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印度是世界上农业大国之一,全国人口7.5亿,是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80%是农业人口,有60—80%的人口靠农村传统燃料过日子。印度人均能耗只有285公斤标准煤/年(能源产量和消费量都比我国低得多),水平相当低。 印度的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水电资源居世界第13位;核燃料资源居世界第9位;可  相似文献   

2.
南亚诸国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是3个小麦主产国。80年代期间,印度的小麦总产居世界小麦生产的第4位,巴基斯坦居第9位。孟加拉国80年代的小麦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于在60年代从墨西哥引进了半矮秆小麦品种,从而导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小麦生产的“绿色革命”。这两个国家在1966—1971年小麦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年单产平均递增高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3.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是世界上形状最狭长的国家,国家面积(含岛屿)756626平方公里。智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目前智利已成为世界重要的食品出口大国之一:葡萄酒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水果出口量居世界第四位、南半球第一位,鲜食葡萄和李子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海产捕捞量全世界排名第五位,牡蛎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贻贝产量居世界第四位,林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七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糖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伟 《世界农业》2004,(3):10-13
中国糖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由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并逐渐发展到供过于求。1949年中国产糖量居世界第26位,目前中国是居巴西、印度和欧盟之后的第四大产糖国。从消费量来看,中国是居印度、欧盟、巴西和美国之后的第五大消费国(USDA,2003)。一、中国食糖短缺时期(1949—1978年)由于中国食糖供不应求,国家通过控制价格,限制消费和控制生产的措施来达到供求平衡和市场稳定。食糖实行定量配给和独家经营。这一时期糖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8年。1949年中国糖料播种面积12.41万hm2;食糖产量只有20万t(其中红糖17万t)。1953…  相似文献   

5.
法国农业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1989年,谷物总产量居世界第五,葡萄产量居世界第二,葵花子产量居世界第三,油菜子产量居世界第四,而在糖产量方面则居西欧第一。法国由粮食自给到成为农业大国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且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口只有190万,耕地只有1790万公顷。在上述条件下,法国农业之所以飞速发展,有关农业专家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四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3,(4):58-59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55.1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乌克兰以外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法国农产品产量·甜菜产量居世界第1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3位·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5位·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2位·肉类产量居世界第4位(排名据任念文、李心声《法国现代化经验:农民增收扩内需》,2009年11月16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受"小农经济"困扰,法国农业一度徘徊不前。"二战"以后,法国政府采取"以工养农"政策,加速土地集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仅用了20多年,就走上了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现状 世界茶叶生产是稳步发展的。从茶园种植总面积的情况看:在进入80年代后,基本上徘徊在240万公顷左右,1987年达240.29万公顷,在1950—1986年期间,平均每年递增2.4%。三个产茶大国中,我国的茶园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4.1%;印度第二;斯里兰卡第三。印度计划到2000年扩种5—6万公顷茶园,其主要目的是增加产量以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8.
印度尼西亚的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杨世基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大国,人口已接近2亿,居世界第5位。该国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国民生产总值从1970年的94亿美元增加到1991年的1107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0美元提高到610美元。而据1995年7月16...  相似文献   

9.
我国胡椒产业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胡椒产业概况1.1胡椒种植面积和产量2003年世界胡椒的收获面积为43.23万hm2,总产量37.3万t,单位面积产量863kg/hm2。我国胡椒收获面积约1.57万hm2,产量约2.88万t,占世界胡椒总产量的7.7%。单位面积产量1834kg/hm2。收获面积比印度、印尼、越南、斯里兰卡、巴西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少,居世界第七位;总产量比越南、印尼、巴西、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低,居世界第六位;单位面积产量比柬埔寨、巴西、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低,居世界第六位(见表1)。海南是我国胡椒生产的主要植区,2003年海南胡椒种植面积为2.54万hm2,收获面积1.53万hm2,总…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生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多耕地少,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087公顷,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全球21%的人口;中国水资源相对紧缺,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生物资源中草地资源3.1亿公顷,居世界第2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森林资源1.29亿公顷,居世界第5位,  相似文献   

11.
壮族稻作农业独立起源论广西民族研究所覃乃昌关于稻作起源问题至今仍是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我国关于栽培稻起源问题的研究,从上世纪到本世纪60年代形成的“阿萨姆──云南说”、“印度说”、“泰国说”、“华南说”等。7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距今70...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咖啡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6年中国咖啡豆产量平均增长率为30.94%,为全球的12.23倍,其中2016年中国咖啡豆产量为16.03万t,居全球第12位,居亚洲第4位;2010-2016年中国咖啡豆出口平均增长率为17.28%,为全球的5.89倍,其中2016年咖啡豆出口8.27万t,居全球第14位,居亚洲第4位;2010-2016年中国咖啡豆进口平均增长率25.05%,为全球的10.85倍,其中2016年咖啡豆进口5.05万t,居全球第28位(含港澳台居第18位),居亚洲第7位(含港澳台居第4位)。2010-2016年中国咖啡豆消费平均增长率31.99%,为全球的13.50倍,其中2016年咖啡豆消费量为12.82万t,居全球第19位(含港澳台居第12位),居亚洲第7位(含港澳台居第4位)。研究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咖啡生产大国、贸易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浅析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玉米单产加大增值幅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产量能否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玉米的增产。在谷物中玉米面积居水稻、小麦的第三位,总产、单产则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玉米总产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2.4%。山西省玉米总产占粮食总产的比重:50年代前为19.94%,50年代末增至24.3%,60年代为27.0%,70年代为33.3%,80年代为  相似文献   

14.
小资料     
本刊记者从由农业部主办的“科技兴农”展览会中获悉,四十年来,全国共取得农业科技成果28000项以上,其中近十年来通过的鉴定占25000项。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和效益越来越显著。如杂交水稻累计推广14亿亩,增产粮食700多亿公斤;1982—1989年,地膜覆盖累计推广1.5亿亩,增加经济效益80多亿元;1989年瘦肉型猪出栏6000多万头,胴体瘦肉率比本地猪提高了14%,投入产出比为1∶10;池塘养鱼已发展到2000多万亩,“高产模式化养鱼”和“集约化养鱼”新技术逐步推广;我国在北纬18度至24度地区大面积植胶成功,冲破了国际公认的“植胶禁区”,胶园已超过900万亩,居世界第四位,干胶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近十年来推广农机新技术23  相似文献   

15.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中心,国土面积2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其中平原约占43%,台地和缓丘地约占28%,山地占11%.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商业化种植4个棉属栽培种(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非洲棉)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棉植大国,也是种植杂交棉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棉种产业化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一、畜牧业是我国重要产业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业大规模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我国家禽存栏总量与禽蛋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禽蛋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禽肉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人均禽肉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畜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2005年达到1331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超过600元,约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30%。但我国不是畜牧业的强国,畜牧业落后主要表现之一为其物流的落后,畜牧业物流表现为典型的“物流二元倒挂结构”。这些年来,由于畜牧业先后经历了禽流感、口蹄疫、水旱灾害、  相似文献   

17.
1992年2月10—14日农业部陈耀邦副部长结束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1届亚太区域会议。就印度农业、畜牧业、渔业及杂交棉的生产科研状况进行了顺访,并对中印双方农业合作交换了意见。 印度近20年来,农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80年代印度谷物年增长率为3.4%、棉花3.1%、肉类5.1%、牛奶5.1%、水产品3.9%。 1.奶类生产 继70年代“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产棉大国,棉花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棉花采摘,长期以来一直靠手工。最近几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国外购进了200台采棉机。而在美国、澳大利亚等产棉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实现了从种植到运输、加工的机械化。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收获加工机械研究所所长韩增  相似文献   

19.
中国剑麻发展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剑麻是极具特色的热带经济作物,中国剑麻的面积和产量分别居世界第5位和第2位,而单位面积产量则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居世界第1位。剑麻在促进热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及促进出口创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巴西是南美第一大国,位于南美洲东部,国土面积851万km^2。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平均降水量2000—3000mm。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40%的国土面积在海拔200m以下,并有约7400km海岸线。森林覆盖率52.2%,居世界第四位。拥有世界著名的亚马孙平原,面积约30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1800万hm^2左右,是世界大豆生产和出口第二大国,世界牛肉生产第二大国和出口第三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