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平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及其保持系75B幼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IAA/ABA、IAA/ZR和IAA/GA值大幅度降低,而GA/ZR和GA/ABA值除个别时期外均高于保持系。可见,萝卜小孢子的败育与内源激素平衡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金煌’杧果果实发育前期内源激素变化与胚胎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胚胎败育在坐果后30 d完成,20 ~ 30 d为胚发育的关键时期,胚败育果实与胚正常果实大小差异主要缘于果肉的差异。在果实发育初期,败育胚的IAA、ABA含量高于正常胚,GA3和ZT含量低于正常胚。胚败育果实的果肉中GA3含量低,而ZT含量高于胚正常果实果肉,IAA和ABA的含量在后期也高。胚中高含量的GA3、ZT和低含量的ABA有利于胚正常发育。胚中ZT的下降和ABA的持续增加以及(GA3 + IAA + ZT)/ABA的比值小于其果肉中的比值,是导致胚胎败育的重要因素;在果实发育中,胚胎的败育和胚胎与果肉中(GA3 + IAA + ZT)/ABA均低是导致胚败育果实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并分析了各激素与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肉和种子中IAA含量分别在花后50 d和20 d出现高峰;GA3含量分别在花后20 d和60 d达到峰值;ZT含量的高峰则在花后40 d,而ABA含量分别在花后80 d和90 d最高,随后均呈逐渐下降.IAA/ABA、GA3/ABA和ZT/ABA比值对果实的细胞分裂与膨大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两个胚败育率不同的枣品种果实生育期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祁业凤  刘孟军 《园艺学报》2004,34(6):800-802
 以胚轻度败育的冬枣和胚高度败育的梨枣为试材,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果肉和种子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梨枣果肉在坐果后20 d 以内的玉米素(Z) 含量及坐果后30 d 以内的GA3 、IAA 含量皆高于冬枣果肉, ABA 出现较冬枣早40 d , 冬枣种子Z 含量在坐果后20 d 达到最高值, 远高于冬枣果肉; GA3 一直保持很低水平。冬枣种子IAA 在坐果后40 d 达到最高峰, 以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远高于冬枣果肉; IAA/ GA3 、IAA/ Z值直至坐果后55 d、40 d 保持低水平, 但之后急剧提高。梨枣坐果后10 d ,无仁果肉的3 种生长类激素含量皆高于有仁果。幼果果肉中高水平的生长类激素不利于胚的正常发育, 而幼胚中高水平的Z和IAA 有利于胚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5.
ABA 及其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对平榛胚珠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正常胚珠与败育胚珠在果实发育期间4 种植物内源 激素的变化动态,并使用ABA 与其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对果序进行喷施处理,研究其对胚珠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1)在正常充实胚珠中,IAA、GA3 与ZR 含量均大致呈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80、 90 和100 d,同期相比,败育胚珠中IAA、GA3 多数低于前者,而ZR 含量多数高于前者;花后80 ~ 110 d 是胚珠快速生长期,在此期间,正常发育胚珠中ABA 的含量显著高于败育胚珠;(2)与对照相比,50.0 和20.0 mg · L-1 的ABA 处理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果实种仁质量、果壳质量及果实总质量等,而ABA 合成抑 制剂钨酸钠处理效果与ABA 相反,表明ABA 参与调控了榛子胚珠充实发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萝卜雄性不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了萝卜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揭示萝卜雄性不育发生与其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蕾的发育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IAA、ABA、GA3、ZR以及JA含量变化均差异明显,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不育株内源IAA含量上升32.09%,ABA含量下降75.45%,JA含量下降了11.20%,其余2种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很小.IAA/ABA、IAA/ZR、IAA/GA3和GA3/ABA在二者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比值大小差异很大,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IAA/ABA、IAA/ZR和GA3/ABA平衡失调.表明内源激素可能与萝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及其保持系Y03-6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IAA、ABA、GA3和ZR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比值变化,研究甘蓝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系CMS451花蕾GA3和ZR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均呈现先升后降;IAA含量不育系均高于保持系,呈现先降后升,保持系则持续减少;ABA含量在小孢子发育中期不育系低于保持系,后期高于保持系,变化趋势相反;综上可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8.
春夏萝卜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水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92A及其保持系92B花蕾中内源激素IAA、GA、ABA和ZR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LAA、ABA和ZR含量的增加和GA含量的异常可能与92A小孢子败育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9.
抗裂与易裂枣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枣抗裂果品种‘圆铃枣’和易裂果品种‘俊枣’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曲线、果 形指数及种子败育率,并对果皮、果肉、种子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果皮、果肉中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俊枣’果形指数和种子败育率均显著高于‘圆铃枣’。果实发育后期‘俊枣’ 果皮中的GA3 含量、果肉中的IAA 含量明显高于‘圆铃枣’,而‘圆铃枣’果肉及种子中的ABA 含量高 于‘俊枣’;‘俊枣’果肉及种子中(GA3 + IAA + ZT)/ABA 的比值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均高于‘圆铃 枣’。果实生长发育后期‘俊枣’果皮中的果胶酶及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圆铃枣’,且‘俊枣’果肉中的 POD 及PPO 活性也较高。以上结果显示,枣果实生长发育后期易裂品种‘俊枣’果肉中的IAA 积累较多, 而抗裂品种‘圆铃枣’果肉及种子中ABA 含量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易裂品种‘俊枣’果肉及种子中(GA3 + IAA + ZT)/ABA 的比值较高,果皮中的果胶酶、纤维素酶活性影响裂果的发生,其POD 及PPO 活性相 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蔓生黄瓜与矮生黄瓜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蔓生黄瓜129和矮生黄瓜D0462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茎尖、叶片和根的内源激素GA、IAA、ZR和ABA含量,并对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和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的GA含量极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生长前期IAA含量高于蔓生黄瓜129,生长中后期IAA含量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ZR与ABA含量极显著高于蔓生黄瓜129。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GA/ABA、IAA/ABA和(IAA+GA+ZR)/ABA的比值都极显著小于蔓生黄瓜129,而ZR/GA的比值极显著大于蔓生黄瓜129。由此推测,矮生黄瓜D0462矮化可能与内源GA含量低有关,并且矮化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对果皮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设置4个套袋处理(A、B、C、D)和1个不套袋的对照试验,试验A、B、C、D和CK、的透光率分别为0、5%、15%、50%和100%,开花后45 d进行果穗套袋处理,生长过程中保持水分和养分等外界条件适宜,分别在花后90 d(DAF90)、花后100 d(DAF100)和花后125 d(DAF125)取样,测定透光率对葡萄果皮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与葡萄果皮内源激素含量密切相关。遮光处理后,DAF90和DAF100时,各处理IAA含量与CK没有显著差异,DAF125时,B的IAA含量最高,显著高于A、C和D;遮光后果皮中均未检测到GA3;在DAF90和DAF125时,CK的玉米素(ZR)含量最高,说明DAF90和DAF125时,高光强有利于ZR的合成;在DAF100和DAF125时,各遮光处理ABA含量均高于CK,高光强不利于ABA的合成。DAF90时,CK的(IAA+GA3+ZR)/ABA最高,其次为D处理;DAF100和DAF125时,C和D处理的(IAA+GA3+ZR)/ABA均高于A和B。说明,光照强度是导致葡萄果皮中IAA、GA3、ZR和ABA的含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胡萝卜耐抽薹品种‘新秀三红’和易抽薹品种‘岐山透心红’的未抽薹和抽薹植株的肉质根为材料,研究了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先期抽薹的关系。结果表明:苗期肉质根内源激素含量逐渐下降;叶片旺盛生长期GA3、GA4、IAA和IP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ZR和DHZR含量持续下降后逐渐升高;肉质根迅速膨大期ZR和IAA含量逐渐升高,其它激素含量均渐下降。长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品种中未抽薹植株肉质根的内源GA3和ZR含量较低,GA4和IAA含量较高,与耐抽薹品种的差异均显著;易抽薹品种中先期抽薹植株肉质根的IAA和IPA含量较高,GA3和ABA含量较低,与其未抽薹植株肉质根的差异均显著。较低含量的GA3与较高含量的IAA促进胡萝卜的先期抽薹,较高的IAA/ZR、GA4/ZR比值可导致胡萝卜的先期抽薹。  相似文献   

13.
以焦核龙眼品种白核、闽焦64—1、闽焦64—2和大核品种九月鸟为试材,研究了龙眼种子早期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种子发育前期大量的GA,被合成与积累,GA3含量随着种子发育逐渐下降。九月乌的IAA含量在花后40d达到最高,且高于3个焦核龙眼品种。九月乌(IAA+GA3)/ABA比值在花后30—40d基本不变,而3个焦核品种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花后40—60d九月乌的(IAA4-GA3)/ABA比值先降低后上升,而3个焦核品种均在上升。由此可推测焦核龙眼落果主要受到IAA和ABA的影响,焦核龙眼早期果实发育IAA含量升高将减少焦核果的落果,有利于焦核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新黑田五寸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和叶片中IAA、GA3、ABA、Z+ZR、蛋白质、游离脯氨酸、MDA含量以及POD、CAT的活性,讨论分析了生理生化指标与胡萝卜雄性不育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蕾中蛋白质含量不育系明显亏缺,中花蕾、大花蕾和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不育系显著低于保持系;花蕾中POD、CAT活性和MDA含量不育系高于保持系;花蕾中IAA和ABA积累,Z+ZR和GA3亏缺是胡萝卜雄性不育的特征。中花蕾、大花蕾中IAA/GA3、IAA/ABA、IAA/(Z+ZR)、GA3/ABA、(Z+ZR)/ABA、(Z+ZR)/GA36个内源激素比值均表现为不育系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15.
以桂淮2号薯为试材,研究了结薯初期喷施400 mg/L去豆膨大素对薯块膨大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去豆膨大素处理后能抑制淮山疯长,使得更多的营养物质转向薯块。去豆膨大素处理的GA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AB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乙烯释放量稍高于对照,IAA含量从第10天开始稍低于对照;ZR含量比对照的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从ABA/IAA、GA3/IAA、ZR/IAA和EH/IAA的比值看,ABA/IAA的比值处理比对照显著提高,而GA3/IAA的比值要比对照低。这说明去豆膨大素处理主要通过调节ABA和赤霉素含量能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其次是通过乙烯释放量和生长素含量来达到抑制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孟  乜兰春  胡淑明  王珊珊 《园艺学报》2015,42(11):2278-2282
 以‘冠军’芦笋为试材,研究雌花、雄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 明,在芦笋雌花发育过程中,GA3 含量始终高于雄花,ABA、ZR 和IAA 含量从两性发育期到单性发育期 呈降低趋势;而雄花中的ABA、ZR 和IAA 含量则从两性发育期到单性发育期迅速上升。雌花GA3/ABA、 GA3/IAA、GA3/ZR 比值在两性发育期较雄花低,到单性发育期迅速升高,表明较高水平的GA3 和低水平 的ABA、IAA、ZR 与雌性器官选择性发育有关,而较高水平的ABA、ZR 和IAA 与雄性器官选择性发育 有关。雌花发育过程中多胺Spd、Put 和Spm 含量均呈先迅速升高后又下降的趋势,而雄花中3 种多胺的 含量相对稳定,高水平的Spm、Spd 和Put 与雌性器官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6年生单主干形燕红和沙红桃树为试材,研究不同部位和方位成熟果实、树皮、枝皮以及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2个桃品种树皮、枝皮以及枝条GA、IAA、ZR含量均是上部>中部>基部,树皮、枝皮和枝条中ABA含量均为基部>中部>上部,果实中ABA含量为上部>基部>中部;成熟果实中4种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树皮、枝皮和枝条;不同部位树皮、枝皮和枝条中(GA+IAA+ZR)/ABA、GA/ABA、IAA/ABA、ZR/ABA值均是上部>中部>基部,成熟果实则是中部最高;不同方位树皮、枝皮和枝条中GA、IAA、ZR含量均是背上>水平>背下,而ABA含量为背下>水平>背上,树皮、枝皮和枝条中(GA+IAA+ZR)/ABA、GA/ABA、IAA/ABA、ZR/ABA值均为背上>水平>背下。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4号”鲜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3)℃和低温(0±1)℃下核桃的贮藏效果,测定其胚芽中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及其与ABA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鲜核桃在常温下20 d萌发,5d开始发霉,低温下贮藏120 d仍未发芽;低温贮藏的鲜核桃胚芽中ABA的较高含量,却极显著抑制了GA3、IAA、ZR的含量和w(IAA)/w(ABA)、w(ZR)/w(ABA)的比值,对w(GA3)/w(ABA)影响不显著.表明低温主要通过保持鲜核桃中较高的萌发抑制物质,抑制其萌发促进物质来实现对鲜核桃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9.
梨2个品种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不同梨品种果实生长发育历程不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和黄金梨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以及内源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2品种果肉中IAA、GA3、ABA和ZT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IAA、GA3含量低于黄金梨,果实发育后期ABA含量高于黄金梨,且提前20d达到含量高峰;2)2品种种子中GA3含量变化分别呈近似单峰曲线和双峰曲线,但早蜜梨IAA、ZT含量高于黄金梨,提前30d达到ABA含量高峰;3)2品种果肉和种子中Put、Spd、Spm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种子中Put含量低于黄金梨,Spd略高,Spm含量接近。在果实发育前期果肉中Put、Spd含量高于黄金梨。因此,2品种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持续时间及其内源激素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20.
甜瓜自交系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自交系子叶节为试材,对不同再生能力的甜瓜自交系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子叶节接种初期诱导细胞启动分化时ZR、IAA、ABA和GA3含量均较高,细胞旺盛分裂期及芽原基形成期容易再生品系ZR含量较高,而IAA含量较低;容易再生品系ZR/ABA的比值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IAA/ZR的比值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表明甜瓜子叶节不定芽形成与其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