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落实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的特点,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水土流失面积界定、水土流失量计算、动态监测与普查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动态监测的方法、技术与组织模式,是为了提高动态监测评价的科学性。[方法]基于现状分析,研究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对策。[结果]应从构建完善的动态监测空间尺度体系、合理的工作体系、科学快捷的动态监测评价体系和统一的动态监测技术体系等方面,完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工作。[结论]进一步提高中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水平,是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宏观决策的要求,可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服务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3S”技术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野外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野外核查的准确性和效率,笔者结合多年外业工作经验,总结了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方法,并以太湖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为例,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中数据来源、前期准备、野外核查、内业整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实践表明,采取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方法,有助于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技术审查。笔者通过对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进行梳理分析,找出黑龙江省目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组织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合作、优化监测点布局、拓宽数据获取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顺利完成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5.
东北黑土地重点治理区2010—2012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的管理、分工、技术方法,指出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管理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整体性。根据监测成果分析认为,东北黑土地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实践证明,开展水土流失流失动态监测对持续推进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土保持》2008,(2):F0004-F0004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于1996年成立,主管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告;负责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状况普查和动态监测,承办综合防治情况及效益调查分析工作;承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法规的调研和拟定、水土保持规划、  相似文献   

7.
关于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江西省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提出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原则、目标、范围与内容。并指出该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必须加强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这“三大体系”建设 ,建立全省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土保持》2008,(4):F0004-F0004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于1996年成立,主管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告;负责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状况普查和动态监测,承办综合防治情况及效益调查分析工作;承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法规的调研和拟定,水土保持规划,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区域为研究对象,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转换、合并、拆分后作为土地利用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出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希望能为使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开展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土保持》2019,(6):F0004-F0004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是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黄河流域片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督促、指导、协调流域(片)各省(区)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典型水土流失监测站点运行管理等相关工作,负责相关规划、技术规程、管理办法等编制任务和相关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全面总结近年来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监测站网标准化创建和优化提升、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有待优化、监测手段和监测设施设备有待提升、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满足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监测精度不能满足科学防治水土流失的需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滞后、监测评价不准确等问题。结合《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出浙江省应从优化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推进重要河流径流泥沙监测、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方面全面深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助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CSLE模型需要的参数、参数的计算方法、成果数据的统计及整编要求,设计开发了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软件,可实现土壤侵蚀因子和土壤侵蚀强度的自动化计算、数据批量处理及成果数据自动整编等功能。该软件在新安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已得到应用,显著提高了模型侵蚀强度计算和成果整编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作和产品的质量,可为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手段,也有助于推进全国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支撑,是贯彻落实新时期水利发展总基调的基础性工作。2018年水利部组织流域和省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法、分环节全流程的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开展了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首次实现了全国年度动态监测工作全覆盖,全面掌握了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和分布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km 2,占国土面积的28.61%(不含港澳台地区),水土流失状况好转,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今后仍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政策,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分区施策,精准管理,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建设优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就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指出搞好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提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应提交的预期成果。  相似文献   

15.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的大数据分析基础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的目的是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成效,建成并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可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提高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通过大数据采集与知识挖掘,构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数据集(或集合),再利用云网络计算平台,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动态监测与分析评价.文章针对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数据基础,从完善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大数据融合与共享,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创新大数据和云网络服务方式,完善监测站网信息采集和大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方法和实现途径,并提出其大数据构成与分析流程,以及应用大数据分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土保持》2007,(12):F0004-F0004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干1996年成立,主管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告;负责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状况普杏和动态监测,承办综合防治情况及效益调查分析工作;承办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法规的调研和拟定、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方案的咨询、设计与管理工作;承担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监测资质的审查及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国家及省级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监测工作。贵州省水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葫芦岛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运用RS和GIS技术获取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实现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管理,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经济等优点。该研究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状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为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对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奠定基础,从而有效地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与GIS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RS和G IS技术是开展水土流失快速、准确调查与监测的有效手段。选取河南省中部典型区域,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运用RS和G IS技术获取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实现了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管理,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经济等优势。采用该研究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为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奠定基础,从而促进水土保持与水土资源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刍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问题,就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初步讨论。认为要搞好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理论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省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预测和预报水土流失,为有关部门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20.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由航片扫描系统、硬件平台和配套软件组成.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资源调查、工程勘测等领域.基于Intergraph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以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的典型小流域为例,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经过研究认为该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实现从航片扫描、航测内业空三加密、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水土保持专题图制作、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措施动态监测、新增水土流失监测等工作的全过程,完全可以满足水土保持高精度动态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