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一、如何看待业内人士对林权改革的不同声音 近一年多来,林业改革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各类媒体的高度认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业内人士对林权改革是有不同看法的。概括地说,主要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山西省直林区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省直林区发展现代林业要解决体制、构建经营模式、建立现代林业市场、制定科学管理制度和培养新型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社会林业的产生、特征及其在国有林区发展中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国有林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社会林业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但由于过去过分强调单一功能的发挥,各产业间的机联系被割断,致使目前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整体效益不佳。按照各产业的不同特点,从林业产业关联的视角实施林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目前国有林区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对我国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进行评析的基础上,针对林业生态产业、林木加工产业、非林非木产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实施林业产业化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6.
国有林区经历了初步形成时期、过渡时期、放权让利时期、三危时期,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指出国有林区存在资源危机、产业失衡、管理低效的问题,改革要妥善处理历史负担,完善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建立新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强调了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建设生态林业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必须加快省直林区现代林业发展步伐。从确立现代林业观念、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林业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林业乃至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正处于重要的攻坚阶段。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刚刚开始的“十一五”是承上启下为后十年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从林业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进程来看,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深化改革,这是实现林业更快更好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可以说,天保工程是国有林区的“救命工程”,解决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严重“透支”的燃眉之急。使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进入了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的新阶段。但就林区发展整体而言,天保工程只是治标之术,深化改革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现代产权理论基础上、分析我国林权和林业产权的关系,对白龙江林区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该林区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经济转型国家国有林林权改革趋势的基础上, 分析了经济转型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国有林经营理念、经营主体、管理体制以及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所发生的变化, 最后总结了经济转型国家国有林林权制度改革值得借鉴的4条经验:渐进式是改革方式, 不完全私有化是改革道路, 完善配套措施是改革保障, 推进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是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12.
以改革成本理论为分析工具,从经济改革成本、社会改革成本2个维度对我国国有林区的内部分开体制进行分析,认为经济改革成本是采取内部分开体制的直接原因,而社会改革成本会随着改革过渡期的延长而增加。在当前国有林权改革停滞的情况下,对林业产权体系进行边际创新,明晰林区居民对于森林生态资源的产权有利于突破林权改革遭遇的困境,实现林权的帕累托式改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林区具有"小社会"的特征,林区内外部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国有林区的功能定位和林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组织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标志着国有林区处在社会转型之中。国有林区社会转型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不仅事关国有林区改革发展,而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因此对国有林区社会转型要加强引导、给予扶持、确保有序、系统应对,特别要改变原来行政命令为主、以权代法的管理模式,强化法律在国有林区社会转型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其中要特别重视健全和完善国有林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全面停伐背景下, 实现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迫在眉睫。文中测算、对比和评价2003—2014年全国及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和方向, 以期掌握重点国有林区近年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 得到以下结论:1)重点国有林区各森工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普遍较慢, 同一林区不同产业的增速差异化不显著; 2)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方向总体合理, 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趋势有助于实现林区产业效率均衡与结构稳定; 3)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整体低于全国水平。根据研究结论, 从巩固非林替代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注重制度配套以及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支撑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是林区复合系统中最微观的主体,国有林区的转型发展影响着林区职工家庭,职工家庭的生计态势也影响着国有林区的顺利转型和发展。因此,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关注林区职工家庭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中将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界定为林区职工在面对突发或是长期的外在压力、冲击或风险时的抵御能力,或是面临外在环境变化时适应能力不足、不安全或是易受灾的程度;并依据生计理论,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具体表现维度;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形成演化机理。结果表明,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形成是职工家庭内外部环境因子的压力与职工家庭自身对因子响应能力共同决定的结果;长期来看,林区职工家庭的脆弱性有向威胁森林资源安全、抑制林区经济发展、破坏林区社会稳定3个方向演化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在国有林业经济领域应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深刻实践,而转型期间产生的社会福利损失则是资源型经济“改革之殇”的具体体现,具有政策性、周期性和阶段性、广泛性、相对性等本质特征。经济转型中的福利损失包括传统森工企业承受的生存困境及不断弱化的企业贡献力(经济贡献力、资源管护力、生态服务力)、林业职工生计的每况愈下、林区福利体系的碎裂化及其应对国家生态战略需求的妥协性和政策依赖性、国有林区社会认同危机以及国有森工企业的群体价值威胁等。只有通过转变观念,加深认识,以包容性增长理念统筹兼顾经济转型与社会福利建设,才能在分别实现以产业多元化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以供给与保障多元化减小社会福利损失的前提下确保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林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7.
重构国有林区社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价值观的重构是国有林区社会文化重构的核心,从传统层面的改造和现代层面的构建2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国有林区社会文化重构的实施,探讨了国有林区社会文化重构的机制,并提出了重构的规范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文章通过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环境的分析认为,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政府行政管理”三种职能”不到位;改革的方向是打破林区目前资源管理、企业经营、政府职能”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国有森林资源、企业经营、林区政府行政管理“三个主体”,强化森林资源、企业经营、林区政府行政管理”三种职能”,以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展森林认证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森林经营状况和促进林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作为我国木材产品主要供应基地之一的东北国有林区应该在这样一个有利的契机下,抓住机遇,改变现有国有林区普遍出现的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新形势下,东北国有林区如何开展多种经营,并通过森林认证这一市场机制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