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7,(12):66-67
芦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管理。根据芦笋是否出土可将其分为绿芦笋与白芦笋。从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笋等方面介绍了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鲁东南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发展绿芦笋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蔬菜》2011,(4):62-62
我国首个芦笋全雄无性系杂交种"京绿芦4号",近日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成功。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农业部的种子管理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蔬菜专家、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等5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在田间鉴定了"京绿芦4号"的长势及全雄品种纯度,在组培室观看了亲本增殖、生根、扩繁全过程,听取了育种专家品种选育过程汇报。  相似文献   

3.
绿豇1号是从宁波绿豇豆品种宁波绿带中经系统选育而育成的。其生育期48~61d,嫩荚绿色,长圆棍形,平均荚长58.1cm、宽0.72cm,单荚重18.6g,质地脆嫩,风味好,品质优,商品性佳。抗白粉病、煤霉病能力均较强。平均产量2000kg/667m2,较宁波绿带增产10%左右。绿豇1号已在浙江、上海、福建、江苏等省市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1、选用优良品种丰县绿芦笋的栽培始于1978年,所用品种是从美国引进的玛丽华盛顿500、UC72、UC800等常规品种,该类品种在生产上用了二十多年。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及加工企业的需求改变,从1996年引进多个杂交芦笋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产上缺乏优质高产绿豇豆品种,开展了绿豇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在地方品种“宁波绿带”中选择优良变异株,经8年系统选育,育成了优质高产新品种“绿豇1号”。该品种表现为蔓性生长,果荚绿色,长圆棍形、上下粗细均匀、色泽一致,平均荚长5B.1cm,荚径0.72cm,单荚重18.6g;  相似文献   

6.
薯绿1号(原名徐菜薯1号)是以台农71为母本,以广薯菜2号为父本,通过定向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甘薯专用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分枝多,叶片心形,顶叶黄绿色,叶基色和茎色均为绿色。薯块纺锤形,白皮白肉。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翠绿至绿色,无苦涩味,微甜,有滑腻感,食味好。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在国家区域试验3个月时间内每667m2产量1800kg左右,如在保护地条件下可周年生产,每667m2产量在5000kg以上。适合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等适宜地区作叶菜种植。  相似文献   

7.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萃糯3号系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春季以自选系L-01为母本、L-0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L-01是从引进的西星糯1号、苏玉糯2号、渝糯7号等10个综合表现优良的杂交种自然混合授粉2次,再从群体中的选株连续自交6代而育成的糯玉米自交系(白色),株高约165cm,穗位45cm,穗长18cm;L-02是京科糯2000的二环系  相似文献   

8.
“涪杂1号”是重庆市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国内率先育成的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Tsen et Lee)杂一代新品种,于2000年1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目前正在重庆、四川榨菜原料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品种具有播期弹性大,抗逆力强,产量高,品质好,较抗(耐)病毒病及霜霉病,菜形美观,加工成菜率高等显著优点,是一个优良的杂交茎瘤芥新品种,主作榨菜原料栽培.作者于1998-2000年对该品种在重庆涪陵生态条件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如下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并经近年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一般产量达2 500~3 000kg/667 m^2,高产栽培可达4 00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