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e),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草地螟为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危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灾害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但  相似文献   

2.
为防治水稻生产中的二化螟虫害,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应用赤眼蜂防治二化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对田间二化螟卵的寄生率和防治效果均较好,且对二化螟幼虫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是稻田生产上防治二化螟的有效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一些危险性虫害病情发生,给蚕桑生产带来威胁,本文就近几年来丹阳市桑园害虫的发生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主要虫害的对策。1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来我市桑园害虫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害虫的种类逐年增多;二是春季桑园害虫的发生有上升趋势;三是鳞翅目害虫的危害逐年增加,每年都有一些害虫秋季爆发;四是桑橙瘿蚊的危害逐渐扩大,分析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环境条件适合害虫的生存一是气候方面的原因,近几年的气象资料统计显示,冬季平均气温明显高于以前,相对低温天气持续时间短,雨雪偏少,致使越冬害虫成活率增加,构成了对春季桑园的危害;7-8月份雨水较为集中,持续高温,促使桑橙瘿蚊的发生和鳞翅目害虫的虫口密度增加;8-9月份为高温少雨天气,使得桑螟、桑尺蠖、野蚕等鳞翅目害虫以及桑蓟马、红蜘蛛等微体型害虫加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忻州市糜谷类作物上发生的害虫有粟灰螟、玉米螟、粟叶甲、粟秆蝇、谷跳甲、鳞斑叶甲、拟地甲、象鼻虫、粘虫、草地螟、小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和蛴螬等,尤以粟叶甲、杂谷螟虫和地下害虫发生危害重。2007年以来,粟叶甲(也叫白焦虫)在偏关等县连年偏重发生。2011年,粟叶甲在忻州糜谷类作物上大发生,全市计发生面积56200hm^2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由于水稻病虫连年重发,特别是"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条纹叶枯病的连续大发生,使得水稻田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度上升,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频创历史新高,虽然对控制病虫危害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负面效应相当明显:稻谷残毒量加大、环境污染严重、病虫害的抗药性加强、防治成本大幅度增加.为有效控制稻田病虫危害,在充分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的基础上,从降低用药成本、减少用药次数、减轻农民负担、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角度出发,2008年延陵镇农业服务中心在2个专业种粮大户中首次开展减量用药及示范,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减量用药及示范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茶橙瘿蜅属蜱蜅目,瘿蜅科。茶橙瘿蜅是危害茶叶的主要害虫之一,历年在我所都有大量发生。过去我们只会进行药剂防治,用药品种和打药次数越来越多,浓度越来越大,但灭虫效果不理想。近两年来,我们在有喷灌机的茶园,利用喷灌防治这种害虫,效果显著,据检查,喷灌前每片茶叶叶片有虫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利用白僵菌可以有效减少玉米螟幼虫数量。介绍玉米螟的危害特点与发生条件,阐述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原理、方法、效果、注意事项及优点,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杨干象鼻虫、杨透翅蛾和青杨天牛的危害、发生与传播,总结出针对这3种杨树蛀干害虫的检疫检验技术,为其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桃、枣等果树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万荣县未套袋苹果园特别是早熟品种苹果园内发生为害严重。为明确杀螟硫磷、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溴氰菊酯+杀螟硫磷等药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此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物防治法是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去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自然界里,每种害虫都伴随有依赖它为生的多种天敌生物,害虫和害虫天敌的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天敌经常抑制着某些害虫的发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有效利用盘锦稻区的土地、灌溉水、温度和光照等农业资源,提高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减少对稻谷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按照无公害水稻生产的相关标准,结合盘锦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在深入研究水稻定量播种旱育壮秧、定量本株稀植移栽、定量施肥、定量灌溉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整地、育苗、移栽、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以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稻田自然环境下害虫移动,难以近距离拍摄高质量图像,导致在现有识别模型检测时无法达到满意识别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CResNeSt的低分辨率水稻害虫图像识别方法。首先,使用增强型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ESRGAN)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数据增强,解决低分辨率水稻害虫有效信息少的问题;其次构建了SCResNeSt网络,使用3个连续的3×3卷积层替换ResNet50中第1个7×7卷积,以减少计算量;使用自校准卷积替代第2层卷积层中的3×3卷积,通过内部通信显式地扩展每个卷积层的视场,获取害虫图像的部分背景信息,从而丰富输出特征;在主干网络中使用ResNeSt block(Split-attention network block)进一步提升图像中害虫信息获取的准确性。最终,将优选模型移植到手机端,开发了轻量化的移动端水稻害虫识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对比,ESRGAN数据增强方法可以恢复真实的作物害虫信息,SCResNeSt模型有效提高了水稻害虫的识别性能,识别精度达到91.20%,比原始ResNet50网络提高3.2个百分点,满足野外实际场景下的应用需求。本研究为水稻害虫智能化识别和防治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浩 《农业工程》2020,10(10):110-114
农药防治是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将“激健”助剂用于水稻田的虫害防治中,测试它对农药药效的提升效果;另一方面对频振式杀虫灯的杀虫效果进行试验,验证其降低病虫害危害率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农药减量50%的情况下,“激健”助剂能明显提升农药的防治效果;频振式杀虫灯将水稻病害降低了0.5%~1.2%。此次研究验证了“激健”助剂在提升农药药效上的有效性,以及频振式杀虫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成虫图像识别中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引入目标检测算法YOLO v5对监测设备和诱捕器上的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成虫进行识别与计数。依据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生物习性,采用自主研发的水稻害虫诱集与拍摄监测装置,自动获取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成虫图像,并与三角形诱捕器和虫情测报灯诱捕拍摄的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成虫图像共同构建水稻害虫图像数据集;采用左右翻转、增加对比度、上下翻转的方式增强图像数据集;对比了不同训练模型对三角形诱捕器和监测设备诱捕拍摄的水稻害虫图像的检测性能,并对比稻纵卷叶螟成虫不同训练样本量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用精确率、召回率、F1值、平均精度评估各模型的差异。测试结果表明,测试集图像为三角形诱捕器和监测设备诱捕拍摄虫害图像时,稻纵卷叶螟识别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1.67%和98.30%,F1值达到94.87%,二化螟识别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3.39%和98.48%,F1值达到95.87%。不同采样背景、设备构建的多源水稻害虫图像数据集可以提高模型对水稻害虫识别的准确性。基于YOLO v5算法设计的水稻害虫识别计数模型能够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可以用于...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控制的变量施药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目前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忽略了病虫害发生的差异性和作物信息的差异性,使大量的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大量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建立自适应喷雾控制系统,实现了农药使用过程中自动调节喷雾参数.经仿真与台架实验证实,整个系统能满足变量施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防治茶树虫害,对影响日照茶区的小绿叶蝉、绿盲蝽、黑刺粉虱、螨类4种主要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分别进行了分析,分别制定了4种主要虫害各发育期适宜发生气象指标,并进行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无农残生态防治是当前及未来茶园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模式,日照茶树主要虫害气象指标可作为指导北方茶园防治虫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任太荣 《湖南农机》2016,(3):153-154
文章介绍了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旱地耐寒育秧、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防治茶树虫害,对影响日照茶区的小绿叶蝉、绿盲蝽、黑刺粉虱和螨类4种主要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介绍了4种主要虫害各发育期适宜发生的气象指标,并进行了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无农残生态防治是当前及未来茶园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模式,日照茶树主要虫害气象指标可作为指导北方茶园防治虫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虫情监测和害虫防范治理过程中,准确识别害虫是有效解决农业领域虫害问题的重要前提。依靠专家知识和人工经验进行虫情诊断的方式效率较为低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差,而采用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智能化技术手段可以大幅度提升害虫识别过程的效率、准确度,并降低人工成本。概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深度学习技术在害虫图像识别领域的实现原理和优势,阐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该技术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该文可为深入开展害虫识别和分类技术在智慧农业上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决定水稻成穗的分蘖关键时期,江南地区连作早、晚稻多通过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此时由于常遇阴雨连绵天气并且早、晚稻生育期短,稻田失晒率高达70%~80%。充分利用降水和拦蓄雨水进行深水控蘖9~11天,或者利用暗管排水进行晒田控蘖,可使水稻产生较好的生理效应,无效分蘖显著减少,成穗率明显提高,且能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