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茶诗的爱好者,并数十年致力于茶诗的收集。近来,欧阳勋先生将他的佳作《论茶绝句》馈赠与我,使我一下便获得了近三百首当代茶诗,当然十分高兴。中国的茶诗,源远流长,篇章浩瀚,自晋代迄今,其茶诗总量不下五千首。就个人写茶诗的数量而言,可以达到数十首到数百首,如唐代白居易写了六十多首。在宋代,梅尧臣写了六十多首,苏轼写了八十多首,陆游写了三百九十多首。明代文徵明写了一百五十多首;清代的厉鹗写了八十多首,乾隆帝写了一百多首。在当代,庄晚芳写了五十多首(据《庄晚芳茶学论文选集》),王泽农写了五十多首(据《…  相似文献   

2.
茶乡茶通茶诗──访《中国茶诗》编者李传轼先生安徽省霍山县委宣传部张明石,金昭又到了“露蕊纤纤才叶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的芳春四月。这是黄芽的故乡──安徽大别山区霍山县的明朝知县王毗翁的一首茶诗。在当时,这首诗和霍山黄芽...  相似文献   

3.
茶诗一束     
茶诗一束品茶品诗其乐无穷甲戌菊月,江苏省盐城市《瓢城诗词》与《学苑诗词》编辑部的同仁,小聚于街心公园茶社,边品茶,边品诗,即席唱和,其乐无穷。现选寻数首于后:嗜茶犹爱咏茶诗徐治嗜茶犹爱咏茶诗,倡导茶风颂盛时。握管沉吟茶作伴,品茶琢句醉东篱。一盏清茶漫...  相似文献   

4.
谈《碧潭飘雪》诗三首饮茗《碧潭飘雪》,为成都新津徐公茶名品·此茶是以“芽茶”为茶坯,选用白色茉莉花窨制的。目前,咏及此茶的诗作计有三首。第一首,见于《餐饮娱乐报》,题目和作者不详。诗曰:碧岭拾毛尖,潭底吸清泉。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这首诗合声韵(押...  相似文献   

5.
朱熹现存茶诗十二首,可分为种茶诗、采茶诗、饮茶诗、遗迹诗、涉茶诗,这些茶诗体现了诗人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情愫,隐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的咏茶诗江西省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梅俊道由于宋代文化的发达,宋代士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很高,文人生活中有不少雅兴反映于诗,造成了宋诗中人文意象密集的现象,咏茶就是一个很突出的内容。在宋代诗人中,象黄庭坚这样爱茶,又写咏茶诗的并不多见。黄庭坚共有几十首咏...  相似文献   

7.
王河  真理 《农业考古》2004,(2):213-219
近来花数周时间,翻阅了清高宗乾隆的《御制诗集》和《御制文集》。《御制诗集》共有四万多首诗歌,查得专门咏茶诗计四百余首,这还不包括他涉及茶字的诗歌,也不包括《乐善堂集》(乾隆未任皇帝前的诗文集,共有茶诗9首)。我们在编辑《中国茶文化经典》时,曾遍查清人著作,虽有挂一漏万之嫌,却也得清代八百余首  相似文献   

8.
茶联丰富了茶文化载体四川新津县人大常委会徐金华作为文学艺术的楹联,从古至今渗透在各个领域方面。茶虽是物,但有文化属性,为中国固有文化之一,和人类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人民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创作紧贴人民生活,楹联以其诗的语言,歌的旋律,画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是宋代“江西诗派”的鼻祖。他在中年时即有诗千余篇,曾自毁诗稿三分之二。去世前两年,再度陷入党祸,朝廷下诏销毁黄庭坚、秦观等诗文集。因而遗留下来的诗篇为一千八百多首。其中以茶为主题和叙及茶事者,约有百首之多。笔者拜读黄庭坚的茶诗,时而引起联想翩翩。在阅览其他书刊文章有关其茶诗情节及观点时,关注之念油然而生,日积月累,拾掇不止。现不拘一格提供出来,求教于茶文化的爱好者。一黄庭坚59岁的夏天,写了《和凉轩二首》。其一:“打荷着急雨,俗月任行云,夜半蚊雷起,西风为解纷。”有的论著认为这是黄庭坚以急雨打荷、行云吞月、蚊声如雷,而暗喻北宋后期党争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几首茶诗浙江湖州罗家庆有篇文章说:“苏轼不爱饮茶,唯饭后以茶漱口而已。”这似乎是偏见。我认为苏轼爱茶,而且对茶有一定研究,有他的诗为证。移植野茶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荆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幼稚,紫芽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植...  相似文献   

11.
茶联一束     
(一)拂尘期好友 烹茶待故人雪点新梅俏 水泛玉茗香茶宜嘉客饮 书爱妙香熏寒夜催眠曲 良宵件读茶花间寻鸟语 月下觅茶诗春山归画卷 佳茗入文章壶中追日月 卷里运乾呻茶能与俗欲 琴不对愁弹书解疑难事 茶洗恼烦心花娇几层翠色 茶好一股清香景迷春花秋月 茶醉石耳都山无价风光易得 有情茶味难寻(二)得意芳草珠露重 芳华嘉叶雾云多花开北苑人长久 茶沏南楼座不虚庭前苍翠莺啼树 室内幽香茶煮诗沾花彩蝶翩翩舞 嗜茗文豪仄仄吟兴致无奈三秋景 起味偏推二月茶焙茗相与照月饮 抚琴共约西江弹提琴遥望钟期至 焙茗亟盼玉川来风…  相似文献   

12.
贺欧阳先生《论茶绝句》出版并蒙惠赠一卷胡品才其一品茗拈咏乐陶然 ,此境此情人欲仙。茶以诗名香万里 ,诗因茶著垂千年。三番晤面三生幸 ,几遇知音几度缘。江海朝宗不可测 ,庐陵一脉有真传。其二面世茶诗中外传 ,才人笔下写因缘。茶情素与诗情密 ,诗韵每将茶韵宣。千叶千芽千探索 ,一山一产一名篇。句中似有清香溢 ,沁人心脾肺腑边。其三二十春秋钻劲坚 ,弘扬茶道继先贤。释成陆羽经三卷 ,遗补庐仝歌一篇。舌底朝朝茶味美 ,眼前处处诗情牵。诗情茶味两相恋 ,论著流香永世传。欧阳先生《论茶绝句》出版面世并蒙惠赠一卷因以致谢蒋东庭年年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茶诗四首     
茶诗四首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吴英藩(一)春日洪都会,朝夕话茶趣;人去情犹在,何日再相聚。(二)绿丛遍山源,户户采茶忙;竹筐新芽满,夜有焙茶香。(三)绿荫掩山庄,处处闻茶香;人人换春衣,家家住新房。(四)夜来伴无娘,倍觉秋风凉;隔墙煮野味,疑是茶叶香。茶诗...  相似文献   

15.
茶有两大功能,一是功利性功能,即茶功能的物质基础。茶能清甘怡人,提神减疲,抗病除害,延年益寿。二是清赏性功能。清赏茶也是一种精神性功能。清赏茶是一种精神享受,与品题一幅名画,欣赏一首名诗,并无大异。甚至茗茶与诗画创作直接联系起来,“唤人扫壁开吴画,对客临轩试越茶”(苏轼)“闲吟茗花熟”(权德舆)“若使无诗味也枯”(沈周),若使无诗,茶也减味了。  相似文献   

16.
文天祥咏茶诗江西省文天祥纪念馆周承忠文天祥诗文中提及酒的甚多,与许多骚人墨客一样,他嗜酒豪饮,诗情横溢。但翻遍《文山先生全集》,却见不到几处提到“茶”的。是否可以认为他不善茶事呢?似乎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文天祥有一首佚诗《饮中泠泉》,为各种版本的《文...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3月25日,为著名茶诗专家、杭州余杭茶人钱时霖(1934-2013)逝世三周年,他与姚国坤、高菊儿合编的《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历代茶诗集成·宋金卷》(上、中、下三册),经过三年多编校,最近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两书均为小32开精装,精致美观。共收集茶诗6080首,其中唐代665首、宋代5298首、金代117  相似文献   

18.
刘焕群 《农业考古》2003,(2):164-165
陆游 ( 1 1 2 5- 1 2 1 0年 )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作诗万余首 (今存九千三百余首 )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著作。陆游爱国也喜茶 ,先后写下以茶为题材的诗篇有三百九十多首。而唐代白居易只写了六十多首 ,宋代梅尧臣也只写了六十多首 ,苏轼写了八十多首 ,明代文徵明写了一百五十多首 ,清代的厉鄂写了八十多首 ,乾隆帝写了一百多首。陆游的茶诗居历代诗人之冠。那么陆游为何写了如此众多的咏茶诗呢 ?一、世风所致宋代茶风极盛 ,其品鉴之精 ,陈义之高 ,前所未有。风…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一首茶诗中的疑问湖北省大冶一中汪从元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宋。苏轼周诗纪苦蔡荼,茗饮出近世。初缘厌粱肉,假使雪昏滞。嗟我五亩园,桑麦若蒙翳。不令寸土闲,更乞茶子艺。饥寒未知免,已作大饱计。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牛羊烦...  相似文献   

20.
茶德吟     
壬申初月,接《中国茶文化》专号(2)之后,灯前拜读庄老晚芳撰写的《中国茶德》一文并诗,颇受教益,特赋一律,以表崇敬之情—米茶中华茶德射龙光,拜读诗文仰史庄。廉俭方能扬正气,美真恰可报安康、和诚处世均怀阔,敬爱为人意味长。妙笔生花香万里,晚霞映日满天芳。 (一)东风一笑绿山冈,南北茶乡处处芳.掉约村姑忙米摘,收来云雾压千反。 茶与诗漫云美酒醉诗家,自古骚人亦爱茶。清饮娱神添雅兴,茗香肺腑笔生花。 (二)正值阳春三月天,层层云雾烧山边。穿红着绿农家女,笑指新茶就是钱。茶德吟@徐治!江苏盐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