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 L.var.sibiricum Planch.)系亚麻科·亚麻属多年生油麻兼用植物。为了将野生的宿根亚麻培育成油麻兼用的经济作物,我们在调查天然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栽培引种工作,其主要效果如下:主要经济性状较野生的优越(表1)。表1说明经栽培后的宿根亚麻,无论高度、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开花生物学特性,探讨野生茶树雄性不育表型特征。以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为试材,田间观察了野生茶树的开花物候期、单花发育进程和花器形态特征,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染色法测定其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开花物候期为9月上旬—10月上旬,全花期持续约29~33天,花期与对照材料相近。雄性不育花从花芽分化至花瓣凋谢平均历时约107天,比对照长14天。雄性不育花器结构具有典型的雄不育特征,表现为花冠开展度小,花丝弯曲畸形,花药彼此粘连,皱缩干瘪,不裂药,花药内无花粉或有微量败育花粉。雄性不育花雌性器官发育正常,柱头从开花前1天至开花后4天具有可授性,最佳授粉时间为开花后1天。所调查的野生茶树雄性不育类型属于花药败育型和花粉败育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玉米品种耗水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结果表明:分4个生育时期研究,在中度水分胁迫下,12个品种以生物学产量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适宜供水条件.12个品种在耗水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郑单958、掖单13、陕单911这3个品种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高产、耗水型品种;中单2号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中产、中等耗水型品种;农大60、陕单902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中产、节水型品种;户单1号、掖单19、沈单10号这3个品种属于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生物产量表现一般、节水型品种;户单4号、陕单9号和丹玉13这3个品种属于低水分利用效率、生物学产量较低、节水型品种.  相似文献   

4.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在现代商业化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模化高效单倍体的产生是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总结了父本诱导系、母本的遗传背景、诱导的环境、授粉方式等影响玉米生物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产生的因素,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得出了获得大量的孤雌生殖单倍体除了选择合适的高频率孤雌生殖诱导系外,同时要考虑其他诱导因素的影响。并就高效生产孤雌生殖单倍体的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单倍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各地级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珊珊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3):193-198
探究河南省各地市经济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情况,旨在全面认清各市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度现状,为各区域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借鉴,实现河南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基于对河南省18市2008—2012年各项指标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经济与环境内部各因子相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用定量方法分析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都较大,其中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最大,而经济结构和经济实力对生态环境胁制作用最大。河南省各地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空间分异规律显著,大致将其划分为协调、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4种类型,其中以磨合、拮抗类型为主;2008—2012年河南省各地市经济与环境耦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期间耦合度时序变动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的实验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粮食水分对玉米象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着主导作用,其它因素影响较小,活动区域温度为15℃-35℃,最适温度在28℃左右;粮食水分在10%-20%内玉米象能正常地生活,并随着粮食水分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繁殖力增大  相似文献   

7.
万石山思劳竹和中岩茶秆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石山 竹和中岩茶秆竹是新近发现命名并已正式发表的2个竹类新分类群。笔者采用盆栽试验法,通过不同盐度梯度试验研究其耐盐性,并在其模式标本地分别采集土壤和叶片样本,研究其主要内含物成分、主要营养元素成分含量、叶片质膜透性(RPMP)、组织含水量(RWC)和水分饱和亏缺(WSD)、根系、叶片内部结构形态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将对2个竹类新分类群今后的产业开发,特别是在滨海盐碱地的推广应用,以及理论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给黄粉虫优良品种培育提供基础的遗传材料和理论依据。以60日龄黄粉虫幼虫体壁颜色为基准,对两种典型色型黄粉虫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向选育,并对选育出的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繁殖特性进行了比较。历经4年多、连续12代的定向选育,成功获得遗传稳定的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这两种色型黄粉虫同日龄幼虫和成虫的体色差异明显:黄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分别为金黄色和黄褐色;黑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分别为黑褐色和黑色。进一步对其成虫的繁殖特性进行研究表明: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成虫的性比、寿命及雌成虫产卵历期无显著差异,它们的雌雄性比约为1.0:1.0、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均在100天以上、雌成虫的平均产卵历期约为3~4个月。但不同试验条件下,两种色型黄粉虫雌成虫的产卵前期、产卵高峰及产卵量差异显著:它们的孤雌成虫产卵前期为10天、无明显产卵高峰、产卵量极低(黄色型:40粒/雌,黑色型:28粒/雌);配对后的雌成虫产卵前期缩短为4天、且有2个明显的产卵高峰、产卵量也较孤雌成虫明显提高(单配组1♀+1♂:黄色型为438粒/雌,黑色型为406粒/雌;群配组50♀+50♂:黄色型为653粒/雌,黑色型为530粒/雌)。由此可见,雌雄配对可以大大提高黄粉虫雌成虫的产卵量,并且群配雌成虫的产卵量远远高于单配雌成虫,因此黄粉虫的养殖宜采用群养群配方式。此外,群配条件下黄色型雌成虫的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黑色型雌成虫,这提示,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成虫的繁殖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上述研究结果既为黄粉虫新品种培育积累了宝贵的遗传材料和基础数据,也为黄粉虫成虫的科学养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抽穗开花期不同高温处理对水稻开花习性和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了探明高温胁迫对水稻的伤害机理,利用人工气候箱在水稻抽穗开花期对2个耐热性不同早稻品种进行不同高温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开花习性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日开花数减少,日开花峰值降低,开颖角度减小,花粉粒直径增大,花药开裂、花粉活力、柱头活力下降,结实率降低。相关分析表明,2个品种的结实率与花粉活力、花药开裂系数、柱头活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9733*,0.9768*和0.9270*)。水稻抽穗开花期受高温的危害存在品种间差异,相同高温胁迫下,耐热品种996受高温的伤害小于热敏感品种4628。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以氮钾定磷形式,在固定N和K2O施用量基础上,对在施用不同数量磷肥条件下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变化进行分析,证明了肥料中的P2O5与种子增产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函数关系.其产量反应函数式为y=45.3196 9.0221x-0.2755x2,符合二次抛物线方程y=a bx cx2.并依据农业统计学和农业技术经济学原理,推算出玉米杂交制种单位面积获最高产量、获最高收益、肥料投资获最大回报率的施肥量三个计算公式及其磷肥最佳施用量,为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的施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测定锥栗总黄酮含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摘要: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法,建立锥栗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技术。样品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分光光度法检测,检测波长为209nm。结果表明:加样回收率为94.3%,RSD为0.61%( =6)。该试验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锥栗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板栗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包括板栗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生理生化因素与板栗雄性不育的关系,以及不完全雄性不育板栗(短雄花序板栗)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系及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等,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板栗雄性不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中国板栗北方产区5个地理种群种子及叶片特征的表型分化、表型性状值(数量性状)的频率分布及表型频率多样性。结果表明,板栗种群间的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10.97%,种群内的占41.57%,7个性状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变幅在11.85%~28.34%。板栗7个性状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平均为24.26%,表明种群内变异是板栗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种群内品种间的多样性大于种群间的多样性。板栗7个性状频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但偏度和削度各自不同,众数的位置及所在组的频率也存在一定差异。表型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均可用于表型多样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珍稀濒危植物香果树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甘聃  陈发菊  梁宏伟  熊丹  何正权  徐伟 《种子》2006,25(5):27-29,34
本文对珍稀濒危植物香果树进行了种子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探讨不同光照条件(光照与黑暗)、不同温度(15、20、25、30℃)以及不同浓度赤霉素(0、0.5、1.0、2.0,4.0mg/L)处理对香果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干藏和湿藏种子在光照不同温度培养,两种处理的种子在20℃条件下的发芽率与发芽势最高,而简化活力指数和I值在25℃培养条件下值最大;干藏种子暗培养条件下各项指标较低;温藏种子暗培养20℃的条件下,发芽率与发芽势均达到最高。简化活力指数与I值在25℃值较大。  相似文献   

15.
板栗叶片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中国板栗自然分布区8个产地采集的板栗叶片进行取样测定,分别测定叶片3项形态指标,结果表明,各指标在同一群体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板栗叶片形态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广泛差异,其中,叶片长、叶片宽及叶片长宽比等3个性状群体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F值分别为7.50、6.36及7.39;群体间,叶片长、叶片宽及叶片长宽比3个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F值分别为19.36、18.32和3.40。根据3个性状的平均,群体间的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11.417%,群体内的占39.86%,机误占48.72%。板栗叶片3个性状群体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平均为13.03%,而群体内的平均表型变异占86.97%,表明群体内变异是板栗叶片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板栗是中国重要的木本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板栗雄花比例远远高于雌花,是限制板栗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板栗雌雄花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眠期后板栗的两种混合花芽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总计获得了3 77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173个基因上调,1 599个基因下调。这些差异基因经过GO分类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分别归类于47个GO term和251条代谢途径。从转录组数据中获得了春化、光周期、赤霉素(GA)等途径的开花相关基因,还鉴定多个开花相关内源激素途径的基因。将基因VIN3,GAI,ELF3,GID1的qPCR检测结果与其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发现虽然两种检测结果在差异倍数上存在差别,但4个基因的表达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有较高的可信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板栗雌雄花性别比例调控机制和花期人工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的7个种分布广泛,不仅可用于木材生产,而且在坚果生产上也占有独特地位。基于形态学、同工酶、子叶储藏蛋白和RAPD数据,通过对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栗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中国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是世界栗属植物的原始种,长江流域是中国板栗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土耳其是欧洲板栗的起源中心之一。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已发表了基于形态学、同工酶、RAPD和ISSR数据的两张栗属植物的遗传连锁图谱,其中一个是用欧洲板栗种内杂交后代F1全部单株构建的,另一张是用美洲板栗与中国板栗种间杂交后代F2单株构建的,并已经定位了3个假定的栗疫病抗性位点;并且证明在多年生木本果树上同工酶基因可通过连锁关系分析与形态基因整合为1个单一基因图而无需另外的杂交。从栗属植物中已分离纯化了包括可抑制HIV-1反转录酶活性的Mollisin在内的几丁质酶等抗真菌蛋白、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热击蛋白、红血球凝集素、脱水素、花粉过敏原等功能蛋白质,并已经克隆了包括伤害应答基因在内的部分功能蛋白质相关基因。因此,作为具有独特性质的栗属植物,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就此本文对栗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功能蛋白纯化和有关基因克隆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位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红丁香的花部特征观测、花粉形态扫描、花粉-胚珠比测定、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判定及人工授粉实验,研究了红丁香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红丁香花期为5月底至6月初,单花花期5~6d;单花干柱头缩入式雌雄异位,长椭圆形、网脊光滑。雄蕊2~3枚,贴壁生长,花粉三孔沟;红丁香的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最高,之后逐渐降低,第5天活力丧失;柱头可授性先上升后下降,第4天达到顶峰;杂交指数(OCI)为4,P/O值为9 500,结合人工授粉实验认为,红丁香自交授粉部分亲和,异株授粉座果率高,其繁育系统属兼性自交,以异交为主,需要以昆虫作为传粉媒介。估算发现,红丁香单花序潜在的种子产量为8.6g,而实际花序的种子产量为2.3g左右,只占潜在种子产量的26.3%,具有巨大的提高产量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青岛地区能够利用的百合属植物的优良种类,以荷兰引进的22个百合属植物品种为试材,对其在青岛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进行研究,系统观测不同品系百合品种的物候期、生长规律、花部特征和花色参数等。结果表明,22个百合品种均能适应青岛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品系百合花期集中在5月,亚洲百合杂种系[Lilium asiatica hybrids(AH杂种系)]、麝香百合杂种系[L. longiflorum hybrids(LH杂种系)]和麝香百合和亚洲百合杂种系间的杂交种[L. longiflorum× asiatic hybrids(LA杂种系)]平均单花花期分别为9.25、12.43、14.43天。不同品系百合株高随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但不同品系间增高幅度不同。不同品系百合品种花径、花苞数目和花量不同,LH杂种系的花径和花苞数目小于AH杂种系和LA杂种系。花色参数中,AH杂种系的明度参数L*低于其他品系,LH杂种系中‘Regale’红绿参数a*值最低,为-2.08,LH杂种系中‘Dancing girl’黄蓝参数b*值最低,为-4.61。研究结果明确了百合属植物在青岛地区的引种适应性,为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