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墓上林场从1977年春起,在新垦河滩淤泥沙壤土上开展了杉木壮苗试验,初获成功。杉木壮苗试验面积0.7亩,1977年3月初播种,1979年5月6日调查:总产苗83160株,平均每亩产苗11.8万多株。2年生杉木苗,平均高52.0厘米,最大高76.0厘米;平均地径1.0厘米,最大地径1.2厘米;平均侧枝数2—4对,冠幅30.0厘米;平均侧根数26条,最多侧根达31条;平均侧枝长30.0厘米,最大侧根长48.0厘米;平均主根长45.0厘米,最大主根长48.5厘米,根幅25.0厘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生长健壮,茎直干粗,顶芽饱满,根系发达,高径比例适当,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杉木壮苗出圃造林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1984年对1年生桤木幼苗,固定5个30×30厘米的样方,定期测定高、基径、叶片生长情况如下:1、幼苗出土到第1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7厘米,基径0.1厘米,叶片长0.56厘米,宽0.49厘米.第1—2片真叶需20天左右,苗高2.87厘米,基径0.3厘米,最大叶片长0.73厘米,宽0.65厘米.第2—3片真叶需15天左右,亩高3.64厘米,基径0.45厘米,最大叶片长1.34厘米,宽0.65厘米.3—4片真叶需14天左右,苗高3.99厘米,基径为0.7厘米,最大叶片长1.4厘米,宽0.84厘米.4—5片真叶时需8天左右,苗高4.68厘米,基径0.93厘米,最大叶片长1.76厘米,宽1.39厘米.5—6片真叶需6天左右,苗高5.8厘米,基径1厘米,最大叶片长2.45厘米,宽1.4厘米.6—7片真叶约需5天,亩高6.74厘米,基径1.53厘米,  相似文献   

3.
我所杉木嫁接种子园1975年12月开始定砧,1976年3月选用两年生留床苗(基径在0.8—1.2厘米之间)定砧仅3个月的二小区进行嫁接,经过一段的一般性经营管理,据同年11月的调查,成活率达92%,接株平均高35厘米,最高71厘米,平均基径0.8厘米,最粗1.2厘米。根据这一结果,1977、1978两年春,先后在定砧几个月至一年的九个小区(面积65亩)里普遍进行  相似文献   

4.
我所于1975年开始营建杉、檫、松、油茶等林木种子园200亩,现已嫁接杉木种子园65亩,3200株.1976年嫁接的植株生长良好,平均树高198厘米,地径4厘米,最高的258厘米,地径5厘米,有40%以上的植株开花结实.1977年嫁接的当年植株平均高117厘米,正冠率达85%,比1976年嫁接的提高6.2%.  相似文献   

5.
油松是西北和我省黄土高原造林的主要树种。近几年来,桥山林业局建庄、店头林场和宜川县英旺林场进行山地育苗获得成功。建庄林场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26.2厘米,根径0.55厘米,每亩产苗量17万株。英旺林场培育的1年生苗一般高8~14厘米,根径0.17~0.22厘米,亩产18~22万株;2年生苗一般高17~19厘米,根径0.35厘米,亩产14~18万株。山地育苗具有就地育苗,就地造林,不与农田争地,省工、省时、省运输,苗木生长健  相似文献   

6.
我场自1974年春开始营造丰产林12亩(黑松6亩,刺槐6亩),经过细致管理,生长旺盛。一年生刺槐平均高2.96米,平均根径2.53厘米。最高4.1米,最大根径3.8厘米。二年生刺槐丰产林平均高4.91米,平均胸径3.8厘米,最高6.6米,最大胸径6.3厘米。 为了摸清速生丰产的规律性,提高科学营林的水平,结合营造刺槐丰产林,做了年  相似文献   

7.
1978年,我所在总结前几年播种育苗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泡桐埋根育苗试验,成活率91%。在很少管理,夏秋两季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年生长平均高3.57米,平均胸径2.35厘米,平均地径3.23厘米;最高4.40米,最大胸径4.00厘米,最大地径  相似文献   

8.
我所1974年开始营建杉木嫁接种子园,移栽四年生的健壮幼林作砧木,1975年3月18日从靖县采回15个优株无性系嫁接450株,成活388株,保存率达86%。经过精心培育管理,植株生长良好,正冠率达85%左右。据11月15日的调查,接株平均高108厘米,平均基径2.17厘米,最大的植株高134厘米,基径2.5厘米,冠幅133厘米。现将种子园的初期管理工作介绍如下: 一、抹芽去萌:杉木的萌芽力强,加之砧木的萌动比接穗要早,经过截干嫁接后,常在接合部位和根际周围,萌发大量  相似文献   

9.
1974年春,我们受桑树嫁接方法的启示,在我场口上作业点进行了油松接根扦插试验,扦插24株,成活6株,成活植株生长旺盛。据1977年9月28日调查,最大植株高77厘米,根径2.2厘米;一般植株高30厘米,根径1.2厘米;对照株(实生苗)高25厘米,根径1.2厘米;可见接根扦插最大植株的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大208%和83%。并且其根系也明显地比对照发达,接根扦插植株其主根长50厘米以上,侧根20条,最长侧根为84厘米,根系密集分布在土层27-57厘米处;对照株主根长仅25厘米,侧根11条,最长侧根51厘米,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5-25厘米处。  相似文献   

10.
奉节县新民苗圃的油橄榄是1976年从泸县玉蝉林试站引种的,共保存15个品种192株.现全林植株的平均基径14.22厘米,平均冠幅20.46米~2,其中最大植株基径达25厘米,最大冠幅55.18米~2.定植第3年就有6个品种开始试花.1979年开花植株占总株数的46.9%,结果株数占40.1%,开花结果植株逐年上升,到1982年已全部开花结果,产果5337斤,平均株产27.8斤,最高单株产果121斤,亩产573.9斤.提前3年达到省规定的近期高产稳产指标:“定植10年生以上,每年开花面占全林的70%以上,产果量大小年平均每亩300斤以上”.实现了速生早实.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杉木种子园的建设步伐,加速实现林木良种化,我场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一九七四年起在圃地内进行培育杉木嫁接苗试验,收到一定的效果。如我场一九七五年栽植的嫁接苗,今年九月初调查,平均树高1.56米,最大树高2.1米,平均基径3.1厘米,最大基径4.5厘米,冠幅1.08米,结实率63%。一九七五年生产嫁接苗两千多株,给本县社队林场试栽,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我场北十里工区地处金坛、溧阳交界,四面环山,1968年以来,在石头山上栽杉六百余亩,现已大部成林,幼林生长旺盛。六年生杉木平均高325厘米,平均根径6厘米,年平均高生长54厘米。特别是试验林东一号,林龄4年,平均树高397厘米,平均根径6.6厘米,年平均高生长99厘米,1974年新梢生长139.5厘米。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是维持大熊猫种群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的特征是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关键。2017年6月与2018年4月,针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大熊猫取食痕迹的主食竹种群进行了调查,以得到区内大熊猫取食利用的主食竹特征。调查发现九寨沟大熊猫取食利用的主食竹为华西箭竹,取食主食竹的基径平均值约为6.3 mm,对主食竹基径的选择利用范围主要集中在约5.9 mm~6.7 mm,其中最大基径为9.62 mm,最小基径为3.30 mm。大熊猫取食的主食竹所在种群的竹秆平均基径约为4.9 mm,其95%置信区间为4.7 mm~5.1 mm,其中最大基径为16.20 mm,最小基径为1.70 mm;平均种群密度约为35株·m~(-2);被大熊猫选择取食利用的主食竹种群高度集中在约110 cm~125 cm。  相似文献   

14.
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Y.Hu)在泡桐属中突出的特点是生长快,被广泛引种栽培,生产上发展较快。为了探索兰考泡桐埋根育苗技术,确定其推广价值,1977年笔者引种兰考泡桐种根于陆良县林业局作埋根育苗试验,一年生苗平均高3.0米,地径6.4厘米,第二年立春前平茬,优良的植株高达7米,地径8.5厘米,一般高6.0米,地径8.1厘米。1979年从河南省兰考县引进种根50万进行大面积埋根育苗试验,成苗率达80%以上。试验越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省各地正日益广泛地建立良种刺槐无性系种子园,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加快建园进度,我们于七五年春天在胶县苗圃进行了刺槐无性繁殖试验。用六种嫁接方法对比,选择最好的嫁接方法。共嫁接2399株,平均成活率达71.4%,当年平均高244.4厘米,年平均根径3.04厘米,年生长量最大的苗木高达390厘米,根径4厘米,尤以袋接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下,我们大队林场自一九七三年春以来,开展了毛竹种子育苗和造林试验。先后共引进广西毛竹种子4.5斤,实生苗造林和移苗68亩,支援兄弟社队苗木4万余株。一九七四年春分丛移栽的一年生实生苗,一九七五年春平均每穴长出散生态小毛竹25株(最多42株),平均高196厘米(最高278厘米),平均地围径4.4厘米(最粗7厘米),竹鞭越长越粗,新鞭向四周扩展延伸,最远的达330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我县的树种单一问题,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九年,全县引种樟子松一万三千亩。目前,最大的已达十八年生,最小的为三年生。都表现了耐瘠薄、耐干旱、抗风沙、生长快而稳定的特点。最近调查表明。1.高生长:东岭林场院内的十八年生的樟子松平均高7.2米,每年平均生长40厘米。最高的10.5米。东岭营林区九年生的平均高3.36米,年平均生长37.3厘米,最近三年高生长均超过45厘米,最高的达4.88米,2.直径生长:十八年生的樟子松平均胸径20.8厘米,年平均生长1.15厘米。九年生的地径生长6.6厘米,最粗7厘米。3.材积生长:十八年生的平均胸高20.8厘米,单株材积0.150立米。每公顷按六百株  相似文献   

18.
人工更新的现状及其主要经验高山人工更新,始自米亚罗林区,约近二十年历史.根据1972年全省初步调查,历年来总更新面积中,约近一半的面积可望成林和基本成林.以米亚罗林区为例,成活面积占更新总面积的59.8%,成林面积约占28.4%.马尔康营林处1970年调查,全处约有33.2%的更新面积基本成功.米亚罗林区1957年更新的云杉,现平均高达5米,基径粗在12厘米以上.川西1959年更新的油松,现平均高7-8米,胸径10厘米,可间伐利用.黑水林区1964~65年更新的大面积云杉,现高生长也达0.9米以上.道孚林区1967年更新的云杉,现平均高生长近1米.宝兴、红旗等营林处1959年营造的落叶松,现树高多在8米以上,最大胸径16厘米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地改土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笔者在大安市盐碱地上(0~20厘米土层PH值为10.2、含盐量为0.3%),采用改土造柳办法营造青皮柳、旱快柳,获得成功。四年生平均高2.5~2.95米,平均地径2.5~4.5厘米,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20.
1972年我所与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场共同协作,在毛乌素沙地引种樟子松100亩。1977年11月调查,平均高0.78米,最高2.24米,平均地径3厘米,最大地径7.5厘米。经过几年试验,在流沙上栽植的樟子松,凡保存下来的幼树生长基本稳定,初步显示出了引种可望成功的可喜苗头。现将几年来的试验工作小结如下。一、引种试验地区的自燃概况霍洛林场位于毛乌素沙地的东北边缘,海拔高度1309.6米,属于鄂尔多斯干旱草原,频临半荒漠。该地区年平均温度6.1℃,绝对最高气温35.4℃,绝对最低气温-30℃。植物生长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88.7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