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铃薯品种对早疫病的离体叶片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评价马铃薯品种对早疫病的抗性水平,利用NAA处理后的马铃薯离体叶片,在室内对国内的23个马铃薯品种早疫病抗性水平进行鉴定。通过测量病斑直径及发病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最终筛选出免疫品种6个、高抗品种1个、抗病品种6个、感病品种和高感品种各5个,为各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病是辣椒疫霉菌(Phytop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为害较严重。为明确现有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36份辣椒品种进行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之间抗性差异较大,其中4个品种表现出高抗,3个品种表现抗病,5个品种表现中抗,24个品种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3.
用苯骈咪唑保绿的离体叶段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用50 mg/kg 苯骈咪唑保绿的小麦离体叶段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而对小麦抗条锈病、叶锈病性的鉴定结果和田间成株期鉴定的结果有差异。说明此法可用于小麦抗白粉病性的鉴定,而对小麦抗条锈病、叶锈病的鉴定,此法尚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贵州部分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灌根法对34个辣椒区试品种进行了疫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34个辣椒平中,高抗1个,抗性品种11个,中抗品种15个,感病品种7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2.94%、32.35%、44.12%和20.59%。黄平线椒、贵椒1号、绥阳小米辣、贵椒3号、独山皱椒3号、H29、1001、137、87-2-3、党武辣椒、绥阳锥椒2号、独山线椒等辣椒品种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主要辣椒品种对疫病、根腐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9~ 2 0 0 0年共鉴定山东省栽培的辣椒品种 2 9份 ,对辣椒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均为感病品种。对根腐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表现抗性的 2份 ,占供试材料的 7 4% ;高感材料 5份 ,占 18 5 % ;其余品种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病接种鉴定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三种辣椒疫病接种方法的比较,表明灌根接种法较适宜于辣椒抗疫病鉴定,同时用此方法对30份辣椒进行了接种鉴定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评价辣椒种质资源,应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SRAP技术,对204份辣椒种质进行疫病抗性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高抗和抗性材料各8份、中抗材料16份,感病材料172份;抗病材料占供试种质数的比例为15.69%,且主要来自我国南方地区。SRAP分析结果表明,20条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85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9.25条,多态性位点比例82.91%。204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Jaccard相似系数0.413~0.996,平均为0.788。通过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700为阀值,将204份种质分为7类,有25份抗病材料分布在第Ⅴ类和第Ⅵ类,占全部抗病材料的78.10%。  相似文献   

8.
植物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和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育种技术,其获得的变异多属于单基因或少数基因变异,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改进植物个别性状。综述了抗性突变体的类型和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的途径、鉴定、研究近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灌根法鉴定了引自亚蔬中心的22份辣椒资源材料对广东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同时观察了其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引进的22份辣椒资源材料中有18份对广东辣椒疫霉菌株ZLT0566表现抗性,其中7份抗源抗性达免疫或高抗水平,经田间鉴定获得一致结果;在引进的抗性资源材料中,除了来源于泰国的Bangchang栽培种因具有较大果实而有一定商品性外,多数抗性材料的果实均较小,与目前广东省生产上需求的大果型商品种尚有很大距离,需要加以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10.
小麦叶锈菌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 45 %特克多胶悬剂、15 %TBZ乳油、6 -BA作保鲜剂 ,分别以脱脂棉、滤纸、水琼脂培养基为载体进行小麦叶锈菌离体培养 ,表明在 3种保绿剂中 ,6 -BA的保绿效果最好 ,且小麦叶锈病病程和症状均与温室苗期试验相当 ,45 %特克多胶悬剂次之 ,15 %TBZ乳油效果较差。一定范围内保绿剂的浓度低 ,发病快、褪绿早 ;反之 ,发病慢、褪绿晚 ,但浓度太高不仅影响保绿效果 ,而且影响叶锈病的发生。 3种保绿剂的最适使用剂量分别为 :45 %特克多胶悬剂 5 0 μL·L-1、15 %TBZ乳油 2 5 μL·L-1、6 -BA 2 5~ 75mg·kg-1。叶龄影响离体叶片的保绿效果 ,以叶龄小的初展叶效果最佳。衬垫物灭菌与否对保绿及病害发生无显著影响。三种衬垫物中 ,以脱脂棉效果最好 ,滤纸次之 ,水琼脂效果最差。试验证明以 6 -BA 2 5~ 75mg·kg-1为保绿剂 ,以脱脂棉为衬垫物 ,取叶龄小的初展叶作离体叶片 ,在 18~ 2 0℃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利于叶片的保绿及小麦叶锈菌的生长。该方法比清水法提高保绿效果 1倍以上 ,是行之有效的专性寄生菌离体培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FKJ-1为砧木,以新椒3号和新椒10号为接穗,研究了用嫁接技术增强辣椒对疫霉病抗病性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嫁接苗可有效抵抗疫霉病的发生,采收期延长,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辣椒抗疫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43个辣椒自交系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43个自交系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高抗有20个,抗病有6个,中抗有11个,感病有5个;牛角椒中ZN40、ZN6、ZN3、ZN44、ZN16、ZN13等自交系具有极高的抗病性,灯笼椒中ZD217、ZD215-2、ZN201、ZD202、ZD220等自交系具有极高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筛选抗性种质资源,进行栽培品种选择和抗性育种,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从荷兰、法国、韩国等国外引进的19个辣椒品种进行了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9个品种中,有高抗病品种11个,抗病品种4个,中抗品种2个,感病品种2个。  相似文献   

14.
辣椒嫁接抗疫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自日本的辣椒专用砧木品种"肩车"为砧木,采用套管嫁接法对辣椒进行嫁接,测定嫁接苗对辣椒疫病的抗性。结果表明,选用的3个辣椒品种四平头、新椒3号和猪大肠的嫁接苗对疫病的抗病程度均显著优于自根苗,嫁接苗可以达到抗病或高抗的级别,而自根苗均为感病,说明辣椒砧木"肩车"对疫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可以作为辣椒嫁接栽培的优良砧木在生产上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对四川辣椒疫霉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辣椒室内叶片抗性鉴定和田间抗性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4~30℃,在CA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丝产生游动孢子囊数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培养能提高游动孢子囊数量。通过5种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表明灌根法最接近田间自然发病,室内叶片鉴定与田间灌根法鉴定结果吻合率在72.61%。  相似文献   

16.
辣椒抗疫病鉴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简便有效地进行辣椒资源抗疫病筛选,对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疫病毒素离体叶片接种法、毒素灌根接种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毒素接种法鉴定结果与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辣椒抗疫病鉴定的有效方法,对大批材料进行快速接种鉴定。  相似文献   

17.
对来自于贵州省不同栽培地区的8个辣椒疫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及辣椒抗疫病性研究.经形态特征及回接发病特征鉴定,确定这些菌株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8个菌株在CA上诱导产生的孢子囊形态特征和平均大小无明显差异.在一些辣椒品种中,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可能共存.建议在生产中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外抑菌测定和盆栽生物测定研究了甲壳胺诱导辣椒抗辣椒疫病的效果。体外抑菌测定结果表明:甲壳胺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50 mg/L浓度下,甲壳胺对菌丝生长先表现出促进作用但最终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达到400 mg/L和800 mg/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分别达到83.75%和89.77%。盆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甲壳胺诱导辣椒抗疫病的最佳施药浓度为12 000×叶/20 000×根。  相似文献   

19.
陕西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陕西辣椒疫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将引起陕西辣椒疫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利用一套鉴别寄主,通过常规抗病性鉴定技术,对陕西辣椒疫霉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孢子囊萌发抑制法测定了12种常用的防治剂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结果表明:陕西辣椒疫霉菌分离物属于生理小种3;不同供试药剂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的是辣椒病菌清和活康壮,EC50分别为252.76 μg/mL(r=0.8669)和376.18 μg/mL(r=0.9304);对孢子囊萌发抑制效果较好的是69%烯酰吗啉WP和80%代森锰锌WP,EC50分别为317.61 μg/mL(r=0.9767)和421.70 μg/mL(r=0.9573);60%椒霸菌毒克星WP和50%扑海因WP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