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综合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笔者进行了黄豆秆粉栽银耳的试验。供试银耳菌种为古田02。培养料为:黄豆秆粉10公斤,麸皮3公斤,石膏粉400克,硫酸镁20克,水13公斤;对照培养料为:棉籽壳10公斤,麸皮3公斤,石膏粉400克,硫酸镁20克水13公斤。培养料拌和均匀装袋(长50厘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银耳已进入千家万户“菜篮子”,成为大众化菜肴。银耳栽培的原料广泛,取材容易,因此大有发展前途。一户农家,只要利用15平方米的房子2间,一次可栽培2500袋,一年可种6批,纯利8000多元。每100公斤的棉籽壳或杂木屑可收银耳干品16—18公斤。其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1987年第1期《食用菌》上发表了“棉籽壳袋栽银耳的技术改进”一文后,一些读者来信询问不先封接种口怎样防止杂菌污染?对此问题我们于3月底进行了试验,现初报如下:试验方法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50公斤,麦麸15公斤,石膏1.5公斤,白糖750克,硫酸镁250克,黄豆粉500克,水67.5公斤.试验分5组,每组100袋(聚丙烯袋,  相似文献   

4.
银耳是一种附木而生的真菌,近年来虽采用锯木屑栽培,但在树木资源缺乏的地区,发展银耳生产则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于1981年分别用棉籽壳与玉米芯粉作培养基代木屑栽培银耳,获得成功。从产量与质量上看,以棉籽壳栽培的效果好。一、试验经过棉籽壳的营养成分多而含量高,据河北晋县李庆福资料,棉籽壳含粗纤维26%,粗蛋白17.6%,脂肪8.8%,无氮浸出物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的幼耳发育不良菌棒和同批次棉籽壳为材料,通过棉籽壳的质量检测、菌棒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不同处理的重栽试验,从原料棉籽壳角度探索幼耳停止生长的原因。棉籽壳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棉籽壳营养成分含量均符合《食用菌栽培原料用棉籽壳》标准要求,但通过浮力试验和显微镜观察显示棉籽壳中掺杂泥、沙、石、灰等小颗粒物质和一些蜡状物质,棉绒短而少。通过对菌棒内菌丝分离培养,菌糠浸提液观察,含水量、酶活力等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均表明幼耳发育不良的菌棒内的菌丝代谢活动受到抑制,这可能是由于棉籽壳质量问题导致菌棒孔隙度降低,造成缺氧,从而抑制了菌丝代谢活动。重栽试验表明幼耳发育不良的菌棒内存在某种有害物质抑制了银耳的生长发育。因此,棉籽壳作为银耳栽培主要原料,质量检测至关重要,其将直接影响银耳的出耳,造成菇农损失,因此原料质量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银耳生产通常在每年春季三月,这时气候比较适宜,而在其它时间栽培都较困难,我们针对这一问题,经过多年的实验总结,找到了一条反季节栽培规律,解决高温严寒气候下照常生产银耳的技术,为菇农提供一条栽培新路。1菌种银耳反季节栽培必须选择好菌种,夏季栽培必须选择高温型菌株、如R08,R05。冬季栽培选择低温型菌株,如Rpo,R06。2从选料入手银耳栽培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棉籽壳来源于北方不同地区,处理工艺不一样,营养成份及含水量也不尽相同。应用于反季节栽培技术,必须选择配料,提高补偿效应。目前出售的棉籽壳都没有表明营养…  相似文献   

7.
罗杨  范俊安  陈岗  杨勇  詹永  叶会琼  李娟 《食用菌》2020,(3):31-33,35
以桑枝或桔梗非药用部位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银耳,结合SAEW绿色防控技术,考察其对银耳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银耳平均单耳质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绝对生物学效率均高于对照;桑枝培养基比桔梗培养基栽培的银耳直径更大、单耳更重;处理组银耳的发病率降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丁湖广 《食药用菌》2012,(6):325-329
银耳培养料栽培是取代传统的木材(原木或段木)栽培,主要以杂木屑、棉籽壳等为原料,辅以麦麸、蔗糖、石膏等作为培养料,进行塑料袋或罐、瓶式栽培。目前我国银耳产量的95%为培养料袋栽。1银耳栽培季节  相似文献   

9.
在棉区用棉籽壳袋栽银耳较为普遍,但在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化工多,成本高,易污染杂菌,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严重影响了栽培者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从1986年4月开始,在泰兴县孔桥多种经营学校,对棉籽壳袋栽银耳工序进行了改进:①改医用胶布封接种口为塑料地膜封口;②改装袋封接种口  相似文献   

10.
银耳镰孢穗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镰孢穗螨取食银耳菌丝、白毛团和子实体,并传播霉菌,导致银耳产量、质量显著下降。除精氨酸外,被螨危害银耳的16种氨基酸含量均比未受害银耳的明显减少。用塔式分离器从野外收集的银耳栽培袋、棉籽壳和银耳种中分离出腐食酪螨。弗比无爪螨、鳞翅触足螨、唯一跗线螨、镰孢穗螨等8种螨。镰孢穗螨是银耳的主要害螨,来自限耳菌种。  相似文献   

11.
银耳,又名白木耳,自古以来被视为名贵山珍,是我国医药库中的一味良药和滋补品。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它已成为大众化的菜肴,畅销国内外市场。 银耳新人工栽培的主要培养料为木屑。此外,棉籽壳、棉花秆、甘蔗渣,玉米芯等均可利用,培养料来源十分广泛。人工室内栽培银耳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2.
棉籽壳作为培养料已广泛应用于平菇、银耳、构菌、凤尾菇、猴头、草菇等多种食用菌的栽培,其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00%、100%、87.5%、113%、100%、38.7%。这些实践说明,用代料栽培食用菌,棉籽壳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秸秆沼渣在食用菌栽培上的利用潜力,以棉籽壳为主的常规配方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比例的秸秆沼渣替代棉籽壳对银耳菌丝、子实体生长及绝对生物转化率的影响,并监测了培养料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培养料配方中,随着秸秆沼渣比例增加,培养料的C/N递减,而EC值递增,银耳菌丝生长速度渐增,成耳率和绝对生物转化率渐减;秸秆沼渣替代量为20%与40%的处理2、处理3的绝对生物转化率与CK差异不显著。但在银耳的生长过程中C/N和EC值都是逐渐下降的,而pH均在6~7之间。由此可见,秸秆沼渣可以部分代替棉籽壳进行银耳栽培,培养料中添加秸秆沼渣可促进菌丝生长,但配制培养料时必须调节好C/N,才能获得更高的产量。秸秆沼渣在食用菌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用稻草、棉籽壳、木屑等原料进行袋栽猴头菌试验,结果以棉籽壳栽培的产量最高,每百公斤棉籽壳一般可产干猴头9~11公斤,最高达12.3公斤。现将棉籽壳袋栽猴头菌的高产技术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根据猴头菌生长不耐高温和低温的特点,凡日平均气温在20℃时均可栽培。在江苏地区春季以2~5月和秋季以8~11月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银耳的主要产量是来自袋裁。实践证明银耳不是木腐菌,栽培银耳时一定要用银耳菌和耳友菌的混合物,即银耳混种进行接种,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现就银耳袋栽技术和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简述如下: 一、银耳袋栽的培养基在我国可以用来栽培银耳的原料极为丰富,例如木屑(木器厂、木梭厂、铅笔厂、地板厂、玩具厂等各种杂木屑)、柴粉(林区木材下脚料、枝桠条切片粉碎后的木材粉)、麦皮、米糠、棉籽壳、甘蔗渣等均可作为银耳袋栽的原料。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搭配,组成较理想的银耳袋栽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一般为锯末和棉籽壳,一些平原地区和不种棉花的地方,原料短缺。最近,一些栽培食用菌专业户利用高粱壳和葵花籽皮做培养料培植银耳、黑木耳、猴头、平菇、凤尾菇喜获成功,生产速度和产量与用锯末和棉籽壳差不多,农户们不  相似文献   

17.
人工栽培银耳在我国有150多年历史。主要采用段木砍花,半天然式栽培,周期长达2年之久,且耗材甚大,单产低,每1000公斤木材只能生产7公斤银耳。七十年代后期,福建省古田县农民,推广了三明真菌研究所发明的木屑瓶栽银耳,到八十年代初期,改为木屑袋栽银耳。近四年来全面采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两种培养料配方,设发酵与不发酵两个处理,观察与草菇产量的关系。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培养材料为棉籽壳、复微石膏粉、尿素、石灰、磷酸二氢钾。试验配方:(1)棉籽壳50公斤,复微石膏和尿素各500克,石灰3公斤;(2)棉籽壳50公斤,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石灰3公斤。每个配方设1个未发酵料作对照,重复3次,共12个小区。小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栽平菇多用棉籽壳作培养料,因此造成棉籽壳供应紧张,价格日涨。而麦秸在广大农村除部份用作饲草外,剩余的是作燃料和沤肥,经济价值极低。根据麦秸的成分(含碳47%、含氮0.48%)稍加补充氮源就能满足平菇生长的需要。笔者于1988年8月开始用麦秸畦栽平菇试验,取得初步结果。(一)制备培养料选无霉变、干燥的当年麦秸,设三个配方:①麦秸50公斤,干牛马粪50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尿素200克,石灰和石膏各1公斤;②麦秸75公斤,棉籽壳25公斤,其他辅料同上;③麦秸100公斤,尿素1公斤,不加石灰,其他辅料同前。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工代料栽培银耳所用的原料多是棉籽壳、木屑和玉米芯等。北方几个省区向日葵种植面积较多,有大量的向日葵杆,绝大部被浪费掉。为了开发利用这部分资源,对向日葵杆进行综合利用,我们从85年11月份开始,用向日葵杆为原料进行了人工栽培银耳的试验,初步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