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正在得到大力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显然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人类的发展是以自然的损失为成本甚至代价的。如果从更长远的视角看,这种发展模式其实是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就开始渐成主流。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喟叹》——最近几天在看的书。副标题是"作家为生灵代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邀请了诸多作家为野生动物撰文:陈建功、铁凝、邓友梅、李存葆、张抗抗、毕淑敏、梁晓声......作者不是一个人,也非一些人,而是一群人。这个群体如此庞大,庞大到我一直带着一份诚惶诚恐的心情阅读、评论——同样的诚惶诚恐。  相似文献   

3.
放在我面前的是一本奇异的书。50多位当代声名赫赫的作家,有曾经以先锋写作蜚声文坛的先锋作家,有曾开创文坛知青文学思潮的作家,齐聚一堂。在当今出版界,能把这些作家的作品找到一起  相似文献   

4.
午夜,就着浓茶阖上了手中厚书的最后一页,开始细细端详封面:一只夕阳余辉下的羚羊,背对着我,眼望着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天空......突然,安静的屋里,我竟仿佛听到了它的呐喊——那是种渴求生存的声音,那是生命的喟叹!  相似文献   

5.
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作家关注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而这样多角度的切入得出的结论却是惊人的趋同: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应该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人类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忏悔。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年底的长江科学考察不见白暨豚的踪影,到今年媒体对中华鲟生存的担忧,以及现在拯救黑熊的行动继续开展……这些事件都在向世人预演一场生态危机,曾经引以为豪的生物即将淡出人们的视野,幸存的野生动物尚能向人类投来哀求的眼神,而灭绝了的生灵只能在照片里述说它们的遭遇。这并不是我们人类需要的地球!人类是自然之子而非主人,更没有权利剥夺其他生物生存的权力,否则人类也将最终走向相同道路。  相似文献   

7.
现在,全国上下在建设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如果今天这种动物被枪杀,明天那种动物被灭绝,林中无鸟,山上无虎,河里无鱼,那将是怎样不和谐的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喟叹》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部书汇聚了50多位中国文坛上的名家大腕的作品,以反映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弘扬生态道德,繁荣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9.
我自己觉得,读书比读网络更为深入人心,它有一个细细思考和慢慢消化的过程。如今,书如烟海,有钱谁都可以出书。但我可以坦言,将近一半以上的书籍,没有什么阅读价值,只能算做文化垃圾。  相似文献   

10.
今年(2005年)是我国特产珍稀动物麋鹿(俗称"四不像")在原产地野外绝迹后,从英国重引回故地放养20周年;  相似文献   

11.
12.
4月1日,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50多位作家编写以反映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题的《生命的喟叹》一书,在北京五府井新华书店举行了签售活动.著名作家张抗抗、舒乙、赵大年、查干、方敏等出席,并与广大读者交流对自然生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标志英国浪漫主义新兴的《抒情歌谣集》结篇作《丁登寺》中彰显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进行对比解读,希冀能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经典作品中所显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能为解决当今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严重不协调的生态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主编的《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存的家园———中国湿地保护》一书现已出版。提到这本书,我自然会把目光投向湿地、考问中国湿地保护。湿地是水陆相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人类文明的摇篮,国际上通常把森林、湿地和海洋并称为地三大生态系统。众多的自然湿地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天然库,而且,湿地是兼具陆地和水域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在然界和人类生存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湿地在维持水循、保护生物多样、降解污染、固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并不可代的作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生…  相似文献   

15.
正卧牛山森林公园隶属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距离武山县城35公里,由卧牛山、雨庵沟、将军庙3个景区组成,总面积7488公顷,森林覆盖率46.6%,森林垂直分带明显,风光旖旎,为国家3A级景区。据测定,卧牛山森林公园每公顷森林每年可释放氧气2.025吨,吸收二氧化碳2.805吨,吸尘9.75吨。卧牛山景区每年仅绿色植物释放  相似文献   

16.
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8万公顷,其中核心区3.9万公顷、缓冲区6.1万公顷、实验区 6.8万公顷,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内分布着118个生态类型多样的湖洲和岛屿,有植物863种、鸟类164种、鱼类114种、爬行类29种、两栖类8种,是珍稀、濒危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和各种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及繁殖场所,也是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业》2009,(24):I0006-I0007
贵州黔东南州建有自然保护区23个,总面积225,126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44%。按保护区级别分: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47,300公顷;州级自然保护区9个,  相似文献   

18.
翁殊斐  高伟 《广东园林》2008,30(5):65-67
新加坡以花园城市闻名于世,园林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归纳总结了新加坡城市园林绿化的4个特色,提出了可供借鉴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贵州高原东部清水江畔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文斗的苗家村寨。几百年前,那里的苗家人便开始有意识地注重生态环保了。文斗山林广袤,青山四合,古树成群,一片翠色。千年古树有600多株、30多个品种。30多株千年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野生树种。据说,曾有外省客商出价100万欲买下这些“国宝”,当地人虽贫穷,但却断然予以拒绝,留住了古人保存下来的无价财富。文斗的古树多而奇,其中有一株千年古银杏树,树干外围9米多粗,高20多米,枝繁叶茂,年挂果千余公斤。文斗寨头有株“护寨杉木王”。古杉下立有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林区中最早刊立的环保“六禁碑”,碑文撰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距今近230年。碑文明文规定:“一禁不俱(拘)远近杉木,大小树木,不许任人小儿砍削,如违罚艮(银)十两。一禁四至油(游)山,不许乱伐乱捡,如有人违,罚艮(银)五两……”另有两块环保古碑,一块撰刻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规定:“此木蓄禁,不许后代砍伐,留以丽此山川。”另一块撰刻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规定:“所有凉亭边大树,永世不准斫(砍)。”当地老人说,这些环保古碑仅是前人明文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滥伐林木乡规民约文献资料中的一小部分。在他...  相似文献   

20.
地处南水北调调水源头的湖北省丹江口市,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局部地区生态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但生态稳定性较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经营粗放,林分质量不高,蓄水保土能力低,尚有宜林荒山12万亩,难以治理的石漠化荒山6万亩,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必须抢抓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部大开发以及“盛世兴林”的发展机遇,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