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陕蒙接壤地区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产区,同时也是重要的能源开发集中区。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掠夺式资源开采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30多年来,晋陕蒙接壤地区通过建立“流域管理+区域监管”的特色水土保持监督模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等,有效遏制了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十四五”时期,晋陕蒙接壤地区要创新水土保持监管方式、拓宽监管领域,以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管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中存在水土保持法配套制度建设滞后;部批项目重审批、轻监管,流域机构履职不到位;水土保持执法监管力度不够,受地方行政干预严重;流域与区域监管分工不够明确,相互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少数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法制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意识差;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开展不到位,流于形式,损害了行业形象;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群众参与不够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实现部批项目监管常态化,充分发挥流域机构作用;强化执法监管工作,全力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加强沟通协调,切实做好部批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地方监督部门支持的力度,避免行政干预;深入开展监测、监理工作考核,促进其规范有效开展;完善法律制度,为执法监管工作提供充分法律依据;强化执法培训、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3.
论晋陕蒙接壤地区土壤的抗冲性与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的配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从土壤抗冲性角度,研究了晋陕蒙接壤地区抗冲力的水平变化与垂直变化规律,土壤抗冲击与林下地衣等低生物着生情况,枯枝落叶层厚度,植物根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从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出发,总结提出了防治本区土地沙漠化的“带、网、片”生物工程治理模式和防止土壤沟蚀的水土保持体系梯层结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4.
晋陕蒙接壤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开发建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明确,晋陕蒙接壤地区为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及区域内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推行水土保持法治管理开展了法规体系建设、执法体系建设、技术体系建设,在该地区开展了水土保持执法试点工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规范化试点工作、水土保持补偿费返还治...  相似文献   

5.
晋陕蒙接壤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自然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该区现有大中小型生产建设项目3600多个,且数量和规模都呈不断增加趋势。大规模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组建以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协助查处了一批重大水土保持违法案件,使该区监督执法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仍存在一些诸如水土保持法制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各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机构的职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详细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晋陕蒙接壤地区气候多变,地貌复杂,在该地区实施的铁路建设项目一般要横跨多种地形地貌区,加之铁路建设工期长,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比较复杂,若防护不当不仅影响工程建设,而且危及铁路的安全运营。分析了晋陕蒙接壤地区铁路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阐述了水土保持在铁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进行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7.
晋陕蒙接壤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生态条件差,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为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结合新水土保持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调查,我们对吕梁市兴县和忻州市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的水土保持组织领导、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等情况进行了摸底。根据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制,不断夯实水土保持工作基础,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晋陕蒙接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之一,人为扰动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属于黄河多沙粗沙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和监督管理,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了双下降,生态环境得到好转。新时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机遇,晋陕蒙接壤地区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强化监管,提升监测能力,推动水土保持示范区建设,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涉及区域生态保护的责任越来越重,社会关注和影响度越来越高,给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保护优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已成为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短板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实施的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项目为例,对照动态监管目标,梳理了生产建设项目动态监管工作的任务与内容,分析了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总结了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工作经验,探讨了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重点方向与技术环节,为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任务,提高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晋陕蒙接壤地区煤炭开发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陕蒙接壤地区以煤炭资源丰富而著称于世,在该区域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就可能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水行政执法监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成效明显。然而,从整体看流域监管目前依然存在顶层设计不足、政策保障欠缺、内外权责不够明确等问题,从局部看存在管辖范围较大、监管任务日益加重、执法监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在总结近年来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对新阶段晋陕蒙接壤地区流域水行政执法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行深入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土流失监测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针对当前监测工作不够规范,且深度、广度不够和监管工作跟不上的实际情况,对监测的内容与方法、监测设施的布设与要求、监测成果资料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的忧思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一、煤田崛起开发的喜与忧 晋陕蒙接壤地区(又称“黑三角”),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陕北、晋西北及蒙南三角地带,北接包头,西连毛乌素、库布齐沙漠,东临吕梁山,南与陕西佳县、横山等县交界。共包括陕西榆林、神木、府谷,山西河曲、保德、偏关,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市10个县(旗、市),总面积4.6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86.5%,土壤侵蚀模数达10000t/km~2以上,属世界罕见。生态环境恶劣与贫困落后这对“孪生子”象影子似的长期困扰着当地人民。  相似文献   

14.
晋陕蒙接壤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遥感研究与预测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应用1986年与2000年两期TM遥感影像判图制图,编制两期晋陕蒙接壤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在ARC/INFO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套合叠加,获取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动态转移数据矩阵,揭示该地区14年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变化特征。应用Markov链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格局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总的趋势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还存在着草地沙化、耕地退化的生态问题,因此加大草地、林地、耕地的保护和改良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力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杨光 《水土保持研究》1994,1(3):106-110
晋陕蒙接壤区既是生态环境脆弱带。又是煤炭资源富集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脆弱性之间矛盾。已引起社会各界和我国政府极大关注和重视。本文在分析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等特征后指出。晋陕蒙接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势在必行,而发展林业。建造植被是环境整治的根本措施。并把全区林业发展划分为。北部西北部护林体系。中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林体系和南部水土保持林体系。提出更新改造现有低产林、适当发展商品型经济林设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晋陕蒙接壤区煤田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流域产沙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煤田开发是该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使原生地表土层遭到严重干扰、破坏,土体抗蚀性明显降低,极易发生侵蚀;该区新的水土流失特点是侵蚀类型多样化,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集中,侵蚀速度快、危害性强;由于新的水土流失的增加,使该区流域产沙继续向粗沙方向发展。最后对该区新增水土流失量进行了估算,结果为年均侵蚀量在1000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土地利用、NDVI、水土流失等数据,定量分析晋陕蒙接壤地区1990—2020年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的变化,旨在为该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晋陕蒙接壤地区在1990—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7.1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22.85%,其他用地面积减少了18.87%;30年来NDVI 5年均值增加了1.11倍,增幅最大的是神木市,最小的是托克托县;与1999年相比,2020年晋陕蒙接壤地区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减幅达到47.22%;沙漠生态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晋陕蒙接壤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有较大影响,城市发展、矿产资源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对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但相关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使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晋陕蒙接壤区1990—2020年水土流失年际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原因,为该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支撑。[方法] 利用1999,2018,2019和2020年水土流失监测数据,获得4 a晋陕蒙接壤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分析研究区水土流失年际间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2020与1999年监测成果对比,进行动态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结果] 得力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水土保持方针、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工作的有效落实,1999—2020年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由4.71×104 km2减少至2.45×104 km2,减幅达47.98%。[结论] 研究区1990—2020年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减弱,由以强烈及以上侵蚀强度为主转变为以轻中度为主,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今后应根据区域水土流失特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实施更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 最近,作者到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地区、山西省吕梁地区、陕西省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内蒙古伊克昭盟等地的8个县(旗)市进行了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的调查。总的认为这几个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是严重的,几十年来这里的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里的人民群众实行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户包治理为主的多种治理形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的办法,有力地推动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初步改善了恶劣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经开始好转。  相似文献   

20.
晋陕蒙接壤区水蚀风蚀交错带生态环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晋陕蒙接壤区位于黄土高原和风沙区交接地带,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带、生态脆弱带。同时,又是资源富集带,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再加之近年来煤炭开发,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恶化。本文在系统地分析了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整治的建议,并指出在这一地区开发生态环境演变和整治技术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