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玉带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总面积70 hm~2,有科学试验与示范、技术示范与推广、科普宣传与教育、生态休闲与观光四大功能区。园区建设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原则,科学配置工程、植物和耕作三大措施,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努力把园区打造成精品工程。园区设有休闲游憩园  相似文献   

2.
<正>孟津生态水土保持科技园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城新老城区交接地带,占地0.8km~2,2000年动工兴建,2002年一期建设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主要设施有科普园、科普馆、宣传长廊、径流观测小区及水土保持护坡示范工程等,2007年被水利部命名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12年被水利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为配合搞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园区管理部门以"完善功能、科教一体"为基本点,把水土保持普及教育从娃娃人手为切人点,注重水保示范与科普教育的融合,扎实推进了"水保教育进校  相似文献   

3.
运用“三生空间”理念规划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运用"三生空间"理念设计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以提高园区在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科学普及、水土保持政策宣传等方面的示范效应。[方法]基于综合遥感影像、野外实地勘查等资料,分析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三生空间"格局与水土保持措施需求。[结果]①园区划分为河谷生活空间保土护岸人居环境维护区、山丘生产空间水土流失治理区和高山生态空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②生活空间需实施河道疏浚、护岸、河流生态廊道构建、道路与庭院水土保持等措施;生产空间需实施坡地改土造田、水系和路网建设等综合水土保持措施;生态空间需实施封山育林、泥石流治理等措施。③依托太阳湾景区,设置水土流失科研观测设施、水土保持技术展厅(馆)、水土保持措施及功能讲解标识牌等,对公众进行渗透式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和宣传。[结论]四川省宝山是成都平原向岷山过渡的龙门山区,"三生空间"格局特征明显,水土保持与生态保育需求多样。运用"三生空间"格局设计园区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具有系统性与综合性特点,可提高园区的综合示范和科普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一期工程包括科学试验、推广示范、生态建设和科普教育等四大功能,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重视,作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第四大功能的科普教育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为例,介绍了园区科普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效果,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科普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一期工程包括科学试验、推广示范、生态建设和科普教育等四大功能,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重视,作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第四大功能的科普教育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为例,介绍了园区科普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效果,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科普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鹫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境内,占地面积832.04hm~2,距市区约30 km。园区水、电、路、房屋和通信设施配套齐全,是集科学研究、模式示范、技术推广与科普教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包括水土保持科学试验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示范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展示区和生态旅游观光区4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7.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下属的南小河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观测基地。针对多年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为补短板、提质量、增效能,计划对园区进行提质增效改造,目的是将园区建成集科学研究、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和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科技示范园。采取系统工程学原理,从提质增效目标、功能划分、技术支撑、措施体系等方面对提质增效体系进行了探讨。从科学研究、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几方面,对提质增效措施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下沙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开始建设以来,坚持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为示范目标,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水土保持治理水平和科技含量,先后建成了工程建设景观、林业生态景观、农业生态景观、旅游观光景观、科研试验和科普教育基地等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示范效果,如今园区已成为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区域性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介绍了下沙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新技术应用、加强科普教育、严格科学管理、生态治理示范等方面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大坪村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定区大力发扬"三苦"精神,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坪村"老典型"的政治影响和区位优势,建设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和科学试验、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地貌特征典型、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景观向好,通过积极开展功能区划、综合防治、观测试验、舆论宣传、科普教育、技术推广、公益服务,充分发挥各项功能和作用,保障了园区运行正常和全面发展,为深入实施"水保立区"战略,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议园区在"魂、园、特、绿"上做文章、再创造,实现示范引领、以园养园、彰显特色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距庆阳市13 km,是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的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基地,园区建有国内一流的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站网和"模型黄土高原"野外试验区。经过多年治理,园区林草覆盖率达84%,建成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沟道坝系典型示范工程,建有山地苹果"陇东第一园"和多功能科技展馆,如今园区草木葱茏,风景秀丽,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开展科普教育的好场所和生态观光的好去处,被《人民日报》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发挥  相似文献   

11.
南昌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位于安义县长埠镇长垅小流域内,毗邻安义千年古村群,水土流失具有南方丘陵区红壤水力侵蚀典型代表性。介绍了园区内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科技服务、生态休闲、生态修复五大功能区的特点和定位,阐述了园区建设取得的各项效益,总结了建设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12.
榆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庄浪县榆林沟流域上游,园区总面积4.2 km2,建设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区、坝系工程开发利用示范区、梯田综合开发示范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宣传区、水土保持产业经济示范区5个功能区。园区建设标准高、示范作用突出、科技措施得力、综合效益显著,为黄土高塬丘陵沟壑区开展水土保持科学试验、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水土保持监测和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提供了专用场所。介绍了示范园的建设概况、主要成效和做法,并针对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园区功能、挖掘旅游资源、提升园区效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磨盘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占地53.3 hm~2,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岗地中度侵蚀区,2009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园区与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毗邻,距武汉市城区70 km。"十二五"期间,园区投入近700万元,新建了水保监测、科普教育、综合办公设施,打造了观赏林带,形成了综合治理、科研试验、科普教育、生态修复、生态能源、生态旅游六大示范区,配套完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省安吉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总面积57.88hm~2,由安吉县水利局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合作共建,其主要功能是技术示范、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和科普教育。科技人员以园区为平台,进行了水土流失防治、水污染防治、生物节水、生态修复、生态文明教育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有关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县级科技进步奖4项,累计推广应用26万多hm~2,新增经济效益6亿多元。园区管理部门依托示范园积极  相似文献   

15.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Ⅴ副区定西市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例,在分析园区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园区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试验监测设施设备、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城郊生态防护林等有利条件,遵循生态性、特色性、综合性三大建设原则,确立试验研究与监测、治理技术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四大功能,采用"一心""两轴""三片""一坡"总体布局,因地制宜,补齐短板,改进思路,进行分区措施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许靖华 《中国水土保持》2014,(10):F0002-F0002
<正>二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黑龙江省宾县城西4.5km,距哈尔滨市约55km,总面积50.48 hm~2,经过多年治理后园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从3155t/km~2下降到754t/km~2。园区包括科普教育区、综合治理示范区、生态修复区、苗木展示区和监测区5个功能区,目前已成为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水土保持宣教、监测、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能够满足水土保持观摩、交流合作与科普教学的社会需求,为指导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以园区为平台,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  相似文献   

17.
正吴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园区面积610 hm2,共有生态修复保护区、水土保持成果示范推广区、水土保持苗木展示区、水土保持科研试验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区五个区。园区科学布设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良好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全部得到治理。园区积极培育无公害茶叶和无公害经济林果,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营造旅游景点,形成"茶、果、林、旅游观光"治理模式,每年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园区展馆面积500 m2,分为展示厅、多媒体教室、公共空间展示区和办公区域,采用声、光、  相似文献   

18.
正榆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甘肃省庄浪县柳梁镇,总面积4.2 km~2,涉及张陈、吊咀、河湾三个行政村,2014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列为庄浪县青少年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园区建设坚持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积极开展了水土流失监测、生态修复、水资源科学利用、果园建设、土壤肥力监测等方面的试验示范工作,具有科学试验、技术应用、产业开发、生态建设、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等功能,分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坝系工程开发利用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土保持》2007,(5):26-26
自2004年4月水利部正式启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活动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创建,涌现出了一批质量高、效益好,集生态、科研、示范、推广、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007年3月,水利部将成效突出、评审合格的25个园区命名为第一批“水利部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新时期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的转变,直观、全面、科学地展示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技术,规划建设了朝阳市骆驼山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立足园区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坚持引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建设工程示范作用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乡村生态游产业相耦合的理念,以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示范、技术示范与推广、生态休闲旅游与观光、水土保持科普宣传与教育展示、综合管理服务5大功能区和19个典型科技园或景点建设为依托,将示范园区建设成了集防治开发、科研生产、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