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研究并验证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蚯蚓粉和蚯蚓粪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初体质量为(52.98±0.33)g的罗非鱼幼鱼18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A组),添加2.5%、5.0%、7.5%蚯蚓粪的饲料(B1、B2、B3组),添加蚯蚓粪+蚯蚓粉(5.0%+0.150%、7.5%+0.225%)的混合饲料(C1、C2组),试验在室内玻璃水族箱(100 cm×50 cm×50 cm)中进行,饲养60 d后测定罗非鱼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用蚯蚓粉粗蛋白质为57.93%,蚯蚓粪粗蛋白质为3.81%;B、C组与A组相比,饲料系数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血清抗氧化免疫能力稍高,以饲料中添加5.0%蚯蚓粪(B2组)最好,但经方差分析显示,所有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本试验结果为蚯蚓粪及蚯蚓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和新饲料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罗非鱼养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蚯蚓粪对樱桃萝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蚯蚓粪对樱桃萝卜生长、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添加蚯蚓粪可以显著促进樱桃萝卜肉质根的生长和地上部物质向根部的运输。随着蚯蚓粪掺入量的增加,樱桃萝卜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抗氧化物质类黄酮、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同时表征抗氧化能力的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Fe2+螯合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完全用蚯蚓粪栽培萝卜的各项指标与土壤和蚯蚓粪1∶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蚯蚓粪的比例对提高樱桃萝卜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奥尼罗非鱼鱼种投喂添加五倍子乙醇提取物0.0%(CK)、0.02%、0.04%、0.10%、0.16%(W/W)的饲料。8周的饲养结果表明,五倍子对罗非鱼的生长影响较显著,饲料中五倍子添加量为0.04%时,罗非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最高,饲料系数(FC)最低。试验组的肝体比差异较大,随添加浓度增大先减少而后增大,总体水平较对照组低,0.04%组肝体比(HSI)为1.53,差异较明显;白细胞随药物浓度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的趋势,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随药物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体水平稍低于对照组。血糖和胆固醇浓度随药物浓度增加先升高后下降,0.04%组浓度最高,试验组间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药物组总体水平较对照组高;尿素氮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试验组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罗非鱼饲料中五倍子醇提物最适添加量大约为0.05%。  相似文献   

4.
以饲料脂肪水平为7%,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20%、27%、34% 、41%、48%(相应的蛋白质水平为48%、41%、34%、27%、20%)的5组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79±0.28)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10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  相似文献   

5.
蚯蚓粪对葡萄扦插苗生长及根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20,(1):68-71
本试验以蚯蚓粪与草炭、园土混配作为葡萄扦插苗的生长基质,研究其对葡萄生长和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处理60 d后,葡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根长、根表面积、根阴影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添加蚯蚓粪的处理均高于不添加蚯蚓粪的处理(CK)。随着蚯蚓粪占比的增加,葡萄植株生长的各指标随之增高,蚯蚓粪占比达到一定的比例(T3),各生长指标又随着蚯蚓粪占比的继续增加而降低。蚯蚓粪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根系发育,其中以蚯蚓粪∶草炭∶园土=2∶3∶1(T3)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蚯蚓虫沙对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血清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和消化酶的影响,对蚯蚓虫沙营养价值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在水温27~29℃下,选用同一批次初始体质量为(73.66±0.21)g的鲤幼鱼336尾,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为饲喂基础饲料的A组,添加2.5%、5.0%、7.5%晒干蚯蚓虫沙的混合饲料B1、B2和B3组,添加5.0%、7.5%高温烘干蚯蚓虫沙的混合饲料C1和C2组,以及添加晒干蚯蚓虫沙+蚯蚓粉(5.0%+0.15%、7.5%+0.23%)的混合饲料D1和D2组,在室内玻璃水族箱(100 cm×50 cm×50 cm)中进行生长试验,饲养60 d后测定鲤生长、消化酶和血清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饲料中添加蚯蚓虫沙后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饲料卫生标准》,用量安全;蚯蚓虫沙添加量不同,对鲤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血清和肝胰脏抗氧化指标均有一定影响,除2.5%添加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晒干蚯蚓虫沙5.0%添加量最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T-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添加量的蚯蚓虫沙对鲤肠道消化酶及饲料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蚯蚓虫沙能够显著提高鲤的生长性能和血清、肝胰脏中T-SOD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蚯蚓虫沙对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血清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和消化酶的影响,对蚯蚓虫沙营养价值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在水温27~29℃下,选用同一批次初始体质量为(73.66±0.21)g的鲤幼鱼336尾,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为饲喂基础饲料的A组,添加2.5%、5.0%、7.5%晒干蚯蚓虫沙的混合饲料B1、B2和B3组,添加5.0%、7.5%高温烘干蚯蚓虫沙的混合饲料C1和C2组,以及添加晒干蚯蚓虫沙+蚯蚓粉(5.0%+0.15%、7.5%+0.23%)的混合饲料D1和D2组,在室内玻璃水族箱(100 cm×50 cm×50 cm)中进行生长试验,饲养60 d后测定鲤生长、消化酶和血清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饲料中添加蚯蚓虫沙后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饲料卫生标准》,用量安全;蚯蚓虫沙添加量不同,对鲤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血清和肝胰脏抗氧化指标均有一定影响,除2.5%添加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晒干蚯蚓虫沙5.0%添加量最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T-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添加量的蚯蚓虫沙对鲤肠道消化酶及饲料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蚯蚓虫沙能够显著提高鲤的生长性能和血清、肝胰脏中T-SOD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9.
选择初始体重约3.3 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分别投喂添加0、80、160、240、320、400 mg/kg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试验饲料,记作G0、G80、G160、G240、G320和G400。养殖49 d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各组罗非鱼肝脏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肝脏GH mRNA表达量随饲料GSH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IGF-1 mRNA表达量最高值出现在G320,与G0和G400相比显著升高;GST mRNA表达量在G240~G400显著高于G0~G160;SOD mRNA表达量随呈GSH添加量的增加呈不断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谷胱甘肽能诱导吉富罗非鱼肝脏中生长及抗氧化基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张烨  雷晓柱  代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54-5956
[目的]明确蚯蚓粪在铁尾矿植被恢复中的作用。[方法]以紫花苜蓿为材料,在铁尾矿中添加5%、10%和20%的蚯蚓粪,研究蚯蚓粪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8 d后各处理紫花苜蓿出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不加肥>基肥>10%蚯蚓粪>5%蚯蚓粪>20%蚯蚓粪。25 d后各处理紫花苜蓿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不加肥>20%蚯蚓粪>10%蚯蚓粪>5%蚯蚓粪>基肥,30 d后10%和20%蚯蚓粪含量处理的成活率达90%以上。基肥相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成活率与蚓粪添加量呈正比。施肥或添加蚯蚓粪可明显增加植物的株高。25 d后各处理地上部鲜重由高到低依次为:20%蚯蚓粪>10%蚯蚓粪>5%蚯蚓粪>基肥>不加肥,30 d后以10%蚯蚓粪处理最高。[结论]10%蚯蚓粪最适用于铁尾矿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特异性防控药物灭非灵对外来物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毒杀机理,测定暴露在亚致死浓度的尼罗罗非鱼脑、鳃、肝脏和肌肉4种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暴露之后,AChE活性在脑、鳃、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均受到显著抑制.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脑和鳃中无显著性变化,而在肝脏和肌肉中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含量在脑中显著下降,在肝脏中显著升高,在鳃和肌肉中先升高后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4种组织中均显著升高,且在肝脏中的增幅最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肝脏中显著升高,由此推测鱼体内可能发生了氧化应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灭非灵可能是通过抑制尼罗罗非鱼体内AChE活性,并促使鱼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其特异性防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罗非鱼分别饲喂添加0、83、166、333、666 mg/kg茶多酚的基础饲料,研究茶多酚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物酶活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66 mg/kg茶多酚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增重率提高16.99%,特定生长率提高7.72%,且没有增加饵料系数;同时可提高罗非鱼的免疫水平,白细胞吞噬指数比对照组提高97%,血清溶菌酶活力提高51.8%,提高肌肉SOD活性。饲料中添加333 mg/kg茶多酚可提高肝脏的CAT活性。但添加茶多酚并没有提高GSH-Px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在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5%、0.10%、0.15%的木聚糖酶,饲喂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75 d后,测定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探讨木聚糖酶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0.10%木聚糖酶浓度组鱼的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0%浓度组鱼血清中K+的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个试验组鱼血清中N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5%、0.10%浓度组鱼血清中C l-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组鱼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0%组鱼血清中TP和ALB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0%组鱼血清中球蛋白(GLO)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0%组鱼血清中甘油三脂(TR IG)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组和0.15%组鱼血清中TR IG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0%组鱼血清中血糖(GLU)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改善鱼体的营养水平,提高营养素的吸收量,促进尼罗罗非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5%、0.10%、0.15%的木聚糖酶,饲喂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75 d后,测定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探讨木聚糖酶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0.10%木聚糖酶浓度组鱼的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0%浓度组鱼血清中K 的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个试验组鱼血清中Na 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5%、0.10%浓度组鱼血清中C l-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组鱼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0%组鱼血清中TP和ALB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0%组鱼血清中球蛋白(GLO)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0%组鱼血清中甘油三脂(TR IG)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组和0.15%组鱼血清中TR IG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0%组鱼血清中血糖(GLU)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改善鱼体的营养水平,提高营养素的吸收量,促进尼罗罗非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在室外人工水生生态试验装置中,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标记的甲磺隆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的蓄积过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不同组织器官对甲磺隆的蓄积量存在一定差异,虽然鱼体肌肉中的放射性比活度在各器官中最低,但肌肉对放射性标记物的蓄积量最高;甲磺隆在鱼体不同组织器官内的蓄积与排出达到动态平衡所需的时间不同,鱼内脏中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最短,而鱼躯干部所需时间最长,鱼内脏对甲磺隆表现为清除排出,而鱼头部和躯干部对甲磺隆均表现为先吸收蓄积,然后再逐渐转化为清除排出。  相似文献   

16.
在室外人工水生生态试验装置中,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标记的甲磺隆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的蓄积过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不同组织器官对甲磺隆的蓄积量存在一定差异,虽然鱼体肌肉中的放射性比活度在各器官中最低,但肌肉对放射性标记物的蓄积量最高;甲磺隆在鱼体不同组织器官内的蓄积与排出达到动态平衡所需的时间不同,鱼内脏中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最短,而鱼躯干部所需时间最长,鱼内脏对甲磺隆表现为清除排出,而鱼头部和躯干部对甲磺隆均表现为先吸收蓄积,然后再逐渐转化为清除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