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7个玫瑰品种干燥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DPPH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鳌合金属离子法测定供试材料的抗氧化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抗氧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玫瑰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各玫瑰品种的铁离子还原力都在70%以上,其中最高的是‘苦水’玫瑰(99.33%),最低的是‘和田重瓣红’玫瑰(77.66%);‘墨红’玫瑰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法兰西’玫瑰(33.62%)和‘苦水’玫瑰(31.42%)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苦水’玫瑰的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最高(82.13%),‘长白山重瓣红’玫瑰最低(26.53%),其他介于两者之间;各品种DPPH清除率均在90%以上,且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法兰西’玫瑰DPPH清除率最高(94.56%),‘苦水’玫瑰DPPH清除率最低(93.72%)。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玫瑰品种抗氧化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氧化能力由高到低为‘墨红’玫瑰>‘苦水’玫瑰>‘金边’玫瑰>‘长白山重瓣红’玫瑰>‘法兰西’玫瑰>‘和田重瓣红’玫瑰>‘平阴’玫瑰。  相似文献   

2.
美国Oglesby公司,沙漠玫瑰(夹竹桃科沙漠玫瑰属)新品种‘Hot Pink’。该品种性强健,分枝力强,每枝分枝上都可开花,栽植16周后植株便可在6英寸的花盆中开花。植株一致性强,抗性强。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基地引进‘香妃’、‘夏黑’、‘醉金香’、‘巨玫瑰’、‘高妻’、‘阳光玫瑰’、‘红宝石无核’7个葡萄品种,通过对其物候期、果穗性状、果实性状等综合表现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郑州市葡萄引种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夏黑’可作为早熟品种扩大推广,‘高妻’可作为中熟品种大面积推广,‘阳光玫瑰’可作为晚熟品种推广,‘香妃’、‘醉金香’、‘巨玫瑰’、‘红宝石无核’均需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相应的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是否在扦插基质中添加蚯蚓粪为研究对象,以‘夏黑’‘阳光玫瑰’和‘玫瑰香’的一年生硬枝为试验材料,进行硬枝扦插试验。通过观察扦插后3个葡萄品种的生根情况,对扦插后的成活率、生根数、根粗、根长及叶片数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表明,同一基质下不同品种间的成活率、生根数、根粗等存在差异;而在同一品种不同基质下,添加蚯蚓粪基质的3个品种的成活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粗等均优于未添加蚯蚓粪基质的处理,说明在扦插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蚯蚓粪有利于夏黑、阳光玫瑰和玫瑰香扦插苗的成活及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葡萄裂果与品种及水分的关系,以‘红地球’‘魏可’‘意大利’‘玫瑰香’等4个品种为试材,在浸果0~60h的条件下观察葡萄重量变化及裂果情况,结果显示:‘意大利’的吸水率较大为7.89%,‘红地球’‘魏可’‘玫瑰香’吸水率在2.50%~3.24%,其中‘红地球’‘魏可’‘意大利’吸水率与时间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玫瑰香’浸果前期吸水率较快,后期吸水率随时间变化不大。‘红地球’(50%)‘意大利’(50%)的裂果率显著高于‘魏可’(25%)‘玫瑰香’(25%),且浸果前期‘红地球’裂果率增长速度最快。‘红地球’‘魏可’‘意大利’‘玫瑰香’的吸水率与裂果率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红地球’裂果率随吸水率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6.
24个朱顶红品种主要观赏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进的24个朱顶红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开花习性和主要观赏性状。结果表明,朱顶红各品种的花期、花部性状、开花习性等均有一定差异,南非品种展叶与开花大都同时进行,早秋种植,圣诞开花;荷兰品种大多先花后叶,花期在2—4月份。‘棉花糖’、‘娇羞新娘’、‘维加斯’、‘初恋’、‘柠檬冰糕’、‘圣诞快乐’、‘花瓶’、‘紫雨’、‘双龙’、‘双重漩涡’等15个品种综合性状优,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重庆高海拔冷落地区发展的优质甜樱桃品种,本试验以‘布鲁克斯’‘鲁玉’‘罗亚理’‘罗亚明’‘瑞德’‘萨米脱’‘桑德拉玫瑰’‘桑提娜’8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在重庆万州高海拔山区开展引种试验研究,对物候期、树体营养生长参数、芽特性、花特性、抗逆性、坐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初步发现较为适宜重庆的品种有‘布鲁克斯’‘罗亚明’‘鲁玉’,其中‘布鲁克斯’移栽后成活率高,芽密度最大,且芽并生率最高,花芽率高,花密度最高,坐果较好;‘罗亚明’花芽率高,花密度大,坐果率高;‘鲁玉’移栽后成活率高,年生长量较大,干径增长快,新梢长,树体高大,成花一般,但坐果率高,‘罗亚理’成活率很低,引种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8.
干制对玫瑰花芳香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花是著名的药用、茶用材料,干制是其广泛采用的加工方式。为阐明玫瑰花朵干制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变化规律,以‘丰花’‘苦水’玫瑰为材料,采用烘箱干制不同时期的玫瑰花朵,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花朵烘干后芳香物质的含量情况。结果表明,采用50 ℃干燥条件,各品种开放花朵、花蕾分别需要烘干5.5、12 h达到质量恒定;玫瑰不同时期花朵干制后共检测出21种挥发成分,大蕾期、半开期检测到的挥发成分种类多于小蕾期与盛花期;定量分析干制后玫瑰花朵特征芳香成分,‘丰花’‘苦水’玫瑰中苯甲醇、苯乙醇、香茅醇等分别在大蕾期保存较多,盛花期保留最少。该研究的实施明确了玫瑰干制过程中芳香物质的保留规律,为进一步优化玫瑰干制技术体系,促进玫瑰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适宜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早熟葡萄品种,以满足吐鲁番地区发展设施葡萄栽培的需求。【方法】2013-2016年,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吐鲁番地区引种的‘京蜜’‘京香玉’‘京翠’‘夏至红’‘洛浦早生’‘6-12’‘早黑宝’‘早康宝’‘绿宝石’‘金田玫瑰’‘金田蜜’等11个葡萄品种的物候期、结果特性、果穗和果粒的品质性状及栽培适应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各品种的综合表现。【结果】在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11个葡萄品种均为早熟品种,但各品种在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葡萄果实性状等方面存在差异。‘6-12’‘洛浦早生’‘夏至红’从萌芽到浆果成熟时间小于100d,为极早熟品种;各品种萌芽率为44.00%~71.90%,其中以‘绿宝石’最高,‘早康宝’最低,差异极显著;结果系数为0.10~0.94,‘京翠’最高,‘绿宝石’最低,差异极显著;引种成活率均较高,为85.71%~100.00%,‘6-12’最低。‘早黑宝’穗质量最大,极显著大于其他10个品种;‘早康宝’‘金田蜜’粒质量较大,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其他品种。11个品种果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2%~19.0%,其中以‘金田玫瑰’最高,‘绿宝石’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11个品种综合得分排序为:‘早黑宝’‘金田玫瑰’‘早康宝’‘金田蜜’‘京翠’‘京蜜’‘京香玉’‘夏至红’‘6-12’‘洛浦早生’‘绿宝石’。【结论】‘早黑宝’‘金田玫瑰’‘早康宝’‘金田蜜’‘京翠’‘京蜜’‘京香玉’等品种适宜吐鲁番地区设施栽培,‘夏至红’‘6-12’‘洛浦早生’‘绿宝石’等品种的表现不如原育种地,且生长势过强,不适宜吐鲁番地区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葡萄玫瑰香味性状,为无核香味葡萄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探究亲本基因型、胚发育形态以及生长调节剂对胚萌发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无核×玫瑰香味组合胚挽救体系,并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初步对杂交后代进行无核性状鉴定。【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方法,对10个玫瑰香味和无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的果实香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从中筛选出浓香型品种作为亲本;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以6个玫瑰香味品种为父本,5个欧洲无核品种为母本,配置13个杂交组合;无菌条件下,从幼果中剥离杂种胚珠,离体黑暗培养8周,随后将发育的杂种幼胚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浓度和比例的胚萌发培养基中,通过优化胚萌发培养基配方,提高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幼苗经温室炼苗后,将成活的F1代移栽至大田。利用分子标记早期辅助选择具有无核性状的F1代杂种株系。【结果】萜烯类物质是玫瑰香味的主要呈香物质,8个玫瑰香味品种均能检测到萜烯类物质,其总含量为0.0246—1.3824。筛选出‘亚历山大’‘阳光玫瑰’‘玫瑰香’等玫瑰香味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可作为杂交亲本,用于创制兼具无核和玫瑰香味新种质;利用胚挽救技术从13个杂交组合获得杂种株系1 284个,移栽成活697株;以‘红宝石无核’和‘火焰无核’作为母本的后代成苗率较高,以‘阳光玫瑰’‘爱神玫瑰’‘红亚历山大’为父本的胚挽救成苗较好,其中‘红宝石无核’ב爱神玫瑰’杂交后代胚发育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分别为48.59%和51.71%;幼胚萌发率以WP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 mg·L-1 KT+0.5 mg·L-1NAA+1.0 mg·L-1 ZT的生长调节剂时较高,达11.33%,高于对照的7.41%;分别利用3种无核相关分子标记GLSP1-569、SCF27-2000和SCC8-1018,对101个株系进行无核性状检测,表明使用不同的标记在27个株系均检测到特异性条带,初步确定以上携带无核特异条带的株系为无核株系。【结论】‘亚历山大’和‘阳光玫瑰’的香味物质含量高,并且与欧洲葡萄杂交后其胚挽救效率高,是合适的香味父本材料;而‘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适合作为母本。胚萌发培养时,以WPM培养基添加适当浓度的KT及ZT有较好的促生根效果。通过分子标记对杂交F1代无核性状检测率为26.73%。目前开发的玫瑰香味标记较少,本研究获得的杂种后代可为研究玫瑰香味基因标记提供重要的试材。  相似文献   

11.
对引进的6个无核葡萄品种的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火焰无核’、‘爱神玫瑰’适宜在云南元谋地区栽培,‘碧香无核’、‘粉红无核’、‘美丽无核’、‘月光无核’不适宜在该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为测定不同品种葡萄对炭疽病菌的抗病性,通过室内接种,测定不同品种葡萄‘巨峰’、‘夏黑’、‘美人指’、‘白罗莎里奥’、‘红罗莎里奥’、‘醉金香’、‘阳光玫瑰’、‘魏可’、‘红乳’、‘昭平红’、‘红芭拉蒂’、‘东方之星’叶片和成熟期果实对炭疽病菌的抗病性,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并测定采果期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有机酸含量。叶片抗性结果显示:‘巨峰’、‘红芭拉蒂’高抗,‘美人指’、‘阳光玫瑰’、‘魏可’、‘夏黑’抗病,‘醉金香’、‘昭平红’、‘白罗莎里奥’感病,‘红乳’和‘红罗莎里奥’极感病。果实抗性分析结果显示:‘醉金香’、‘美人指’、‘东方之星’、‘阳光玫瑰’抗病,‘巨峰’、‘红芭拉蒂’、‘白 罗莎里奥’感病,‘红乳’、‘昭平红’、‘红罗莎里奥’和‘夏黑’极感病。不同品种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有机酸含量差异显著,但与炭疽病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不同品种葡萄对炭疽病的抗感程度,要结合葡萄品种、生理期、栽种管理模式、环境气候等各项因子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地方特色玫瑰品种‘单县玫瑰’(Rosa rugosa ‘Shanxian Meigui’)和‘丰花玫瑰’(R. rugosa ‘Fenghua Meigui’)(对照)不同开放阶段的花瓣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检测其鲜花芳香成分。结果表明,‘单县玫瑰’鲜花三个开放阶段共检出5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类别有醇类、酮类、酚类和酯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在挥发性物质总量中占比最高且始终高于‘丰花玫瑰’,三个阶段相对含量均在20%以上,盛开期香茅醇含量最高,达26.33%;‘单县玫瑰’仅盛开期检测到较高含量的反式玫瑰醚,而‘丰花玫瑰’同期没有检测到。香茅醇、苯乙醇、香叶醇、乙酸酯类、甲基丁香酚、玫瑰醚等物质构成‘单县玫瑰’的主体香气,与‘丰花玫瑰’相似,但不同开放时期香气物质含量及构成均有所不同。玫瑰花朵发育状态对呈香物质的组成与含量有影响,随着鲜花开放,‘单县玫瑰’香气逐渐变甜浓,盛开期其主体呈香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且高于同期‘丰花玫瑰’,花香较‘丰花玫瑰’浓郁,感官品质更为优良。盛开期是‘单县玫瑰’油用的最佳采收期。本研究可为‘单县玫瑰’的开发利用和玫瑰油用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晚熟葡萄品种圣诞玫瑰在皖北地区的栽培表现,并从园区建设、栽培方式选择、修剪、花果管理、果实套袋、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介绍了圣诞玫瑰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皖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增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88-6189
[目的]探讨影响玫瑰(Rosa rugosa Thunb.)花柱半离体培养的关键因素。[方法]以1份野生玫瑰(珲春)、2个栽培玫瑰品种(紫枝玫瑰R.rugosa‘Zizhi’,重瓣玫瑰R.rugosa‘Chongban’)及2个月季品种(红帽子月季R.chinensis‘Red Hat’,粉和平月季R.chinen-sis‘Pink Peace’)为材料,对比分析水培花枝与露地花枝2种材料及5月中旬及6月中旬2个栽培时间对玫瑰花柱半立体培养的影响。[结果]水培花枝的花和露地自然开花的花对花柱半离体培养的结果影响不显著;5月份的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显著优于6月份的。[结论]该研究可为克服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花柱半离体培养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7个鲜食葡萄品种的一年生植株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不同温度处理,探讨不同葡萄品种的高温逆境应答反应。结果表明:在45℃极端高温处理下‘夏黑’和‘申华’植株形态表现良好;‘巨峰’和‘巨玫瑰’次之;‘申丰’‘沪培1号’和‘醉金香’的热害表型明显。葡萄叶片的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HSP21蛋白水平等均受到高温影响,45℃处理其变化幅度较35℃处理更为明显;此外,45℃处理‘申丰’‘沪培1号’和‘醉金香’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其他品种大,说明这3个品种对高温逆境较为敏感;‘申华’和‘夏黑’‘巨玫瑰’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均在45℃处理3 h时有显著变化,并于6 h时(‘巨玫瑰’)和150 h时(‘申华’和‘夏黑’)恢复至原初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激发植株耐热潜能,增强了其对逆境的适应能力。综上,‘申华’和‘夏黑’为高温耐受型葡萄品种,‘沪培1号’‘申丰’和‘醉金香’为高温敏感型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无核葡萄品种花粉贮藏及其生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丰无核’‘爱神玫瑰’‘杨格尔’‘奥迪亚无核’和‘奇妙无核’5个葡萄品种的花粉为试验材料,撒播在10%蔗糖+10 mg·L~(-1)硼酸+6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处理方法(液氮未处理、液氮处理)、不同温度(25、0、-20、-40、-80℃)、不同贮藏时间(1、3、5 d)对5种葡萄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爱神玫瑰’的单花药花粉量最多,达到(5 446±80)粒;‘京丰无核’的新鲜花粉生活力最高,为(68.19±2.98)%,‘奇妙无核’的新鲜花粉没有萌发。液氮未处理和处理后观察发现,液氮处理后花粉生活力远远低于液氮未处理的,液氮未处理的同一品种不同处理花粉生活力对比发现,最适宜长期贮藏的温度是-80℃,其次是-40℃,25、4、-20℃条件下贮藏花粉生活力降低较快。不同品种花粉贮藏后,‘京丰无核’花粉萌发率最高,为(55.87±1.14)%,较差的是‘杨格尔’,其花粉萌发率比‘京丰无核’花粉萌发率低17.84%,‘奇妙无核’没有萌发,杂交授粉时,适宜的父本为‘京丰无核’‘爱神玫瑰’与‘奥迪亚无核’。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育新奇花色、抗黑斑病的新优品种,对抗逆性强的蔷薇属其他植物与观赏性状优良的月季品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及月季品种间杂交,同时结合花粉生活力、母本自然授粉结实情况,探究蔷薇属其他种或品种与月季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筛选合适的杂交亲本。结果表明:在以白玉堂、单瓣黄刺玫、报春刺玫、玫瑰为父本与9个现代月季品种为母本的20个远缘杂交组合中,杂交亲和性较高的组合有‘雪山娇霞’×报春刺玫、‘雪山娇霞’×单瓣黄刺玫、‘橘红潮’×玫瑰、‘花房’×白玉堂,结实率在10.91%~37.5%。结合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以及母本自然授粉结实情况的调查,筛选出适合做母本的月季品种有‘绯扇’、‘电子表’、‘曼哈姆’、‘花房’、‘红帽子’‘橘红潮’和‘雪山娇霞’;结合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以及花粉生活力测定的结果,筛选出适合做父本的月季品种有‘电子表’、‘红法兰西’和‘绯扇’。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延长葡萄试管苗种质离体保存的继代间隔时间,降低接种频率,本试验以‘巨峰’‘赤霞珠’‘四倍体玫瑰香’‘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培养基中附加缩节胺或烯效唑及培养基表面覆盖无菌水对葡萄试管苗延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附加250 mg/L缩节胺可用于‘赤霞珠’试管苗延缓生长保存,接种后180 d存活率由对照的零存活提高到100%,去掉缩节胺后试管苗当代即恢复生长。培养基中附加0.5~1.0 mg/L的烯效唑对延长‘巨峰’‘四倍体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葡萄试管苗继代间隔时间有良好作用;培养基表面覆盖20~40 mL无菌水能有效减少培养基水分蒸发,延长继代间隔时间,且对‘巨峰’‘四倍体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试管苗生长状态无显著影响;培养基附加1.0 mg/L烯效唑及表面覆盖40 mL无菌水的组合处理有效延长了‘巨峰’‘四倍体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试管苗保存时间,180 d时,3个品种试管苗存活率分别由只加烯效唑单一处理的55%、50%和70%提高到组合处理的100%。附加烯效唑处理的试管苗除‘巨峰’试管苗在第1代恢复正常生长外,其它品种在常规培养第2代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葡萄玫瑰香味性状,为无核香味葡萄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探究亲本基因型、胚发育形态以及生长调节剂对胚萌发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无核×玫瑰香味组合胚挽救体系,并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初步对杂交后代进行无核性状鉴定。【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方法,对10个玫瑰香味和无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的果实香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从中筛选出浓香型品种作为亲本;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以6个玫瑰香味品种为父本,5个欧洲无核品种为母本,配置13个杂交组合;无菌条件下,从幼果中剥离杂种胚珠,离体黑暗培养8周,随后将发育的杂种幼胚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浓度和比例的胚萌发培养基中,通过优化胚萌发培养基配方,提高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幼苗经温室炼苗后,将成活的F1代移栽至大田。利用分子标记早期辅助选择具有无核性状的F1代杂种株系。【结果】萜烯类物质是玫瑰香味的主要呈香物质,8个玫瑰香味品种均能检测到萜烯类物质,其总含量为0.0246—1.3824。筛选出‘亚历山大’‘阳光玫瑰’‘玫瑰香’等玫瑰香味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可作为杂交亲本,用于创制兼具无核和玫瑰香味新种质;利用胚挽救技术从13个杂交组合获得杂种株系1 284个,移栽成活697株;以‘红宝石无核’和‘火焰无核’作为母本的后代成苗率较高,以‘阳光玫瑰’‘爱神玫瑰’‘红亚历山大’为父本的胚挽救成苗较好,其中‘红宝石无核’ב爱神玫瑰’杂交后代胚发育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分别为48.59%和51.71%;幼胚萌发率以WP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 mg·L-1 KT+0.5 mg·L-1 NAA+1.0 mg·L-1 ZT的生长调节剂时较高,达11.33%,高于对照的7.41%;分别利用3种无核相关分子标记GLSP1-569、SCF27-2000和SCC8-1018,对101个株系进行无核性状检测,表明使用不同的标记在27个株系均检测到特异性条带,初步确定以上携带无核特异条带的株系为无核株系。【结论】'亚历山大'和'阳光玫瑰' 的香味物质含量高,并且与欧洲葡萄杂交后其胚挽救效率高,是合适的香味父本材料;而‘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适合作为母本。胚萌发培养时,以WPM培养基添加适当浓度的KT及ZT有较好的促生根效果。通过分子标记对杂交F1代无核性状检测率为26.73%。目前开发的玫瑰香味标记较少,本研究获得的杂种后代可为研究玫瑰香味基因标记提供重要的试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