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以2004年TM数据为主要的遥感信息源,将植被覆盖度、地形坡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数据与遥感数据复合,利用G IS的叠加分析功能,提高了土壤侵蚀的目视解译精度。在2000年全国土壤侵蚀调查的基础上,动态分析了三江源近几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2.
智能化土壤侵蚀遥感解译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智能化土壤侵蚀遥感解译系统原理、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各模块结构和系统检验 4个方面阐述了智能化土壤侵蚀遥感解译系统的计算机实现过程和精度检验 ,认为通过遥感影像激发土壤侵蚀专家对区域土壤侵蚀因子及其土壤侵蚀信息的认识 ,并记录他们的知识数据 ,建立知识库 ,用于土壤侵蚀信息自动提取是一种新的科学、高效的土壤侵蚀信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沂蒙山区遥感影像解译和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数据等资料,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的基础上,选择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值、坡度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建立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方法对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单因子进行计算,并将各因子进行栅格化。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沂蒙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将沂蒙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5个等级区域,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侵蚀敏感区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区域土壤侵蚀遥感抽样调查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土壤侵蚀调查是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为了完善土壤侵蚀抽样调查方法,快速、精准地估算土壤侵蚀实际速率,对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提取高精度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信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现代地理信息科学,充分利用虚拟地球及其提供的公开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资源,考虑土壤侵蚀及其治理的时空特征,采用分层不等概系统空间抽样方法布设抽样单元,通过对公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完成泛第三极地区土地利用和水保措施的遥感抽样调查。研究实现了2万个抽样调查单元的解译,提取了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信息;基于CSLE模型完成了典型抽样调查单元的土壤流失速率计算,并对解译结果进行了精度和实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公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分层不等概系统空间抽样方法,可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信息,完成区域土壤侵蚀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天然气管线建设的工程实例,利用夏季陆地卫星(TM)图像为基本信息源,应用遥感解译分析、野外样方调查等方法,以植被类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为基本评价因子,对天然气管线建设前、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建设天然气输送管道,必须采取积极、适宜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可使工程对环境影响降至最小,进而达到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6.
区域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与制图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土壤侵蚀的营力,强度和景观条件,划分了3级制的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利用遥感影响判读,进行了有关影响因子的解译和评价,经过必要的野外验证后,编制了土壤侵蚀类型图,查清了新疆土壤侵蚀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7.
人机交互式解译在大尺度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机交互式解译是在GIS软件支持下,由经验丰富的土壤侵蚀和遥感专业人员,进行遥感信息全数字解译。从大尺度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特点分析了目前计算机自动解译在这方面所面临的困难,结合目视解译的基本原理论述了人机交互式解译的优势,并用人机交互式解译在贵州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实例说明它的科学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土壤侵蚀遥感图像解译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卫星遥感图像解译分析新疆土壤侵蚀研究中,其信息源采用1:50万的陆地卫星假彩色影像图,系选用美国第1、2号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和第3号陆地卫星(Landsat)多光谱描仪四波段黑白卫星底片,进行影像增强处理,并叠绘地形要素编印而成新疆区计112幅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分度图。同时还辅以其它比例尺的专题图件。  相似文献   

9.
风化花岗岩土壤侵蚀规律和预测方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是造成我国东南部土壤侵蚀的主导因子,风化花岗岩又是南方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在风化花岗岩侵蚀区的塘背小流域。选择了两个自然坡面径流小区,对观测的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土壤侵蚀量等三个因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找出了月土壤侵蚀量在一年内呈双峰曲线的分布规律,建立了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土壤侵蚀量三因子幂函数的预测预报方程,为同类地区的水利、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农田基本建设以及治理和利用花岗岩侵蚀土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侵蚀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阐述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研究的机理,建立了我国南方地区土壤侵蚀程度解译标志。根据兴国县和岳西县三个时相的土壤侵蚀动态态监测图和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建国以来南方山地丘陵区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基本上呈抛线形发展态势;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省的土壤侵蚀面积,均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中国北方地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研究较少。该文根据实地调查数据,从能源品种和最终用能类型两个角度对桓台县农村(北方典型小康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能源品种上,表现为煤炭消耗大量增加,持续占据统治地位,电、汽油、液化气消费快速提升,秸秆等生物质能用量减少;在最终用能类型上,炊事用能由占主导地位演变为与取暖用能并驾齐驱,生活享受用能快速增加。短期内,除了液化气用量将有所减少外,其余能源品种消费都将保持上述演变特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桓台县可以作为北方地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location of sources contributing to a point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in the stable boundary layer. Concentration footprints for sensors located at different heights during the night are examined using a backward-in-time Lagrangian stochastic dispersion model. Simulations of air parcel transport in a non-steady-stat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bove a bare surface and a forest under different insolation suggest that sources located as far as several hundred kms away contribute to a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made at levels as high as 500 m. The origin of the maximal contribution area shifts during the night depending on the wind direction at the sensor location, a feature most prominent in the presence of decoupling between sensor levels and surface sources. Simulations suggest that atmospheric static stability alone is not a sufficient criterion to trigger flow decoupling. The presence of the low-level jet provides vertical mixing of air parcels even for stable boundary layers with Richardson numbers higher than the critical. This finding is in agreement with earlier observations suggesting that the level of the low-level jet nose acts as a strong lid prohibiting vertical gas propagation.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eddy-flux measurements in nocturn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刘欣雨  张建强  黄雯  肖宇凡  杨红薇  何杨 《土壤》2021,53(4):672-681
近年来,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10年来中国土壤中抗生素赋存现状,其中磺胺类(sulfonamides,SAs)、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TCs)和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MLs)残留浓度较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同时对比评述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土壤抗生素残留差异及污染来源,阐释了抗生素理化性质、土壤性质与土地利用类型和环境条件对土壤中抗生素残留的影响,并从微观污染机理和宏观污染调查两方面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发展重点,以为土壤抗生素污染机理认识与污染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孔介质溶质运移边界层理论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春平  邵明安 《土壤学报》2001,38(2):256-264
研究了溶质运移边界层条件和边界层运动方程。采用一个小的运移通量脉冲定义边界层应满足的特征值。应用加Laplace变换方法求解边界层问题的浓度解,并推导出边界层运动方程。边界层问题浓度解与精确解比较表明在计算浓度方面误差很小。边界层运动方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估算溶质运移参数。这个估算参数的新方法是应用边界层随时间运动的观测信息。这个方法简单,节省时间,并能充分利用边界层运动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5.
指纹技术识别泥沙来源: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泥沙来源信息有助于研究流域土壤侵蚀、泥沙输移与沉积特征,对于制定流域泥沙及非点源污染控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泥沙指纹技术是识别泥沙来源的一个可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不同流域,最近20多年在指纹因子选择和混合模型优化等技术方法上以及不同时空尺度和源地分类等应用类型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正在从一种研究工具逐步发展为一种管理工具。综述了国内外指纹技术识别泥沙来源在研究尺度、指纹因子筛选、源地贡献分配、不确定性分析等方面开展的研究,并对泥沙指纹技术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趋势作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6.
农业工程技术对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乡级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在阐述农村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农业工程技术对农村生产力诸要素质和量以及结构优化方面所表现的功能,并从当前农业生产对农业工程技术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论证了农业工程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及其发展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水土工程是以研究农业环境中水、土运动规律及其控制管理技术为目标的学科。它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自然结果。学科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专业教育将逐渐扩展,预计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深度和广度上将有新的突破。在水—土—作物—环境关系的最优调控理论与方法、农田物质(水、沙、盐、农业化学物质)的迁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与预测、高新技术在农业水土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将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控制性交替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根据文献资料,从作物地下与地上部生长发育、根系吸收性能、作物水分生理状况、隔沟灌溉条件下的水流推进与入渗、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概述了控制性交替灌溉技术研究的历史、动态及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对交替隔沟灌溉技术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巢湖湖区不同位点的表层沉积物中的Fe、Cr、Pb、Cu、Co、Zn、Ni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的分析表明,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由于巢湖西半湖靠近合肥市区,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河道排入巢湖,引起西半湖区中重金属含量高于东半湖区。采用富集因子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巢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中存在Pb、Cu污染,个别地区已相当严重,并呈现沿湖心区至东半湖区逐渐降低趋势。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人为污染行为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且两种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由于重金属元素有很强的毒性,并且能够在食物链中传递,有关部门应及早从流域环境综合规划入手,对重金属污染问题采取有力的控制对策,保护沿湖地区居民免受危害。此外,对巢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据分析结果判断,巢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Co、Fe、Cr的来源相似,Zn和Cu的来源相似。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房县为例,在ARC/INFO的栅格模块支持下,利用1:25万的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水土流失中地形因子进行了分析,从中提取了坡度、坡向、坡形等地形因子图,完成了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数据库及其制图;在此基础上结合水土流失其它几个因子影响特征,初步估算了房县水土流失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