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强自身育种基础理论学习,掌握全国全省的育种动态,结合自身实际,理清思路,确定正确的育种方向,找准育种目标,突出重点。一是主攻高二半山整体玉米产量的提高;二是平坝一般山区建立健全食用玉米粮食基地;三是加强特用玉米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玉米育种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育种试验中的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因各单位育种目标不同,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不同,而在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上有所区别.如常规育种侧重于高产;高油、高蛋白玉米育种侧重于油和蛋白质的含量:饲用玉米育种则侧重的是生物产量等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量新技术引入玉米育种中,培育出了大量的新品种,使我国玉米育种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国玉米育种发展大致呈现以下四个趋势:通过抗逆性育种使玉米产量不断增加;高产稳产育种一直是玉米育种的一个主要目标;分子标记与转基因技术引入到玉米育种之中;特用与专用型玉米育种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15-16,20
对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上位叶长、株高在影响产量的诸多因素中占了主要地位;其次是穗位高、穗上位叶角、穗上位叶宽。其中穗上位叶长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r=0.4818,而株高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0.365。因此,育种时株型性状的选择应该以穗上位叶长和株高为主,同时兼顾穗位高、叶片数等与产量的关系;实现单株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优势群划分及其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4个玉米自交系及其双列杂交组合(未反交)进行了试验。以杂种产量的中亲优势值和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为指标,对亲本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中亲优势值可将参试自交系分为四个优势群,其聚类结果与自交系的亲缘关系和育种实践吻合;各优势群间具有较大的产量杂种优势,而在优势群内的自交群系间,生育日数、株高、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无相关性,在进行种质聚类时应慎重使用。本文还提出了育种上利用优势群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玉米市场的高速发展,玉米的用途将严格限制玉米的特殊品质。为满足市场和工业、加工业对玉米的的特殊要求.高油玉米育种已显得格外重要。高油玉米以其独有的高脂肪、高蛋白质、高赖氨酸等高营养品质和高经济价值居禾谷类之首,是油、粮、饲、草兼用型作物。而通常高油分又和降低产量相关.为此,本文用选育高容重高油玉米杂交种来弥补高油分带采的产量损失。希望为高油玉米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理想株型育种与超级玉米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想株型育种和超级玉米育种,阐述超级玉米育种是理想株型育种的概况和总结,强调育种手段不能太单一,应该采用综合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其它性状。理想株型育种是超级玉米的基础。并且应该重视耐密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是全球性的重要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是禾谷类作物中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在我国粮食及饲料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则极大提高了玉米产量。1.紧凑型玉米育种方向1.1产量是衡量品种的重要标准。经多年实践研究证明:玉米杂交种产量最为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其后依次是倒伏、穗位高、生育期、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出籽率和行粒数。根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产量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高密度育种和生产上增加种植密度有内在联系,但高密度育种作为一项育种技术有其独立性和更广泛的含义。在玉米平均产量超过330千克/667米2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郑芳英  翟雨  李宗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06-12407,12418
[目的]对玉米(Zea mays L.)株型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明确各株型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方法]2005年对18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及棒3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夹角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在穗位保持有一定高度的前提下,应适当降低株高,着重对棒3叶长度的选择;在保证一定种植密度的前提下,应选择叶夹角大的玉米杂交种,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高产育种特别是为育种工作者田间选择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玉米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玉米我国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尽管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已不能满足当前玉米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求。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育种已经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扼要总结了分子育种学形成的背景;分子育种的主要研究内容;转基因玉米的主要种类;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综述了国内外玉米产量、农艺、品质、生物和非生物抗性等性状QTL定位的有关结果,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简介了关联分析和功能分子标记的概念,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开发分子标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玉米高密度育种和生产上的密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密度育种和生产上增加种植密度有内在联系,但高密度育种作为一项育种技术有其独立性和更广泛的含义。在玉米平均产量超过330千克/667米2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5):F0004-F0004
品种优势:该品种为中外育种科学家合作的结晶。通过太空采用高科技术育种,它继承了美国品种产量高、米质好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国外品种不适应中国气候等缺点,是目前国内、外最具竞争力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玉米育种思路和技术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世煌 《北京农业》2007,(14):13-16
<正>最近5年,美国先锋公司培育的杂交种大举进入我国许多省和全国玉米区域试验。这些代表美国15 ̄20年前育种水平的杂交种所到之处,表现突出。先锋品种在每个区试组均列居前二三名,产量潜力高,而且在年份间和地区之间产量稳定,所以今冬先锋品种在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5.
玉米抗旱育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旱地作物中需水量最大的作物之一,干旱是严重制约玉米产量的一个非生物因素,是造成我国及世界各地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干旱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巨大。通过对玉米抗旱育种意义的分析,综述了玉米抗旱育种的遗传基础、抗旱材料的选择与鉴定方法和一些常见的抗旱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重要的食用、饲用两用型粮食作物,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作物。近年来随着饲料加工业和生物质能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上对于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然而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因此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收获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本举措,本文旨在通过玉米育种理论的发展和多年的育种经验对于玉米超高产育种与实践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2005年以来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得出如下结论:适当缩短品种生育期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试验密度范围内以57 000株~60 000株/hm2产量为高;参试组合的整体质量不高,反映出优异的育种基础材料匮乏;多抗性和稳产性至关重要,是优良品种得以大面积推广的基础.提出如下建议:(1)继续调整育种目标.由高秆大穗向中矮秆中大穗转变、由稀植向密植转变、由晚熟向中熟、中晚熟转变,由机械化程度不高向全程机械化转变.(2)努力从源头开始积累熟期较短且耐密植的基础材料.(3)提高对品种多抗性及稳产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吉林省政府提出的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的目标,结合吉林省玉米育种实际,提出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玉米产量.分析了吉林省玉米育种的方向、存在问题,确定了新时期吉林省玉米育种的目标为高产稳产、耐密株型、生育期适宜、雌雄开花同步、穗长中等、抗逆性强、适应区广、制种产量高、适合机械化;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粮食作物体系中占比较高的农作物之一,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玉米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对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不过,国内的玉米育种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将分析玉米育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根据分析结果找出改进的方法与途径,为玉米育种效率的提高提供经验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 早熟高产是现代玉米育种工作的两个重要性状。几十年来,育种工作者在选择高产性状的同时,力求缩短杂交种的生育期。在美国已把籽粒产量、抗虫性和生育期作为最重要的育种目标。国内在早熟性和籽粒产量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