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龙岩市水稻土主要肥力性状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420个耕层土壤样品对龙岩市水稻土进行农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全市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36.3g.kg^-1,1.47g.kg^-1,30.1mg.kg^-1、94mg.kg^-1,均高于土壤养分的营养临界指标,但全市速效钾属缺级(5级)的稻田面积比例大,且较严重,其它各养分缺乏面积亦有一定比例,与20年前的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市水稻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尤以有效磷含量明显增加,而土壤PH值下降,酸化日趋严重,其有机质,有效 磷,速效钾含量的提高及PH值的下降均集中表现在潴育型和渗育型水稻土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反距离加权法(IDW)、局部多项式(LPI)、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对湖南省邵阳县水稻土的3种主要亚类共6 051个样点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进行空间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淹育性水稻土有机质、潜育性水稻土有效磷采用局部多项式整体插值效果相对更好,而淹育性水稻土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潜育性水稻土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潴育性水稻上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均以克里格插值法整体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水稻土有机质和氮、磷、钾肥力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目前广东水稻土壤肥力现状,调查了广东水稻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广东省水稻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处于1耀3 级的土壤分别为86.34%、94.15%、91.02%和90.62%;而土壤有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处于1耀3 级的土壤为10.54%。除土壤速效钾以外其他指标总体处于较丰富水平,建议在水稻生产中要继续注重有机肥的投入,尤其要注重钾肥的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隆回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高烤烟生产施肥的科学性,采用传统统计学、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隆回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隆回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2.22 g/kg,处于“适宜”水平,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51.0%;②4种不同土类之间有机质含量达到极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在“适宜”水平的土壤样本数比例为红壤>石灰岩土>黄壤>水稻土;③6种不同土壤质地间有机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轻壤土、砂壤土和中壤土有机质含量处于“适宜”水平的比例较高;④植烟土壤全氮、有效磷和全钾含量偏高,碱解氮含量适宜,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偏低;⑤影响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的土壤养分因素有土壤氮素、磷素以及钾素,对有机质含量分布影响大小顺序为碱解氮>速效钾>全钾>全磷>有效磷>全氮;⑥有机质含量随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升高而提高,而全氮、全钾和全磷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湖县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不同土壤类型养分测定与不施氮空白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初步明确了不同土壤类型不施氮空白区每100 kg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明显高于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两者较为接近;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相对稳定,空间变异相对较小;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基础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起关键作用,极显著大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所起的作用.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土种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脱潜型水稻土4个土种不施氮空白区每100 kg稻谷平均需氮量为1.78 kg(1.75~1.81 kg),潴育型水稻土4个土种则为2.09 kg(2.04~2.14 kg);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当季利用率平均为36.4%(35.0%~37.2%),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当季利用率平均为41.6%(38.9%~43.3%).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成都市岷江流域水稻土养分含量特征,在该区域采集60个水稻土耕层样品,分析了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稻土以中性为主,平均pH6. 90,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主要为砂质壤土和壤土;从养分平均含量来看,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丰富,属第2级(较丰富),有机质含量属第3级(中等),速效钾属第4级(缺乏),含量偏低。因此,成都市岷江流域水稻种植中应注意控制氮磷肥用量,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龙泉驿区耕层土壤的养分现状,调查分析4 360个土壤样品,并与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有机质为17.9 g/kg,较缺乏;全氮为1.4 g/kg,属中等偏高水平;碱解氮为95 mg/kg,多集中在3级、4级水平,属较缺乏水平;有效磷为17 mg/kg,多集中在2级、3级水平,属中等水平;速效钾含量为110 mg/kg,多集中在3级水平,属中等偏缺乏水平。水田中有机质、速效钾缺乏,全氮丰富,碱解氮、有效磷中等,绝大部分土壤为酸性;旱地中有机质、速效钾缺乏,全氮含量丰富,碱解氮、有效磷中等,大部分土壤为酸性;园地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缺乏,全氮、速效钾中等,大部分土壤为强酸性和碱性。土壤养分总体水平有所提高,有机质比较稳定,碱解氮和全氮有所增加,有效磷、速效钾大幅度上升,土壤酸化和碱化现象严重,目前耕层土壤中变异性最大的土壤养分是有机质,所有养分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  相似文献   

8.
南充农耕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及变化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调查资料,分析了南充市土壤丰缺现状,并比较了自1985年以来南充市农耕土壤p 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南充市土壤整体养分情况较为平衡,土壤p H 3.8~8.6,黄壤和水稻土偏酸性的比例较高,土壤有机质17.57 g/kg,含量中等,土壤全氮值1.19 g/kg,含量中等偏上,土壤碱解氮96.50 mg/kg,含量中等,土壤有效磷9.87 mg/kg,含量总体较为适宜,速效钾96.6 mg/kg,含量中等偏下;自1985年以来,土壤p H范围向两级略有扩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不同程度上升,虽土壤养分状况已较大程度改善,但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偏低的现状仍存在,尤其是旱地,低肥力土壤面积较大。南充市水稻土宜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治土壤酸化;新积土、黄壤、紫色土宜培肥土壤、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潮土宜增施有机质,补充氮肥,防治土壤肥力退化。  相似文献   

9.
对龙岩市2015-2016年10个监测点的水稻土进行农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水稻土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为中等水平,有效磷为丰富水平,土壤呈酸性。与2015年相比,全市10个监测点的水稻土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碱解氮呈下降趋势,土壤酸化有所缓解,总体肥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临高县及类似地区土壤养分资源的综合评价和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2013年临高县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提取耕地现状数据,叠加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数据,并兼顾空间均匀分布的原则,对1 909个样点土样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分析,并按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含量及其丰缺等级分极标准评价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临高县水稻土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幅分别为3.7~7.7、0.9~60.7g/kg、32.9~389.2mg/kg、0.9~210.7mg/kg和9.6~581.2mg/kg;全县水稻土整体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为中等水平,碱解氮含量较丰富,速效钾含量缺乏。临高县水稻生产上应采取稳氮、补钾和减磷的综合施肥措施,提高水稻土的肥力水平,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泉港区566个水田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3.08 g/kg,83.57%的样品处于中低水平;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15.11 mg/kg,95.05%样品的含量处于中等及缺乏水平;有效磷含量平均为14.82 mg/kg,处于缺乏水平的样品占54.06%;速效钾含量平均为61.73 mg/kg,81.27%的土样钾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土壤pH值偏低,81.62%的土样处于微酸性至强酸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耕地有效硅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宁波市9个县(市、区)的747个土壤样品的有效硅含量,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及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波市耕层土壤有效硅(SiO2)平均含量为68 mg.kg-1,土壤有效硅含量丰富(≥130 mg.kg-1)、中等(100~130 mg.kg-1)、缺乏(50~100 mg.kg-1)和极缺水平(<50 mg.kg-1)的土壤分别占15.8%,5.5%,19.8%和58.9%。旱地有效硅的平均含量(95 mg.kg-1)高于水田(61 mg.kg-1),两者的缺硅土壤面积分别占各自总面积的58.8%和83.5%。不同土类的有效硅含量按以下次序递减:滨海盐土(133 mg.kg-1)>潮土(110 mg.kg-1)>水稻土(61 mg.kg-1)。在水稻土中,有效硅含量以渗育水稻土最高(88 mg.kg-1),淹育水稻土最低(49 mg.kg-1)。各地貌类型的土壤有效硅含量: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丘陵山区。土壤有效硅含量与pH、有机质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有效磷、速效钾均无显著相关性。针对宁波市耕地严重的缺硅现状,提出了补施硅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海南省陵水县采集3065个土壤样品.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资料,以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变化为依据.分析这20多年来这些养分的时空变异。研究结果表明,陵水县有效磷的含量相比较20多年前有了一定的提高。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机质的含量有下降趋势,养分空间分布不均匀.说明陵水县存在一定程度施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几个典型高产稻作区稻田土壤的立地条件和主要肥力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稻作区均为海拔40-90m,地势低平、开阔的丘陵谷地和冲积平原;供试土壤由石灰岩风化物、河流沉积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其总体养分状况良好。有机质23.29-64.32g/kg,平均为38.31g/kg;全氮1.44~4.31g/kg。平均为2.23g/kg;全磷0.36-1.00g/kg,平均为0.66g/kg;全钾16.13~25.68g/kg,平均为20.38g/kg;尤以有机质和氮紊含量高于其它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70.7-514.3mg/kg,大部分属中低水平,其中醴陵的浦口和白兔潭、浏阳永安的土壤有效硅含量均低于缺硅临界值(210mg/ks)。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相比。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水稻土肥力水平较河流沉积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水稻土高。土壤质地均为中壤土至轻粘土。砂粘适中。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于1987~1989年在寻甸县北亚热带地区的草甸型水稻土上进行,得到下列结果:水稻土缺乏有效氮和有效磷,具有足够的有效钾和有机质,测定了施肥公式中的主要参数:定产公式中的参数,稻谷(含稻草)吸收的养分数量,化肥利用率,肥料的养分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当季矿化率,把这些参数的测定值代入公式,即可得到在水稻集约栽培条件下,每亩主要肥料的推荐施肥量是:尿素12~17kg(含N6~8kg),普钙24~33kg(含P2O5 4~6kg),硫酸钾0kg,厩肥0.8T。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黄土高原6个苹果生产基地县21个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县区果园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差异及其土壤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6个试点21个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全量分别为0.54、0.53和6.79 g/kg,土壤氮磷钾速效量分别为102.66、7.95和102.75 mg/kg,不同苹果产区果园土壤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差异明显,除全氮含量外均以中部高塬黑垆土苹果产区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最高,而以北部丘陵黄绵土苹果产区最低.(2)不同苹果产区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剖面分布特征类似,除全钾和速效氮外其余养分全量和速效量剖面分布具有明显“表层积聚效应”.(3)6个试点果园土壤全氮含量呈现缺或较缺,土壤速效氮含量丰富或中等或缺,土壤速效磷含量中等或缺,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或较丰富,应该增施有机肥,氮磷肥配合,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摸清湖州市区水田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指导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年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半微量凯氏法和等离子体光谱法等检测了湖州市区318个水田土样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及pH值,并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湖州市区水田土壤有机质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普遍缺磷,严重缺钾。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5 g/kg1、.9 g/kg、14.6 mg/kg和78.3 mg/kg。[结论]与1984年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有机质、全氮含量基本持平,有效磷大幅提高,速效钾有所增加,土壤酸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氮、磷和钾等)是土壤肥力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以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湘阴县稻田为例,探讨了23年来典型湖区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的9个代表性稻田土壤,与1980年比较,2003年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2.6%和24.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8.8%和5.6%,但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67.2%和23.2%,差异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保持基本稳定.研究的稻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558 8*,n=18),而土壤有效氮与全氮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842 6**,n=18).该区稻田氮和钾投入量基本适宜,但磷素投入量可适当减少.  相似文献   

19.
近35年红壤稻区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以进贤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红壤稻区典型县域农业生产中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以及当前土壤肥力水平,为红壤稻田土壤培肥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野外采样分析得到江西省进贤县1982年、2008年和2017年3个时期稻田耕层土壤属性的数据,统一选取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作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标,首先对3个时期各项肥力指标进行常规统计和差异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找出不同时期肥力差异的关键因子并确定权重,通过隶属度函数得到各项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值,将各项肥力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值加乘得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最后结合土壤各项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指数的GIS空间分布图探究该区域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982—2017年进贤县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土壤pH呈下降趋势。1982、2008和2017年3个时期进贤县土壤pH的平均值分别为5.9、5.1、4.8,年均下降0.03个单位;35年来土壤pH整体由西部向东南和西北下降速率逐渐减低,2017年99%的稻田土壤处于酸性水平(4.5—5.5)。35年间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由28.1 g·kg-1上升至36.8 g·kg-1,1982—2008年和2008—2017年土壤有机质年均增加速率分别为0.21和0.31 g·kg-1,2017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40 g·kg-1之间的稻田占比达94%,1982—2017年土壤有机质整体由东北向西南上升速率逐渐降低。1982—2017年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由7.0 mg·kg-1上升至32.1 mg·kg-1,2017年进贤县以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40 mg·kg-1的稻田为主,占比75%。1982—2017年稻田土壤速效钾累积缓慢,1982—2008年和2008—2017年土壤速效钾年均增加速率分别0.58和0.53 mg·kg-1,2017年进贤县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73.2 mg·kg-1。稻田土壤碱解氮在1982—2008年和2008—2017年两个阶段增长均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前后两个阶段的年增长速率分别为1.24和0.29 mg·kg-1,1982—2017年进贤县土壤碱解氮含量东南地区上升速率高,西北地区上升速率低。1982、2008和2017年进贤县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43、0.50和0.55。3个时期稻田土壤肥力指标综合得分分别为:碱解氮有效磷>pH>速效钾>有机质(1982年);pH>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2008年);速效钾>有效磷>pH>碱解氮>有机质(2017年)。【结论】经过35年的长期耕作,进贤县稻田土壤肥力得到改善。当前进贤县稻田土壤仍存在碱解氮过量、速效钾亏缺、土壤酸化严重等问题。土壤碱解氮、pH和速效钾分别为1982年、2008年和2017年3个时期造成进贤县稻田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差异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