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志娟 《河南农业》2012,(10):24-25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素质教育课程,为适应时代发展,应不断完善大学语文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其工具性特色;应打破教材的固定模式,提高教材的灵活度;要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改革考试方法,以改促学.  相似文献   

2.
孙雪梅 《河南农业》2015,(16):25-25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对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专业的人文精神具有很好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要求走与专业结合的道路,所以在每个不同的专业也应有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医学院校”、“大学”这样一个具体的语境之下,医学院校《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性为主,兼顾工具性.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打通课内与课外、校园与社会、现实与虚拟的三道“围墙”,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型、多角度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大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承担人文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综合性大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依据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的实际,首先对大学语文教学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其次,提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第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大学语文改革模式进行探索:既在宏观上给予大学语文以全局性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又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微观探讨,以期对大学语文教改新模式进行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存在不足,而拓展大学语文“第二课堂“能对大学语文教学起到重要辅助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本文就当前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岚 《河南农业》2012,(20):18-19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既无用又无趣,对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学习兴趣.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行了调整,对教学方法上的变革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在课程设置、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主张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办法 ,确保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职高专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目的是为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在这一类院校中,语文课是基础课,它的存在就好像是点缀一样,近些年更是提出了“一切都要为专业服务”的口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备受冷落,学校不重视、学生不知学,直接导致了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的下滑.为解决这一问题,分别从教育的作用、大学语文的讲授内容以及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法三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以提高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困境.这种困境的造成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语文教育自身的原因.对大学语文教育重新进行审视,合理定位,并深入开展课程自身的改革,是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教学改革新途径,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到大学语文教学的主平地位,创新教学改革新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过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职业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不仅完成了由原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成功转型升级,同时作为全国高职高专唯一一门大学语文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还具有普遍借鉴意义。本文以此为例,从转型升级的细化、课程资源的升级与共享、评审指标的分析三个方面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和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它洇染了国人的心灵,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在文明的传递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下,大学语文却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成了"鸡肋"。其处境的尴尬值得我们反思。我们也要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时代青年学子的求知需要,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适当的改革。改革很有必要,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倡导以人为本,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在实践中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课肩负着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重任,如今却陷入尴尬境地。在教育功利化和大学语文教学自身存在问题的双重影响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国学教育意义在不断散失。本文以传统文化为视角,探讨大学语文课程的困境与出路,以期结合现代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使语文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教学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科教学中。在高职《大学语文》课堂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对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发展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等有重要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问题,通过阐述相关教学原则,重点讨论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作为农业高校的一门重要的化素质教育课,应当立足大学人教育实际,体现对中学语教育的提升与超越。因此,首先应对课程内容及教育功能作出明确定位;其次要通过对施教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方法、手段的探索革新,使“大学语”课程教育功能的实现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对象群。青少年由于其特定年龄阶段的道德成长规律,我们应积极诱发其情感体验以使其接受系统的荣辱观教育,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使之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秀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教师是实施大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一是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其语言既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态势语,注意有良好的写作修养.二是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这包括文学作品的积累和文学理论的修养.三是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即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有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浅析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影响,提出应当多途径、多方位发挥新媒体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正向作用,并阐述了笔者几年来借助新媒体改革教学方法的相关尝试及体会,进而指出合理运用新媒体,既是考验语文教师在教学技能上的水平,更应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艺术上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学术界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深度探讨,认为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主要体现于学科功能、教学实践等方面。本文认为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主要集中在培养大学生语文能力等方面。大学语文教学任务是多元化的,必须将语言学、文学、写作学等学科知识、原理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本文试对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实践精神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应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主动配合语文教学,大力开发馆藏资源,提供现代化教育服务技术,提高非文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