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种脱叶剂在河西走廊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宜当地的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研究了脱吐隆、噻苯隆与乙烯利配合施用对棉花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走廊生态条件下,在棉铃吐絮率达到25%~35%时,540g·L-1脱吐隆SC有效成分121.5g·hm-2或50%噻苯隆WP有效成分225g·hm-2与40%乙烯利AS有效成分600g·hm-2配合施用,均具有较好的脱叶效果和催熟作用;药后20d脱叶效果分别达到54.9%和51.9%,吐絮效果分别达到78.4%和68.7%。从产量结果看,2处理均有一定增产效果,其中皮棉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5.7%和7.1%。同时研究了脱叶催熟剂对不同果枝棉铃的铃重、纤维长度、衣分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稻应用“宝丰”复混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插秧后7 d施用“宝丰”复混肥20 kg/667 m2,生育期追施尿素20 kg/667 m2,效果明显,穗数增加5.6万穗/667 m2,分蘖率提高1.8%,千粒重增加0.3 g,产量增加15 kg/667 m2左右,增加纯收入27元/667 m2。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验证新美洲星、噻呋酰胺、枯草芽孢杆菌三种药剂单用和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病和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从防病效果上看,喷施噻呋酰胺20 g/667 m~2+新美洲星100 mL/667 m~2发病率最低为12.1%,防治效果最好为89.6%,其次是喷施噻呋酰胺20 g/667 m~2,发病率最低为12.9%,防治效果最好为89.3%。从产量上看,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枯草芽孢杆菌25 g/667 m~2+新美洲星100 mL/667 m~2增产效果最好,增产31.5 kg/667 m~2,增产5.9%,其次是喷施噻呋酰胺20 g/667 m~2+新美洲星100 mL/667 m~2,增产25.9 kg/667 m~2,增产5.0%,其它处理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螯合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为新型肥料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在辽宁盘锦大洼县西安镇上口子村进行田间水稻小区试验。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螯合肥对水稻的株高、每穴穗数、穗粒数、秕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都有明显影响。其中施用螯合肥的水稻比施用复合肥和对照处理穴穗数分别增加2.67株和4株,穗粒数分别增加5.67粒和13.67粒,结实率分别增加1.10%和5.03%,千粒重分别增加3.4%和5.2%。小区平均产量分别增加23 kg/667 m~2和49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3.15%和6.95%,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能百旺(0.5%噻苯隆可溶液剂)是由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长调节剂。验证能百旺(0.5%噻苯隆可溶液剂)在水稻本田上的应用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试验其结果表明:处理1实际产量比处理2高20kg/667 m~2,增产比3.9%。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丽粳15号是以滇粳优14号为母本,凤香稻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集团法选育而成,于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分别为530.7kg/667 m~2和628.8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4.59%和0.3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云南省1 8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对机插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本文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防治机插水稻纹枯病药效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机插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一次用药30%丙环·咪鲜胺EW 60 m L/667 m2、30%噻呋·己唑醇SC 25 m L/667 m2对机插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持续期达到20 d以上;40%嘧菌酯WP 15 g/667 m2、24%井冈霉素AS 30 m L/667 m2对纹枯病也有较好的效果,但二者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15%井冈·戊唑醇SC 50 m L/667 m2、40%酚菌酮EW 80 m L/667m2、30%苯甲·丙环唑EC 20 m L/667 m2不能有效地控制纹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在前哨农场主要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在水稻9~9.5叶期,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20 g/667 m~2,用以防治水稻叶瘟;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选用30%稻瘟酰胺·戊唑醇(稻安醇)悬浮剂40 ml/667 m~2+3%多抗霉素100 ml/667 m~2+2%春雷霉素100 ml/667 m~2混配的防治技术,与当地水稻种植户防病技术相比较,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对叶瘟的防效高达89.5%,并且可以在水稻生育后期有效控制穗颈瘟、纹枯病、鞘腐病和褐变粒的发生;在产量方面,与常规防治方法相比增产5.35%,说明此项病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值得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更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和褐变穗,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为2%加收米液+3.5%多抗霉素+25%咪鲜胺,并通过降低此类病害的发病率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2%加收米液+3.5%多抗霉素+25%咪鲜胺的处理实际产量为658.9 kg/667 m~2,较空白对照增产10%。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了当地主栽品种龙粳46,叶面喷施速乐硼,旨在探索硼肥的最佳用量,建立水稻的硼指标体系。试验结果表明:硼肥对水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水稻产量随着硼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硼肥达到一定数量时,水稻产量反而有下降趋势。硼肥用量和水稻产量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Y=-0.0939X2+3.5445X+505.97(r=0.9573*)。从田间喷施效果看,速乐硼溶解度高,吸收性好,叶面喷施速乐硼可增加水稻产量,其中在硼肥用量2水平下,叶面喷施速乐硼15 g/667 m~2,水稻产量最高为542.0 kg/667 m~2,增产6.7%。说明叶面喷施速乐硼15 g/667 m~2为最佳施肥量,硼肥过量施入或少施均达不到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