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7月19日7时10分左右,第9号强台风“威马逊”挟狂风暴雨从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登陆。登陆时最大风力达15级,风速达48米/秒。气象专家估测,它的威力相当于小汽车以183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奔驰,足以将大树拦腰截断或连根拔起,也能将3层的砖木结构楼房瞬间夷为平地。光坡镇红沙村由于缺少海防林保护,村里1.8万亩蚝排、0.8万亩渔排,几乎全部被毁。昔日“万亩蚝排”的壮观场面,顷刻间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了探索、了解沿海防护林对登陆台风强风过程的湍流特性的影响及其防风效应,本研究利用设置在南沙沿海防护林临海边和相距70 m的林内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了2012年的1208号"韦森特"台风过程中气象因子的时程变化,重点分析了"韦森特"台风过程强风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向特征。研究发现"韦森特"台风过程的风速时程曲线出现两次极值风速,呈M型变化,强风风向角出现大幅度的转换;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最大风速减弱系数为0.58,对整个台风过程的风速减弱系数为0.7,林内和海边的平均湍流强度比值为1∶2.25,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的防风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3.
台风“威马逊”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7月18日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登陆,中心风力达到60m/s,是1973年以来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此次台风对区域森林植被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导致树木倒伏、折干和折枝,严重制约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森林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持续发展。影响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抗台风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树种选择、森林结构、栽植方式、管理水平和树木健康状况等。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台风"威马逊"干扰后调査结果表明:树种选择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抗台风能力最直接的因素,是决定沿海地区防护林、城市绿化和新农村森林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环节。该研究将为海南沿海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灾后植被恢复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阐述广西区沿海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沿海防护林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西沿海防护林保护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 广西沿海为台风频繁袭击的地区,台风带来的暴雨、风灾、水灾、暴潮给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据统计,1990-2004年间广西沿海地区因台风、暴潮等灾害造成434万多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0.5万多公顷,倒塌房屋2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  相似文献   

6.
广西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是森林最主要的生态功能之一。在全面调查和广泛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对广西沿海防护林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沿海地区可划分为 5大防护林类型 :1 潮间带防护林 ;2 海岸基干防护林 ;3 陆上防护林 ;4 农田林网防护林 ;5 村庄防护林。不同类型的防护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育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潮间带防护林和村庄防护林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较强 ,前者更有利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及鸟类多样性的发育 ;后者对高等植物多样性的保育作用较明显。其它防护林类型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作用均不强 ,这与它们所处的生境特点、防护林规模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7.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59-163
为了解超强台风"威马逊"对海口市园林树木的破坏程度,对海口市城区的主干道、公园和小区等开展园林树木的风害情况调查。共调查树木96种42396株,以棕榈科、桑科植物为主。风害症状以折枝、落叶为主,另有部分树木被连根拔起或被吹弯斜。43.8%的树种为中度受害,平均受害级2~4;35.4%为重度受害,平均受害级均在4或4以上,其中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受灾最严重。并针对风害原因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论述和林格尔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建设效益,即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县防护林的三大效益十分明显,并且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襄汾县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25年来取得的成效。总结了该县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经验与做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的。这25年的风雨历程,也是中国社会一步步融入现代性社会的历程,同时折射出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苍茫心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发展之路曲折生动,“三北”的故事永远不会完,也完不了。  相似文献   

11.
用数据和实例说明“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内蒙古部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杨树林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四期工程区基本情况,总结了已经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工程建设发展前景,提出了工程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菊 《中国林业》2012,(20):26-27
河北省府山市丰南区地处翼东平原,西邻渤海,中东部地区土壤以沙壤土为主,西部、西南部地区以盐碱度较高的黏质上为主,多年以来,丰南改林权、抓项目、重科技、强服务,使林木资源不断增加,初步建成了以农田林网为主体,以河渠路绿化为主框架,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村庄绿化为补充的沿海绿化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完成造林11.35万亩,其中完成沿海防护林工程项目8.1万亩。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林业》2001,(12):15-16
经过全区各族群众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区全面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一阶段建设任务。据统计,1978~2000年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721万亩、飞播造林469万亩,封山(沙)育林1524万亩,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现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在内蒙古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在平原农区和滩区,区域内农田林网化程度由建设前的22.8%提高到70%以上,使3000多万亩的农田得到林网庇护。 在沙区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使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进沙退”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临汾市西山地区是山西省“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主战场,自1978年该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介绍了实施该工程的经验和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各种效益,提出了工程建设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后续管理脱节、鼠(兔)危害严重、部分地区病虫害扩散等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办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阳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7.
城市防护林建设是城市安全重要内容,建设好城市防护林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广州“绿色亚运”增绿行动防护林建设是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融合,是践行建设生态高效、景观优美、城乡一体、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防护林体系.文章在对广州防护林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沿海防护林、工业园防护林、农田林网三大建设工程方面对广州“绿色亚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汾西县“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经验,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区各县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荀俊杰 《山西林业》2019,(2):10-11,48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太原市从1978年开始实施该项工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对于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生态宜居太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何加强工程造林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林业主管部门努力探索的问题。本文从以情感人、凝聚人心,形成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打破常规、创新机制,造就一支稳定的林业队伍两个方面介绍了工程造林管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