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优9113栗是宽甸县板栗试验站实生选育的优良栗树品种,在辽宁栽种表现为平均单果重12.4g,最大24.0g,果肉淡黄色,风味香甜,且适应性广,抗寒性强,结果早,丰产稳产,抗栗实虫害。在辽宁宽甸中北部地区9月中旬成熟。生产上应合理规化栗园、调控肥水、科学修剪、防治病虫害多措施相结合,以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
正宽甸县盛产板栗,全县现有板栗栽培面积5.3万hm~2,3 000余万株。‘宽优9113’是宽甸县板栗站经过20多年试验研究,在育种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栗树实生选择的育种程序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2011年12月经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获取林木良种证,已在生产中推广。该品种具有结实早、抗寒、抗虫、果个大等特点,深受广大果农和加工企业的认可和青睐,是宽甸县及周边县(市)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板栗在燕山地区已经有两千年的栽培历史,长期困扰果农的问题是板栗结果晚、产量低.虽然板栗具有管理简单、持续结果时间长的优点,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提高、可比经济效益的下降,已成为发展板栗的主要障碍.为此,我们从1996年开始到各个板栗产区寻找适应性强、结果早、易丰产、质量优、好管理的新品种.经过多地考察,决定引进早果、丰产的板栗‘怀九’.  相似文献   

4.
滕州早丰板栗是滕州市林业局和果树中心选育的,并通过省、市专家鉴定的早实、丰产、优质的板栗品种。近几年来,我们选用滕州早丰板栗对那些单株产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传统板栗品种及一些劣质板栗树进行了高接换优工作。嫁接后第2年恢复树冠,  相似文献   

5.
莱西大板栗是莱西市林业局科技人员1991年在院上镇大里村发现的板栗优株,1992~1998年通过嫁接栽培观察,确认其果实个大美观,品质优良,丰产性状稳定,是国内罕见的大粒板栗新品种。1998年10月,通过山东省林业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暂定名为莱西大板栗。为促进这一优良品种的推广,1993~1999年,我们进行了本试验,并达到了幼树早期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为莱西大板栗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现简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莱西大板栗是莱西市林业局科技人员1991年在院上镇大里村发现的板栗优株.1992~1998年通过嫁接栽培观察,确认其果实个大美观,品质优良,丰产性状稳定,是国内罕见的大粒板栗新品种.1998年10月,通过山东省林业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定名为莱西大板栗.  相似文献   

7.
在板栗生产中,许多大树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树体高大,结果部位外移,枝干比严重失调,枝组变弱,产量极低;或因品种不良,没有消费市场,经济效益低下;由于树体高大,板栗采收、修剪等人工作业很不安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可通过嫁接改劣换优,实现矮冠、丰产、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板栗实生大树由于树体高大,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低,效益差,操作不安全。可通过落冠嫁接,采用多头、多位嫁接,加强夏、秋季管理,保证下一年结果、丰产。实现树体矮化、改劣换优、丰产稳产、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板栗优系84-3简介板栗优系84-3,母树于1984年在抚宁县后明山村发现,1985年春季嫁接于河北昌黎果树所品种圃保存,成活率为97%以上,次年结果。经10年的观察结果,表现果粒大,嫁接亲合力强,早实性好,丰产、稳产。一、植物学性状植株生长势强,2...  相似文献   

10.
 ‘黄棚’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海拔300 m以上的山地栗园选出的实生变异优株。经多年高接鉴定和丰产栽培试验表明, 该品种早实, 丰产, 抗旱, 耐瘠薄, 品质优良, 为中早熟、适应范围广的炒食型板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曹永 《落叶果树》2011,43(3):50-50
‘滕州早丰’板栗是滕州市林业局和果树中心选育的,并通过省、市专家鉴定的早实、丰产和优质板栗品种。近年来,利用滕州早丰板栗对单株产量低的劣质板栗树进行高接改优工作,累计改造46hm^2。高接后第2年株株见果,第3年恢复树冠,整体经济效益提高3—5倍。现将其高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板栗在燕山地区已经有两千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困扰果农的问题是板栗结果晚,产量低,特别是现在人们的商品意识很强,传统思维被打破,人们宁可到外地打工,也不愿意栽培果树,虽然板栗具有管理简单,持续结果时间长的优点,但是,由于劳动力的成本逐渐提高可比经济效益下降。这将成为迁安市发展板栗的主要阻碍。为此笔者从1996年开始到各个板栗产区寻找适应性强、结果早、易丰产、质量优、好管理的新品种引进我市。促进板栗的发  相似文献   

13.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与吉林省接壤.东经124°27′~125°40′,北纬40°54′~41°32′.区域内适宜发展板栗生产的乡镇不足1/2,栽培板栗5 253 hm2,467万株.由于实生繁殖、品种混杂,致使板栗结果晚、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单株产量不足0.5kg.1986年以来引进了大量的丹东粟优良品种如7815、金华、9113等,改良了一些品种,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丰产质优的板栗品种的选择问题,指出影响板栗丰产性的因素为树冠桔构、结实力和抗性等三方面,文中还提出对选择优良品种的鉴定标准和评比方法,最后介绍了对江苏宜兴和陕西长安板栗品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林业部下达的制订《板栗丰产林标准》的任务,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承担全国协作事宜和本省板栗丰产林的调查研究,于1983—1984年选择费县、莒南、诸城、栖霞和招远五个县六个大队的板栗丰产园,进行了速生丰产经济指标、丰产国营造技术和栽培管理措施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板栗丰产指标调查 山东省为全国重点生产栗省份之一,主要分布于泰安、临沂、潍坊、烟台等地区的55个县、市。据1966年统计全省板栗405万株,其中结果株62万,年产量3605吨,株产平均5.75公斤。到1984年全省板栗总产10086.6吨,500吨以上的县市有泰安、五莲、莒南、…  相似文献   

16.
板栗新品种节节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3年开始对安徽省板栗种质资源开展调查和选优工作 ,发现 1个优株。经 9年的综合性状比较鉴定 ,该优株结实早、坚果大、丰产、抗逆性强 ,商品价值高。 2 0 0 2年 7月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目前已在安徽省推广 10 0多 hm2 。  相似文献   

17.
1选育过程 岱丰栗(原代号:泰栗08号)是1995年从泰山板栗实生资源调查中选出。通过对丰产性、稳产性、栗实品质进行综合评比.选出23株优树作为入选优系。1997年采集入选优树的粗壮结果枝作为接穗,分别在河滩、丘陵、山地嫁接建立对比园。进一步对优系投影面积产量、单粒质量、含糖量等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起,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丰富的泰山板栗实生大树资源,开展了板栗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初选出23个优系,1996~2001年进行多点优系比较试验.通过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筛选出‘泰栗5号’.2002~2005年经区域性试验及生产试栽,均表现出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点.2005年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板栗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是山区栽植的首选经济树种。为探索板栗幼树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96~2000年进行了板栗幼树密植早期丰产栽培试验,经过5年探索,总结出一套实用的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板栗新品种‘东王明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王明栗'是从板栗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早实,丰产,耐瘠薄,坚果光亮整齐,中大粒,果肉细腻,糯性强,商品性优。适宜在泰沂山区的山地、丘陵和胶东山地及鲁东南河滩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