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优质晚籼稻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高产育种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方差分析、简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对40个优质晚籼稻品种的单株产量及10个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分析的11个性状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11个性状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单株产量的正向线性效应达显著以上统计水平的性状,根据其相对重要性的大小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每穗一次枝梗数。在现有优质晚籼稻品种性状水平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晚籼稻的高产育种,应当把增加每穗实粒数作为主要方向,即重点打破单株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的负相关,着重提高每穗实粒数,其次是提高单株有效穗数,同时兼顾适当提高千粒重;在提高每穗实粒数的选育中必须着重把每穗一次枝梗数多作为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328份长粒型优质籼稻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表现值变化幅度较大,单株穗数、单穗粒数、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66对产量性状之间相关系数有40对达到极显著水平。从多元回归方程看,结实率对产量贡献最大,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远超过单株穗数、单穗粒数等性状,说明结实率对优质籼稻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杂交中籼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6个杂交中籼稻新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各主要经济性状中,每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结实率;(2)构成杂交中籼稻产量的主成分因子是粒数、粒重、结实率和穗数等。其中,粒数因子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粒重因子,结实率因子和穗数因子贡献率相对较小;(3)杂交中籼稻高产组合单产9t/hm^2以上的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247.2~279.3万/hm^2,每穗粒数157~193粒,结实率84.0%以上,千粒重25.9~26.9g。笔者认为,江苏省扬州市丘陵地区杂交中籼稻高产栽培应在保证适宜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同时稳定提高千粒重,选择大穗型杂交中籼稻组合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徐国生 《作物研究》1990,4(2):10-14
研究了9个早籼杂交组合F_1、F_2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和其中4个组合早代的产量选择效果。结果表明,株高、每穗粒数、千粒重、生育期和有效穗数等主要性状以双亲平均值预测F_1、F_2的表现,和以F_1预测F_2,都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低世代进行组合选择对保留高产组合也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对16个新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其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依次为每穗粒数、二次枝梗数、结实率、穗长、千粒重、一次枝梗数、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6.
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对籼稻品种库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88份(2001年)和122份(2002年)常规籼稻代表品种为材料,测定它们的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部性状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库容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共6类,研究各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部性状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间库容量的差异很大,库容量最大的品种比最小的品种高426%(2001年)、817%(2002年),F类品种比A、B、C、D、E类品种分别高18471%、8893%、5745%、3432%、1405%(2001年)和30505%、15354%、9028%、5124%、2129%(2002年);2)随着库容量水平的提高,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3)大库容类型籼稻品种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显著大于小库容类型品种;4)大库容籼稻品种平均穗长、着粒密度、每穗一次枝梗数、每穗二次枝梗数较大;5)提高每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均可促进单位面积库容量的提高,两者对库容量作用的大小相仿,但均显著大于千粒重对库容量的影响。着粒密度、穗长对每穗粒数的影响显著大于每穗二次枝粳数,以及一、二次枝粳数比值对每穗粒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1986年开始小麦花药培养育种以来,仅5年内取得了可喜的试验结果:(1)培育出一批多种类型小麦材料,参加各种类型试验示范;(2)不断改善培养条件和筛选培养基,提高花培出愈数和绿苗分化数;(3)采用温室加代方法,小麦花药培养当年结籽试验成功;(4)选出一批花粉植株变异新类型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试验分析.此项研究为提高单倍体技术育种和选种方法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对近50年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6项主成分的方差总贡献达到85.1%,其中穗粒数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回归分析结果则显示,生物产量因子得分与产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表明其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基于前6项主成分得分进行品种聚类,可以将品种分为5大类。进一步对不同品种类别的各项主成分得分以及各项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生物产量是决定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类别间穗粒数因子与粒重因子相互消长,其中任一项因子得分过低都将限制产量水平提高,只有两者达到比较理想的平衡时,才能在高生物产量水平的条件下实现库容量的提高,促使产量水平提高。以提高生物产量为前提,在现有大穗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千粒重水平,使穗粒数因子和粒重因子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平衡,将是进一步提高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甘薯主要经济性状对薯干产量的通径分析与高产育种途径的研究何素兰,邓世枢,李育民,雍华,杨洪康(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637000)甘薯各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对一个性状的选择势必影响到另一个性状的遗传效果。因此,如果能够通过遗传分析找出与产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杂交早稻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28个杂交组合及其11个亲本的6个产量性状和11个品质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通过育种手段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品质育种中要重视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等性状的改良,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应以中等为宜,否则影响其它品质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12.
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5年寒地水稻花培育种与同期常规育种统计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花培入选的产量鉴定新品系的选择效率为16.94%,是同期常规新品系选择效率11.34%的1.49倍;经花培育成的审定品种的选择效率为0.93%,是同期常规育成审定品种选择效率0.28%的3.32倍。从花培育成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与常规育成品种比较分析,花培育种与常规育种有同样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药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概述了我国水稻花药培养的基础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传统育种技术与水稻花培技术相结合已育居并推广常规稻品种10多个,并为杂交稻育种提供大量恢,保新材料,花培获得的恢复系蜀恢162所配杂交稻组合Ⅱ优162等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花培与水稻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结合预示着水稻花药培养在未来的水稻育种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几年水稻花药培养在常规杂交育种及杂交稻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在与抗病、抗虫等转基因及其它育种技术相结合中展现的成果,说明了该技术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但是目前水稻花药培养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出愈率、绿苗分化率都不够高,影响后代的基因型的充分表达,因此有待于在应用中进一步的完善。水稻花药培养是水稻育种在微观领域与宏观领域的纽带。水稻花药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加速了各种基因材料的获得,也加速了其它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5.
试论华南早籼稻的品质育种策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总结了80年代以来广东省优质稻遗传研究和华南早灿优质稻育种实践和探索,讨论了华南早籼优质稻育种策略,指出当前华南早籼重重点加强中等直链淀粉含量优质稻选育,系统开展美国优良品种优质特性和高光效性能研究,实现洋为我用,在提高早灿品质的同时将产量推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花药培养技术在辽宁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对水稻花药培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辽宁水稻花药培养育种现状阐述了一些观点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应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优质常规籼稻南晶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晶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集优质、高产、抗稻瘟病为一体的常规籼稻品种,于2015年8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标1级。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寒地水稻花培技术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花培技术即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该技术主要步骤包括,接种材料的确定及低温处理;花药接种及去分化培养;再分化培养及壮苗培养。应用寒地粳稻花培育种先后育成了16个品种,其中龙粳31为全国单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并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因此,在今后的寒地水稻育种工作中仍需将花培育种及常规育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玉米产量育种综合选择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生态类型区连续5年的试验材料,按照改进列联表的计算程序,参考当地大面积推广品种的平均表现及当前的育种目标,建立起一套玉米组合综合评价的数量化模式。检验结果这种方法在玉米育种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花药培养选育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花2A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改良花1A所配杂种的感光特性,选用配合力好、异交率高、所配杂种不感光的优良细胞质雄性不育不育系龙特浦A的保持系龙特浦B为亲本,与花1B(优质、不育系所配杂种多感光)杂交,对其杂种F_1代幼穗进行花药培养,在其H_2代中选单株与T78A测交,此后,运用系谱选择法和连续回交法育成新的三系不育系花2A.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异交率高、米质优、所配杂种不感光,于2008年7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用其配制的杂交组合花2优86等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宜,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