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于设计大、中型泵站来说,采用何种止逆方式(亦称断流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在泵机组结构确定的条件下,站房型式基本上由进、出水流道型式特别是出水流道型式所决定,而止逆方式的确定是出水流道选型和设计的前提。大、中型泵站的止逆方式常用的有三种:虹吸破坏断流、快速闸门断流和铰链拍门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表达大型泵站进水流道三维可变形状的数学模型,并对各种不同形状斜式边水流道内的流场进行了有限元计算,以流道出口断面的流速不均匀度最小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在流道主要线性尺寸一定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斜式进水流道型线。  相似文献   

3.
进水流道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水泵叶轮进口断面的流速分布和压力分布,对水泵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模型试验研究表明,优化设计参数,解决了泵站侧向有压进水流道的设计问题,第1次把肘形进水流道应用于长距离有压涵管侧向进水的中型轴流泵站,为水泵叶轮提供了较均匀的流速和压力分布,消除了泵站的振动危害,取得了巨大的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型泵站钟形进水流道流速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形进水流道是大型泵站的一种较好的进水流道形式,在国外(主要在日本),已获大量采用,而国内应用尚少,经验不足,设计方法也不成熟。为充分认识这种流道的特性,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试验研究工作。国内外已有的试验研究方法大都限于水泵装置的外特性,没有深入流道内部水流运动。因此研究结果只是间接地反映了内部水流运动情况。然而,只有弄清楚流道内部水流运动状态,才能深刻剖析其水力特性,为流道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工程中已经采用的双向进水流道,虽然也有导流措施,但流态并不十分理想,往往有涡带产生,且名义高度较大,基础开挖较深。本文提出的双向钟形进水流道采用导流锥,消除了涡带,降低了高度。试验结果表明,双向钟形流道和单向进水流道一样,水力性能良好,是排灌结合泵站比较理想的一种新型进水流道。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大型立式轴流泵站时形进水流道实际过水断面的空间形状。用介于实际过水断面和平均过水断面之间的一种过水断面─—柱面论证了《泵站技术规范》中肘形进水流道使用平均过水断面的可行性。从工程实用性角度提出“近似过水断面”的设计思想,用解析的方法给出其数学模型;同AutoCAD绘图软件接口给出其输出结果。为证明其可行性,又将其与规范规定的平均过水断面的变化规律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大型立式轴流泵站肘形进水流道实际过水断面的空间形状。用介于实际过水断面和平均过水断面之间的一种过水断面--柱面论证了《泵站技术规范》中肘形进水流道使用平均过水断面的可行性。从工程衫性角度提出“近似过水断面”的设计思想,用解析的方法给出其数学模型;同AutoCAD绘图软件接口给出其输出结果。为证明基可行性,又将其与规定的平均过水断面的变化规律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针对半封闭式进水流道在圬工泵站中应用所存在的进水流态不平稳的问题,提出采用钟形封闭进水流道进行改型试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流道改型后的38WZL—118泵装置的最高效率已超过50%,比改型前运行效率提高3—10%。抽水流量较大的38WZL—100泵配用该流道也同样获得较高的装置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大型泵站肘形进水流道过水断面面积与内外壁边界几何参数之间的方程,并给出了方程的数值解法。与以往所采用的图解法相比,免除了繁琐的作图和校核修改过程,对应于一定的流速分布给出唯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有压侧向进水泵站肘形进水流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水流道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水磁叶轮进口断面的流速分布的压力分布,对不泵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模型试验研究表明,优化设计参数,解决了泵站侧向有压进水流道的设计问题,第1次把肘形进水流以道应用于长距离有压涵管侧向进水的中型轴流泵站,为水泵叶 较均匀的流速和压力分布,消除了泵站的振动危害,取得了巨大的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泵站管理工作中,大型立式水泵机组的大修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由于大型泵站立式水泵机组体型庞大、构件复杂,因此大修任务繁重。本文探讨了大型泵站立式水泵机组的大修管理策略,旨在提升大修质量,提高水泵机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2.
新民站1号机组在2019年冬灌运行中,机组出水压力管道1号镇墩至2号镇墩之间的部分管道无预兆的振动,同时伴有哒哒和嘀嘀的声响。本文对1号机组压力出水管道振动现象进行详细描述,并对机组压力管道的振动现象逐步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和措施,通过对机组的伸缩节、环形钢支架螺栓等附件全面进行检查并紧固,清除各类杂物,使进水流道畅通后,泵和管道充水并排气,启动1号机组,巡视机组各类运行技术参数在正常范围内,机组运行稳定可靠,压力管道振动现象消失。本文可为同类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泵站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泵站开敞式进水流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实验台试验基础上,提出了泵站开敞式进水池最佳平面形状与适宜的尺寸。当开敞进水流道边界形状与水流流线形状一致时,获得最佳进水池形式为心形或半圆形。喇叭口悬空高合理取值范围为(0.3-0.5)D,后壁距在0.25D以内,临界淹没水深hs<0.8D,进水池池宽采用2.5D时,水泵装置效率可达60.5-60.9%,水泵效率测量综合误差为2.5%。  相似文献   

14.
根据《泵站技术规范》肘形流道一维流动的设计思想,建立了他的机辅设计数学模型,提出了用“控制断面”设计其“V~L”线的设计思想。以绘图软件AutoCAD为支撑,利用AutoLISP语言和.DXF文件作为主程序(设计部分)与绘图软件的接口方式,使轴流泵站肘形进水流道的设计与绘图成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直接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方程组的方法,模拟钟形进水流道内水流的流动,并在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钟形进水流道进行优化水力计算,给出了钟形进水流道最优水力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16.
泵站布置形式按进水方式可分为正向进水和侧向进水。由于地形条件等限制,一些泵站不得不采用侧向进水形式。泵站侧向进水水流流动从本质上讲是水流的转向流动,即弯道水流。实际工程中,侧向进水泵站普遍存在进水流场紊乱、回流引起前池泥沙淤积、边坡冲刷等问题。人们利用流态显示技术和测速仪,通过方案分析,总结出一些流态改善措施。随着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采用数值模拟来预测水流流动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在泵站进水弯道流场及其整流研究方面,由于计算模型的缺陷,无法反映复杂的分离流动,至今尚未见对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的研究报道。为此,本…  相似文献   

17.
某大型泵站经过两次更新改造,2009年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390-30PLC系列及人机界面软件,2013年将1#机组、4#机组及公用设备升级为PAC3i系列。改造后经过实践运行效果良好。文章从实践上介绍了GE公司监控系统在大型排涝泵站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直接示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k-ε紊流方程组的方法,模拟斜式进水流道内的流场,并在此基础上对三咱角度的斜式进水流道进行优化水力计算,给出了斜式进水流道最估水力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接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k-ε紊流方程组的方法,模拟斜式进水流道内的流场,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种角度的斜式进水流道进行优化水力计算,给出了斜式进水流道最优水力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直接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方程组的方法,模拟钟形进水流道内水流的流动,并在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对钟形流进水流道进行优化水力计算,给出了钟形进水流道最优水力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