的科学试验研究成果,对人工草地建植管理、家畜放牧管理、草畜动态平衡、畜群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实用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草地放牧系统中的草畜矛盾,为人工草地的长期利用、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人工草地放牧利用情况,以及青藏高原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人工草地放牧利用情况,以及青藏高原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了解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结构功能,实现人工草地的高效培育和合理利用,通过对人工草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0多年的竞争与适应后,植物群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工草地由原来的十多个栽培品种的混播组合演化成了由威提特东非狼尾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海法白三叶为优势种的4个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白三叶草十多年生黑麦草混播人工草地上杂草入侵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杂草入侵的种数主要决定于放牧强度;2)α物种多样性随放牧加重而有增-减-增的趋势;3)入侵的主要杂草种为点腺过路黄等8个种;4)所论人工草地都处在恢复演替的先锋阶段,因而草地退化的进程还是能予以遏制的。  相似文献   

12.
贵州高原人工草地上的绵羊放牧越冬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绵羊在贵州高原人工草地上的放牧越冬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杂种绵羊冬春季节在足够的优质豆科、禾本科混播人工草地上,进行纯放牧,其体重、羊毛细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证明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安全越冬;亦说明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是发展养羊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青海草地应用喷施宝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喷施宝肥料对天然草地、人工草地、饲料作物燕麦不同生长期进行不同浓度的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除饲用燕麦施用每公顷112.50ml较大量的喷施宝在当年对作物具有抑制作用外,施用每公顷75.00ml~112.50ml的喷施宝对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草都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更加合理的草地利用方式,以甘肃省夏河县桑科乡高寒草原为研究区,分别设置放牧草地,放牧+施肥草地,放牧+划破补播草地、封育草地、人工草地处理,测定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速率大小顺序为放牧+施肥人工封育放牧+划破补播放牧,最大值10.41μmol/(m2·s),最小值4.69μmol/(m2·s),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3∶00~14∶00,7月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达最大。(2)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为放牧+施肥放牧人工放牧+划破补播封育,最大值1.826,最小值1.157。(3)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的非线性相关关系P值大小为放牧+划破补播放牧人工封育放牧+施肥。放牧+施肥处理为最优草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耿文诚 《草业科学》2000,17(Z1):48-53
夏秋人工草地剩余牧草收贮是云贵高原人工草地合理利用的关键措施之一,青贮是牧草收贮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牧草收贮可调节牧草供应季节平衡;促进牧草再生,提高草地产量,改善利用均匀度,控制杂草,防止草地退化;提高牧草利用率,减少牧草枯腐;提高牧草质量和消化率;减少冬春青绿饲料生产及精饲料供给量,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牧压和肥力对亚热带山地牧草净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亚热带山地湿润环境条件下, 研究牧压和土壤肥力对人工草地净生产的影响。三年试验结果表明, 绵羊在轮牧下, 产草量和磷肥对全年及各月牧草净生产具有显著影响。禁牧时, 夏季地上生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只有很少量的净生产。放牧时, 产草量在1000kgDM/hm2左右时, 净生产最大, 当产草量低于300kgDM/hm2以下时, 净生产量则降低。每年施一次 P2O536~ 60kg/hm2, 可以显著增加牧草净生产, 尤以春末夏初时施肥更为显著。最低产草量出现在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7.
云贵高原红壤人工草地定植期经济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探讨了红壤人工草地定植期的主要肥力限制因子,通过对施肥效应的动态监测,构建了人工草地定植期的施肥模型,并确定出经济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在施肥效应中,白三叶-P素效应最显著,白三叶与施磷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同时白三叶-K素效应也较显著,白三叶与施钾间的相关性r=0.50。定植期在混播人工草地中,经济合理的最佳施肥量为纯磷95.4kg/hm^2,纯钾13.9kg/hm^2;在单播人工草地中,黑麦草经济合理的最佳施肥量为纯磷83.4kg/hm^2,纯钾13.8kg/hm^2。  相似文献   

18.
祁连县是青海省重要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为依托,狠抓畜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截至目前,建成牲畜暖棚2530栋,31.35×10^4m^2,一年生饲草地506.67hm^2,围栏草场24×10^4hm^2,人畜饮水管道96.6km,打井105眼。全县100%的牧户实现了定居,围栏草场,牲畜暖棚,饲草地建设四配套,78%的牧户实现了饮水等“五配套”。从而大大提高了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建议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项目效益和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海花  英陶 《青海草业》2008,17(3):50-52
针对柴达木盆地人工草地杂草危害现状,分析了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单播鸭茅、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苜蓿(Medicago sativa)、15个混播处理(9∶1、7∶3、5∶5、3∶7、1∶9)和无牧草播种处理,研究鸭茅与伴生种在不同混播比例下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现为0~10 cm10~20 cm。混播处理相同土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以鸭茅和苜蓿混播时为最多,鸭茅和无芒雀麦混播时次之,鸭茅和白三叶混播时最小。鸭茅和豆科牧草混播时的脲酶活性高于鸭茅和无芒雀麦混播时的活性,鸭茅和苜蓿或无芒雀麦混播时的土壤蔗糖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高于鸭茅同白三叶混播时的活性。与无牧草播种处理相比,单播和混播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