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发出一种成功的无褐变和污染发生的茶树茎节外殖体组织培养的方法以便用从腋芽分枝形成的培养梢进行大规模繁殖茶树。  相似文献   

2.
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褐化可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和组培过程的进行。实验研究探讨3种防褐剂硝酸银(AgNO3)、活性炭和PVP及培养条件对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过程中褐化控制的作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AgNO3能明显减轻褐化,其中愈伤组织诱导时10.0 mg/LAgNO3控制外植体褐化的效果最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7.0 mg/LAgNO3控制较为适宜。2.0 g/L活性炭能有效抑制外植体的褐化,高于此浓度会抑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初期在含2.0 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中培养7 d,不仅能有效控制褐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愈伤组织的生长。愈伤组织诱导时1.0 g/LPVP能在有效控制外植体褐化的同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暗培养能显著减轻褐化的发生,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3.
茶树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茶树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指出茶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了茶树组织培养的应用现状及对茶树组织培养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徐振彪傅作申原亚萍杜娟张新生田立国贾玉峰母秋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30062)有关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虽未有专门的文献报道,但也确实是植物组织培养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现就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及...  相似文献   

5.
以凌云白毫茶嫩芽为外植体,建立凌云白毫茶无菌体系,探讨抗褐化措施,建立白毫茶组织培养体系,为白毫茶优良品种产业化种植提供种苗技术基础。结果表明:以白毫茶树带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浓度为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10 min,污染率最低;在此基础上,预处理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抗褐化效果和降低污染率都较明显,褐化率低至30%;选用腋芽茎段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均比顶芽低,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 mg/L,能降低褐化率至16.7%。凌云白毫茶初代培养使用6-BA诱导腋芽效果好,浓度为2.0 mg/L的诱导率达到100%;对无菌芽增殖来说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7g/L琼脂+30 g/L蔗糖,增殖倍数为3.3,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茶树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及植株形成研究作了综述,以期对今后茶树花药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茶树的无土栽培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和室内科学实验研究。目前无土栽培方式繁多,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水培和基质培,为了比较这两种无土栽培方式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本实验以黄旦为实验材料,测量茶树生长的各项指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移栽30天,基质培有利于茶芽的萌发,水培能促进芽叶的伸长和成熟;移栽60天,基质培有利于新根的生长和加粗,水培有利于成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根系出现褐化现象;移栽90天,基质培有利于新根的加粗,水培有利于成活,但随着时间增长,水培茶树的根系褐化现象加重,最终影响茶树生长。因此,水培方式有利于在短期时间内开展茶树实验观察,而基质培方式有利于长期的茶树工厂化生产和室内科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而茶树生物技术研究只开展了20多年,由于起步晚和条件的限制,茶树生物技术始终大大落后于一般植物生物技术。尽管近10年来在茶树细胞和组织培养中次生产物形成、愈伤组织形态发生以及花药培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研究亟待加强,其中,如何根据茶树自身的特点引入相应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福鼎大白茶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过程中防止外植体褐化及污染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20~25 s+0.1%升汞消毒4 min+无菌水冲洗2遍+0.1%升汞消毒5 min+无菌水冲洗4遍;培养基中加入150 mg/L活性炭(AC)时,能够有效控制外植体褐化;在培养基中加入150 mg/L的硫酸链霉素能够有效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产生机理;其后,围绕植物本身、处理方式以及培养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植物材料选择、预处理实施、环境条件优化、添加抗褐变剂四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11.
茎点霉真菌Phoma adianticola引起的一种茶树新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引起茶树芽头褐变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通过柯赫氏法则,成功分离得到了致病菌株。菌株PDA培养条件下的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此病原菌为茎点霉属真菌。按照茎点霉属真菌鉴定程序开展了鉴定研究。此菌在OA和MA培养基上培养7 d后,菌落平均直径6.0~6.4 cm;分生孢子器圆球形,具孔口,器外壁光滑或有菌丝附着;分生孢子橄榄球形,无隔,多数具2个游球,大小为4.9~6.3μm×2.1~2.8μm;NaOH颜色反应呈黄绿色。根据上述特征,初步鉴定此病原菌为Phoma adianticola。由P.adianticola引起的茶树芽头褐变可能是茶树的一种新病害。根据此菌侵染后的症状,暂将其表述为茶树褐芽病。  相似文献   

12.
茶树中植物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对茶树生长发育和逆境反应的调控,及植物激素在茶树外植体繁殖中的应用,并概述了当前植物激素研究的方向和重点。针对茶树中激素研究现状并结合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出茶树基因组测序完成后,植物激素对茶树茶芽萌发、抗逆等调控机理的研究将成为茶叶科学研究中一个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日照东港区茶园茶树叶部发现一种新病害。感病部位缢缩,畸形,病斑褐色,坏死,命名为茶褐枯病。取病健交界处采用组织分离法共获得两种微生物,编号为RC4、RC3,分离率分别为67.1%和32.9%。结合微生物形态学、培养学、多基因序列分析和柯赫氏法则验证,明确该病害由围小丛壳菌山茶专化型(Glomerella cingulata f. sp. camelliae)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复合侵染引起。这也是首次在茶树叶部发现B. dothidea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沙培试验,从动态角度研究了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下茶树对硒的吸收累积规律,并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结果发现,茶树不同部位对硒的累积量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硒保留在根部,在其体内的迁移率较低,硒的累积量和外源硒浓度、培养时间显著相关;当外源硒浓度在0~0.05 mmol·L-1时,茶树长势良好,但当浓度高于0.10 mmol·L-1时,茶树表现出中毒症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转录因子CsbHLH62及茉莉酸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丙二烯环化氧化酶基因(CsAOC)和脂氧合酶基因(CsLOX6)受到高浓度硒的诱导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与根系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茶树各部位对硒的累积与外源硒浓度和培养时间显著相关,基因CsbHLH62CsAOCCsLOX6可能在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因枪及其与农杆菌相结合的茶树外源基因转化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GUS为报告基因,对基因枪介导的转化茶树愈伤的有关参数进行优化。比较了不同的预培养条件,含有PVP的培养基可提高转化频率。渗透处理不仅不能提高GUS的表达率,反而使愈伤再生困难。每枪DNA和钨粉的用量分别为0.25μg,125μg时,可得到较高的转化率。在轰击压力7MPa,射程5cm的条件下轰击一次,不论对GUS表达还是愈伤的再生都是较为适合的轰击条件。比较了农杆菌法(AGR),基因枪法(BOM)及农杆菌与基因枪结合(BTA,BPA和BOA)等方法对茶树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瞬间表达的结果及抗性愈伤筛选的结果都显示,农杆菌与基因枪结合使用比两种方法单独使用更有助于提高茶树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AM)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受控实验法,选用"乌牛早"为试验材料,研究丛枝菌根(AM)对盐胁迫下茶树生长、矿质营养的吸收、茶树叶片组织含水量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可以有效促进茶树的生长和对矿质营养的吸收,降低水分饱和亏、改善茶树生长质量和茶叶品质;接种AMF可使茶树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得到有效缓解,表现为茶树体内N、P、K、Mg、Fe和Zn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8%、32.2%、20.0%、22.6%、10.2%和9.4%,K+/Na+明显提高。表明AMF可通过促进盐胁迫下茶树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促进茶树生长,增强茶树对盐胁迫的耐性,进而提高茶叶产量和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7.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是华东茶区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安徽茶园中的茶尺蠖普遍被真菌感染,经分离鉴定为圆孢虫疫霉(Erynia radieans(Brefeld)Humber et al)。它在该地区的大面积流行,有效地抑制了茶尺蠖的种群数量。本文对真菌的形态特征、精细结构、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和引起流行病的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