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各地的规模化养殖更是发展迅速,饲养上百头、上千头的养殖规模奶牛场及养殖园区比比皆是,奶牛养殖已成为畜牧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笔者下乡经常听到养殖场的经营者们反映,牛场规模逐年在扩大,但是奶牛场的奶产量却一直徘徊不前。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提高奶产量和经济效益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调查了辖区内大量规模奶牛场,与牛场的技术人员和业内专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借鉴外省区规模奶牛场的经验,提出规模奶牛场综合增产配套技术,供广大奶牛场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今上海等地区奶牛规模养殖已经逐渐替代了散养散放饲养,我国不少省市的牧业企业也大力兴建推广千头、万头规模牛场。有部分牛场是从中受益.但也有不少规模牛场由于各方面条件因素考虑不足.因而问题百出,损失惨重。现就规模奶牛场饲养(包括养殖小区和奶牛养殖合作社等集约化形式)的利与弊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养殖模式散而小 记者曾经走访过许多地方的奶牛养殖基地,现在的养殖模式主要有:农民散养,规模在几头、十几头不等;规模在几十头或百头左右的奶牛场.这种奶牛场大部分是由散养户依靠当初养的几头奶牛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有一种就是奶牛养殖小区的模式,其中有的小区的建设者也养着相当比例的奶牛,还有的是小区建设者只是管理人员,没有奶牛.主要吸引当地的奶农集中在一起,统一管理.统一挤奶:再有就是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场,规模在几百头.甚至上千头。  相似文献   

4.
韦人 《中国奶牛》2011,(21):42-43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国家对奶业进行了严格的整顿,奶牛养殖业逐步恢复与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水平显著提高。但奶牛养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经常听到养殖场的老板们反映,牛场的牛群结构不尽人意,吃“闲饭”的奶牛太多,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甚至出现长期亏损的现象。到底规模奶牛场的牛群结构比例多少合适,笔者调查了银川地区大大小小的牛场,并与业内许多专家进行了交流,现对银川地区规模奶牛场合理的牛群结构提出自己的见解,供规模奶牛场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庄奶牛场从1997年开始从事奶牛养殖。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小具规模,这不仅得益于牛场地处首都北京,能不断接触到各类新产品、新技术,还得益于牛场发展过程中标准化体系的实施、牛场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为了能够顺应北京市奶牛业高产养殖发展的政策。提高本场奶牛养殖效益、原料奶质量,同时也保证奶牛健康和周边环境的良好维护,我场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产品,积极与业界知名企业合作,学习国内外的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与自动化的现代管理技术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奶牛养殖方面,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存储奶牛场的基础信息.然后运用牧场管理软件进行现代化管理.已成为现代奶牛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牛群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下面笔者就以河南省奶牛繁育中心为例.简要介绍一下规模牛场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新疆石河子垦区大规模集约化奶牛养殖是从2003年引进澳洲荷斯坦奶牛开始的,2003年以前奶牛品种主要是中国黑白花或地方改良品种。养殖模式以小规模、家庭式散养为主。现石河子垦区引进澳洲荷斯坦奶牛及其后裔存栏数25000头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垦区团场50多个集约化牛场进行养殖,奶牛场养殖规模在100-1500头之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各地的规模化养殖更是发展迅速,奶牛养殖已成为畜牧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笔者下乡经常听到养殖场的老板们反映,牛场规模逐年在扩大,但是奶牛场的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提高奶产量和经济效益呢.笔者调查了辖区内大量规模奶牛场,与牛场的技术人员和业内专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借鉴外省区规模奶牛场的经验,提出规模奶牛场综合增产配套技术供广大奶牛场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各地的规模化养殖更是发展迅速,拥有百头、千头养殖规模的奶牛场及养殖园区比比皆是。笔者下乡经常听到养殖场的老板们反映,奶牛场兽医室的建设(包括医疗器械、设备的购置,药品的储备、保管和使用)及兽医人员的配备和管理,均没有现成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规模奶牛场与农户奶牛养殖效益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新创办规模型奶 牛场的劣势和风险,建议政府应把扶持奶牛养殖农户作为现阶段发展奶牛业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区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奶牛育种工作是奶牛场工作的核心,而受胎率偏低、产犊间隔过长一直是困扰奶牛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受胎率是反映奶牛场繁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奶牛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是牛场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牛场的受胎率偏低、产犊间隔过长.这样既浪费饲料又降低了后备母牛数的增长速度.增加了牛场的生产支出,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奶牛育种工作已成为奶牛场工作的核心,而受胎率偏低、产犊间隔过长一直是困扰奶牛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受胎率是反映奶牛场繁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奶牛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是牛场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牛场的受胎率偏低、产犊间隔过长,这样既浪费饲料,又降低了后备母牛数的增长速度,增加了牛场的生产支出,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笔者下乡经常听到养殖场的老板们反映,牛场的牛群结构不尽人意,吃“闲饭”的奶牛太多,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甚至出现连年亏损的现象。到底规模奶牛场的牛群结构比例多少合适,笔者调查了辖区内很多的牛场,并与业内许多养牛专家进行了交流,对宁夏银川地区规模奶牛场合理的牛群结构提出以下见解.供广大规模奶牛场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1奶牛养殖小区的性质与特点奶牛养殖小区是指奶牛场投资者与经营者不完全相同,一个奶牛场有众多相对独立经营的养殖户所组成的有一定规模的特殊奶牛场。一般来说,奶牛养殖小区与规模奶牛场的区别主要在于牛场内奶牛所有权与经营权,主体分散、不统一,是多个小家庭奶牛场共用挤奶设施,多个家庭牛场相对集中于特定区域的牛场联合体。奶牛养殖小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1投资者着眼于出租牛舍的收益与赚取乳品加工厂对交售一定数量品质可靠牛奶应得差价的返还,其中以乳品厂的价格返还为最重要收益。1.2投资者一般不在自己的小区内饲养奶牛,进行牛…  相似文献   

15.
1中外奶业发展对比和借鉴从发达国家过去三十年的奶牛养殖发展历程来看.乳品消费日益增长,养殖水平和奶牛的产奶遗传水平一不断提高.总体表现为奶牛单产逐年提高,牛场规模在逐步扩大;生鲜奶杂菌污染控制在5万/毫升以下(甚至低于2万),乳品质量和营养得到大幅提高。发达国家所有舍饲奶牛场的粪污全部收集、处理、还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广西奶牛场粪污处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2008年广西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小区)有53家,全区约有奶牛5.7万头,其中奶水牛约4.1万头。此前无论是规模养殖,还是农户散养,对粪污的处理都比较简单,除极少数作无害化处理外,其余基本都是随意随地堆粪,弄得牛场周围道路粪便满地、苍蝇横飞、污水横流、空气浑浊,严重的还引起民怨,造成牛场和附近居民矛盾丛生、摩擦不断,牛场员工工作环境极其恶劣。  相似文献   

17.
农户分散饲养奶牛的弊端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外的经验,农户养殖规模以50头左右为宜,如日本为50头.欧洲为70头。我国目前奶牛以小规模农户分散养殖为主,规模过小是我国奶牛饲养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据1997年对25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共有333187个生产单位,2729449头奶牛。其中,国营奶牛场989个,占全部生产单位的0.3%,,饲养奶牛306041  相似文献   

18.
张红梅 《兽医导刊》2013,(12):61-62
现代畜禽养殖已由传统的散养模式向规模养殖模式转变,近年来,千阳县立足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实现养殖方式大变革;形成了以千头现代化奶牛场为引领,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支撑,以奶牛大村大户为基础的规模化养殖格局,推进了分散养殖向集约经营、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各地的规模化养殖更是发展迅速,拥有百头、千头养殖规模的奶牛场及养殖园区比比皆是。笔者下乡经常听到养殖场的场主反映,奶牛场兽医室的建设(包括医疗器械,设备的购置,药品的储备、保管和使用)及兽医人员应该如何配备和管理,均没有现成可借鉴的模式,养殖场的兽医室很是简陋,聘请的兽医人员常常是兼职的,因此人员也不固定,从而给养殖场带来严重损失。笔者调查了辖区内很多规模养殖场,也参观了外省区的规模奶牛场,并与业内许多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存栏数量超过百头甚至达到千头的规模奶牛场及奶牛园区越来越多,规模养殖已成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亮点。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奶牛的科学饲养及疾病的预防工作愈来愈重视,但大部分奶牛场及奶牛园区对动物防疫管理认识不到位,对医疗垃圾及病死牛的处置工作管理不严格。笔者经常在农村下乡时在有些奶牛规模养殖场随处可看到被遗弃的兽用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